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惠州市2017年高考物理一调试卷
- 广东省阳江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 广东省珠海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
- 广东省惠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嘉兴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辽宁省沈阳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江西省赣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
- 2016-2017学年广东省肇庆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
1、如图所示,某同学在距离篮筐中心水平距离为x的地方跳起投篮。出手点离地面的高度为h,篮筐离地面的高度为H。该同学出手的瞬时速度 , 要使篮球到达篮筐中心时,竖直速度刚好为零。将篮球看成质点,篮筐大小忽略不计,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出手时瞬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B、出手时瞬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C、水平距离 D、水平距离
-
2、如图甲为建筑行业使用的一种小型打夯机,其原理可简化为:一个质量为的支架(含电动机)上,有一根长为的轻杆带动一个质量为的铁球(铁球可视为质点),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为 , 若在某次打夯过程中,铁球以角速度匀速转动,则( )A、铁球所受合力大小不变 B、铁球转动到最高点时,处于超重状态 C、铁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始终不变 D、若铁球转动到最高点时,支架对地面的压力刚好为零,则此时铁球线速度大小
-
3、如图,倾角为的足够长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转动速度大小为 , 一个物体从传送带底端以初速度大小上滑,同时物体受到平行于传送带向上的恒力作用,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下列选项中物体运动的图像可能是( )A、
B、
C、
D、
-
4、在一颗半径为地球半径0.8倍的行星表面,将一个物体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从抛出开始计时,物体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关系如图(可能用到的数据:地球的半径为6400km,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取8km/s,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10m/s2),则( )A、该行星的质量比地球的质量大 B、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16m/s2 C、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6.4km/s D、该物体落到行星表面时的速率为30m/s
-
5、如图所示为餐厅暖盘车的储盘装置示意图,三根完全相同的轻质弹簧等间距竖直悬挂在水平固定圆环上,下端连接质量为的托盘,托盘上放着6个质量均为的盘子并处于静止状态。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 则某顾客快速取走1号盘子的瞬间,托盘对6号盘子作用力的大小为( )A、 B、 C、 D、
-
6、一质量为m的小球通过短绳和光滑铰链A与两根轻杆连接,绳和铰链A的质量均不计,轻杆通过光滑铰链分别与固定点O和连接,如图所示。已知两轻杆与水平地面和竖直墙壁的夹角分别为 , 重力加速度为 , 则下面轻杆和上面轻杆对铰链A的作用力大小分别为( )A、 , B、 , C、 , D、 ,
-
7、如图甲,人在原地纵跳,快速下蹲后立即蹬伸,在起跳过程中,人受到地面的支持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C点时人达到最大速度 B、曲线上的A点表示人下蹲至最低点 C、人对地面的压力是由于地面发生微小形变引起的 D、人能原地纵跳是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对地面的压力
-
8、如图所示,AQ为圆的竖直直径,沿AQ、BQ、CQ固定三个光滑杆,现让三个小环(可以看作质点)套在杆上,并分别沿着AQ、BQ、CQ杆自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到Q点,下滑所用时间分别为t1、t2和t3 , 运动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v2和v3。则有( )A、 B、 C、 D、
-
9、小明走到斑马线处左右张望没有发现附近有车辆经过,准备通过斑马线,突然远处某司机开车以10m/s速度行驶到路口附近,发现有行人准备过斑马线,立即刹车礼让行人。设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汽车刹车6s后速度的大小是2m/s B、汽车刹车3s后速度的大小是4m/s C、汽车刹车6s内的位移是25m D、汽车刹车6s内的位移是24m
-
10、某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2m/s2 , 在任意1秒中( )A、该秒末速度比前1秒初速度小2m/s B、该秒末速度比初速度大2m/s C、该秒初速度是初速度的2倍 D、该秒末速度比初速度小2m/s
-
11、如图,竖直平面内有一边长为5cm的正方形ABCD,CD边水平,将质量、电荷量的带正电小球自A点沿AB方向抛出,恰好通过C点,重力加速度。(1)、求小球抛出时的速度大小;(2)、若只增加一个平行ABCD平面的匀强电场(大小未知),将小球自A点由静止释放,恰好沿AC运动,求电场强度的最小值;(3)、若只在ABCD平面内增加一个方向平行AC的匀强电场(大小未知),将小球自A点沿某方向(未知)抛出,恰好能先后通过B、C两点,且从A到B和从B到C的时间相等,求小球通过C点时的动能大小。
-
12、如图所示,一带正电的点电荷固定于O点,两虚线圆均以O为圆心,两实线分别为带电粒子M和N先后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a、b、c、d、e为轨迹和虚线圆的交点,不计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带负电荷,N带正电荷 B、M在b点的动能大于它在a点的动能 C、N在d点的电势能小于N在c点的电势能 D、N在从e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克服电场力做功
-
13、如图所示,空间存在一个正四面体ABCD,其棱长为a,在水平面上的B、C、D三个顶点各固定一个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一个质量为m的点电荷N恰好可以静止在A点。若把点电荷N从A点沿过A点的竖直线向上移动到无穷远处,电场力做功的大小为W。不考虑N对电场的影响,以无穷远处电势为零,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电荷N所带电荷量大小为 B、A点的电势为 C、从A点沿过A点的竖直线向上,电势逐渐降低 D、点电荷N的电势能将先增大后减小
-
14、某种滴水起电机装置如图1所示,滴水装置左右相同的两管口形成的水滴分别穿过距管口较近的铝环A、B后滴进铝筒C、D,铝环A用导线与铝筒D相连,铝环B用导线与铝筒C相连,导线之间彼此绝缘,整个装置与外界绝缘。由于某种偶然的原因,C筒带上微量的负电荷,则与之相连的B环也带有负电荷,由于静电感应,B环上方即将滴落的水滴下端会带正电荷,上端带负电荷,如图2所示。水滴在落下瞬间,正负电荷分离,如图3所示,带正电荷的水滴落下穿过B环滴入D筒,C、D两筒之间产生电势差。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假设滴水装置中水足够多,每滴水的质量相同,C、D两筒间绝缘性足够好,忽略筒内液面高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水装置中会产生从左向右的电流 B、水滴下落到筒内的时间越来越长 C、C、D两筒之间的电势差会一直增大 D、在起电的过程中,水的重力势能完全转化为电能
-
15、由导电的多晶硅制成的电容加速度传感器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其原理图,位于中间的多晶硅悬臂梁分别与顶层多晶硅、底层多晶硅组成两个电容器 , 当电容器充电后处于断路状态,并由静止突然向上加速运动时,多晶硅悬臂梁的右侧可发生如图中虚线所示的弯曲形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容器的电容增加,电容器的电容减小 B、电容器两板间电压增大,电容器两板间电压减小 C、电容器两板间场强增大,电容器两板间场强减小 D、电容器两板间场强减小,电容器两板间场强增大
-
16、一带负电的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沿x轴正向运动,其电势能随位移x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区间是关于直线对称的曲线,区间是直线,在0、、、处电势分别为、、、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处电势最低 B、 C、粒子在段先加速后减速,段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D、和处,电场强度相同
-
17、离子推进器可以为宇宙飞船提供推力,其原理简化图如图所示,近乎静止的正离子在高压电场作用下,从针状电极A向环形电极B运动,期间撞击由中性粒子组成的推进剂,使推进剂加速向后喷出,从而向前推进飞船。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性粒子C附近电场强度比中性粒子D附近的小 B、电极A的电势高于电极B的电势 C、正离子与中性粒子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也守恒 D、同一正离子的电势能在电极A附近比在电极B附近小
-
18、如图(a),在一块很大的接地金属平板的上方固定一负电荷。由于静电感应,在金属平板上表面产生感应电荷,金属板上方电场的等势面如图(b)中虚线所示,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都相等。若将一正试探电荷先后放于M和N处,该试探电荷受到的电场力大小分别为和 , 相应的电势能分别为和 , 则( )A、 B、 C、 D、
-
19、蜜蜂飞行过程中身上会积累少量正电荷,蜜蜂传播花粉时就利用了这些电荷。当蜜蜂飞到花蕊附近时,花粉颗粒会粘附在蜜蜂身上。当蜜蜂接近下一朵花时,部分花粉会留在下一朵花的花蕊上,完成授粉。一只原来电中性的蜜蜂在飞行过程中带上了+3.04 × 10−11 C的电量,这是由于它( )A、失去了1.9 × 108个质子 B、失去了1.9 × 108个电子 C、得到了1.9 × 108个电子 D、得到了1.9 × 108个质子
-
20、物理学的巨大发展得益于科学家们创造和应用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比值法、微元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定义加速度用的是比值定义法 B、根据速度定义式 , 当足够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这里用了理想化模型法 C、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都不需要考虑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变速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匀速运动的小段,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把速度变化的过程处理成许多速度不变的过程,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