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惠州市2017年高考物理一调试卷
- 广东省阳江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 广东省珠海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
- 广东省惠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嘉兴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辽宁省沈阳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江西省赣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
- 2016-2017学年广东省肇庆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
1、如图所示,静止的粗糙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 , 传送带顶端到底端的距离为L=14.25m,平行于传送带的轻绳一端连接质量为m1=0.3kg的小物体A,另一端跨过光滑定滑轮连接质量为m2=0.1kg的小物体B,在外力的作用下,小物体A静止于传送带的顶端。t=0时,撤去外力,同时传送带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大小为a0=7m/s2、顺时针方向匀加速转动,传送带速率达到v=7m/s后匀速转动。已知小物体A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5,小物体B始终未与定滑轮相撞,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10m/s2 , sin37°=0.6,cos37°=0.8。求:
(1)传送带匀加速转动瞬间,小物体A加速度的大小;
(2)小物体A从传送带顶端运动到底端的时间。

-
2、某实验探究小组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电路测电源电动势E和内阻r,并测出定值电阻R1的阻值。实验器材有:待测电源E(内阻为r),待测电阻R1 , 电压表V(量程为1.5V,内阻很大),电阻箱R(0~99.99Ω),开关S1 , 单刀双掷开关S2 , 导线若干。
(1)、为测试电路,闭合开关S1后,将开关S2先后分别与触点a、触点b接通,电压表有示数但无变化,则故障可能是______。A、电阻R1短路 B、电阻R1断路 C、电阻箱R短路 D、电阻箱R断路(2)、排除故障后,先测R1的阻值,闭合开关S1 , 将开关S2切换到触点a,读出电阻箱的示数、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R0、U0 , 保持电阻箱的示数不变,(补全此处的操作),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1 , 则定值电阻R1=Ω。(3)、测得R1=4.8Ω后,将开关S2掷于触点a,继续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作出了一图像如图(b)所示,则电源的电动势E=V,内阻r=Ω。(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3、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的运动规律,实验时按规范操作得到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比较清晰的点迹起每5个点标记一个计数点,标出了连续的5个计数点A、B、C、D、E,相邻两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点迹没有标出,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AC、BD、CE的长度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是0.02s,纸带左端连接小车,根据数据可以推测该纸带记录的是小车做直线运动;打下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vB=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4、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半径为R的光滑绝缘的半圆弧轨道MN与粗糙绝缘水平轨道NP在N处平滑连接,O点为圆弧轨道的圆心,直径MN左侧空间存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右侧空间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均为E,水平轨道上放置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左端紧邻N点,右端栓接一电荷量为q的带负电的轻物块B(可忽略质量)。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负电的物块A,以一定的初速度从M点沿切线进入圆弧轨道。已知A、B两个物块与水平轨道NP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电荷量为 , 劲度系数为 , 弹簧的弹性势能大小为(x为弹簧的形变量),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A在M点的初速度至少为 , 物块A才能沿圆弧轨道运动到N点 B、物块A以不同的初速度从M点沿圆弧轨道滑到N点,通过N点的速度大小可能为 C、物块A以不同的初速度从M点沿圆弧轨道滑过N点后压缩弹簧,弹簧的最大压缩量可能为 D、若物块A恰能沿圆弧轨道滑过N点,则系统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2mgR -
5、如图所示为绝缘固定的斜面的剖面图AD,AD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37°,点O、点C为直线AD上的两点,OA段粗糙,OD段光滑,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充满AD所在的空间,AD与磁场方向垂直。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物块,在C点以某一初速度(未知)沿斜面AD向上运动,此时物块与斜面AD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0.6mg,已知 , , OA段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sin37°=0.6,cos37°=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带负电 B、物块在C点上滑的初速度大小为 C、物块在斜面AD上做匀变速运动的时间为 D、物块在OA段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 -
6、纸面内存在沿某方向的匀强电场,在电场中取O点为坐标原点建立x轴,以O点为圆心、以R为半径作圆,从x轴上的a点开始沿逆时针方向将圆四等分,a、b、c、d是圆周上的4个等分点,实线ef为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从e点运动到f点的运动轨迹,如图(a)所示;测量出圆上各点的电势、半径同x轴正方向的夹角θ,描绘出一θ图像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粒子带负电 B、粒子从e点运动到f点的过程中电势能逐渐增大 C、O点的电势为 D、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
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 , 内阻不计,电阻 , ,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 电容器MN的电容 , 现将滑动触头L置于最左端a点,合上开关S,经过一段时间电路处于稳定,此时一带电油滴恰好静止在MN之间的P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油滴带负电 B、若断开开关S,则通过R1的电荷量为 C、若滑动触头向右滑动,则油滴将向上加速运动 D、若从a点向右移动滑动触头L,至aL间电阻为20Ω时,则下极板N的电势降低了4V -
8、如图所示,四分之一圆柱体P放在水平地面上,圆心O的正上方有一个大小可忽略的定滑轮A,一根轻绳跨过定滑轮,一端和置于圆柱体P上的质量为m的小球连接,另一端系在固定竖直杆上的B点,一质量为m0的钩码挂在AB间的轻绳上,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除圆柱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以外,其它摩擦不计,绳的总长不变。将B点缓慢移动到C点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面对圆柱体P的支持力不变 B、地面对圆柱体P的摩擦力减小 C、轻绳的张力增大 D、若增大钩码的质量,整个装置再次处于静止状态时,小球依然处于圆柱体P上,则轻绳的张力增大 -
9、如图(a)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n1︰n2=10︰1,原线圈输入正弦式交流电压如图(b)所示,副线圈电路中定值电阻R0=10Ω,所有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0时刻,电流表A2的示数为零 B、1s内电流方向改变50次 C、滑片P向下移动过程中,电流表A2的示数增大,电流表A1的示数减小 D、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R=10Ω时,滑动变阻器的功率最大且为12.1W -
10、如图所示,圆轨道上卫星1与椭圆轨道上相同质量的卫星2的周期相同,两卫星轨道相交于A点、B点,C点、D点连线过地心,D点为远地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1在C点的动能大于卫星2在D点的动能 B、卫星1和卫星2在A点的加速度大小不相等 C、卫星2在A点和B点的速度相同 D、卫星2从B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对卫星2做负功,则卫星2的机械能减小 -
11、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研究某种金属的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的频率的关系,描绘出如图(b)所示的图像。根据光电效应规律,结合图像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片P向右移动,电流表示数会变大 B、仅增大入射光的强度,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 C、由UC-图像可得出普朗克常量为(e为电子的电荷量) D、开关S断开时,若入射光的频率为 , 则电压表的示数为U1 -
12、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固定一个绝缘支杆,支杆上固定一带电小球A,小球A位于光滑小定滑轮O的正下方,绝缘细线绕过定滑轮与带电小球B相连,在拉力F的作用下,小球B静止,此时两球处于同一水平线。假设两球的电荷量均不变,现缓慢释放细线,使球B移动一小段距离。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线中的拉力一直减小 B、球B受到的库仑力先减小后增大 C、球A、B系统的电势能保持不变 D、拉力做负功,库仑力做正功 -
13、一个电子以某速度从a点出发,通过两个方向垂直纸面的有界匀强磁场区域Ⅰ、Ⅱ到达b点,路径如图所示,电子在每个区域内的轨迹都是半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磁场的方向相同 B、电子在区域Ⅰ中运动的时间较长 C、电子以相同的速度大小从b点反向出发可返回a点 D、质子以与电子大小相同的动量从b点反向出发可到达a点 -
14、如图是采用动力学方法测量空间站质量的原理图。若已知飞船质量为 , 在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后,其推进器的平均推力为 , 推进器工作内,测出飞船和空间站的速度变化是 , 则( )
A、飞船对空间站的推力为 B、飞船的加速度为 C、空间站的质量为 D、在内,飞船和空间站前进的距离是 -
15、两个相同的带同种电荷的导体小球所带电荷量之比为1:3,相距为r时库仑力的大小为F。今使两小球接触后再分开,放到相距为2r处,则此时库仑力的大小为( )A、 B、 C、 D、
-
16、如图甲所示,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长木板 , 小滑块(可看做质点)放置于长木板上的最右端。现将一个水平向右的力作用在长木板的右端,让长木板从静止开始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力的作用,滑块和长木板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长木板和小滑块的质量均为 , 小滑块始终没有从长木板上滑下,重力加速度取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3 B、拉力的大小为 C、后,长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 D、长木板的长度至少是 -
17、为丰富课余活动,高一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一个游戏装置,该装置的简化图如图所示,粗糙水平直轨道OB、半径的光滑竖直圆轨道、水平传送带相切于B点,圆轨道最低点略微错开,C点右侧有一陷阱,图中C、D两点的竖直高度差 , 水平距离为 , 将质量为m=1kg的小物块(大小忽略不计)锁定在O点,此时轻质弹簧的弹性势能为。物块与水平轨道OB和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 OB间的距离 , BC间的距离 , 水平传送带顺时针匀速传动,其中。某时刻解除锁定,小物块在弹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恰好通过圆形轨道最高点A后,经水平传送带BC从C点水平抛出,恰好落到D点。不计空气阻力,求:
(1)通过A点时速度的大小;
(2)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
(3)CD水平距离及全程摩擦生热Q。

-
18、如图所示,均可视为质点的三个物体A,B、C放在倾角为30°的光滑绝缘斜面上,开始A与B紧靠在一起,C紧靠在固定挡板上,质量分别为=0.40kg,=0.10kg,其中A绝缘且不带电,B、C的电荷量分别为 , 且保持不变,开始时三个物体均保持静止,现用一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拉物体A,使它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2m后F不再变化。已知静电力常量为 , g取10m/s2 , 求:
(1)开始时BC间的距离;
(2)物体A向上运动2m所用的时间;
(3)此过程中F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
19、如图所示为一条平直公路,其中A点左边的路段为足够长的柏油路面,A点右边路段为水泥路面,已知汽车轮胎与柏油路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9,与水泥路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6。某次测试发现,当汽车以12m/s速度在路面上匀速行驶,刚过A点时紧急制动(车轮立即停止转动),汽车恰好滑到B点停下。另一次测试时,该汽车以24m/s的速度在柏油路面上向右行驶,突然发现B处有障碍物,需在A点左侧柏油路段上某处紧急刹车,才能避免撞上障碍物,忽略司机的反应时间。(重力加速度g=10m/s2)
(1)求AB段的长度;
(2)为防止汽车撞上障碍物,至少离A点多远处开始紧急刹车?

-
20、(1)如图甲为向心力演示仪的示意图,图乙为俯视图。图中A、B槽分别与a、b轮同轴固定,且a、b轮半径相同。a、b两轮在皮带的传动下匀速转动。

现将两个小钢球分别放入A、B槽中,①球的质量是②球的2倍,①球放在A槽的边缘,②球放在B横的边缘,它们到各自转轴的距离之比为 , 如图乙所示,则钢球①,②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 , 向心力大小之比为。
(2)利用如图甲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定恒定律”实验。

①除带夹子的重物、纸带、铁架台(含铁夹)、电磁打点计时器、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两种器材是。
A.低压交流电源 B.刻度尺 C.弹簧秤
②实验中,先接通电源,再释放重物,得到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A、B、C,测得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 , 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重物的质量为m。从打O点到打B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少量 , 动能变化量。

③某次实验结果显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最可能的原因是(单选)。
A.处理纸带时,没有每隔4点取一个计数点
B.重力加速度取值偏大
C.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
D.没有采用多次实验取平均值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