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跳伞运动员在空中看到大地迎面而来,他选择的参考系是(  )
    A、地面 B、自己 C、河流 D、山峰
  •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转好,扬州北湖湿地公园的白鹭数量不断增加。研究下列情境时,可将白鹭视为质点的是(  )
    A、迁徙的位移 B、起飞的姿态 C、翩翩起舞 D、低头觅食
  • 3、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的物体g值大 B、同一地点,轻、重物体的g值一样大 C、g值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大 D、g值在赤道处大于北极处
  • 4、如图所示是物体沿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则在0~4 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  )

    A、2 m B、4 m C、10 m D、6 m
  • 5、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AB与固定的足够长的斜面CD在C点平滑连接,可视为质点的滑块甲、乙,从水平面AB上的P点同时分别以v=20m/sv=10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两滑块先后滑上斜面。两滑块在斜面上向上滑动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均为a1=10m/s2 , 当速度减为零后立即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均为a2=2m/s2 , 进入水平面AB后则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两滑块通过C点前后的速度大小不变,PC两点间的距离d=20m , 滑块甲在斜面上能到达的最高点为E点(图中未标出)。

    (1)、求滑块甲从P点运动到E点的总时间;
    (2)、求滑块甲运动到E点时,甲、乙两滑块之间的距离;
    (3)、甲、乙两滑块从P点出发后能否再相遇,若能,求相遇点到P点的距离;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 6、如图所示,水平推力F作用在质量m=1kg的木块上,木块与倾角θ=37°的斜面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当水平推力F=F0时,木块静止在斜面体上恰好不受摩擦力,已知物块与斜面体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10m/s2 , 斜面体的质量M=2kg , 始终静止在水平面上,sin37°=0.6cos37°=0.8

    (1)、求水平推力F0的大小;
    (2)、求水平面对斜面体支持力的大小;
    (3)、若要木块能静止在斜面上,求水平推力F的取值范围。
  • 7、如图,两个竖直挡板之间,用轻绳和轻弹簧挂着一个小球(可看作质点),小球静止时,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 , 弹簧恰好水平。已知小球的重小G=20N , 轻弹簧的原长为12cm,此时小球到左侧竖直挡板的水平距离为22cm(sin37°=0.6cos37°=0.8),求:

    (1)、此时轻绳的拉力大小FT
    (2)、轻弹簧的劲度系数k。
  • 8、一辆汽车以v0=36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从0时刻起,以加速度a1=1m/s2加速,经6s因故突然紧急刹车,最后汽车停了下来。刹车时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a2=4m/s2。求汽车:
    (1)、在6s末的速度大小;
    (2)、刹车后6s内运动的位移大小。
  • 9、小明同学用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让重物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打点计时器在重物拖着的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A、B、C、D、E、F、G(如图乙所示),测得BD两点距离为x1、EG两点距离为x2 , 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源的周期为T。

    (1)、对该实验装置及其操作的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应先松开纸带,然后接通电源 B、释放纸带时应尽量让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 C、实验最好选择密度小、体积大的重物 D、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大
    (2)、图甲中的电火花计时器,应使用图丙中(填选项代码)的电源。

    (3)、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时,重物的速度大小vC=。(用题中所给的字母表示)
    (4)、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大小g=。(用题中所给的字母表示)
    (5)、小红同学利用图丁所示的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在铁架台上安装一个光电门。将电磁铁通电,小铁球静止在电磁铁下端,让电磁铁断电后,小铁球沿竖直线通过光电门,光电计时器能记录小铁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测得小铁球球心到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h,小铁球的直径为d,小红利用公式dt2=2gh算出重力加速度g。小明认为小红的方案测出g的值偏大,你是否同意小明的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
  • 10、如图所示,送水工人用推车运桶装水,到达目的地后,工人抬起把手,带动板OA转至水平即可将水桶卸下(OB板固定在推车上)。若桶与接触面之间的摩擦不计,OA与OB始终垂直,水桶对板OA、OB的压力大小分别为F1F2 , 车轮位置不动,在OA缓慢转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  )

    A、F1先减小后增大 B、F1逐渐增大 C、F2先增大后减小 D、F2逐渐增大
  • 11、某实验小组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B、测量时,弹簧测力计、橡皮条和绳套应贴近并平行于木板 C、两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两绳的夹角必须等于90° D、用一个和两个弹簧测力计两次拉橡皮条时,只要橡皮条长度相等即可
  • 12、如图所示,竖直悬挂一长为L的质量分布均匀的铁棒,其下端与A点的距离为L。将铁棒由静止释放,铁棒通过A点的时间间隔为t1。若铁棒的长度为2L,铁棒通过A点的时间间隔为t2 , 则t2:t1为(  )

    A、31:21 B、32:21 C、3+1:2+1 D、3+2:2+1
  • 13、下列关于物体的运动,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  )
    A、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小,但速度越来越大 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0,而速度却不等于0 C、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可能不同 D、物体具有向东的加速度,而速度的方向却向西
  • 14、如图所示的是用三根轻质细绳悬挂的一盆吊兰,三根轻质细绳的长度总是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缩短绳长可以减小绳上的拉力 B、增加绳长,绳上的拉力不变 C、三根绳上的拉力总是相同 D、三根绳拉力的合力与绳长无关
  • 15、如图所示,粗糙的长方体木块A、B叠在一起,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B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力F的牵引和A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

    A、B总共受到5个力的作用 B、A、B之间没有作用力 C、A受到一个向右的摩擦力 D、B受到地面施加的摩擦力小于F
  • 16、跳台跳水是我国的奥运强项,从某运动员离开跳台开始计时,运动员(可看作质点)的v-t图像如图所示,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则由图可知(  )

    A、t1时刻该运动员开始进入水中 B、0~t2时间段该运动员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t2时刻该运动员的位移最大 D、t3时刻该运动员已浮出水面
  • 17、如图所示,AB为直角三角尺,C为半圆形量角器,D为矩形刻度尺,质量分布都是均匀的,把这些物体分别用细绳竖直悬挂,静止时所处的位置符合实际的是(  )
    A、 B、 C、 D、
  • 18、某同学想粗测一段金属丝的电阻率和一内阻为r的电源的电动势,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游标卡尺测量金属丝横截面的直径d,其示数如图甲所示。

    ②用多用电表欧姆挡“×1”倍率对定值电阻R0的阻值进行测量,正确调零后,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

    ③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测量此段金属丝的电阻率,P是鳄鱼夹,用来调节接入电路中的金属丝的长度L。闭合开关,从左向右逐渐改变鳄鱼夹的位置,刻录鳄鱼夹每一个位置对应的金属丝的接入电路的长度L以及对应的电流表A的示数I得到多组IL的数据。

          

    (1)图甲中游标卡尺的读数为d=mm,图乙电表的读数为R0=Ω。

    (2)以L为纵轴,以(填“I”或“I1”)为横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连线,作出的图像为如图丁所示的倾斜直线。

    (3)若图丁中倾斜直线斜率为k、纵轴截距绝对值为a , 则电源的电动势E= , 金属丝的电阻率ρ=。(用题目中所给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 19、两人进行击地传球,如图所示,一人将球传给另一人的过程中,在球碰到水平地面反弹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平地面对篮球的弹力方向斜向右上方 B、篮球对水平地面的弹力方向斜向右下方 C、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力是由于篮球发生了形变而产生的 D、篮球受到水平地面的支持力是由于篮球发生了形变而产生的
  • 20、为了探究物体间碰撞特性,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水平直轨道AB、CD和水平传送带平滑无缝连接,两半径均为R=0.4m的四分之一圆周组成的竖直细圆弧管道DEF与轨道CD和足够长的水平直轨道FG平滑相切连接。质量为3m的滑块b与质量为2m的滑块c用劲度系数k=100N/m的轻质弹簧连接,静置于轨道FG上。现有质量m=0.12kg的滑块a以初速度v0=221m/s从D处进入,经DEF管道后,与FG上的滑块b碰撞(时间极短)。已知传送带长L=0.8m , 以v=2m/s的速率顺时针转动,滑块a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 , 其它摩擦和阻力均不计,各滑块均可视为质点,弹簧的弹性势能Ep=12kx2(x为形变量)。

    (1)求滑块a到达圆弧管道DEF最低点F时速度大小vF和所受支持力大小FN

    (2)若滑块a碰后返回到B点时速度vB=1m/s , 求滑块a、b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ΔE

    (3)若滑块a碰到滑块b立即被粘住,求碰撞后弹簧最大长度与最小长度之差Δx

上一页 438 439 440 441 44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