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惠州市2017年高考物理一调试卷
- 广东省阳江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 广东省珠海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
- 广东省惠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嘉兴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辽宁省沈阳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江西省赣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
- 2016-2017学年广东省肇庆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
1、下列关于汽车运动的描述,不可能发生的是( )A、汽车在某一时刻速度很大,而加速度为0 B、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C、汽车速度变化量很大,而加速度较小 D、汽车加速度很大,而速度变化很慢
-
2、一根劲度系数为500N/m的轻质弹簧,当它受到10N的拉力时,弹簧长度为0.12m,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求(1)、弹簧不受力时的自然长度;(2)、弹簧受20N压力时的长度。
-
3、网上热传一段视频,唤醒了“80、90后”的记忆,奶奶站在凳子上用杆秤给小孙子称体重,多才的网友根据视频画了一幅漫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孩所受的重力方向一定垂直于地面 B、小孩被提起后的重心一定位于秤钩的正下方 C、奶奶对凳子的压力是由于凳子的形变引起的 D、凳子对奶奶的支持力与奶奶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
4、高层住宅的层高一般为3m,小明某次从地面1层乘电梯回家,用智能手机记录了电梯运行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根据图像可推断,小明家住的楼层是( )
A、7 B、9 C、17 D、24 -
5、如图所示,A、B、C、D、E、F为匀强电场中一个边长为10 cm的正六边形的六个顶点,A、B、C三点电势分别为1.0 V、2.0 V、3.0 V,求
(1)画出三条电场线;
(2)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
(3)电荷量为1.6×10-19 C的负点电荷从F点移到D点,电荷的电势能减少多少?

-
6、用一根长为的丝线吊着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丝线悬点位置为O,小球静止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的A点,如图所示,丝线与竖直方向成37°角。求:
(1)小球的电性;
(2)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的大小;
(3)OA间的电势差UOA。

-
7、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探究影响电荷间静电力的因素。A是一个带正电的物体,系在绝缘丝线上的带正电的小球会在静电力的作用下发生偏离,静电力的大小可以通过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显示出来。他们分别进行了以下操作:
步骤一:把系在丝线上的带电小球先后挂在横杆上的、、等位置,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物体的静电力的大小。
步骤二:使小球处于同一位置,增大或减小小球所带的电荷量,比较小球所受的静电力的大小。
(1)该实验采用的方法是转换法和。
(2)若球的质量为m,在位置时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 则带电体受到的库仑力大小为。
(3)在实验中,某同学让两半径为R的小球分别带上和的正电,并使两小球球心相距3R时处于平衡状态,利用公式来计算两球之间的库仑力,则该同学的计算结果(选填“偏大”“偏小”或“正确”),理由是:。

-
8、某同学取一对带有绝缘支座的导体A和B使得他们依次接触。起初它们不带电,贴在下部的金属箔片是闭合的,做了如下的实验:如图所示,把一带正电荷的物体D移近导体A,贴在A、B导体下的金属箔片会张开,这时先把A和B分开,然后移去D,金属箔片将(填“仍张开”或“闭合”),此时导体B带(填“正电”、“负电”或“不带电”),这种方法使金属导体带电的现象叫现象,再让导体A和B接触,金属箔片会(填“张开”或“闭合”)。

-
9、在x轴上的O、M两点分别固定着电荷量为q1、q2的正负点电荷,在两电荷连线上各点电势随x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N两点的电势均为零,ND段中C点的电势最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A、N两点的电场强度均为零 C、C点的电场强度为零 D、将一正电电荷从N移到D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
10、一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点运动到B点,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tA、tB分别是带电粒子到达A、B两点对应的时刻,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处的场强一定大于B处的场强 B、A处的电势一定高于B处的电势 C、电荷在A处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在B处的电势能 D、电荷在A到B的过程中,电场力一定对电荷做正功 -
11、如图所示,三条虚线表示某电场的三个等势面,其中φ1=20V,φ2=5V,φ3=-10V,一个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按图中实线轨迹从M点运动到N点,由此可知( )
A、粒子带负电 B、粒子的加速度变小 C、粒子的动能变大 D、粒子的电势能增加 -
12、如图所示,一带电量为的点电荷与均匀带电的正三角形的薄板相距为 , 到带电薄板的垂线通过板的几何中心,若图中a点处的合电场强度为零,正确应用等效和对称的思维方法求出带电薄板与在图中b点处产生的合电场强度大小为(静电力常量为k)( )
A、0 B、 C、 D、 -
13、如图所示,某同学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一验电器的金属球(未接触)的过程中,验电器金属箔片的张角逐渐变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验电器原本带正电 B、此过程中,自由电子从金属箔片转移到了金属球 C、玻璃棒带电过程为感应起电 D、金属箔片张角变小是因为验电器上的电荷消失了 -
14、如图所示用三根长度相同的绝缘细线将三个带电小球连接后悬挂在空中。三个带电小球质量相等,A球带负电,平衡时三根绝缘细线都是直的,但拉力都为零。则( )
A、B球和C球都带负电荷 B、B球带负电荷,C球带正电荷 C、B球和C球所带电量不一定相等 D、B球和C球所带电量一定相等 -
15、如图所示,、两点分别固定着带电荷量相等的正、负点电荷,是、连线和A、连线的中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两点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B、A、两点的电势相等 C、负点电荷从A点移到点,电场力做正功 D、正点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小于它在点的电势能 -
16、两等量的同种点电荷如图所示,MN是两电荷的连线,HG是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O是垂足,a、b是MN连线上关于O的对称点,c、d是直线HG上关于O的对称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点的场强与b点的场强不相同 B、c点的场强与d点的场强大小相同 C、将一试探电荷沿MN由a移动到b,所受电场力先减小后增大 D、将一试探电荷沿HG由c移动到d,所受电场力先减小后增大 -
17、如图所示,装置的左边是足够长的光滑水平台面,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着质量的小物块A,物块A不会脱离弹簧。装置的中间是长度的水平传送带,它与左右两边的台面等高,并能平滑对接,传送带以的速度逆时针转动。装置的右边是一段光滑的水平台面连接的光滑曲面,质量的小物块B从曲面上距水平台面处由静止释放,经过传送带后与物块A发生碰撞,碰撞后A以速度向左运动。已知碰撞前物块A静止且弹簧处于原长状态,物块B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 取 , A、B可视为质点,不考虑物块运动对传送带速度的影响。求:
(1)、物块B与物块A碰撞前瞬间的速度大小;(2)、物块A、B碰撞后,物块B向右运动距离传送带左端的最远距离;(3)、若物块B再次向左运动瞬间,传送带的传动速度降为 , 方向保持逆时针方向不变。从物块B与A碰撞后重新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求内传送带对物块B的冲量大小。 -
18、把如图甲所示的风洞实验中小球的运动简化为如图乙所示的匀变速曲线运动,虚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 质量为的小球从点以大小为的初速度沿与平行的方向抛出,运动过程中小球始终受到大小、方向水平向右的风力的作用,是虚线上的点,与虚线垂直,且、两点间的距离为 , 经过一段时间,小球运动到虚线上的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 , , 小球可视为质点。求:
(1)小球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及加速度与的夹角;
(2)小球从点运动到点的时间以及小球从点运动到最高点的时间。

-
19、某同学利用一根轻质弹簧测量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步骤如下:

①不挂物体时,测量弹簧自然悬垂时的长度;
②如图(a)所示,挂上滑块,弹簧稳定后,测量弹簧的长度;
③如图(b)所示,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滑块,滑块放在水平木板上,向右拉动木板,稳定后,测量弹簧的长度。
(1)、为了测出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A、还需知道弹簧的劲度系数k B、还需知道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C、第③步需要保持弹簧水平 D、第③步需要匀速拉动木板(2)、滑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计算式为。(用测量量字母表示)(3)、若拉动木板过程,木板在做加速运动,测量的动摩擦因数值会(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际值。 -
20、下列是《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列出的三个必做实验的部分步骤,请完成实验操作。(1)、某实验小组用如图1所示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a.除图1中器材外,还需在图2中选取的器材是(填字母);
b.关于本实验步骤的叙述,操作有明显错误的是(填序号);
①打点计时器安装时要使两限位孔位于同一竖直线上并安装稳定,以减小纸带下落过程中受到的阻力
②先释放重锤,然后再闭合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开关
③挑选点迹清晰且第一、二点间距接近2mm的纸带进行数据处理
c.该实验小组多次实验后,算出的重力势能减小量总比动能增加量略大些,其可能的主要原因是(写出其中一种可能的原因即可)。
(2)、某同学在学习牛顿第二定律后,为验证小车的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自己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图中已经平衡了摩擦力,他用力传感器测量小车受到的合外力,用打点计时器得到的纸带计算小车的加速度,并利用实验数据绘出如图2所示的图像。
根据上述信息,请回答以下问题:
a.已知小车的质量为M、砂桶的质量为m,(选填“需要”或“不需要”)m远小于M的条件;
b.根据图2所示的图像,图线甲和乙对应的小车质量关系为(选填“大于”或“小于”)。
(3)、在“探究向心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所用向心力演示仪如图甲所示,A、B、C为三根固定在转臂上的短臂,可与转臂上做圆周运动的实验球产生挤压,从而提供向心力,其中A和C的半径相同。图乙是变速塔轮的原理示意图:其中塔轮①、④的半径相同,轮②的半径是轮①的1.5倍,轮③是轮①的2倍,轮④的半径是轮⑤的1.5倍,是轮⑥的2倍。可供选择的实验小球有:质量均为2m的球I和球Ⅱ,质量为m的球Ⅲ。
a.这个实验主要采用的方法是;
A.等效替代法 B.控制变量法
C.理想实验法 D.放大法
b.选择球I和球Ⅱ分别置于短臂C和短臂A,是为了探究向心力大小与;
A.质量之间的关系 B.半径之间的关系
C.标尺之间的关系 D.角速度之间的关系
c.为探究向心力大小与圆周运动轨道半径的关系,应将实验小球I和(选填“Ⅱ”或“Ⅲ”)分别置于短臂A和短臂处(选填“B”或“C”),实验时应将皮带与轮①和轮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