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两位同学同时在等高处抛出手中的篮球A、B,A以速度v1斜向上抛出,B以速度v2竖直向上抛出,当A到达最高点时恰与B相遇。不计空气阻力,A、B质量相等且均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相遇时A的速度一定为零 B、相遇时B的速度一定为零 C、A从抛出到最高点的时间为v2g D、从抛出到相遇A、B动量的变化量相同
  • 2、一滑块从固定的斜面底端冲上粗糙的斜面,到达某一高度后返回斜面底端.下列各图分别表示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v、动能Ek、重力势能EP 、机械能E随时间t或x(偏离出发点的距离)变化的图象,选斜面底端为零势能面,则下列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 3、图甲中台秤的内部简易结构如图乙所示:托盘A、竖直杆B、水平横杆H与齿条C固定连在一起,齿轮D可无摩擦转动,与齿条C完全啮合,在齿轮上固定指示示数的轻质指针E,两根完全相同的弹簧将横杆H吊在秤的外壳I上。经过调校,托盘中不放物品时,指针E恰好指在竖直向上的位置。若放上质量为m的物体,指针偏转了θ弧度(θ<2π),齿轮D的直径为d,重力加速度为g,则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mg2θd B、mgθd C、2mgθd D、4mgθd
  • 4、用三根细线a、b、c将重力均为G的两个小球1和2连接,并悬挂如图所示。两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细线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 , 细线c水平。则细线b对小球2的拉力大小为(  )

    A、213G B、233G C、G D、33G
  • 5、2023年10月,杭州亚运会蹦床项目比赛在黄龙体育中心体育馆举行。如图是运动员到达最高点О后,竖直下落到A点接触蹦床,接着运动到最低点C的情景,其中B点为运动员静止在蹦床时的位置。不计空气阻力,运动员可看成质点。运动员从最高点О下落到最低点C的过程中,运动员(  )

    A、在OA段动量守恒 B、从A到C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C、在AC段的动量变化量等于AC段弹力的冲量 D、在C点时,运动员的动能和蹦床的弹性势能之和最大
  • 6、如图,甲和乙利用轻绳拉着相同的橡胶轮胎在同一场地上先后进行体能训练,训练时,甲、乙均可视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甲的轻绳与水平地面的夹角比乙的大,即α>β , 两轮胎与地面始终接触且受到的支持力相等,则(  )

    A、甲的轻绳拉力比乙的大 B、两者轻绳拉力大小相等 C、甲所拉的轮胎加速度比乙的小 D、两轮胎所受合外力大小相等
  • 7、由于卫星的发射场不在赤道上,同步卫星发射后需要从转移轨道经过调整再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当卫星在转移轨道上飞经赤道上空时,发动机点火,给卫星一附加速度,使卫星沿同步轨道运行。已知同步卫星的环绕速度约为3.1×103m/s,某次发射卫星飞经赤道上空时的速度为1.5×103m/s,此时卫星的高度与同步轨道的高度相同,转移轨道和同步轨道的夹角为37°(cos37°=0.8),如图所示。发动机给卫星的附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约为(  )

    A、东偏南方向,2.1×103m/s B、西偏北方向,3.0×103m/s C、西偏北方向,2.6×103m/s D、东偏南方向,3.4×103m/s
  • 8、如图所示,a、b、c、d是均匀媒质中x轴上的四个质点,相邻两点的间距依次为2m、4m和6m。一列简谐横波以2m/s的波速沿x轴正向传播,在t=0时刻到达质点a处,质点a由平衡位置开始竖直向下运动,t=3s时a第一次到达最高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5s时刻波恰好传到质点d处 B、质点b开始振动后,其振动周期为6s C、在4s<t<6s的时间间隔内质点c向上运动 D、在t=5s时刻质点c恰好到达最高点
  • 9、正以v0=30m/s的速率匀速运行的列车,接到前方小站的请求:在该站停靠t0=60s , 接一个垂危病人上车。列车决定先以加速度大小为0.6m/s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小站恰好停止,停车60s后再以1m/s2的加速度匀加速直线启动,直到恢复到原来的速度行驶。
    (1)、列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各是多少?
    (2)、列车从开始减速到恢复原来速度的总位移是多少?
    (3)、该列车由于临时停车,共耽误了多少时间?
  • 10、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假设小车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测量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0.10s

    (1)、所用实验器材除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绳、钩码、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器材中,必须使用的还有______(填选项前字母)。
    A、220V的交流电源 B、4—6V的直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
    (2)、在实验中,使用打点计时器操作步骤应先(选填“释放纸带”或“接通电源”);
    (3)、根据纸带各点间的距离,判断小车做直线运动(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
    (4)、由纸带可知,打点D时小车的速度vD=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11、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通过位移s1到达A点,接着在时间T内又通过位移s2到达B点,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A点的速度大小为s1+s22T 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s2s1T2 C、物体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3s2s12T 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2s2T2
  • 12、汽车在限速为40km/h的道路上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前方斑马线有行人,于是减速礼让,汽车到达斑马线处时行人已通过斑马线,驾驶员便加速前进,监控系统绘制出该汽车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减速前该车已超速 B、汽车在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为3m/s2 C、驾驶员开始减速时距斑马线约16m D、驾驶员开始减速时距斑马线约10m
  • 13、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图中两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则(  )

    A、A沿直线运动,B沿曲线运动 B、t=4s时,A、B两质点相遇 C、02s内,A的平均速度大于B的平均速度 D、04s内,B的加速度等于A的加速度的时刻有两个
  • 14、在平直公路上,甲车以初速度va地先匀加速后匀减速运动到b地,到b地时速度也为v , 乙车以初速度va地先匀减速后匀加速运动到b地,到b地时速度也为v , 设两次匀加速与匀减速运动过程加速度大小均相同,关于两车的运动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车的运动时间相同 B、甲车的运动时间较长 C、两车的平均速度相同 D、甲车的平均速度较大
  • 15、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s与时间t的关系为s=6t+t2(位移单位为m、时间单位为s),则该质点(     )
    A、第1s内的位移是7m B、任意1s内的速度变化量都是1m/s C、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之差都是1m D、质点的初速度为2m/s
  • 16、如图所示,滑雪运动员不借助雪杖,由静止从山坡匀加速滑过x1 , 又匀减速在平面上滑过x2后停下,测得x1=2x2 , 设运动员在山坡上滑行的加速度大小为a1 , 在平面上滑行的加速度大小为a2 , 则a1:a2为(     )

    A、1:2 B、2:1 C、1:1 D、2:1
  • 17、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甲的位移—时间图像和乙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从原点出发后(     )

    A、0~6s甲做往返运动,乙做单向直线运动 B、乙物体在0~2s和4~6s加速度相同 C、2~4s甲乙两物体的位移均为零 D、0~6s甲的平均速率为4m/s , 乙的平均速率为2m/s
  • 18、如图所示的是一火箭竖直上升的vt图像,下列几条叙述中,不符合图像所示的是(  )

    A、在40s末火箭已达到上升的最大速度 B、火箭达到最高点的时刻是120s末 C、在40s之前,火箭的加速度为20m/s2 D、在40s之后,火箭的加速度为10m/s2
  • 19、东京奥运会后,全红婵马不停蹄地代表广东参加在陕西举行的全运会。10米跳台比赛中,全红婵跳台自由下落,经时间t入水,全程可视为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全红婵下落后第一个t4时间内的位移为x1 , 最后一个t4时间内的位移为x2 , 则x1x2(     )
    A、1:3 B、1:4 C、1:7 D、1:8
  • 20、仔细观察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3s初是指时间轴上的D点 B、第3s内是指时间轴上AD段 C、前4s内是指时间轴上AE段 D、第2s内是指时间轴上的C点
上一页 497 498 499 500 50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