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一根足够长的光滑绝缘杆MN,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 , 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充满杆所在的空间,杆与磁场方向垂直。质量为m的带电小环沿杆下滑到图中的P处时,对杆有垂直杆向下的压力作用,压力大小为0.4mg。已知小环的电荷量为q,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sin37°=0.6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环带正电 B、小环滑到P处时的速度大小vP=2mg5qB C、当小环的速度大小为v=mgqB时,小环对杆没有压力 D、当小环与杆之间没有正压力时,小环到P的距离L=m2g5q2B2
  • 2、如图所示,我国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被称为“超级天眼”,并通过随地球自转指向太空不同方向。“天眼眼眶”的直径为 D,其边缘圆周处于同一水平面内,其所在处地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与“眼眶”平面平行、垂直的分量大小分别为B1B2 , 则(  )

    A、穿过“眼眶”的磁通量大小为14B1πD2 B、B、B1B2三者大小关系满足B=B1+B2 C、在地球自转90°的过程中,穿过“眼眶”磁通量的变化量为0 D、在地球自转180°的过程中,穿过“眼眶”磁通量的变化量为12B2πD2
  • 3、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组成的单层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新材料,具有丰富的电学性能。现设计一电路测量某二维石墨烯样品单位面积的载流子(电子)数。如图所示,在长为a,宽为b的石墨烯表面加一垂直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电极1、3间接入恒压直流电源、稳定时电流表示数为I,电极2、4之间的电压为U,已知电子电荷量为e,则(  )

    A、电极2的电势比电极4的高 B、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UBb C、电极2和4之间的电压与宽度b有关 D、二维石墨烯样品单位面积的载流子数为n=eUBI
  • 4、某户家庭安装了一台风力发电机,它的叶片转动时可形成半径为0.9m的圆面,风向与叶片转动的圆面垂直,假设这个风力发电机能将此圆内20%的空气动能转化为电能。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kg/m3 , 当风速是10m/s时,此发电机的功率约为(       )

       

    A、3W B、30W C、300W D、3000W
  • 5、静电透镜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中,图中虚线表示阴极射线示波管的聚焦电场等势面分布情况,任意两个相邻等势面间电势差相等,z轴为该电场的中心轴线。一电子从其左侧进入聚焦电场,图中实线为电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P、Q、R为其轨迹z上的三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P点的电势大于R点的电势 B、P点的电场强度小于R点的电场强度 C、电子在Q点的动能大于在P点的动能 D、电子在Q点电势能小于R点的电势能
  • 6、如图所示,平行金属板中有一个带电油滴悬浮在两板间的P点,电流表和电压表可以看作理想电表,电源负极接地,当滑动变阻器R4的滑片向b端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油滴将向上运动 B、P点的电势降低 C、电源的效率变高 D、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均变小
  • 7、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单决赛中,中国选手郑钦文以2:0战胜克罗地亚选手维基奇夺冠。这是中国运动员史上首次赢得奥运网球单打项目的金牌。某次郑钦文将质量为m的网球击出,网球被击出瞬间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网球的速度大小为v1 , 经过一段时间网球落地,落地瞬间的速度大小为v2 , 重力加速度为g,网球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为W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击球过程,球拍对网球做功为mgh+12mv12 B、网球从被击出到落地的过程,网球动能的增加量为mgh C、网球从被击出到落地的过程,网球的机械能减少Wf D、网球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为mgh+12mv2212mv12
  • 8、国庆假期期间,小应同学去游乐场体验了一种叫“空中飞椅”的游乐项目,其简化结构如右图。座椅和游客的总质量为m,转盘半径为r、角速度大小为ω。当转盘绕其中心竖直轴匀速转动时,带动座椅和游客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此时钢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 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座椅和游客处于平衡状态 B、旋转过程中,游客受到重力、飞椅的支持力和向心力 C、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与游客质量有关 D、座椅和游客的向心力大小为mω2(r+Lsinθ)
  • 9、2024年5月3日嫦娥六号发射成功,5月8日成功实施近月制动(如图所示),并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假设登月探测器在环月轨道1上的P点实施变轨,进入椭圆轨道2,再由近月点Q点进入圆轨道3,已知轨道1的半径为3r,轨道3的半径为r,登月探测器在轨道3的运行周期为T,则登月探测器(  )

    A、在轨道1上运行的周期为33T B、从轨道2上的Q点进入圆轨道3时,需要点火加速 C、沿轨道1过P点比沿轨道2上过P点时的加速度大 D、沿轨道2运行时,经P点和Q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3
  • 10、燃气灶支架有很多种规格和款式。如图所示,这是甲、乙两款不同的燃气灶支架,它们都是在一个圆圈底座上等间距地分布有五个支架齿,每一款支架齿的简化示意图在对应的款式下方。如果将质量相同、尺寸不同的球面锅置于两款支架上的a、b、c、d四个位置,则锅对各位置的压力分别为FaFbFcFd , 忽略锅与支架间的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Fa=Fb B、Fa<Fb C、Fc=Fd D、Fc<Fd
  • 11、历史上很多科学家对电磁学理论的发展都做出很大贡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法拉第提出电场概念,并指出电场和电场线都是客观存在的 B、元电荷e的数值最早是由安培用实验测得的 C、麦克斯韦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D、奥斯特最早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 12、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上,中国队获得田径4×100m接力赛冠军。如图所示,某时刻,第四棒运动员陈佳鹏(图中甲)在距终点100m处从队友手中接过接力棒,以7m/s的初速度做加速度为2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此时,旁边的日本选手(图中乙)在其前方4m处正以8m/s匀速直线冲向终点,已知陈佳鹏的最大速度为9m/s并能保持9m/s匀速直线冲向终点,求从图中时刻开始:

    (1)、甲、乙两运动员到达终点的运动时间;
    (2)、到达终点前甲、乙两运动员间的最大距离;
    (3)、到达终点前甲、乙两运动员在距终点线多远处相遇?
  • 13、建筑工人安装搭手架进行高空作业,有一名建筑工人由于不慎将抓在手中的一个物体脱落,使物体从高80 m的空中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求:

    (1)、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2)、某层屋内窗台附近有一台摄像机,成功拍摄物体通过窗户的过程,通过回看录像可知物体完全通过窗户所用时间t0 = 0.4 s,如图所示,已知窗的高度为2 m,求窗户的下檐距地面高度。
  • 14、如图甲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已知质量且质量相等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

    (1)实验中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如图乙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图,纵轴是钩码的质量m,横轴是弹簧的形变量x。由图可知: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弹簧的劲度系数k=N/m(重力加速度g10m/s2)。

    (3)如图丙所示,实验中用两根不同的弹簧ab得到弹簧弹力F与弹簧长度L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原长比b的长             B.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

    C.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       D.弹力与弹簧长度成正比

  • 15、某同学仿照“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这一实验,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1)、对该实验装置及其操作的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电磁打点计时器应接直流电源 B、应先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 C、选择密度较大的重物是为了减少阻力的影响 D、开始时应使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并保持静止
    (2)、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在实验中得到的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把开头几个模糊不清的点去掉,以较清晰的某一个点作为计数点A,依次标记为点B、C、D、E、F、G,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0.02s。测量出各点间的距离已标在纸带上。求打点计时器打出点D时重物的瞬时速度为m/s,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的值约为m/s2。(本题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若实际电源的频率小于50Hz,测得的加速度(填“偏大”或“偏小”)。
  • 16、小美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研究摩擦力的变化情况。实验台上固定一个力传感器,传感器用细线拉住物块,物块放置在粗糙的长木板上。水平向左拉木板,传感器记录的Ft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木板不能做变速运动 B、图乙中曲线就是摩擦力大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C、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之比约为10∶7 D、只用图乙中数据可得出物块重力
  • 17、在百米赛跑运动员训练时,更侧重从起跑到冲刺的瞬时速度随位移的关系,以便进行针对性训练,使技术更全面。如图所示为运动员某次训练中利用传感器得到的vx图像,从图中可得(       )

    A、运动员前20m运动时间大于最后20m的运动时间 B、运动员最后20m的平均速度与30~80m的平均速度相差不大 C、运动员最后20m的平均速度比30~80m的平均速度大很多 D、运动员抢跑会让整个图像向左移动
  • 18、如图所示,左图为甲、乙两质点的v—t图像,右图是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物体丙、丁的x—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甲、乙的速度大小相同 B、丙的运动速率大于丁的运动速率 C、丙的出发点在丁前面x0 D、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
  • 19、小明将一小球从固定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释放,小球沿斜面匀加速下滑,下滑0.4m经过B点,又下滑1.2m经过C点。已知小球通过BC段所用的时间为2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通过AB段所用的时间为1s B、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0.53m/s C、小球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0.2m/s2 D、小球经过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1.2m/s
  • 20、如图,用水平力F将质量为m的物体紧压在竖直墙上,物体静止不动,物体与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和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墙壁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mg , 方向向下 C、墙壁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μF , 方向向上 D、水平力F增大,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不变
上一页 527 528 529 530 53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