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经常会出现令人惋惜的遗憾.例如1825年瑞士年轻物理学家科拉顿一个人在研究电磁现象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为避免磁铁的磁场对小磁针的影响,他把实验装置放在两个房间,在右边房间里把磁铁反复插入线圈,然后跑到左边房间里观察,结果没有看到小磁针偏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实验线圈中肯定没有电流产生 B、该实验中的电流表量程肯定太大 C、科拉顿没看到小磁针偏转,是因为当他跑到另一个房间时,线圈中产生的电流已经消失 D、科拉顿没看到小磁针偏转,是因为该实验中的磁铁磁性太弱
  • 2、通有稳定电流的三根平行直导线,分别垂直通过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B、C,如图所示,A、B处导线的电流垂直纸面向里,C处导线的电流垂直纸面向外,如果每条通电导线在斜边中点O处所产生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均为B,则该O点处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方向是(  )

    A、大小为零 B、大小为B,方向由A指向B C、大小为B,方向垂直AB连线 D、大小为2B,方向由B指向A
  • 3、如图所示,矩形线框KLMN面积为S,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中,线框可绕虚线轴逆时针转动,初始时刻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的夹角为3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初始位置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32BS B、当线圈从图示位置逆时针转过30°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0 C、当线圈从图示位置逆时针转过90°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12BS D、在线圈从图示位置逆时针转过180°过程中,线圈磁通量的变化的大小为BS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甲所示磁感线分布可知,直导线中的电流方向是向下的 B、如图乙所示,如果长为l、通过电流为I的短直导线在该磁场中所受力的大小为F,则可测出该处磁感应强度必为B=FIl C、如图丙所示,闭合线圈在匀强磁场中两个图示位置间来回水平运动,由于在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会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 D、如图丁所示,绕虚线轴转动的线圈平面S转到图示位置时,穿过此线圈平面的磁通量为0
  • 5、在图所示的UI图像中,直线a为某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直线b为某电阻R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现用该电源直接与电阻R连接成闭合电路,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电源的电动势为6V,内阻为2Ω B、某电阻R的阻值为4Ω C、该电源的输出功率为4W D、内、外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2:3
  • 6、真空中两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a、b为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点场强大小相等,电势不相等 B、a、b两点场强大小相等,电势相等 C、a、b两点场强大小不相等,电势相等 D、a、b两点场强大小不相等,电势不相等
  • 7、电子秤采用传感器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一体化的电子称量装置,如图所示是用平行板电容器制成的某品牌电子秤及其电路简图。称重时,把物体放到电子秤面板上,压力作用会导致平行板上层膜片电极下移。在某次秤完商品后顾客觉得所购物品太多,从秤上拿走部分物品后,则(       )

    A、电容器的电容变小 B、电容器的电势差减小 C、电容器的极板电荷量不变 D、电容器的极板间电场强度大小不变
  • 8、如图所示,在带电体C的右侧有两个相互接触的金属导体A和B,均放在绝缘支座上,A、B处于静电平衡状态。则(  )

       

    A、A的左端感应出正电荷 B、A上的感应电荷是创生出来的 C、A、B内部的电场强度处处为0 D、若先将A、B分开,再移走C,A、B均不带电
  • 9、关于物理学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库仑不仅提出了场的概念,而且形象直观地描绘了场的存在 B、元电荷e的数值最早是由安培测得的 C、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D、法拉第通过实验研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规律
  • 10、国际拔河比赛根据每队8名运动员的体重分成若干重量级别,同等级别的两队进行比赛。比赛中运动员必须穿“拔河鞋”或没有鞋跟等突出物的平底鞋,不能戴手套。比赛双方相持时,运动员会向后倾斜身体,使地面对人的作用力与身体共线。不计拔河绳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获胜队伍对绳的拉力大于对方队伍对绳的拉力 B、因为绳子的拉力处处相等,所以两队队员受到的地面摩擦力总是相等 C、双方相持时,若绳子拉力增大,则地面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增大 D、双方相持时,运动员身体后倾,减小与地面间的夹角,是为了增加与地面间的正压力
  • 11、用一竖直向上的力将原来在地面上静止的货物向上提起,货物由地面运动至最高点的过程中,利用传感器记录货物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则(  )

    A、0~3 s内拉力功率恒定不变 B、5~7 s内货物处于超重状态 C、5~7 s内运动过程中,货物的机械能增加 D、0~3 s内的平均速度比5~7 s内的平均速度小
  • 12、某同学用伏安法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现备有下列器材:

    A.被测干电池一节

    B.电流表1:量程0~3A,内阻约为0.3Ω

    C.电流表2:量程0~0.6A,内阻约为0.1Ω

    D.电压表1:量程0~3V,内阻未知

    E.电压表2:量程0~15V,内阻未知

    F.滑动变阻器:0~10Ω , 2A

    G.开关、导线若干

    在现有器材的条件下,要尽可能准确地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在上述器材中请选择适当的器材(填写器材前的字母):电流表选择 , 电压表选择.

    (2)实验电路图应选择如图中的(填“甲”或“乙”).

       

    (3)根据实验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得到了如图丙所示的UI图象,则干电池的电动势E=V,内电阻r=Ω.

       

  • 13、两个带等量正电的点电荷,固定在图中P、Q两点,MN为PQ连线的中垂线,交PQ与O点,A为MN上的一点,一带负电的试探电荷q,从A点由静止释放,只在静电力作用下运动,取无限远处的电势为零,则(  )

    A、q由A向O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B、q由A向O运动的过程电势能逐渐减小 C、q运动到O点时的动能最大 D、q运动到O点时电势能为零
  • 14、新能源汽车的辅助驾驶系统可以减少汽车的反应时间从而提高汽车的安全性。从辅助驾驶系统发现紧急情况到汽车开始刹车的时间称为反应时间(这段时间内汽车仍保持原速)。在测试的平直道路上,开启了辅助驾驶系统的汽车甲以v1=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0时刻汽车甲发现正前方同向行驶的汽车乙,汽车乙正以初速度v2=15m/s、恒定加速度a2=3m/s2开始刹车,经t1=0.2s的反应时间,汽车甲开始以a1=5m/s2的恒定加速度刹车,两车恰好不相撞。汽车甲、乙均可视为质点。求:
    (1)、汽车甲从开始刹车到静止所用的时间t2和汽车乙从开始刹车到静止所用的时间t3
    (2)、从辅助驾驶系统发现汽车乙刹车到汽车甲静止的过程中汽车甲的位移大小s;
    (3)、汽车乙开始刹车时两车之间的距离d。
  • 15、“求是”学习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实验时轻弹簧处于弹性限度内。

    (1)、实验时把轻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刻度尺固定在弹簧左侧,刻度尺固定时(填“需要”或“不需要”)确保为竖直状态。
    (2)、弹簧静止时弹簧上端与左侧刻度尺零刻度线对齐,下端对齐的刻度如图甲所示,已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则弹簧的原长l0=cm。
    (3)、将质量均为50g的钩码逐个加挂在弹簧的下端,测出每次弹簧下端所在的位置,得到弹簧的长度l与钩码个数n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当挂5个钩码时,弹簧的形变量为cm。若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g=9.8m/s2 , 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N/m(本空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16、小王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在实验中,小王同学的步骤如下:

    A.接通电源,开启打点计时器

    B.由静止释放小车

    C.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倾斜木板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

    D.将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

    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用步骤前的字母填写)。

    (2)、正确操作后选出点迹清晰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A、B、C、D、E为连续的五个计时点,图中相邻两个计时点间的距离x1x2x3x4均已测出。已知电火花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则纸带上打出C、E两点的时间间隔t= , 纸带上打出D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v= , 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均用给定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 17、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物块A、B通过水平轻弹簧连接着,水平向右、大小为4N的力F作用在物块A上,且水平轻弹簧长度为10cm时物块A、B均恰好静止。已知物块A、B的质量分别为4kg、1kg,轻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N/m、原长为6cm,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 , 接触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上的弹力大小为10N B、物块B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 C、物块A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力为8N D、物块A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
  • 18、打弹珠是小朋友经常玩的游戏,其中一种玩法就是比谁弹得远。若弹珠以一定速度被弹出,在水平地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下列弹珠的速度—时间(vt)图像或加速度大小—时间(at)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 19、小李自驾去韶关丹霞山景区,上午8:20从家中出发,途经某高速路口时,指示牌上标志着“120km/h”。小李通过导航发现从家中出发到达景区共历经2个小时,全程160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8:20”是指时刻 B、“全程160km”是指位移的大小为160km C、小李该次行程的平均速度可能大于80km/h D、“120km/h”指的是汽车的瞬时速度不能超过120km/h
  • 20、“坡道定点停车和起步”是驾驶员考试中科目二的内容之一,要求学员在坡道上某处由静止状态启动汽车,最终再减速停在坡道最高处。如图所示,某学员驾驶汽车(视为质点)从坡道上A点由静止以a1=1m/s2的加速度沿直线匀加速运动了8m,接着立即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恰好停在坡道上的B点,已知汽车从A点运动到B点的总时间为12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加速运动的时间为8s B、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C、A、B两点间的距离为24m D、汽车加速过程的平均速度大于减速过程的平均速度
上一页 678 679 680 681 68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