• 1、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倾斜传送带倾角θ=37° , 可视为质点的物块a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5 , 传送带底端B与光滑平台BC平滑连接,有一长木板b置于平台右侧的光滑水平面上,其左端面紧贴平台右端面CD放置、上表面与平台BC齐平。已知传送带顶端A到底端B的长度为L=3.2m , 物块的质量m=1kg , 长木板质量M=4kg , 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 , 物块经过各连接处时速度大小不变。现将该物块无初速地在传送带顶端A处释放,不计空气阻力。(sin37=0.6cos37=0.8

       

    (1)、若传送带以2m/s的速度逆时针转动,求物块滑到B时的速度大小vB
    (2)、若传送带以2m/s的速度顺时针转动,求物块从A滑到B所用的时间t
    (3)、若传送带以2m/s的速度顺时针转动,要使物块不从长木板右端掉落,求长木板的最小长度lmin
  • 2、如图为用两架无人机AB移动货物的试验场景,两架质量均为m=3.5kg的无人机用轻绳OMON一起提升质量M=10kg的货物,无人机和货物一起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轻绳OP沿竖直方向,轻绳OMON与竖直方向夹角分别为α=53β=37且保持不变,货物和无人机均受到与速度方向相反的空气阻力作用,其中货物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为自身重力的k倍。已知ON绳上的拉力大小F2=100N , 求:(sin37=0.6cos37=0.8

    (1)、OM绳上的拉力F1的大小;
    (2)、比例系数k的值;
    (3)、空气对无人机A的作用力。
  • 3、如图所示,小球从离地h1=5m高处由静止释放,与地面碰撞后向上弹起,每次弹起速度均为碰前速度的一半,不计空气阻力,忽略小球与地面碰撞的时间,求:

    (1)、小球第一次与地面碰撞前的速度大小v1
    (2)、小球第一次与地面碰撞后向上运动的最大高度h2
    (3)、小球从静止释放至第三次与地面碰撞时,小球运动的总时间t
  • 4、
    (1)、一实验小组用图甲装置做“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实验。小球从斜槽M末端水平飞出后,被倾斜挡板N卡住,通过调节挡板高度,可记录小球经过的多个位置,从而绘制出平抛运动的轨迹。

    ①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A.必须选取光滑的斜槽进行实验

    B.实验时应选择密度大、体积小的钢球

    C.每次小球必须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

    D.上下移动挡板N时,挡板高度必须等间距变化

    ②本实验需要建立直角坐标系,下列坐标系中原点选取正确的是

    A. B.

    C. D.

    (2)、另一实验小组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物体A中装有发射装置,可以向各个方向同时发射超声波脉冲和红外线脉冲,其发射频率有两种选择,即25Hz50HzB中装有B1B2两个超声——红外接收器,B1B2能各自测出接收到的超声脉冲和红外脉冲的时间差,计算机即可算出它们各自与物体A的距离,从而确定A的位置。某次实验时,先选择A的发射频率,再进行实验。让A从斜槽上的P点由静止释放,从斜槽末端O点水平飞出,坐标系建立同上题②中的正确方式,计算机记录了A经过的位置的七组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可计算出A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m/s(重力加速度g9.8m/s2 ,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x/cm

    0

    2.91

    5.80

    8.69

    11.61

    14.50

    17.41

    y/cm

    0

    0.77

    3.07

    6.91

    12.30

    19.20

    27.65

    (3)、关于下列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中,测力计外壳可与白纸接触 B、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中,每次拉橡皮筋时,只需使橡皮筋的伸长量相同即可 C、在“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实验中,在弹簧下端悬挂上钩码并立即记录下端所到达的刻度位置,记为此拉力下的弹簧长度 D、在“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实验中,若作出弹力和弹簧长度的关系图像,也能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
  • 5、一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图乙是某次实验获取的一段纸带,图丙为其中三个计数点放大图。纸带上已标出6个连续的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迹,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是0.02s

    (1)、本次实验选择的电火花计时器所用的电源应为图________(选填“A”、“B”或“C”)中的电源。
    A、 B、 C、
    (2)、该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
    A、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B、平衡阻力时,小车需要连上纸带 C、调节滑轮高度使细绳与水平桌面平行
    (3)、在图丙中计数点2的读数为cm , 根据图丙可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另一实验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来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通过测量小车1和小车2的位移来比较他们的加速度,则本实验方案需保证两小车运动的相同,若用刻度尺量出小车1、2发生的位移大小分别为x1x2 , 可知小车1、2的加速度大小之比a1:a2=

  • 6、如图所示,用1、2、3、4四根轻绳将重力均为G的三个相同小球连接并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O点和竖直墙面上a点,绳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0 , 绳4处于水平方向。现调节绳4的长度并分别悬挂于竖直墙面a点上面的各点,发现绳4悬挂于b点时绳4上的拉力最小。整个过程中最左侧小球P的位置不变,且绳4悬挂好后系统仍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4悬挂于a点时,绳1上的拉力大小为3G B、绳4悬挂于b点时,绳4上的拉力大小为1.5G C、绳4悬挂于b点时,绳3与绳4间的夹角为120 D、若绳4悬挂于c点时与墙面间的夹角也为30 , 则此时绳3上的拉力大小为G
  •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加速度的定义都用到了比值定义法 B、物体做平抛运动时,其速度变化量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C、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图中滑梯若设计得陡一点,可增加滑行者的惯性,使其滑得更快
  • 8、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倾角θ=37的斜面体aa , 其斜面是由某种特殊材料制成,当质量为m的物块b沿斜面向上滑动时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5 , 向下滑动时则为μ2=0.5。现物块以初速度v0沿斜面向上滑行至某处后再向下返回斜面底端,整个过程斜面体始终保持静止,则物块在沿斜面向上、向下的滑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sin37=0.6cos37=0.8)(  )

    A、上滑过程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B、下滑过程物块对斜面体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下 C、下滑过程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于上滑过程 D、物块返回斜面体底端时的速度大小等于14v0
  • 9、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0.5kg的小球自高h=20m的平台上以v0=5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运动t=0.5s后,再给小球施加F=5N的水平向右恒力,直到小球落至水平地面,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从抛出至落地的时间小于2s B、小球从抛出至落地过程一直做曲线运动 C、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202m/s D、整个运动过程中小球的水平位移大小为10m
  • 10、竖直平面内有一固定的大圆环,自圆环的最高点P搭建两条光滑直轨道PMPNMN为圆环上的两点,且PN=2PM。现将两个相同的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图中未画出)自P点由静止开始分别沿PMPN下滑,则两小物块分别到达MN时的速率之比vM:vN为(  )

    A、1:2 B、1:2 C、1:22 D、1:4
  • 11、“蹦极”是一种极限运动,受到很多年轻人的追捧。研究“蹦极”运动时,在游客身上装上加速度传感器,在某次“蹦极”中得到游客在竖直方向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部分图像,如图所示。已知t=0时刻游客速度为0,t3时刻游客下落到最低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t2时间内游客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B、t3时刻游客所受合力为0 C、t2t3时间内弹性绳对游客的拉力逐渐变大 D、0t2时间内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比t2t3内的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大
  • 12、在工程领域起重机等机械的运用十分广泛。如图所示,用起重机缓慢吊起正方形混凝土板ABCD , 已知混凝土板边长为a , 质量为m , 且始终呈水平状态,四根钢索OAOBOCOD的长度均为a , 不计钢索所受重力。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根钢索所受的拉力大小均为14mg B、OAOC两根钢索对混凝土板拉力的合力大小为22mg C、若仅使4根钢索均增加相同长度,则每根钢索所受的拉力大小均变大 D、若仅使4根钢索的长度同时增加到2a , 则每根钢索所受的拉力大小均为36mg
  • 13、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某公司对新款车型进行了道路测试,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两车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t=0时刻两车位于同一地点,图中两个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S1=S2 , 则(  )

    A、甲车做加速运动、乙车做匀速运动 B、t1时刻,甲、乙两车第一次相遇 C、t2时刻,甲、乙两车相距最远 D、t1t2时间内有某一时刻,甲、乙两车的加速度相等
  • 14、如图所示,某平直公路边间隔均匀地种着一排小树,一辆小汽车车头恰好停在第一棵小树处。某时刻开始,小汽车沿公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发现车头从第1棵树运动到第2棵树的时间恰好与车头从第n棵树运动到第n+5棵树的时间相等,则图中“……”处未画出的小树是几棵(  )

    A、2棵 B、3棵 C、4棵 D、6棵
  • 15、如图所示,一辆装满石块的货车在平直道路上以加速度a1向右做匀加速运动,货箱中与石块B接触的物体对B的作用力大小为F , 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若货车以加速度a2a2<a1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则(  )

    A、θ增大,F增大 B、θ增大,F减小 C、θ减小,F增大 D、θ减小,F减小
  • 16、如图是猴子用手抓住倾斜的树枝悬挂在树上的照片,猴子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猴子一定不受摩擦力作用 B、树枝对猴子的作用力可能大于猴子的重力 C、猴子对树枝的作用力方向一定竖直向下 D、猴子对树枝的压力是由于树枝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 17、深秋时节,宁波东钱湖环湖南路边上的银杏林进入最佳观赏期,吸引大量游客来“打卡”。某日无风,一游客看到一片银杏叶从离地3.2m高的树梢上由静止开始落至地面,下列给出的时间中最有可能是该银杏叶下落时间的是(  )
    A、0.4s B、0.6s C、0.8s D、3.0s
  • 18、由“铁路12306”App查询到从宁波站到北京南站的G182次列车的信息如图所示,用电子地图测距工具测得宁波站到北京南站的直线距离约为1225km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16∶58”表示时间间隔 B、图中“6时38分”表示时刻 C、题中“1225km”表示宁波站到北京南站的路程 D、研究列车从宁波站到北京南站的运动轨迹时,列车可视为质点
  • 19、下列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
    A、kg B、N C、m/s D、m/s2
  • 20、在如图甲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虚线cd和光屏ef均平行于x轴,在cd上方,0xL区域内有平行于y轴,持续周期性变化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电场强度的正方向与y轴的正方向相同。以P32L,0点为圆心,半径为L2的圆形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m2qt0;虚线ab平行于y轴与磁场边界相切于M点,cd与磁场边界相切于N点,cd和光屏间的距离为33L8 , 在cd和光屏之间有与x轴正方向夹角为60°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未知。在坐标原点O处的粒子源不停地发射质量均为m , 电荷量均为qq>0)的粒子,所有粒子的初速度大小相等,方向均沿着x轴正方向,t=0时刻射出的粒子在t=4t0时刻经过ab。不计粒子的重力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1)、求粒子源在t=0时刻射出的粒子经过ab时的纵坐标y
    (2)、求ab上有粒子经过的区域长度;
    (3)、求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短时间;
    (4)、粒子击中光屏ef时会发光并被立即吸收,测得光屏上发光区域的长度为L4 , 这些粒子到达光屏时的速度相比较,求其中速度的最大值。
上一页 177 178 179 180 18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