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为电流天平,可以用来测量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它的右臂挂着电阻为R的单匝矩形线圈,线圈cd边长度为L1 , bc边长度为L2 , 处于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有界匀强磁场内。重力加速度为g。

    (1)当线圈中的电流为I时,在t时间内产生的焦耳热Q;

    (2)当线圈cd边在磁场中且通过逆时针方向电流I时,调节砝码使两臂达到平衡。然后调整线圈只将bc边水平置于磁场中且使电流反向、大小不变;这时需要在左盘中增加质量为m的砝码,才能使两臂再次达到新的平衡。请用m、L1、L2、I计算出磁感应强度B的表达式。

  • 2、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备有如下器材:

    A.干电池

    B.电流表(量程0~0.6A,内阻约0.1Ω)

    C.灵敏电流计G(满偏电流Ig=200μA , 内阻rg=500Ω

    D.滑动变阻器(0~20Ω)

    E.电阻箱R(0~9999.9Ω)

    F.开关、导线若干

    ①由于没有电压表,需要把灵敏电流计G改装成量程为2V的电压表,需串联一个阻值为Ω的电阻。

    ②图乙为该实验绘出的I1I2图线(I1为灵敏电流计G的示数,I2为电流表A的示数),由图线可求得被测电池的电动势E=V,内电阻r=Ω(以上两空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采用以上实验方式,与真实值相比,电动势的测量值 , 电源内电阻的测量值(以上两空均选填“偏小”、“偏大”或“相等”)

  • 3、实验小组的同学用以下两种方法测量重力加速度。
    (1)、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使重锤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随重锤下落的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迹。挑出点迹清晰的一条纸带,依次标出计数点1,2,,8 , 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1个计时点。分别测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x1,x2,,x7 , 并求出打点2,3,…,7时对应的重锤的速度。在坐标纸上建立vt坐标系,根据重锤下落的速度作出vt图线并求出重力加速度。

    ①图乙为纸带的一部分,打点4时,重锤下落的速度大小为v4=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除点4外,其余各点速度对应的坐标点已在图丙坐标系中标出,请在图中标出速度v4对应的坐标点,并作出vt图线 , 根据图线可得重力加速度g=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另一位同学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装置,铁架台固定在桌子边缘,两个相同的小铁球1、2用细线连接(小球的直径为d , 远小于细线的长度),用电磁铁吸住小球2,小球1处于静止状态。给电磁铁断电,两小球下落,光电门测出两个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分别为t1t2。若测得小球悬挂时细线的长度为L , 多次改变电磁铁的高度进行实验,测得多组t1t2的值,在1t221t12坐标系中描点作图,作出的图像与纵轴的交点坐标为b , 图像的斜率为k , 则k的理论值k= , 重力加速度g=(用已知量和测量量的符号表示)。

  • 4、如图所示,在该区域存在一个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圆形磁场区域(图中未画出),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从M点以水平向左的初速度射入磁场中,M点在磁场中,一段时间后从N点穿过竖直线MN,在N点时运动方向与MN成30°角,MN长度为3L,不计粒子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M到N过程中粒子所受洛伦兹力的冲量大小为2πBqL3 B、粒子从M到N所用的时间为4πm3Bq C、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L D、圆形匀强磁场区域的最小面积为3πL24
  • 5、不计重力的两个带电粒子1和2经小孔S垂直磁场边界,且垂直磁场方向进入匀强磁场,在磁场中的轨迹如图所示,分别用v1与v2 , t1与t2q1m1q2m2表示它们的速率、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及比荷,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q1m1<q2m2 , 则v1>v2 B、若v1=v2 , 则q1m1<q2m2 C、q1m1<q2m2 , 则t1>t2 D、若t1=t2 , 则q1m1>q2m2
  • 6、美国物理学家阿瑟·阿什金因利用光的力量来操纵细胞获得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原来光在接触物体后,会对其产生力的作用,这个来自光的微小作用可以让微小的物体(如细胞)发生无损移动,这就是光镊技术.在光镊系统中,光路的精细控制非常重要。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镊技术利用光的粒子性 B、光镊技术利用光的波动性 C、红色激光光子能量大于绿色激光光子能量 D、红色激光光子能量小于绿色激光光子能量
  • 7、对于原子光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光谱是不连续的 B、因为原子都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所以各种原子的光谱是相同的 C、各种原子的原子结构不同,所以各种原子的光谱也是不同的 D、分析物质的光谱,可鉴别物质含哪种元素
  • 8、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位于中点位置时,三个小灯泡L1L2L3都正常发光,且亮度相同,则(  )

    A、三个灯泡的额定电流相同 B、三个灯泡的额定电压相同 C、三个灯泡的电阻按从大到小排列是L1L3L2 D、当滑片P稍微向左滑动,灯L1L3变暗,灯L2变亮
  • 9、由相同材料的导线绕成边长相同的甲、乙两个正方形闭合线圈,两线圈的质量相等,但所用导线的横截面积不同,甲线圈的匝数是乙的2倍。现两线圈在竖直平面内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开始下落,一段时间后进入一方向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区域,磁场的边界水平,且磁场的宽度大于线圈的边长,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已知下落过程中线圈始终平行于纸面,上、下边保持水平。甲的下边开始进入磁场时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乙的上边进入磁场前也做匀速运动,则速度大小为12v B、甲和乙进入磁场的过程中,通过导线的电荷量之比为2:1 C、一定是甲先离开磁场,乙后离开磁场 D、甲、乙下边开始离开磁场时,一定都做减速运动
  • 10、如图所示,在电场强度E=2×103V/m的匀强电场中有三点A、M和B,AM=4cm,MB=3cm,AB=5cm,且AM边平行于电场线,把一电荷量q=2×109C的正电荷从B点移动到M点,再从M点移动到A点,电场力做功为(  )

    A、1.6×107J B、1.2×107J C、-1.6×107J D、-1.2×107J
  • 11、如图所示,一长方体的透明介质,高度为a , 上下两个面为边长为2.5a的正方形,底面中心有一单色点光源O , 可向各个方向发出光线,该介质对光的折射率为2 , 则介质的上表面被光照亮区域的面积为(  )

       

    A、a2 B、πa2 C、2πa2 D、6.25a2
  • 12、如图所示,ab两束单色光分别沿不同方向射向横截面为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O , 已知a光刚好发生全反射,b光的折射光线(反射光线未画出)刚好与a光的反射光线重叠,且α>β , 则判断(  )

    A、若将b光沿a光的光路射向O点,b光也能发生全反射 B、ab单色光分别检查同一光学平面的平整度时,b光呈现的明暗相间的条纹要窄些 C、在玻璃砖中,a光的波速比b光大 D、ab单色光分别以相同入射角斜射入同一平行玻璃砖,a光发生的侧移大
  • 13、目前,在家庭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装修材料,这些岩石斗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这些放射性元素衰变时可能会放出αβγ射线,对人的健康产生影响。为了鉴别放射性元素释放射线的种类,现使它们进入图示匀强磁场,三种射线在磁场中的偏转情况如图所示,则(  )

    A、射线1是α射线 B、射线2是β射线 C、射线2是中子流 D、射线3是原子核外的电子形成的电子流
  • 14、关于静电场中的电场线,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场线都是闭合曲线 B、电场线总是从正电荷或无限远处出发,终止于无限远或负电荷 C、已知一条电场线,就能确定电场线的所在处的电场强度 D、电场线可以相交
  • 15、某静电场中x轴正半轴上电场强度随x轴上位置变化规律如图所示,x轴正方向为电场强度正方向,x轴负方向为电场强度负方向,一个带电粒子在O点由静止释放,刚好能沿x轴正方向运动到x=x3处,不计粒子的重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粒子运动到x=x1处时速度最大 B、粒子从x=x1x=x3的过程中,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 C、粒子从x=x1x=x3的过程中,加速度一直减小 D、O点和x=x2之间电势差绝对值与x=x2x=x3之间电势差绝对值相等
  • 16、ETC 是高速公路上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的简称。如图所示,汽车进入收费站正常行驶的速度 v0=18m/s,如果过人工收费通道,需要在收费站中心线处减速至0,经过20s缴费后,再加速至 18m/s后正常行驶;如果过ETC通道,需要在中心线前方 12m处减速至v1=6m/s,匀速到达中心线后,再加速至 18m/s后正常行驶。设汽车加速和减速的加速度大小均为4m/s2

    (1)通过 ETC 通道,减速经过多长时间?

    (2)通过人工收费通道, 比正常行驶耽搁多长时间?

    (3)求汽车通过 ETC 通道比通过人工收费通道节约多少时间?

       

  • 17、一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其运动过程的v-t图像如图所示,求:

    (1)摩托车在0~20s这段时间的加速度大小a;

    (2)摩托车在0~75s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大小v¯

  • 18、两辆汽车A、B同时从甲地开往乙地,做单向直线运动.

    (1)汽车A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1 , 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2 ,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大?

    (2)汽车B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1 , 后一半位移的平速度为v2 ,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大?

    (3)已知v1v2 , 通过计算说明A、B汽车哪一个先到达目的地.

  • 19、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图(a)为实验装置简图。(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1)、图(b)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m/s2。(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2)、若取小车质量M=0.4kg , 改变砂桶和砂的质量m的值,进行多次实验,以下m的值不合适的是______(多选)。
    A、m1=5g B、m2=1kg C、m3=10g D、m4=400g
    (3)、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小车的加速度与合力图像,图中三条斜率不同的图线表示实验中______不同。

    A、平衡摩擦力的角度不同 B、小车和其上的砝码的总质量不同 C、砂及砂桶的质量不同 D、木板的长度不同
  • 20、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实验中,必要的措施是

    A.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C.将小车放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一端

    D.将小车放在远离打点计时器的一端

    (2)他实验时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100Hz的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下图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9个点,图中未画出)。

           s1=3.59cms2=4.41cms3=5.19cms4=5.97cms5=6.78cms6=7.64cm , 则小车的加速度a=m/s2(充分利用测量的数据),打点计时器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B=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上一页 1319 1320 1321 1322 132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