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干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不同电源产生电动势的原理不同。下列关于电动势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动势是闭合电路中电源两极间的电压 B、电动势的单位跟电压的单位一样,都是伏特,所以电动势就是电压 C、电源电动势大小与连接的外电路有关 D、1C正电荷从负极移动到正极,非静电力做的功为1J,则电源的电动势为1V
  • 2、某同学在测定某种合金丝的电阻率时:

    (1)用螺旋测微器测得其直径为mm(如图甲所示);

    (2)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其长度为cm(如图乙所示)。

  • 3、小明利用无人机练习拍摄鸟瞰视频,无人机始终竖直向下拍摄且其视张角为77° , 如图乙。无人机首先竖直上升至高度h=12.5m的空中悬停,接着沿水平直线向前先以a1=1m/s2的加速度匀加速t1=6s , 后匀速飞行t2=1s , 再经t3=2s匀减速到0,此时一次拍摄结束。tan38.5°=0.8 , 求:

    (1)、无人机水平匀减速飞行时的加速度大小a2
    (2)、一次全过程拍摄沿水平方向前进的距离x
    (3)、一次全过程拍摄的最大面积S;
    (4)、本次拍摄结束后,小明回收无人机,他先控制无人机以a3=4m/s2的加速度匀加速竖直下降,下降到适当高度时又控制无人机以a4=2m/s2的加速度匀减速竖直下降,最终无人机以v=2m/s的速度落地,求此次回收全过程的时间t
  • 4、如图甲所示,一位滑雪者先沿倾斜直轨道AB从A点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之后在足够长的水平直轨道BC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通过观测可得到滑雪者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求:

    (1)、滑雪者在倾斜直轨道上滑行的加速度大小a1
    (2)、滑雪者在倾斜直轨道上滑行的距离x1
    (3)、滑雪者在水平直轨道上滑行的距离x2
  • 5、如图所示,从高出地面1.8m的位置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它经0.8s上升3.2m后到达最高点,而后竖直回落到地面。已知小球的上升和回落均为匀变速运动,且加速度大小相等。则:

    (1)、小球上升过程的位移大小为m;
    (2)、小球上升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m/s2
    (3)、小球刚要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m/s
  • 6、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
    (1)、关于轨道末端滑轮高度的调节正确的是______。
    A、 B、 C、
    (2)、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用打点计时器获得如图所示的纸带,计数点ABCDE间均有4个点未画出,则C点的读数为cmD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m/s , 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m/s2(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利用气垫导轨也可进行测量加速度的实验。如图所示,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2.0cm的遮光条,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计时器记录了遮光条通过第一光电门的时间Δt1为0.10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Δt2为0.02s,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80.0cm,则滑块到达第一光电门位置的速度大小为m/s , 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m/s2

  • 7、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用于(选填“测量位移”或“记录时间”)的仪器。图中所示的是(选填“电磁打点”或“电火花”)计时器。
    (2)、图中所示纸带的安装方式是否正确:(选填“是”或“否”)。
  • 8、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质点通过OAB三点的过程中,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xt图像如图所示。则质点(  )

    A、通过A点时的速度为2st2 B、通过A点时的速度大于st1 C、运动时间t2=2t1 D、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st22t1t1t2t2t1
  • 9、小华同学发现了一张自己以前为研究机动车的运动情况而绘制的xt21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机动车运动轨迹是直线,则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机动车的初速度大小为5m/s B、机动车的初速度大小为25m/s C、机动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D、机动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5m/s2
  • 10、如图所示,A、B为弹性竖直挡板,相距L=5m , A、B之间为水平导轨。一小球(可视为质点)自A板处开始,以v0=5m/s的速度沿导轨向B板运动,它与A、B挡板碰撞后瞬间均以碰前瞬间的速率反弹回来,且在导轨上做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不变,为使小球恰好停在两挡板的中间,这个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为(     )

    A、1m/s2 B、2m/s2 C、3m/s2 D、4m/s2
  • 11、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实验,已知汽车的初速度为16m/s , 加速度大小是4m/s2。则该汽车刹车后5s前进的距离为(     )
    A、30m B、32m C、80m D、96m
  • 12、某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2 , 则第5秒内的位移为(     )
    A、9m B、10m C、16m D、25m
  • 13、某人骑自行车以5m/s的初速度沿一个斜坡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是0.4m/s2 , 则经过5s,他的速度大小变为(     )
    A、3m/s B、4m/s C、6m/s D、7m/s
  • 14、如图所示,所谓“区间测速”就是测量车辆经过某区间的平均车速。已知某高速限速120km/h,“区间测速”路段长度为20km,监测发现某轿车经过这一路段用时12mi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限速120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B、“区间测速”能发现该区间所有超速车辆 C、在该测速区间,该轿车可能出现超速现象 D、在该测速区间,该轿车不可能出现超速现象
  • 15、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AB两物体加速度分别为6m/s26m/s2(两物体所选正方向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B、两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一定相反 C、A物体速度变化比B物体速度变化得快 D、A物体一定做加速运动,B物体一定做减速运动
  • 16、列车进站关闭发动机后的运动,可看成匀减速直线运动,能正确反映其运动的图像是(  )
    A、 B、 C、 D、
  • 17、下列物体在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最大的是(     )

    A、子弹发射过程 B、汽车起步过程 C、列车离站过程 D、轮船出航过程
  • 18、如图所示,在校运会上,身高1.70m的小丽同学参加铅球比赛,第一投就获得了9.30m的好成绩,则本次投掷(     )

    A、铅球通过的位移一定等于1.70m B、铅球通过的位移一定等于9.30m C、铅球通过的路程一定等于9.30m D、以上说法都不对
  • 19、平均速度的定义式为v¯=ΔxΔt , 当Δt非常非常小时,我们就把ΔxΔt叫做物体在时刻t的瞬时速度,这种物理学上的处理方法被称为(     )
    A、理想模型法 B、等效替代法 C、极限思想法 D、微元累加法
  • 20、在2024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再创辉煌,研究以下中国夺金项目中的问题时,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的是(     )
    A、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的挥拍动作 B、小轮车比赛中运动员的空中姿态 C、20公里竞走比赛中运动员的轨迹 D、艺术操比赛中运动员的转体情况
上一页 816 817 818 819 82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