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宇航员在半径为R的某星球表面将一小钢球以v0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测得小钢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不计空气阻力,忽略该星球的自转,R远大于h,假设该星球为密度均匀的球体,引力常量为G。求:

    (1)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的大小;

    (2)该星球的平均密度ρ

  • 2、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该小组的同学完成了如下操作

    a.测量滑块和遮光条的总质量M以及所挂钩码的质量m;

    b.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

    c.调整气垫导轨水平,将光电门固定在气垫导轨的左端,并组装实验装置;

    d.在细绳的左端挂上一个钩码,将滑块从气垫导轨的右端合适的位置由静止释放,测量释放点到光电门的距离L;

    e.记录滑块经过光电门时遮光条的挡光时间Δt

    f.改变释放点到光电门的距离L,重复步骤d,e,f,记录多组实验数据L和Δt ,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1)、实验时,应选用(选填“较宽”或“较窄”)的遮光条。
    (2)、从开始到遮光条遮住光电门的过程中,系统重力势能减少量为 , 动能增加量为。(用以上的测量量字母表示)
    (3)、利用记录的多组实验数据,描绘了L1Δt2的图像,图像的斜率为k,若斜率k=(用M、m、g、d字母表示),则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 3、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向心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轨道半径及线速度关系的实验装置,圆柱体放置在水平光滑圆盘上,在圆柱体绕圆盘中心做圆周运动的切线方向上分别固定着两个光滑的销子,保证圆柱体与圆盘不会沿切线方向发生相对滑动,通过一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与力传感器相连,整个装置一起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力传感器测量绳子拉力Fn , 速度传感器测量圆柱体的线速度v,该同学通过保持圆柱体质量和运动半径不变,来探究向心力Fn与线速度v的关系。改变线速度v,多次测量,该同学测出了五组Fn、v数据,如下表所示:

    v(m/s)

    1.0

    1.5

    2.0

    2.5

    3.0

    Fn/N

    0.88

    2.00

    3.50

    5.50

    8.00

    (1)、请帮助该同学对数据分析后,在图乙坐标图上描出了五个点,作出Fv2图线。
    (2)、若圆柱体运动半径r=0.3m , 由作出的Fv2图线可得圆柱体的质量m=kg(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根据功和能量的知识,该同学判断当圆柱体的速度发生变化时,一定是圆盘对圆柱体做了功,请你帮助他计算出力传感器示数从2.00N增加到8.00N的过程中,圆盘对圆柱体所做的功为J(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4、如图所示,水平转台边缘固定一光滑竖直卡槽,与轻质杆右端固定在一起的轻质小球A可以沿卡槽上、下自由移动,由于卡槽的作用,轻质杆始终沿转台的半径方向且保持水平,劲度系数为k=50N/m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转轴上,另一端与轻质杆共同连在质量m=0.1kg的小球B上,当转台以角速度ω=2rad/s绕转轴匀速转动时,轻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已知转台半径R=10cm , 轻质杆的长度L=4cm , 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cos37°=0.8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小球B所受合外力方向沿弹簧指向转轴 B、此时轻弹簧的伸长量为2.5cm C、此时轻质杆对小球B的弹力方向水平向左 D、此时轻质杆对小球B的弹力大小为0.726N
  • 5、如图所示,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电场中a点以初速度v0进入电场并沿虚线所示的轨迹运动到b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

    A、该粒子为正电荷粒子 B、从a到b过程中,粒子先加速后减速 C、从a到b过程中,粒子所受电场力先减小后增大 D、从a到b过程中,粒子的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 6、如图所示,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有一小行星带,假设该带中的小行星只受到太阳的引力,并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行星带内各小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均大于一年 B、小行星带内的小行星都具有相同的角速度 C、要从地球发射卫星探测小行星带,发射速度应大于地球的第三宇宙速度 D、小行星带内距离太阳近的小行星的向心加速度大于距离远的小行星的向心加速度
  • 7、科技广场喷泉喷出水柱的场景如图所示。已知喷泉喷出的竖直水柱高度为h,喷管的直径为d,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水的密度为ρ , 假设给喷泉喷水的电动机的能量全部用来转化为水的动能,不计空气阻力,则给喷泉喷水的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

    A、ρπd2gh42gh B、ρπdgh42gh C、ρπd2g2h24 D、ρπd2gh22gh
  • 8、如图所示,某中学科技小组制作了利用太阳能驱动小车的装置.当太阳光照射到小车上方的光电板时,光电板中产生的电流经电动机带动小车前进.小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从静止开始匀加速行驶,经过时间t,速度为v时功率达到额定功率,并保持不变;小车又继续前进了s距离,达到最大速度vmax . 设小车的质量为m,运动过程所受阻力恒为f,则小车的额定功率为

    A、fs/t B、fv C、fvmax D、(f+mv/t)vmax
  • 9、如图所示,自行车的大齿轮与小齿轮通过链条相连,而后轮与小齿轮是绕共同的轴转动的。设大齿轮、小齿轮和后轮的半径分别为RARBRC , 其半径之比为RA:RB:RC=2:1:4 , 在它们的边缘分别取一点A、B、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速度大小之比vA:vB:vC=2:1:4 B、角速度之比ωA:ωB:ωC=1:2:2 C、转速之比nA:nB:nC=2:2:1 D、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aA:aB:aC=1:2:2
  • 10、如图所示,一直角斜劈绕其竖直边BC做圆周运动,物块始终静止在斜劈AB上。若斜劈转动的角速度ω缓慢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劈对物块的支持力逐渐增大 B、斜劈对物块的支持力保持不变 C、斜劈对物块的摩擦力保持不变 D、斜劈对物块的摩擦力与支持力的合力逐渐增大
  • 11、如图所示,a、b两物块质量分别为m、2m,用不计质量的细绳相连接,悬挂在定滑轮的两侧,不计滑轮质量和一切摩擦阻力。开始时,a、b两物块距离地面高度相同,用手托住物块b,然后突然由静止释放,直至b物块下降高度为h。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a的机械能守恒 B、物块b的机械能减少了13mgh C、物块b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细绳拉力对它所做的功 D、物块a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b机械能的减少量
  • 12、物理课上,老师将一不带电的金属球壳用绝缘支架固定。球壳横截面如图所示,球心为O,A是球内位于球心左侧一点。当老师把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缓慢靠近金属球壳但未接触的过程中,可判定(  )

    A、整个球壳将带上正电 B、A点的电场强度逐渐增大 C、球壳上的感应电荷在A点产生的电场强度逐渐增大 D、沿过A的虚线将球壳分为左、右两部分,则左侧球壳的带电量小于右侧球壳的带电量
  • 13、北京时间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最新的“太空出差三人组”航天员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假设飞船在轨道上做的是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船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B、飞船里的宇航员处于悬浮状态是因为不受重力 C、飞船及三位宇航员在轨道上的向心加速度在不断变化 D、若飞船在飞行的过程中点火加速了,它将靠近地球
  • 14、如图所示,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玻璃棱镜置于真空中,已知A=60°C=90°AC=26cm;一束极细的光于AC边的中点F处垂直AC面入射,在AB面发生了一次全反射后又分别从AB、BC面射出,发现光从BC面折射出时的折射角为45°(图中未画出),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 , 请解决下列问题:

    (1)借助作图工具画出光在玻璃中传播的光路示意图(不考虑光线在AC面反射和在AB面上第二次反射情况);

    (2)求出光从玻璃射向真空时,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

    (3)从AB面射出的光在棱镜中传播的时间。

  • 15、如图所示,一导热性能良好的汽缸水平放置,用一质量为m=20kg、面积为S=200cm2的光滑薄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此时活塞静止,离汽缸口的距离L0=4cm。已知外界气温为27℃,大气压强为1.0×105Pa , 重力加速度g=10m/s2

    (1)将汽缸缓慢地转到开口向上的竖直位置,待稳定后如图所示,此时活塞与汽缸底部的距离L2=20cm , 求开始汽缸水平放置时活塞与汽缸底的距离L1为多少?

    (2)在(1)基础上再对缸内气体缓慢加热,使活塞上表面刚好与汽缸口相平,该过程气体增加的内能△U=400J,求该过程气体吸收的热量Q。

       

  • 16、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t=0时刻025m部分的波形图如图中实线所示,经过Δt=0.4s该部分波形图如图中虚线所示,已知虚线上波峰对应的平衡位置到原点O的距离为12.5m , 质点A平衡位置的横坐标为xA=7.5m

    (1)求该简谐横波的波速;

    (2)当波速取最小值时,求质点A的振动方程。

  • 17、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测量某种单色光的波长。实验时,接通电源使光源正常发光;加上红色滤光片,调整光路,使得从目镜中可以观察到干涉条纹。

       

    (1)若想增加从目镜中观察到的条纹个数,该同学可;(单选)

    A.将单缝向双缝靠近             B.将屏向靠近双缝的方向移动

    C.将屏向远离双缝的方向移动       D.使用间距更小的双缝

    (2)若双缝的间距为d,屏与双缝间的距离为L,测得第1条暗条纹到第n条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Δx , 则单色光的波长λ=

    (3)某次测量时,选用的双缝的间距为0.300mm,测得屏与双缝间的距离为1.20m,第1条暗条纹到第4条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7.56mm,则所测单色光的波长为m(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4)如果用紫色光重新实验,相邻亮纹间距会(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8、小徐同学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他在1mL纯油酸中加入酒精,直至油酸酒精溶液的总体积为1000mL,接着用滴管将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测得50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为1mL。

    (1)、他在浅盘中装入约2cm深的水,并撒上痱子粉,接着将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则这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是m3
    (2)、待油酸薄膜的形状稳定后,他将玻璃板放在盘上,用彩笔将薄膜的形状画在玻璃板上,接着将画有油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其形状如图所示,坐标系中正方形方格的边长为2cm。根据实验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直径约为m。(计算结果均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3)、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
    A、计算油膜面积时应舍去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 B、实验中我们假设油酸分子是紧挨着的没有空隙 C、实验中油酸未完全散开,会导致油酸分子直径的计算结果偏大 D、在向量筒中滴入1mL油酸酒精溶液时,若滴数少计了,会导致油酸分子直径的计算结果偏小
  • 19、氢原子能级如图甲所示。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发出多种频率的光,分别用这些频率的光照射图乙电路的阴极K,只能得到3条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线,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光的频率大于c光的频率 B、阴极K材料的逸出功为5.75eV C、图中M点的数值为-6.34 D、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一定持续增大
  • 20、密闭容器内封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V-T图像如图所示,从状态a开始变化,经历状态b、状态c,最后回到状态a完成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在由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中吸收热量 B、气体在由状态b变化到状态c的过程中,内能增加 C、气体从状态a完成循环回到状态a的过程中,向外界放出热量 D、气体从状态c变化到状态a的过程中,单位时间撞击单位面积容器壁的分子数增加
上一页 1382 1383 1384 1385 138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