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是首钢滑雪大跳台,已结束的北京冬奥会上,谷爱凌就是在这块场地获得了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的金牌。若将跳台的斜坡看成平直斜面,将运动员从斜坡下滑的过程看成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某运动员下滑的整个过程时间为t , 现将t等分成8个相等的时间间隔,测得第1个t8时间内的位移为x1 , 第4和第5个t8时间内的总位移为x2 , 则x1:x2等于(  )

    A、1:16 B、118 C、3:16 D、3:17
  • 2、在“用传感器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实验中,按图1所示连接电路.电源电动势为6.0V , 内阻可以忽略.单刀双郑开关S先跟2相接,某时刻开关改接1,一段时间后,把开关再改接2.实验中使用了电流传感器来采集电流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1)开关S改接2后,电容器进行的是(选填“充电”或“放电”)过程.此过程得到的It图像如图2所示.如果不改变电路其他参数,只减小电阻R的阻值,则此过程的It曲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将(选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2)若实验中测得该电容器在整个放电过程中释放的电荷量Q=3.45×103C , 则该电容器的电容为μF

    (3)关于电容器在整个充、放电过程中的qt图像和UABt图像的大致形状,可能正确的有q为电容器极板所带的电荷量,UABAB两板的电势差).

    A.        B.   

    C.          D.   

  • 3、如图所示,直流电源(不计内阻)与阻值为R1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R2以及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构成闭合回路,平行板电容器的板间距为d、板长为3d , 板间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以某一水平初速度从电容器下极板左边缘无碰撞的进入电容器。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电源电动势ε=4mgdq , 小球向右飞入电容器的初速度为v0=gd2 , 不计电场、磁场边缘效应,不计空气阻力。

    (1)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R2=7R1 , 且小球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求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0

    (2)若小球在板间恰好做匀速圆周运动,且能从两极板间飞出,求R2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以及磁感应强度大小的取值范围;

    (3)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2=7R1 , 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2mqgd , 求小球在板间运动过程中偏离下极板的最大距离H。

       

  • 4、如图。玩具“火箭”由上下A、B两部分和一个劲度系数较大的轻弹簧构成,A的质量为0.2kg,B的质量为0.4kg,弹簧夹在中间,与两者不固连。开始时让A、B压紧弹簧并锁定为一个整体,为使A上升得更高,让“火箭”在距地面0.8m高处自由释放,“火箭”着地瞬间以原速率反弹,同时解除锁定,当弹簧恢复原长时,B 恰好停在地面上,不计空气阻力和“火箭”的体积以及弹簧解锁恢复原长的时间,重力加速度取10m/s2。求

    (1)“火箭”着地时的速度大小;

    (2)A上升的最大高度;

    (3)弹簧被锁定时的弹性势能。

  • 5、电流表G1的量程为0~5mA,内阻为290Ω。把它改装成如图所示的一个多量程多用电表,电流和电压的测量都各有两个量程。当开关S接到1或2位置时为电流挡,其中小量程为0~10mA,大量程为0~100mA。

       

    (1)对于此多用电表,当开关S接到位置6时是挡;开关S接到位置5时的量程比接到位置6时的量程

    (2)开关S接位置(选填“1”或“2”)时是小量程的电流挡,图中电阻R2=Ω

    (3)已知图中的电源E'的电动势为9V,短接A、B表笔进行欧姆调零后,此欧姆挡的内阻为Ω。现用该档测一未知电阻的阻值,指针偏转到电流表G1满刻度的35处,则该未知电阻的阻值为Ω

  • 6、如图是安培研究通电导体间相互作用的简化示意图。甲、乙、丙三个圆形线圈的圆心在同一水平轴线上,轴线垂直线圈平面.甲和丙固定且用导线串联,并通以电流I1 , 乙通入电流I2 , 电流方向在图中标出,则乙线圈(  )

    A、圆心处的磁场方向水平向左 B、圆心处的磁场方向水平向右 C、受到甲对它的吸引力 D、受到丙对它的排斥力
  • 7、如图所示为低空跳伞极限运动表演,运动员从高空一跃而下,实现了自然奇观与极限运动的完美结合。假设质量为m的跳伞运动员,由静止开始下落,在打开伞之前受恒定阻力作用,下落的加速度为56g , 在运动员下落h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减少了56mgh B、运动员的动能增加了56mgh C、运动员的机械能增加了16mgh D、运动员的机械能减少了16mgh
  • 8、甲、乙两个单摆,做简谐振动时的图像如图所示,由此可知甲,乙两单摆(  )

    A、摆长之比为2:1 B、振动频率之比为2:3 C、在t=1.0s时刻,加速度均不为零 D、在t=1.8s时刻,振动方向相反
  • 9、如图所示,长为l的绝缘细线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小球。现将此装置放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细线与竖直方向成37°。重力加速度为g, sin37 °= 0.60,cos37° = 0.80。

    (1)、判断小球的带电性质;
    (2)、求该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的大小;
    (3)、将小球向右拉起至与O点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且细绳刚好张紧,静止释放,求:

    a.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的速度v的大小;

    b.及此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F的大小。

  • 10、一长为L=2m、质量为m的长板B放在倾角θ=37°的光滑斜面上,并在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其左端距离斜面底端的距离为s=0.75m , 斜面底端固定一弹性挡板,与之相碰的物体会以原速率反弹。某时刻,撤去作用在板上的外力,同时将一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A轻放在板的右端。已知,小物块A与长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 , 重力加速度g=10m/s2。(已知sin37°=0.6cos37°=0.8)求:

    (1)、长板B第一次碰挡板前瞬间的速度大小v0
    (2)、长板B第一次碰挡板后,小物块A滑离长板B所用的时间;
    (3)、若仅改变长板B的长度,其它条件不变,可使得在小物块A滑离长板B的瞬间,长板B刚好与挡板发生第5次碰撞,求B的长度L0
  • 11、图甲是某种“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斜槽末端口 N 与 Q 小球离地面的高度均为 H,实验时,当 P 小球从斜槽末端与挡片相碰后水平飞出,同时由于电路断开使电磁铁释放 Q 小球,发现两小球同时落地, 改变 H 大小,重复实验,P 、Q 仍同时落地。(两球下落过程不发生碰撞)

    (1)、关于实验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有            
    A、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B、P 球的质量必须大于Q球的质量 C、P小球每次必须从斜槽上相同位置无初速度释放 D、P小球可以从斜槽上不同的位置无初速度释放
    (2)、在某次实验过程中,将背景换成方格纸,通过频闪摄影的方法拍摄到如图乙所示的小球做平抛运动的 照片,小球在平抛运动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 a 、b 、c 、d 所示,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 L=1.6cm,则频闪相机的拍照频率f= Hz,该小球平抛时的速度大小 v0=m/s ,c点的竖直分速度大小为m/s。(结果保留 2 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 g 取 10m/s2
  • 12、如图所示,某探究小组用图示装置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图中的气垫导轨由导轨、滑块、弹射架、光电门等组成。

    (1)实验探究小组采用了正确的操作步骤:

    ①该小组测出了滑块通过两个光电门的挡光时间。已知两滑块上遮光板的宽度相同。滑块1通过光电门1的挡光时间为Δt1 , 通过光电门2的挡光时间为Δt2 , 滑块2通过光电门2的挡光时间为Δt3

    ②测得滑块1的质量为m1 , 滑块2(包括弹簧)的质量为m2

    (2)数据处理与实验结论:

    ①实验中采用气垫导轨的原因是

    ②本实验探究滑块碰撞前后动量是否守恒,其验证等式为

    (3)另一实验探究小组采用了上一小组的装置,并采用了新的方式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如图所示,两个滑块用细线连接且静止,中间有一个压缩到最短的轻质弹簧。烧断细线,轻弹簧将两个滑块弹开,测得它们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分别为t1t2。滑块1的质量为m1 , 滑块2的质量为m2 , 则动量守恒应满足的关系式为

  • 13、如图,两根足够长的光滑平行导轨固定在绝缘水平面上,左、右两侧导轨间距分别为2L和L,OO'左侧是电阻不计的金属导轨,右侧是绝缘轨道。OO'左侧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0OO'右侧以 O 为原点,沿导轨方向建立 x 轴,沿 Ox 方向存在分布规律为 B =B0+ kx(k > 0)的竖直向下的磁场(图中未标出)。一质量为 m、阻值为 R、三边长度均为 L 的 U 形金属框,左端紧靠OO'静置在绝缘轨道上(与金属导轨不接触)。导体棒 a 、b 质量均为 m ,电阻均为 R ,分别静止在立柱左右 两侧的金属导轨上。现同时给导体棒 a ,b 大小相同的水平向右的速度v0 , 当导体棒 b 运动至OO'时,导体棒 a 中已无电流(a 始终在宽轨上)。导体棒 b 与 U 形金属框碰撞后连接在一起构成回路,导体棒 a 、b 、金属框与导轨始终接触良好,导体棒 a 被立柱挡住没有进入右侧轨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棒a到达立柱时的速度大小为65 v0 B、导体棒b到达OO'时的速度大小为65 v0 C、导体棒b与U形金属框碰撞后连接在一起后做匀减速运动 D、导体棒b与U形金属框碰撞后,导体棒 b 静止时与OO'的距离为12mv0R5k2L4
  • 14、如图所示,实线是实验小组某次研究平抛运动得到的实际轨迹。实验中,小球的质量为m , 水平初速度为v0 , 初始时小球离地面高度为h。已知小球落地时速度大小为v , 方向与竖直面成θ角,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与速率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 , 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落地时重力的功率为mgvcosθ B、小球下落的时间为mvsinθ+khmg C、小球下落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大小为mv0vsinθk D、小球下落过程中空气阻力所做的功为12mv2v02mgh
  • 15、如图甲是风洞示意图,风洞可以人工产生可控制的气流,用以模拟飞行器或物体周围气体的流动。在某次风洞飞行表演中,质量为50kg的表演者静卧于出风口,打开气流控制开关,表演者与风力作用的正对面积不变,所受风力大小F=0.05v2(采用国际单位制),v为风速。控制v可以改变表演者的上升高度h,其v2与h的变化规律如乙图所示,g取10m/s2。表演者上升10m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表演者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0.02m/s2 B、表演者一直处于失重状态 C、表演者上升5m时获得最大速度 D、表演者的加速度大小不变
  • 16、如图所示,巴尔末由氢原子在可见光区的四条谱线HαHβHγHδ。总结出巴尔末系谱线波长公式:1λ=R1221n2n=3 , 4,5,6…。其中λHδ<λHγ<λHβ<λHα , 且Hα为红光,Hδ为紫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α对应的是电子从n=5能级向n=2能级跃迁所释放光的谱线 B、四条谱线中Hα谱线所对应的光子的能量最高 C、大量处于同一能级的氢原子要能够发出这四条谱线,必须使得原子所处的能级n6 D、若电子从n=6能级向n=3能级跃迁时能辐射紫外线
  • 17、有一列火车有N节车厢,在牵引力作用下向右运动,每节车厢所受阻力均相等,从右端开始记第1、2两节车厢间相互作用力为F12 , 第5、6节车厢间的相互作用为F56 , 现测得F12与F56的比值为2:1,则N应为(  )
    A、6节 B、9节 C、12节 D、18节
  • 18、如图,t=0时刻,一小球从足够长光滑倾斜玻璃板上的A点以v0=5m/s的初速度沿玻璃板向上运动,B为玻璃板的上端,A、B间距离为2.5m,t=3s时刻小球经过A点下方玻璃板上的C点(图中未标出)。重力加速度g=10m/s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板的最小倾角为45° B、C点距A点的距离可能为5m C、C点距A点的距离可能为35m D、小球经C点时的速度大小可能为20m/s
  • 19、某跳伞运动员打开降落伞后以4m/s的速度匀速竖直降落,当运动员到达离地面16m的高度时,突然起风,持续水平风力使运动员连同降落伞产生一个沿水平方向的加速度,运动员的落地点偏离了6m,则运动员在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大小为(       )

    A、0.5m/s2 B、0.75m/s2 C、1m/s2 D、1.25m/s2
  • 20、abx轴上的两个质点,其平衡位置对应坐标分别为xa=0.8mxb=1.7m , 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t=0时刻波刚好传播到a点,其波形如图所示。当t=1.2s时,b点第二次位于波谷,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波的周期为0.8s B、波速大小为2m/s C、b质点开始振动后任意2.4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323cm D、a质点的振动方程为ya=3sin10π3tcm
上一页 862 863 864 865 86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