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广东省惠州市2017年高考物理一调试卷
- 广东省阳江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 广东省珠海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
- 广东省惠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嘉兴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辽宁省沈阳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江西省赣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b卷)
- 2016-2017学年广东省肇庆市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
1、关于图中四幅图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将带正电的小球靠近不带电的导体,再沿图中虚线将导体分割成、两部分后,所带电荷量小于所带电荷量 B、乙图中,用金属网把验电器罩起来,使带电金属球靠近验电器,箔片会张开 C、丙图中,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腔的内外表面感应出等量异种电荷,导体壳内空腔电场强度为0 D、丁图中,将尖锐的金属棒安装在建筑物的顶端并通过导线与大地相连制成避雷针,利用的是尖端放电原理 -
2、长的平板车在水平地面上,以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地面上O点正上方有一小球,当小球下落到P点时,与平板车上表面的竖直距离为 , 与平板车左端的水平距离。最终小球落在平板车上的位置离左端距离d=0.2m。忽略空气的阻力,取重力加速度。
(1)求小球下落到P点时的速度大小;
(2)若从图中位置开始,让平板车以初速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使小球不落到平板车上,求平板车的加速度应满足的条件。
-
3、在升国旗过程中,国歌从响起到结束的时间是48s。国旗上升过程的运动可简化为当国歌响起的同时国旗由静止开始向上以加速度a=0.1m/s2做匀加速运动4s,然后匀速运动,最后匀减速运动2s到达旗杆顶端,速度恰好为零,此时国歌结束。求:
(1)国旗匀加速上升的高度和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
(2)国旗上升的总高度。
-
4、两物体均沿轴正方向从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刻两物体同时出发,物体的位置随速率平方的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物体的位置随运动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 )
A、a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B、时,两物体相距0.5m C、内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D、两物体相遇时,物体的速度是物体速度的倍 -
5、如图,MN和PQ是水平面内足够长的间距为的光滑平行导轨,其左端通过导线接有阻值为的定值电阻、单刀双掷开关(开始时处于空掷位置)和电容为的电容器(初始不带电),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 质量为的导体棒ab垂直放在导轨上,导体棒和导轨的电阻忽略不计。某时刻将开关掷于“1”,对ab施加水平向右、大小为的恒力,使其由静止开始运动。
(1)运用相关知识推理说明导体棒ab将怎样运动?
(2)导体棒ab运动稳定时,求上消耗的电功率。
(3)当导体棒ab运动稳定后,撤去恒力 , 同时将开关迅速切换到“2”,求此后ab运动再次达到稳定时的速度大小。

-
6、托卡马克是一种利用磁约束来实现受控核聚变的环形容器,如图1,它的中央是一个环形的真空室,外面缠绕着线圈,在通电的时候托卡马克的内部产生的磁场可以把高温条件下高速运动的离子约束在小范围内。图2为该磁约束装置的简化模型,两个圆心均在O点,半径分别为R和3R的圆环将空间分成区域Ⅰ和Ⅱ,区域Ⅰ内无磁场,区域Ⅱ内有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如图3所示区域Ⅰ中有一群电量为+q、质量为m的带电粒子沿各个方向运动,不计一切阻力与粒子重力。求:
(1)这群带电粒子都可以被约束在此装置内的最大速度v1;
(2)带电粒子从点O沿着区域Ⅰ的半径方向射入环形磁场,能约束在此装置的最大速度v2;
(3)带电粒子从点O沿着区域Ⅰ的半径方向射入环形磁场到第一次返回圆形区域Ⅰ,在区域Ⅱ运动的最长时间。

-
7、如图甲所示为验证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的实验装置,主要实验步骤为:先使一个小钢球从轨道上某高度处滚下,直接落到铺有复写纸和白纸的水平木板上,再让该小钢球从轨道上滚下撞击轨道末端静置的另一个大小相等、质量不同的小钢球。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实验的具体操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序号)A、只要两次小球从轨道上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轨道末端不必水平 B、只要轨道末端水平,两次小球不必从轨道上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 C、小球在轨道上的释放点越低,两球碰后水平射程越小、相对误差越小 D、小球在轨道上的释放点越高,两球碰撞时的相互作用力越大,误差越小(2)、正确进行实验后,取下白纸,如图乙所示,O点为抛出点竖直对应点。测出入射小球的质量 , 被碰小球的质量。①设碰撞前、后入射小球的动量分别为、 , 碰撞后被碰小球的动量为 , 则:11,。
②定义实验的相对误差 , 则此次实验的相对误差%(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
8、(1)、“测量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某同学在白纸上放好玻璃砖,aa'和bb'分别是玻璃砖与空气的两个界面,如图甲所示。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P1和P2 , 用“+”表示大头针的位置,然后在另一侧透过玻璃砖观察,并依次插上大头针P3和P4 , 在插P3和P4时,应使(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P3只挡住P1 B.P4只挡住P2
C.P3把P1、P2都挡住 D.P4把P1、P2、P3都挡住
另一位同学作玻璃砖的下侧界面时向外稍许偏离,以aa'、bb'为界面画光路图,其它操作均正确,如图乙所示。该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双缝干涉实验如图所示,如果增加双缝到光屏的距离,(填“能”或“不能”)增大条纹间的距离。若双缝间距为d、光屏到双缝的距离为L,则必须(填“足够大”“足够小”或“约等于1”)。若用一束红光和一束绿光分别照射双缝中的一条缝隙,则光屏上(填“能”或“不能”)出现干涉条纹。 -
9、如图所示,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轻质光滑绝缘管道,空间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绝缘管道在水平外力F(图中未画出)的作用下以速度u向右匀速运动。管道内有一带正电小球,初始位于管道M端且相对管道速度为0,一段时间后,小球运动到管道N端,小球质量为m,电量为q,管道长度为l,小球直径略小于管道内径,则小球从M端运动到N端过程有( )
A、时间为 B、小球所受洛伦兹力做功为0 C、外力F的平均功率为 D、外力F的冲量为 -
10、图1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10s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在x=1.0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在x=4.0m处的质点;图2为质点Q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0.10s时,质点Q向y轴正方向运动 B、从t=0.10s到t=0.25s,质点Q通过的路程大于P的路程 C、从t=0.10s到t=0.25s,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了8m D、在t=0.15s时,质点P的加速度沿y轴负方向 -
11、如图所示为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装置,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密封在烧瓶内,烧瓶通过细玻璃管与注射器和装有水银的U形管连接。最初竖直放置的U形管两臂中的水银柱等高,烧瓶中气体体积为800mL。现用注射器缓慢向烧瓶中注入200mL的水,稳定后U形管两臂中水银面的高度差为25cm。环境温度不变,不计细玻璃管中气体的体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 B、气体的内能增大 C、大气压强的测量值为75cmHg D、瓶内气体的后来压强为90cmHg -
12、如图所示为从发电站到用户之间的高压输电线路图。将两个相同的电压互感器甲和乙分别接入远距离输电线路的前后端,电流互感器接入远距离输电线路。电压互感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 电流互感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 且。高压输电线路正常工作时,电压互感器甲、乙的示数分别为、 , 电流互感器的示数为。则该远距离输电线路上的电阻为( )
A、 B、 C、 D、 -
13、社团活动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如图所示为小冬同学制作的一台手摇式交流发电机,当缓慢摇动大皮带轮手柄时,连接在发电机上的小灯泡就会一闪一闪的发光。若已知大皮带轮的半径为R,小皮带轮的半径为r,R=6r,摇动手柄的角速度为 , 且摇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电机产生的交变电流频率为 B、小灯泡闪烁的频率为 C、增大摇动手柄的角速度 , 小灯泡的闪烁频率增大,亮度增大 D、增大摇动手柄的角速度 , 小灯泡的闪烁频率不变,但亮度增大 -
14、如图所示,一小磁铁从长为1m、倾角为的固定铝板顶端由静止开始释放,已知磁铁与铝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则小磁铁在下滑过程中( )
A、做匀速运动 B、机械能守恒 C、到达铝板底端时的速度为2m/s D、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系统的内能 -
15、在某个趣味物理小实验中,几位同学手拉手与一节电动势为的干电池、导线、电键、一个有铁芯的多匝线圈按如图所示方式连接,实验过程中人会有触电的感觉.设开关闭合稳定后线圈中的电流为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断开开关时线圈中的电流突然增大 B、断开开关时流过人体的电流为 C、人有触电感觉时流过人体的电流方向为 D、人有触电感觉时流过人体的电流大于流过线圈的电流 -
16、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洛伦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制作了首台发电机 B、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场理论,赫兹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场理论 C、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 D、库仑首先提出了电场的概念,并引用电场线形象地表示电场的强弱和方向
-
17、下列关于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机械波必有机械振动,有机械振动必有机械波 B、相机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光的偏振的应用 C、我们在地球上接收到来自遥远星球的光波的频率变低,可以判断该星球正在靠近我们 D、“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现象,说明声波比光波更易发生明显衍射
-
18、下面是教材中的四幅图,关于它们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图表示力的方法叫力的示意图 B、乙图是在真空管中将鸡毛,小铁片同时由静止释放,释放后两者下落快慢相同 C、丙图实验中,按压两镜面之间的桌面,刻度处光点位置变化说明桌面发生了形变 D、丁图中,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各小段的位移相加,即为总位移,这里运用了微元法 -
19、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a、b为x轴上相距0.5m的两质点,如图甲所示。两质点的振动图象分别如图乙、丙所示。
(1)当该波在该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为2.5m/s时,求该波的波长;
(2)若该波的波长大于0.3m,求可能的波速。

-
20、某学习小组利用单摆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将小磁铁吸附在钢质小球的正下方,当小球静止时,将传感器固定于小球正下方的水平桌面上;传感器与电脑连接,可以将实时测量到的磁感应强度数据传输进电脑进行分析。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___;A、小球应选择体积大的 B、摆线应选择弹性小、细些的 C、安装单摆时,可将摆线一端直接缠绕在铁架台横杆上 D、摆动过程中的最大摆角越大越好(2)、学习小组利用刻度尺测量了悬挂点与小球上端的距离l=118.00cm;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小球直径D=cm;不吸附小磁铁时,摆长L=l+D。(3)、小球摆动稳定后,使传感器开始工作,利用电脑得出磁感应强度大小B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此单摆的周期T=s。(4)、实验时改变摆长,测出几组摆长L和对应的周期T的数据,作出L﹣T2图像如图丁所示。利用A、B两点的坐标可求得重力加速度g=;(5)、小组中有同学提出,小球与小磁铁整体重心的位置不在小球的球心,这可能会影响到对重力加速度的测量。若仅考虑这一因素,第(4)问得到的g值与实际值相比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