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4年4月中下旬,太阳系中被称为“恶魔彗星”的庞士-布鲁克斯彗星即将到达近日点,届时在视野良好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肉眼观测到该彗星。如图所示,已知地球的公转轨道半径为1AU(AU为天文单位),该彗星的运行轨道近似为椭圆,其近日点与远日点之间的距离约为34AU,则这颗彗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约为(       )

    A、17年 B、1717 C、34年 D、3434
  •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得引力常量 B、万有引力定律适用于高速运动与微观世界 C、两个质量不同的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是相等的 D、当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速度达到11.2km/s时,卫星就逃出太阳系了
  • 3、如图所示,间距为L的平行导轨PP'QQ'均由倾斜和水平两部分组成,导轨的电阻不计。虚线pq为两部分的连接处,x为沿水平导轨向右的位置坐标,并规定虚线pq处的x坐标值为0,虚线pq左侧无磁场,右侧存在着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用质量为2m、电阻为5R的均匀金属丝制成一个长为L、宽为32L的单匝长方形线圈,水平放置在两直导轨上,其中心到两直导轨的距离相等。现将质量为m、长为L、电阻为R的金属棒ef从导轨上距水平部分高度为h处由静止释放,设金属棒ef经过虚线pq时没有机械能损失,不计一切摩擦,金属棒、金属线圈均与导轨始终接触良好,重力加速度为g。求:

    (1)金属棒ef刚通过虚线pq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大小;

    (2)金属线圈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和最大速度;

    (3)为使金属棒ef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不与金属线圈碰撞﹐金属线圈中心初始位置的坐标x0的最小值。

  • 4、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2m、长为L的木板右端紧靠竖直墙壁,与墙壁不粘连。一质量为m的滑块(可视为质点)从木板左端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滑上木板,当滑到木板右端时速度恰好为零。现让滑块从木板左端以水平速度kv(k未知)滑上木板,滑到木板右端时与竖直墙壁发生弹性碰撞﹐且刚好未从木板左端滑落。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

    (1)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k的大小。

  • 5、“波”字最早用于描述水纹起伏之状,《说文解字》中有“波,水涌流也”,唐代诗人韦应物有“微风动柳生水波”的描述。“微风动柳”在水面引起水波(视为简谐横波)向四周传播,在波的传播方向上相距6m的两处分别有甲、乙两树叶,两树叶随波上下运动,其中甲树叶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某时刻,当甲树叶运动到波峰时,乙树叶恰好运动到波谷,求:

    (1)此时刻,甲、乙两树叶竖直方向的高度差;

    (2)这列水波的波长;

    (3)若此时甲、乙两树叶之间只有一个波峰(甲树叶所在的波峰除外),这列水波的传播速度的大小。

  • 6、某同学欲测量实验室中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的电阻率,实验步骤如下:

    (1)、用多用电表粗测电阻丝的阻值:当用“×10Ω”挡时发现指针的偏转角度过大,应换用(填“×1Ω”或“×100Ω”)挡,换挡并进行一系列正确操作后,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则电阻丝的阻值约为Ω
    (2)、某同学设计如图乙所示的电路测量该电阻丝的电阻率。在刻度尺两端的接线柱a和b之间接入该电阻丝,金属夹P夹在电阻丝上,沿电阻丝移动金属夹P,即可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

    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

    电池组E(电动势为3.0V,内阻约为1Ω);

    电流表A(量程为100mA);

    电阻箱R(阻值范围为0~99.99Ω);

    开关、导线若干。

    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a.用螺旋测微器测出电阻丝的直径D;

    b.根据图乙连接实验电路;

    c.调节电阻箱使其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将金属夹P夹在电阻丝某位置上;

    d.闭合开关S,调整电阻箱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使电流表满偏,记录电阻箱的阻值R和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L;

    e.改变金属夹P的位置,调整电阻箱接入电路中的阻值,使电流表再次满偏,记录R和L数据;

    f.重复上述步骤,得到多组数据。

    ①用螺旋测微器测出电阻丝的直径D,示数如图丙所示,读数为mm。

    ②用记录的多组R和L的数据,绘出了如图丁所示图线,截距分别为R0L0 , 则电阻丝的电阻率表达式ρ=(用题中已知量的字母表示)。

    ③分析电流表的内阻对本实验结果(填“有”或“没有”)影响。

  • 7、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守恒。

    (1)、利用托盘天平测出半径相等的甲、乙两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1m2 , 测得m1>m2 , 则应选(填“甲”或“乙”)小球作为入射小球。
    (2)、安装好实验仪器后,将铅垂线在白纸上的投影点记为O点。不放被撞小球,每次让入射小球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重复10次,然后确定10次实验中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P。把被撞小球放在斜槽末端,每次让入射小球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两球发生碰撞,重复实验10次。确定10次实验入射小球和被撞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M、N。则确定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时需要用的实验器材是
    (3)、测量出三个落点的平均位置与O点的距离OM、OP、ON分别为x1x2x3 , 若符合关系式(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则验证了两小球碰撞前后的总动量守恒。
  • 8、如图所示,在三角形OMN区域内存在着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OMN=60°。磁场的边界MN上放置着一长度为L的挡板,挡板中心处有一小孔K。在ON的左侧空间有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流均以初速度v平行OM进入磁场,到达K孔的粒子可沿任意角度穿过小孔,不考虑粒子与挡板碰撞后的运动情况,不计粒子重力及粒子间相互作用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粒子垂直挡板射出小孔K,则粒子的速度大小为qBLm B、若粒子能从小孔K射出,则粒子的最小速度为qBL4m C、若粒子以最小的速度通过小孔K,则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为πmqB D、若粒子的速度大小为3qBL6m且能从小孔K射出,则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为πm3qB
  • 9、为了装点城市夜景,市政工作人员常在喷水池水下安装灯光照亮水面。如图甲所示,水中有一点光源S,能同时发出两种不同颜色的a光和b光,在水面上形成了一个被照亮的圆形区域,俯视如图乙所示,环状区域内只有b光,中间小圆内为复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光的折射率大于b光的折射率 B、在水中,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的传播速度 C、观察到的光源S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一些 D、通过相同的单缝,a光的衍射现象比b光更明显
  • 10、如图甲所示,倾角为θ=37°、足够长的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空间存在场强方向与斜面平行的匀强电场。一个带正电的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从斜面底端开始上滑,上滑过程中滑块的机械能和动能随位移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已知sin37°=0.6cos37°=0.8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块的重力大小为4E0x0 B、滑块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E0x0 C、滑块上滑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了3E0 D、滑块上滑的过程中,重力势能与电势能之和减少
  • 11、2024年5月3日17时27分嫦娥六号成功发射,经过5天的飞行被月球引力捕获,进入环月轨道,经过连续三次近月制动,轨道逐渐降低,最终变为半径为1938km的圆形轨道,其绕月周期为两小时。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和引力常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求出月球的质量 B、可以求出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C、制动变轨,嫦娥六号的机械能减小 D、三次先后制动变轨,绕月周期依次减小
  • 12、某同学在练习踢足球,一次练习时足球从球门正前方的草地上被踢出,恰好击中球门横梁的中点。已知踢球点与横梁中点的距离为11.25m,足球击中横梁时的速度方向恰好与踢出时的速度方向垂直。不考虑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则足球从踢出到击中横梁的时间为(  )

    A、1.5s B、1.6s C、1.7s D、1.8s
  • 13、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一种新型清洁能源,我国光伏装机容量已突破3亿千瓦。一光伏发电站输出电压恒为250V,现准备向远处输电,输电示意图如图所示。若该发电站的输出功率为1.1×105W , 该发电站到用户之间采用5500V高压进行远距离输电,输电线的总电阻为11Ω , 用户获得220V电压。变压器视为理想变压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20 B、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4.4×102W C、降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24∶1 D、若用户消耗的功率增大,则用户电路两端的电压U4也增大
  • 14、如图所示,在正四面体的两个顶点分别固定电荷量为Q的等量异种点电荷,a、b是所在棱的中点,c,d为正四面体的另外两个顶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B、a、c两点的电势相等 C、沿棱从b点到d点,电势逐渐升高 D、将正试探电荷沿棱从c点移动到d点,其电势能始终不变
  • 15、2024年3月25日国际体联蹦床世界杯科特布斯站比赛,中国蹦床队夺得3金2银的优异成绩。训练时为确保运动员能够准确掌握发力技巧,教练组将压力传感器安装在蹦床上﹐记录运动员对弹性网的压力。从运动员运动到最高点时开始计时﹐力传感器显示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忽略空气阻力,运动员近似沿竖直方向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刻,运动员开始减速 B、t1+t22时刻,运动员的动量最大 C、t1~t2时间内,弹性网对运动员做的功为零 D、t1~t2时间内,弹性网对运动员的冲量为零
  • 16、如图所示,某款可折叠手机支架,调节支撑杆MN,手机背部支撑平面PQ的倾角θ随之改变,底部支撑平面ab与PQ始终垂直,忽略一切摩擦,当θ缓慢逐渐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对支架的作用力始终不变 B、手机对底部支撑平面ab的弹力逐渐变小 C、支架对手机的作用力逐渐增大 D、背部支撑平面PQ对手机的弹力逐渐变大
  • 17、“氚”是一种放射性核素,该核素可在生物体内富集,导致内照射﹐从而损害生物体的健康。已知氚的衰变方程为13H23He+X , 半衰期约为12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氚核发生的是α衰变 B、衰变产物X是电子 C、13H23He是一对同位素 D、生物体内的氚核经过12年后会完全消失
  • 18、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与半径R=0.5m的固定粗糙半圆轨道BCD相连接,且在同一竖直平面内,O点为半圆轨道的圆心,直径BOD竖直。质量m=0.5kg的物块甲静置在B点,与物块甲相同的物块乙在水平力的作用下,从水平地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经时间t=2s后,在物块乙通过半圆轨道的最低点B前瞬间撤去该水平力,两物块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后粘在一起沿半圆轨道运动并恰好能通过半圆轨道的最高点D。已知两物块碰撞后瞬间对半圆轨道的压力大小FN=82N , 物块乙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6 , 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 , 两物块均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

    (1)求在物块乙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该水平力的冲量大小I;

    (2)求在两物块从B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两物块克服摩擦阻力做的功Wf

    (3)若半圆轨道光滑,通过改变半圆轨道的半径,其他情况不变,使两物块通过D点后落到地面上的位置(不反弹)到B点的距离最大,求此种情况下半圆轨道的半径R'以及该最大距离xm

  • 19、如图所示,水平固定的光滑导轨P、Q的间距为L,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分布在EFHG区域,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质量为m、电阻为R、长度为L的导体棒a从磁场左侧边界EF处以大小为2v0 , 的初速度进入磁场,同时,另一相同的导体棒b从磁场右侧边界GH处以大小为v0的初速度进入磁场。磁场区域FH足够长,两导体棒未在磁场中相遇,导体棒与导轨始终接触良好,不计导轨电阻。求:

    (1)导体棒a进入磁场瞬间回路中的电流I;

    (2)导体棒a进入磁场瞬间的加速度大小a。

  • 20、驾驶员驾驶一满载救援物资的汽车从甲地到达发生冰灾的乙地后,发现汽车的某个轮胎内气体的压强有所下降(假设轮胎内气体的体积不变,且不漏气),于是驾驶员在乙地给该轮胎充入压强与大气压p0相同的空气,使其内部气体的压强恢复到从甲地出发时的压强3p0。已知该轮胎内气体的体积为V0 , 从甲地出发时,该轮胎内气体的热力学温度T0=270K , 乙地的热力学温度T=240K , 假设充气过程中,轮胎内气体的温度与环境相同,且保持不变,将空气视为理想气体。求:

    (1)在乙地时,充气前该轮胎内气体的压强p;

    (2)充进该轮胎的空气的体积V。

上一页 1182 1183 1184 1185 118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