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a)所示,水平放置的绝热容器被隔板A分成体积均为V的左右两部分。面积为S的绝热活塞B被锁定,隔板A的右侧为真空,左侧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处于温度为T、压强为p的状态1,抽取隔板A,左侧中的气体就会扩散到右侧中,最终达到状态2,然后将绝热容器竖直放置如图(b)所示,解锁活塞B,B恰能保持静止,当电阻丝C加热气体,使活塞B缓慢滑动,稳定后,气体达到温度为2T的状态3,该过程电阻丝C放出的热量为Q。已知大气压强p0 , 且有p<2p0 , 不计隔板厚度及一切摩擦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求绝热活塞B的质量;
    (2)、求气体内能的增加量。
  • 2、某实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绳和滑轮的质量忽略不计,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忽略不计。

    (1)、实验时,该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用天平分别测出物块A、B的质量4m03m0(A的质量含遮光片)。

    ②用游标卡尺测得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遮光条的宽度d=cm

    ③将重物A,B用轻绳按图甲所示连接,跨放在轻质定滑轮上,一同学用手托住重物B,另一同学测量出挡光片中心到光电门中心的竖直距离h , 之后释放重物B使其由静止开始下落。测得遮光片经过光电门的时间为Δt , 则此时重物B速度vB=(用d、Δt表示)。

    (2)、要验证系统(重物A、B)的机械能守恒,应满足的关系式为:gh=dΔt2
  • 3、如图所示,质量mB=3.5kg的物体B通过一轻弹簧固连在地面上,弹簧的劲度系数k=100N/m。一轻绳一端与物体B连接,另一端绕过两个光滑的轻质小定滑轮O2O1后与套在光滑直杆顶端的、质量mA=1.6kg的小球A连接。已知直杆固定,杆长L为0.8m , 且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 , 初始时使小球A静止不动,与A相连的绳子保持水平,此时绳子中的张力F为45N。已知AO1=0.5m , 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cos37°=0.8 , 轻绳不可伸长,图中直线CO1与杆垂直。现将小球A由静止释放。下列说正确的是(  )

    A、释放小球A之前弹簧的形变量Δx=0.1m B、小球A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拉力对小球A所做的功W=7J C、小球A运动到底端D点时,B物体的速度大小为1.6m/s D、小球A运动到底端D点的过程中,小球A和物体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 4、如图A、B两物体叠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轻质细绳一端连接B,另一端绕过定滑轮连接C物体,已知A和C的质量都是1kg , B的质量是2kg , A、B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3,其它摩擦不计。由静止释放C,C下落一定高度的过程中(C未落地,B未撞到滑轮,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物体没有发生相对滑动 B、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3N C、细绳的拉力大小等于7.5N D、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3m/s2
  • 5、某快递公司的传送带设备部分结构如图所示,倾角为θ=37°的传送带由电动机带动,始终保持速率v=2.4m/s顺时针匀速转动,传送带两端点之间的长为L=7.2m , 现将质量为m=1kg的物体(可视为质点)轻放在传送带底端,传送带与物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9 , 重力加速度取g=10m/s2 , 物体从传送带底端运动到顶端过程中,(其中sin37°=0.6cos37°=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一直做加速运动 B、系统因摩擦产生热量为34.56J C、传送带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为26.4Ns D、电动机多做的功为63.36J
  • 6、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空心球壳对内部任意位置的物体引力为0。P、Q两个星球的质量分布均匀且自转角速度相同,它们的重力加速度大小g随物体到星球中心的距离r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关于P、Q星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相同 B、密度相同 C、第一宇宙速度大小之比为2:1 D、同步卫星距星球表面的高度之比为1:1
  • 7、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的B木板放在水平面上,质量为2m的物块A通过一轻弹簧与其连接。给A一竖直方向上的初速度,当A运动到最高点时,B与水平面间的作用力刚好为零。从某时刻开始计时,A的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乙,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阻力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A做简谐运动,回复力由弹簧弹力提供 B、物体B在t1时刻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g C、物体A在最低点,弹簧弹力为4mg D、物体A的振动方程为y=0.1sin2πt+π6m
  • 8、一群处于第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过程中能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将这些光分别照射到图甲电路阴极K的金属上,只能测得2条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丙所示,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图乙中的a光是氢原子由第4能级向基态跃迁发出的 B、图乙中的b光光子能量为12.75eV C、动能为2eV的电子不能使处于第3能级的氢原子电离 D、阴极金属的逸出功可能为W0=10eV
  • 9、如图甲所示,一物块(可视为质点)从倾角θ=30°的足够长斜面上滑下,物块运动的xt21t图像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取g=10m/s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的加速度为2m/s2 B、物块的初速度为1m/s C、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15 D、2s内物块的平均速度为4m/s
  • 10、抖空竹是一种传统杂技。如图所示,表演者一只手控制A不动,另一只手控制B分别沿图中的四个方向缓慢移动,忽略空竹转动的影响,不计空竹和轻质细线间的摩擦,且认为细线不可伸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沿虚线a向左移动,细线的拉力减小 B、沿虚线b向上移动,细线的拉力减小 C、沿虚线c斜向上移动,细线的拉力不变 D、沿虚线d向右移动,细线对空竹的合力增大
  • 11、如图所示,在质量为m=1kg的重物上系着两条细绳,细绳OA的另一端连着圆环,园环套在水平的棒上可以滑动,环与棒间的动摩擦因数μ=0.74,另有一条细绳,其一端跨过定滑轮挂一重物,定滑轮固定在水平棒上的B点。当细绳的端点挂上质量为0.6kg的重物G时,圆环将要开始滑动,此时两条细绳的夹角φ=90°,(设最大静摩擦等于滑动摩擦,g取10m/s2 , 试问:

    (1)、此时细绳OA的拉力是多少?
    (2)、OA与OB的夹角θ是多少?
    (3)、圆环的质量是多少?
  • 12、(2012年河南郑州一模)2011年8月10日,改装后的瓦良格号航空母舰进行出海航行试验,中国成为拥有航空母舰的国家之一.已知该航空母舰飞行甲板长度为L="300" m,某种战斗机在航空母舰上起飞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为a=4.5 m/s2 , 飞机速度要达到v="60" m/s才能安全起飞.

    (1)如果航空母舰静止,战斗机被弹射装置弹出后开始加速,要保证飞机起飞安全,战斗机被弹射装置弹出时的速度至少是多大?

    (2)如果航空母舰匀速前进,在没有弹射装置的情况下,要保证飞机安全起飞,航空母舰前进的速度至少是多大?

  • 13、铜铜同学乘坐杭温线“和谐号”动车组,发现车厢内有速率显示屏。当动车组在平直轨道上经历匀加速、匀速与再次匀加速运行期间,他记录了不同时刻的速率,部分数据列于表格中。在铜铜同学记录动车组速率这段时间内,求:

    t/s

    v/m∙s-1

    0

    20

    100

    30

    300

    40

    400

    40

    500

    50

    550

    60

    600

    70

    (1)、动车组的加速度值分别多大?
    (2)、动车组位移的大小?
  • 14、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可测量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一斜面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其中光电门乙固定在斜面上靠近底端处,光电门甲的位置可移动,当一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滑下时,与两个光电门都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出遮光片从光电门甲至乙所用的时间t,改变光电门甲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每次都使滑块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用米尺测量甲、乙之间的距离s,记下相应的t值;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s(m)0.5000.6000.7000.8000.9000.950
    t(ms)292.9371.5452.3552.8673.8776.4
    s/t(m/s)1.711.621.551.451.341.22

    完成下列填空和作图:

    (1)若滑块所受摩擦力为一常量,滑块加速度的大小a、滑块经过光电门乙时的瞬时速度v1、测量值s和t四个物理量之间所满足的关系式是

    (2)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在图2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stt图线

    (3)由所画出的st-t图线,得出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a=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 15、如图所示物体自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为其运动轨迹上的四点测得AB=2m,BC=3m。且物体通过AB、BC、CD所用时间相等,A、B、C各点的瞬时速度表示为vA、vB、v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求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 B、可以求得C、D两点间距离 C、可以确定vC-vB>vB-vA D、可求得OA的距离为1.125m
  • 16、利用速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自动作出物体运动的图像。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的运动小车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在一直线上先前进,再后退 B、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为0.8m/s C、0~14s内小车的位移一定大于7.5m D、小车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 17、A、B两物体沿同一直线同向运动,0时刻开始计时,A、B两物体的xtt 图像如图所示,已知在t = 10 s时A、B在同一位置,根据图像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1 m/s2 B、A、B在0时刻相距10 m C、t = 2s时,A、B在同一位置 D、在0~10 s内A、B之间的最大距离为49 m
  • 18、如图,两木块的的质量分别是m1m2 , 两轻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 , 上面的木块压上面的弹簧上(m1与弹簧不连接),整个系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的弹簧,在这个过程中,上面的木块移动的距离为(       )

    A、m1gk1+m2gk1 B、m2gk1+m1gk2 C、m1gk1+m1gk2 D、m2gk2+m1gk1
  • 19、迪拜塔超过160层,拥有56部电梯,那将是世界上速度最快且运行距离最长的电梯,电梯的简化模型如图1所示。考虑安全、舒适、省时等因素,电梯的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已知电梯在t=0时由静止开始上升,a-t图如图2所示。(类比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对于直线运动,教科书中讲解由v-t图像求位移的方法,请你借鉴此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11s内电梯向上做减速运动 B、电梯在第1s内速度改变量∆v1=0.5m/s C、电梯在第2s末的速率v2=1.0m/s D、电梯41s末回到出发点
  • 20、如图为点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关于这个点在4s内的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4s时质点回到出发点 B、质点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 C、质点先向负方向运动,再向正方向运动 D、4s内质点通过的路程为8m,而位移为零
上一页 724 725 726 727 72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