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一只企鹅由静止从冰山顶端沿冰面滑到底端。已知企鹅质量为20kg,冰山顶端到底端的高度差为2m,企鹅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为20J,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关于企鹅下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企鹅重力做功为400J B、企鹅所受合力做功为420J C、企鹅到达冰山底端时的动能为380J D、企鹅机械能变化量为20J
  • 2、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内部任一质点的万有引力为零。如图所示,若通过地球球心打通一条光滑的细通道,一个质量为m,可看作质点的小球从入口M点处由静止释放,沿着通道到达另一端N。已知地球半径为R,小球在M点释放瞬间的加速度为a,地球质量分布均匀,不计细通道对地球质量分布的影响,则小球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动能为(       )

    A、14maR B、12maR C、maR D、2maR
  • 3、如图甲所示,两个同学进行排球训练。A同学将排球以速度v1击出,B同学接住后以速度v2击回,v1v2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60° , 两同学击球与接球的位置不变且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图乙所示。若排球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v1:v2等于(  )

    A、1∶1 B、1∶2 C、1∶3 D、1∶4
  • 4、质量为m的汽车启动后沿平直公路行驶,若发动机的功率保持不变,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大小与速率的关系为f=kv , 其中k为常量。已知汽车能够达到的最大速率为vm , 则当汽车的速率为vm2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
    A、kvmm B、2kvm3m C、3kvm2m D、2kvmm
  • 5、质量相同的两物体P、Q用长为L的轻绳连接并放置在水平面上,物体Q左右两侧有固定光滑挡板(图中未画出),使物体Q只能沿竖直方向运动。现给物体P一竖直向上的速度,使其围绕物体Q做圆周运动,当物体P运动到最高点时,物体Q对地面刚好无压力。两物体可看作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则物体P到达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

    A、gL2 B、gL C、2gL D、3gL
  • 6、2024年5月12日,中国成功发射试验二十三号卫星,其主要用于空间环境探测。卫星发射过程中的部分过程简化示意图如图所示,卫星沿椭圆轨道Ⅰ运动到远地点B时加速,进入圆形轨道Ⅱ稳定运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在B点加速时应向前喷气 B、卫星的发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C、在圆形轨道Ⅱ上运动时卫星所受重力为0 D、卫星在轨道Ⅰ上经过B点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Ⅱ上经过B点的加速度
  • 7、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在物理学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关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功是标量,但有正负,正负表示大小 B、作用力做正功时,反作用力也可以做正功 C、某力做功越多,其功率越大 D、若合外力不做功,则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 8、如图所示,短道速滑运动员正在沿着弯道滑行,运动员在弯道转弯的过程可视为在水平冰面上的一段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的速度可能保持不变 B、运动员所受合力可能为恒力 C、运动员的加速度不可能为0 D、运动员所受合力的方向可能沿着运动方向
  • 9、图甲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a、b两质点的横坐标分别为xa=2mxb=6m , 图乙为质点b从该时刻开始计时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波沿+x方向传播,波速为1m/s B、质点a经过4s振动的路程为4m C、此时刻质点a的速度沿+y方向 D、质点a在t=2s时速度为零
  • 10、如图是微波信号放大器的结构简图,其工作原理简化如下:均匀电子束以一定的初速度进入Ⅰ区(输入腔)被ab间交变电压(微波信号)加速或减速,当Uab=U0时,电子被减速到速度为v1 , 当Uab=U0时,电子被加速到速度为v2 , 接着电子进入Ⅱ区(漂移管)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为v1的电子进入Ⅱ区,t时间(小于交变电压的周期)后速度为v2的电子进入Ⅱ区,恰好在漂移管末端追上速度为v1的电子,形成电子“群聚块”,接着“群聚块”进入Ⅲ区(输出腔),达到信号放大的作用。忽略电子间的相互作用。求:

    (1)电子进入Ⅰ区的初速度大小v0和电子的比荷em

    (2)漂移管的长度L。

  • 11、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 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不考虑地球自转。求:

    (1)地球的质量为M;

    (2)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 12、在冰壶比赛中,冰壶甲以速度v1正碰静止的冰壶乙,碰后冰壶甲的速度变为v2 , 方向不变,已知冰壶质量均为m,碰撞过程时间为t,求:

    ①正碰后冰壶乙的速度v;

    ②碰撞过程中冰壶乙受到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F.

  • 13、用图甲实验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主要步骤为:

    ①将斜槽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使槽的末端水平;

    ②让质量为m1的入射球多次从斜槽上S位置静止释放,记录其平均落地点位置;

    ③把质量为m2的被碰球静置于槽的末端,再将入射球从斜槽上S位置静止释放,与被碰球相碰,并多次重复,记录两小球的平均落地点位置;

    ④记录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点O,测出碰撞前后两小球的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P、N与O的距离分别为x1x2x3 , 如图乙,分析数据:

       

    (1)实验中入射球和被碰球的质量应满足的关系为

    A.m1<m2       B.m1=m2       C.m1>m2

    (2)(单选)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B.铅垂线的作用是检验斜槽末端是否水平

    C.入射球和被碰球的半径必须相同       D.实验中必须测量出小球抛出点的离地高度H

    (3)若两球碰撞时的动量守恒,应满足的关系式为。(均用题中所给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 14、以下四个图中,系统动量守恒的是(  )
    A、 B、 C、 D、
  • 15、关于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对物体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B、功率是描述力对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C、完成相同的功,用的时间越长,功率越小 D、根据P=Fv , 汽车发动机功率一定时,牵引力与速度成正比
  • 16、一个质量为m、速度为v的A球与另一个质量为4m的静止B球发生正碰,则碰撞后B球的速度可能为(  )
    A、0.1v B、0.3v C、0.5v D、v
  • 17、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恒力F作用时间t,物体始终静止。则(  )

       

    A、F的冲量方向水平向右 B、F的冲量大小为Ftcosθ C、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冲量为0 D、物体所受合力的冲量为0
  • 18、如图所示.脚盘在水平面内匀速转动,放在盘面上的一小物块随圆盘一起运动,关于小物块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受重力和支持力 B、受重力、支持力和压力 C、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 D、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向心力
  • 19、做平抛运动的物体,一段时间t后经过P点,则物体在P点(       )
    A、速度方向可能为水平方向 B、速度方向可能为竖直向下 C、受力方向可能为水平方向 D、受力方向一定为竖直向下
  • 20、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0.5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置于一光滑倾斜直轨道上。倾斜直轨道足够长且与光滑平台平滑连接,在平台的右端有一传送带,AB长LAB=2.5m , 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4 , 与传送带相邻的粗糙水平面BC长LBC=2m , 它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 , 在C点右侧有一半径为R的光滑竖直面内的半圆弧CEF与BC平滑连接。半圆弧的直径CF与BC垂直,点F处有一固定挡板,物块撞上挡板后会以原速率反弹回来。若传送带以v=4m/s的速率顺时针转动,不考虑物块滑上和滑下传送带的机械能损失。现将小物块从P点沿直轨道下滑,初速度v0=11m/s , 小物块恰能滑到与圆心等高的E点,P点与平台的高度差为1.25m,g取10m/s2

    (1)求小物块第一次到达A处时的速度大小;

    (2)小物块第一次通过传送带产生的热量;

    (3)若小物块由静止释放,可通过调节小物块释放时的高度,使小物块与挡板只碰一次,且碰后不脱离圆弧轨道,求其高度的可调节范围。

上一页 1278 1279 1280 1281 128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