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            )

       

    A、上木块做加速运动,下木块做匀速运动 B、上木块在时刻t2与下木块在时刻t5速度相同 C、在时刻t2以及时刻t5间,上木块的平均速度与下木块平均速度相同 D、在时刻t1瞬间两木块速度相同
  • 2、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辆玩具小车在一平直轨道上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像,甲车先加速后减速,乙车先减速后加速。下列关了两辆车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车加速和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均为1m/s2 B、若两辆车在t=0时刻从同一位置出发的,则在t=2s时两者相距最远 C、若两辆车在t=0时刻从同一位置出发的,则在t=4s时两者相距最远 D、在0到4s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平均速度大4m/s
  • 3、如图所示,一个苹果从树上由静止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经0.5s落到地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苹果下落前离地面的高度为2.5m B、该苹果在0.1s~0.2s内的位移大小0.25m C、该苹果在0.2s时的速度大小为2.5m/s D、该苹果在0.2s~0.3s内的位移大小与在0.3s~0.4s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之比为5:7
  • 4、如图所示为A、B两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A、B两物体开始运动时相距100m,同时相向运动 B、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5m/s C、A、B两物体运动8s时,在距A的出发点60m处相遇 D、A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停止了6s
  • 5、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初速度大小为v,经过一段时间速度大小变为2v,加速度大小为a,这段时间内的路程与位移之比为5:3,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这段时间内质点运动方向不变 B、这段时间为3va C、这段时间的路程为3v22a D、再经过相同时间质点速度大小为3v
  • 6、质点沿直线运动,其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前2s内位移为“–”,后2s内位移为“+”,所以2s末质点改变了运动方向 B、2s末质点的速度为零 C、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0.1m/s,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D、质点在前4s内的位移大小为04m,位移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
  • 7、手机导航为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某次导航的具体路径有三种方案,如图所示,其中推荐路径有两个数据,26分钟、29公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6分钟指的是某个时刻 B、29公里指的是此次行程的位移 C、图中三种方案,汽车的路程相同 D、图中三种方案,汽车的位移相同,路程不同
  • 8、如图是某摄影师“追拍法”的成功之作,在该摄影师眼中清晰的飞翔的小鸟是静止的,而模糊的背景是运动的,摄影师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运动之美.请问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   )

    A、地面 B、静止的树木 C、飞翔的小鸟 D、静止于地面上的人
  • 9、下列计时数据表示时刻的是(  )
    A、中午11:30放学 B、从家到学校大约走30分钟 C、课间休息10分钟 D、考试用时100分钟
  • 10、“负重爬楼”是消防队员的日常训练项目之一。某次“10层负重登顶”比赛中,质量为70kg的消防员背约30kg的重物,在50s内由地面到达10层楼顶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楼梯对消防员的支持力做正功 B、消防员对重物做功约为3000J C、消防员增加的重力势能约为7000J D、消防员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约为420W
  • 11、半径R=0.2m的半圆形光滑圆弧槽固定在水平面上,一质量m=0.1kg的小球从与圆心等高处沿着圆弧槽由静止下滑,小球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若g=10m/s2 ,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力对小球的冲量的大小为0.2Ns B、槽对小球的支持力的冲量为0 C、小球受合力的冲量大小为0.2Ns D、槽对小球的支持力的冲量的大小一定等于重力对小球冲量的大小
  • 12、城市进入高楼时代后,高空坠物已成为危害极大的社会安全问题。如图为一则安全警示广告,形象描述了高空坠物对人伤害的严重性。若一个0.05kg的鸡蛋从居民楼25层队下,与地面碰撞时间约为0.002s , 每层楼高度为3m,g=10m/s2。鸡蛋对地面的冲击力约为(  )

    A、10N B、102N C、103N D、104N
  • 13、十米跳台比赛中,从运动员离开跳台开始计时,其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可简化如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0t1时间内,运动员做自由落体运动 B、0t1时间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等于v2v12 C、t2时刻运动员下潜到最低点 D、t2t3时间内,运动员的加速度逐渐增大
  • 14、如图所示,把电荷量q1=2×106C、质量m1=0.9kg的带正电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带正电的物块放置在倾角θ=37°的光滑固定斜面上。当小球与物块间的连线水平且细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时,小球与物块均静止,此时两者之间的距离d=0.3m。已知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 , 小球及物块均可视为点电荷,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小球与物块间的库仑力大小F1

    (2)物块的电荷量大小q2

    (3)物块的质量m2

  • 15、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图示装置来探究影响电荷间静电力的因素。图中,A是一个带正电的带电体,系在绝缘丝线上带正电的小球会在静电力的作用下发生偏离,静电力的大小可以通过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显示出来。

    (1)、为探究静电力与电荷间距离的关系,保持带电体的位置和电荷量不变,把电荷量(填“相同”或“不同”)的小球系在丝线上,先后挂在横杆上的P1P2P3等位置,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物体的静电力的大小。这里用到的实验方法是(填“控制变量法”“理想实验法”或“微小量放大法”)。
    (2)、实验时丝线悬挂的小球质量为m ,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可认为带电体与小球在同一水平线上,当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θ时保持静止,小球所受静电力大小为(用mgθ表示)。
  • 16、在竖直墙壁的左侧水平地面上,放置一个边长为a、质量为M=1kg的正方体ABCD , 在墙壁和正方体之间放置一半径为R=1m、质量为m的光滑球,正方体和球均保持静止,如图所示。球的球心为O,O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 正方体的边长a>R , 正方体与水平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33(已知重力加速度g=10m/s2 ,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3=1.732)。求:

    (1)若θ=60°,m=0.4kg , 竖直墙壁对球的弹力是多大。

    (2)若θ=45° , 保持球的半径不变,只增大球的质量,为了不让正方体出现滑动,则球质量的最大值为多少?(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若θθ0 , 保持球的半径不变,无论球的质量是多少,球和正方体都始终处于静止状态,且球没有掉落地面。请计算θ0

  • 17、无人驾驶汽车是智能汽车的一种,也称为轮式移动机器人,主要依靠车内的以计算机系统为主的智能驾驶仪实现无人驾驶。

    (1)无人驾驶汽车车头装有一个激光雷达,就像车的“鼻子”,随时“嗅”着前方80 m范围内车辆和行人的“气息”。无人驾驶汽车在某路段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3.6 m/s2 , 为了不撞上前方静止的障碍物,汽车在该路段匀速行驶时的最大速度是多少?(无人驾驶汽车反应很快,可以忽略反应时间)

    (2)若无人驾驶汽车正以30 m/s的速度行驶,突然“嗅”到其正前方50米处有一人工驾驶的汽车以20 m/s的速度向前匀速行驶,无人驾驶汽车立即做加速度恒定的减速运动。为了防止发生追尾事故,请你计算无人驾驶汽车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满足什么条件?

  • 18、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的实验时,要用到电火花计时器,其电源频率为50Hz。

       

    (1)为完成本实验,下列器材中必须有的是(填编号)

    ①天平②4~6V低压交流电源③刻度尺④秒表

    (2)安装实验装置开始实验。实验中以下操作必需的是

    A.打点计时器应该安装在长木板有滑轮的这一端

    B.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C.在释放小车前,小车应尽可能靠近打点计时器

    D.打完纸带后立即关闭电源

    (3)某同学在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了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

       

    ①算出打下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②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为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 19、某同学用橡皮条与弹簧测力计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B和OC为细绳套。

    (1)在做本实验时,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同一次实验过程中O点位置不允许变动

    B.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测力计刻度

    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

    D.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弹簧测力计之间夹角应取90°,以便于算出合力的大小

    (2)某一次实验中,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与细绳套的结点到达O点,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橡皮条的弹力大小为N。

    (3)根据实验数据,该同学画出如图丙所示的图,图中F1F2合力的理论值。(均选填“F”或“F'”)

    (4)实验中,如果将细绳套换成橡皮筋,O点沿OB、OC方向的拉力仍等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实验结果发生变化。(选填“会”或“不会”)

    (5)实验结束后,该同学用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探究“弹簧所受弹力F与弹簧形变量x的关系”,绘出如图丁所示图像,弹簧测力计的劲度系数为N/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20、如图所示,倾角为α的粗糙斜劈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物体a放斜面上,轻质细线一端固定在物体a上,另一端绕过光滑的滑轮1和2挂在C点,滑轮2下悬挂物体b,细线与竖直墙壁之间的夹角为θ , 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点c可以沿墙壁向上或向右移动少许,移动过程中物体a和斜劈均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c向上移动,θ不变,物体b的位置不变 B、点c向右移动,θ变大,斜劈对物体a的摩擦力变大 C、点c向右移动,θ变大,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变大 D、点c向右移动,θ变大,地面对斜劈的支持力不变
上一页 1075 1076 1077 1078 107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