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固定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的导体棒MN中通有较强的恒定电流,PQ是一段能够在水平桌面上自由运动的导体棒。初始时刻,PQ垂直于MN放在MN的一侧,现给PQ通以恒定电流,则下列四幅图中,能够正确反映此后紧接着的一段时间内PQ的可能位置的是(时间先后顺序为a,b,c)(  )

    A、 B、 C、 D、
  • 2、下列相关描述及判定,正确的是(  )

    A、甲图中说明磁体周围不同点的磁场方向都不同 B、乙图中奥斯特提出著名的分子电流假说,他认为分子电流的取向是否有规律,决定了物体对外是否显磁性 C、丙图中说明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根据该原理制成了电动机 D、丁图中麦克斯韦提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而后赫兹用实验捕捉到了电磁波
  • 3、下列关于电阻和电阻率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导体的电阻,因此只有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才有电阻 B、有些合金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可用来制作电阻温度计,而铂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常用来制作标准电阻 C、某些金属、合金和化合物的电阻率随温度的降低会减小为零,这种现象叫做超导现象 D、电阻率越大的导体,电阻一定越大
  • 4、“月球勘探者号”空间探测器运用高科技手段对月球进行了近距离勘探,在月球重力分布、磁场分布及元素测定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果。月球上的磁场极其微弱,通过探测器拍摄电子在月球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可分析月球磁场的强弱分布情况,如图所示是探测器通过月球表面①、②、③、④四个位置时,拍摄到的电子运动轨迹照片(尺寸比例相同),设电子速率相同,且与磁场方向垂直,则可知磁场从强到弱的位置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④③②① D、③④②①
  • 5、下列关于磁感应强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电导线受安培力大的地方磁感应强度一定大 B、磁感线的指向就是磁感应强度减小的方向 C、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跟放在磁场中的通电导线受力的大小和方向无关 D、磁感应强度是矢量,方向与放在该点的小磁针N极指向垂直
  • 6、用物理量之比定义新的物理量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例如,用质量m与体积V之比定义密度ρ , 用位移x与时间t之比定义速度v。这样定义一个新物理量的同时,也就确定了这个新的物理量与原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下列物理量的定义属于比值定义式的是(  )
    A、电场强度E=kqr2 B、电阻R=ρls C、电流I=UR D、磁感应强度B=FIl
  • 7、《吕氏春秋》中有记载:“慈招铁,或引之也。”那时的人称“磁”为“慈”,他们把磁石吸引铁看作慈母对子女的吸引。表明我国很早就积累了磁方面的认识,磁的强弱用磁感应强度来描述,它的单位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表示为(       )
    A、NA1m1 B、kgs2A1 C、Wbm2 D、Wbm2
  • 8、荧光是指一种光致发光的冷发光现象。荧光物质的原子吸收某一波长的入射光后进入高能态,然后向低能态跃迁,发出可见光。如图所示,E0E1E2为荧光物质的原子三个相邻的能级,处于低能态E0的原子吸收了波长为λ1的光子后,跃迁到高能态E2 , 然后再向低能态跃迁时会发出荧光,最终回到低能态E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吸收的入射光是红光,则发出的光可能是绿光 B、若吸收的入射光为紫光,则发出的光可能是绿光 C、若吸收入射光后,原子发出波长分别为λ1λ2λ3的三种光,则λ1=λ2+λ3 D、若吸收入射光后,原子发出波长分别为λ1λ2λ3的三种光,则1λ1=1λ2+1λ3
  • 9、关于下列仪器的原理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有烟雾进入火灾报警器时,由于油雾颗粒对光的散射,光电三极管将接收到光信号,从而触发火灾警报 B、红外体温计是根据物体的温度越高发射的红外线波长越长的原理进行工作的 C、超声波测速仪是利用了多普勒效应,汽车驶向测速仪的速度越大,测速仪接收到的反射波频率就越高 D、钳形电流表既可以测交变电流的大小,也可以测恒定电流的大小
  • 10、如图甲,上端开口的导热汽缸放置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横截面积为S的活塞密封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环境温度为T0时,活塞静止的位置与气缸底部距离为h,离缸口的距离为h2。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活塞厚度及活塞与汽缸壁之间的摩擦不计,大气压强为4mgS。求:

    (1)若缓慢升高环境温度,使活塞刚好能移到缸口,求升高后的环境温度T;

    (2)若先在缸内壁紧贴活塞上表面固定一卡环(与活塞接触但没有作用力),如图乙,再缓慢升高环境温度到T,则升温后卡环对活塞的压力多大。

  • 11、如图所示,在无重力场的宇宙空间里有一xOy直角坐标系,其Ⅰ、Ⅳ象限内存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5×102T。有一轻质绝缘光滑细杆处于y轴上,其下端在O点处,细杆长度h=0.1m , 细杆的顶部套有一带负电的小球可以在细杆上自由滑动,其质量m=1×105kg , 电荷量q=1×103C。在x轴下方有一平行于y轴的挡板PQ(足够长),P点处于x轴上,其坐标为xp=25m。若不计一切摩擦,求

    (1)细杆在水平外力F作用下以速度v0=4m/s沿x轴正向匀速运动时,小球脱离细杆前的运动性质及脱离细杆所用的时间;

    (2)在(1)问中,水平外力F做的功W;

    (3)要使小球能击中挡板左侧,细杆向右匀速运动的速度范围。

  • 12、磁悬浮列车是一种现代高科技轨道交通工具,某研究所制成如图所示的车和轨道模型来定量模拟其涡流制动过程。车厢下端有电磁铁系统固定在车厢上,能在长L1=0.5m、宽L2=0.2m的矩形区域内产生沿竖直方向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可随车速的变化而自动变化(由车内速度传感器控制),但最大不超过2T;长L1=0.5m、宽L2=0.2m的单匝矩形线圈间隔铺设在轨道正中央,其间隔也为L2 , 每个线圈的电阻R=0.1Ω , 导线粗细忽略不计。在某次实验中,当模型车的速度v0=20m/s时启动电磁铁制动系统,车立即以加速度a=2m/s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磁感应强度达到2T后保持不变,直到模型车停止运动。已知模型车的总质量m=30kg , 不计空气阻力,不考虑磁场边缘效应的影响,求:

    (1)匀减速过程中B是增大还是减小?说明理由;

    (2)匀减速过程中模型车的位移;

    (3)变加速运动过程中通过的线圈个数。

  • 13、一个梯形木块固定在水平面上,木块内有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圆弧底端距地面H=2R , ab缺口为四分之一的圆周,bd斜面的倾角θ=45°。今将质量为m的小球在b点的正上方h=2R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恰好能从a点飞出,出射后落在斜面的c点上。由于小球与圆轨道间是滚动摩擦,故可以认为圆轨内以不同速度从b运动到a过程中摩擦阻力做的功均相同。

    (1)求bc两点间的距离;

    (2)若将小球从a点飞出后恰好落在斜面底端d点,求小球到达a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3)试求小球从a点飞出后在斜面上的落点与a点的水平距离x(x>R)关于释放高度h的函数关系。

  • 14、如图所示,ACB是一条足够长的绝缘水平轨道,轨道CB处在方向水平向右、大小E=1.0 ×106N/C的匀强电场中,一质量m=0.25kg、电荷量q=-2.0×10-6C的可视为质点的小物体,从距离C点L0=6.0m的A点处,在拉力F=4.0N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当小物体到达C点时撤去拉力,小物体滑入电场中。已知小物体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g取10m/s2。求:

    (1)小物体到达C点时的速度大小;

    (2)小物体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

  • 15、(1)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

    图甲                                                              图乙

    ①为完成实验,在图甲提供的实验器材中,除了①②⑥⑨以外,还需要(填图中序号),共需要根导线;

    ②小灯泡的规格是“2.5V,0.75W”,某次测量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流I= A,电压U=V;

    (2)在学习了伏安法测电阻后,小明用电流表内接法和外接法分别测量了同一个定值电阻的电流、电压,并将得到的数据描绘到UI图上,如图丙所示:

    图丙

    ①其中“×”组数据对应滑动变阻器的接法;(填“分压”或“限流”)

    ②在图中,由电流表外接法得到的数据点是用(填“·”或“×”)表示的;

  • 16、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完成实验一“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实验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三“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1)三个实验中

    A.都必须平衡摩擦力

    B.都需要用天平来称小车质量

    C.都需要调节滑轮高度使细线水平

    D.都不需要使用学生电源

    (2)在图中的(a)(b)(c)分别为三个实验中所作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a):v轴的截距就是小车开始运动时的速率

    B.图(b):由图线可知小车的加速度与其质量成反比

    C.图(c):仅通过一条纸带上的数据就可以作出该图线

    (3)如图所示是实验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O、A、B、C、D是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OA=2.39cmAB=2.80cmBC=3.22cmCD=3.61cm。由此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在图所示的装置中,平衡摩擦力后,能否可用于“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填“能”或“否”)

  • 17、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a、b、c对应三次跃迁(已知可见光光子的能量范围为1.62eV~3.11eV),则(       )

    A、a跃迁过程中氢原子辐射出可见光子 B、用b跃迁过程中放出的光子照射金属铂(逸出功为6.34eV),光电子的动能均为5.75eV C、经历c跃迁后,氢原子系统电势能增大,核外电子动能减小 D、一个氢原子处于n=4能级时,最多可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 18、在同种均匀介质中,A、B两波源分别位于x=0x=10m处,t=0时刻起两波源开始振动,振动图像如图所示,A波的波长λA=4m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列波能发生干涉 B、两列波的波长之比λA:λB=1:2 C、t=7sx=5m处质点的位移y=6cm D、t=7.5s时第一次有质点位于y=18cm
  •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用E表示光子的能量,p表示光子的动量,则光速c可表示为Ep B、某原子核baX经过一次α衰变后变为核dcY , 则b=d+4 C、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频率有关,与入射光强度无关 D、让光子逐个通过单缝,光屏上最终会出现衍射条纹,说明光的波动性是光子相互作用的结果
  • 20、如图所示为某实验室研究远距离输电的模拟装置。理想变压器的匝数比n1:n2=n4:n3 , 交变电源的电动势e=502sin10πt(V) , r为输电线的电阻,则(  )

    A、闭合开关后,灯泡两端的电压为50V B、闭合开关后,通过灯泡电流的频率为10Hz C、依次闭合开关S1S2S3 , 输电线消耗的电功率越来越大 D、依次闭合开关S1S2S3 , 在此过程中灯泡L1越来越亮
上一页 581 582 583 584 58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