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一个木箱质量m=60kg,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工人推木箱,若动摩擦因数为µ=0.3,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sin37°=0.6,cos37°=0.8,g="10N/kg" )

    (1)当沿水平方向推力F1=150N时,此木箱所受的摩擦力大小f1

    (2)当与水平成37°的斜向上的推力F2=400N时,此木箱所受的摩擦力大小f2

  • 2、如图甲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已知质量且质量相等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1)实验中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A.毫米刻度尺  B.厘米刻度尺

    (2)如图乙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图,纵轴表示的是钩码质量m,横轴表示的是弹簧的形变量x。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N/m(重力加速度g取9.8m/s2);

    (3)实验结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跟弹簧伸长量(填“成正比”“成反比”);

  • 3、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如下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是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

    (1)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为(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

    (2)实验时,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填“接通电源”或“放开小车”)

    (3)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 Hz,则纸带上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s;

    (4)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x=cm;C点对应的速度是m/s;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根据纸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a=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4、某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大小为a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时间为t1 , 接着物体又做加速度大小为a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2 , 其速度变为零,则物体在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
    A、a1t12 B、a1(t1+t2)2 C、a1t12+a2t222(t1+t2) D、a2t12
  • 5、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s末的速度是6m/s,第2s末的速度是8m/s,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初速度是3m/s B、物体的加速度是2m/s2 C、任何1s内的速度变化都是2m/s D、第1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
  • 6、图甲中,一个人单独用力F提一桶水,水桶保持静止;图乙中,两个人分别用力F1、F2共同提这桶水,水桶也保持静止。则(  )

    A、F1、F2的大小有可能比F大 B、F1、F2的大小一定比F小 C、F1、F2之间的张角越小越省力 D、F的大小一定等于F1、F2的大小之和
  • 7、在大众化的餐馆中,常见密绕在轴上的卷纸用两条轻绳栓着悬挂在竖直墙壁的A、A'点,方便用餐人员取用,如图所示。随着卷纸的使用,卷纸静止时受到墙壁的支持力和轻绳对卷纸轴的拉力大小变化情况是(不计墙壁和纸间的摩擦)(  )

    A、支持力增大 B、支持力减小 C、拉力增大 D、拉力不变
  • 8、如图所示,木块沿竖直墙下落,木块的受力情况是(  )

    A、只受重力 B、受到重力和摩擦力 C、受到重力、摩擦力和弹力 D、受到重力和弹力
  • 9、如图所示,轻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小球的质量为m,平衡时小球在A位置.今用力F将小球向下压缩x至新的平衡位置B,则此时弹簧的弹力大小为(  )

           

    A、kx B、mg+kx C、F D、mg-kx
  • 10、一铁块m被竖直的磁性黑板紧紧吸住不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黑板对铁块同时施加了两个力的作用 B、黑板对铁块的磁力和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C、磁力和弹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磁力大于弹力,黑板才能吸住铁块不动
  • 11、超级电容器(一般容量可达1~5000 F)能够在电动汽车启动时快速提供强大的电流(一般可达100~1500 A);物理兴趣小组利用高电阻放电法测一标示模糊的电容器的电容。

    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甲电路图连接好电路;

    ②先使开关S与2端相连,电源向电容器充电,这个过程可在短时间内完成;

    ③断开开关S,把多用电表调到电压挡,调零后测量电容器两端的电压;

    ④再把开关S与1端相连,同时开始计时并测量数据,每隔5s或10s读一次电流I的值,将测得的数据填入预先设计的表格中;

    ⑤在如图乙所示的坐标纸上标出测量的数据点,并用平滑的曲线把数据点连接起来。

    根据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容器电压时,红表笔应接在点(选填“M”或“N”)。

    (2)若用多用电表测得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为8.0 V,可估算电容器的电容为F(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兴趣小组在实验中发现,使用多用电表电压挡测量电容器电压,测量时间过长时,电表读数会缓慢减小,请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

  • 12、如图1所示,质量M=4kg的木板B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质量m=1kg的小物块A静止在B的左端,B右方竖直平面内有一固定的光滑半圆形轨道CD,直径CD竖直,最低点C与B的上表面等高。t=0时对A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推力F,t=2s时撤去力F,运动一段时间后A恰好不从B的右端滑落,又过一段时间,A从C处进入半圆形轨道,且恰好通过D点。已知0~2 s内AB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2所示,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取g=10m/s2。求(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1)力F的大小;

    (2)木板B的长度L以及半圆形道的半径R。

  • 13、如图所示,竖直平行正对放置的带电金属板A、B,两板间的电势差UAB=1000V,B板中心的小孔正好位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的O点;y轴沿竖直方向;在x>0的区域内存在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一质量为m=1×10-13 kg,电荷量q=1×108 C带正电粒子P从A板中心O'处静止释放,其运动轨迹恰好经过M(3m,1 m)点;粒子P的重力不计,试求:

    (1)粒子到达O点的速度

    (2)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

    (3)粒子P到达M点的动能

  • 14、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37°的固定长斜面上放置一质量M=1kg , 长度L1=3m的薄板AB , 薄板上表面光滑,开始时用手按住薄板,在薄板的上端A处将一质量m=0.6kg可视为质点的小滑块无初速度释放,同时放开按住薄板的手,已知薄板与斜面之间、小滑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 , 滑块与薄平板下端B到达斜面底端C的时间差为Δt=2s , 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 , 求:

    (1)、滑块离开薄板时的速度v1
    (2)、薄板的下端B与斜面底端C的距离L2
  • 15、某天体的质量大约为1030kg,但是它的半径只有667km。(G=6.67×1011Nm2/kg2

    (1)求此天体表面的自由落体加速度。(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贴近该天体表面,求沿圆轨道运动的小卫星的速度。

  • 16、某实验小组利用单摆测量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
    (1)、为了较准确地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值,以下四种单摆组装方式,应选择。(填序号)

    (2)、如图甲所示为该同学在进行实验时用秒表记录的单摆50次全振动所用时间,由图可知该次实验中秒表读数t=s;

    (3)、实验中,测量不同摆长及对应的周期,用多组实验数据做出摆长与周期平方的图像如乙所示,则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m/s2π2取9.86,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4)、若测定g的数值比当地公认值大,造成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A、直接将摆线的长度作为摆长L B、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 C、摆线上端悬点未固定,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 17、在做“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实验室提供了以下器材:

    A.小灯泡(3.8V,0.3A)

    B.滑动变阻器(5Ω,2A)

    C.电流表(0~0.5A,内阻约0.4Ω)

    D.电压表(0~5V,内阻约10kΩ)

    E.开关及导线若干

    (1)为实验测量误差尽可能小,电流表应选用(填“内”或“外”)接法;

    (2)为使小灯泡两端电压从零开始连续变化,滑动变阻器应选用(填“限流式”或“分压式”)接法;

    (3)综上所述,应选择下图中的电路进行实验

    (4)利用实验数据画出了如乙图所示的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图中,坐标原点O到P点连线的斜率表示 . 则根据此图给出的信息可知,随着小灯泡两端电压的升高,小灯泡的电阻(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8、如图(a)所示,太阳系外的一颗行星P绕恒星Q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于P的遮挡,探测器(Q的同步卫星)探测到Q的亮度随时间做如图(b)所示的周期性变化,该周期与P的公转周期相同。已知Q的质量为M , 引力常量为G。关于P的公转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周期为2t1-t0 B、半径为GM(t1-t0)24π23 C、角速度的大小为2πt1-t0 D、加速度的大小为2πt1-t0GMt1-t03
  • 19、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方向平行于坐标平面的匀强电场,坐标系内有ABC三点,坐标分别为0,d2d,2d2d,0OAB三点的电势分别为24V20V8V , 现有一重力不计的电荷量为e的带电粒子从坐标原点O处以平行于坐标平面的速度v0垂直电场方向射入电场,恰好通过C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粒子带正电 B、C点电势为12V C、粒子从OC电势能增加了8eV D、粒子从OC所用的时间为2dv0
  • 20、某同学以校门口为原点,以向东方向为正方向建立x轴,记录了甲、乙两位同学的位移—时间(x-t)图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1时刻,甲的瞬时速度为零,乙的速度不为零 B、在0~t2时间内,甲、乙平均速率可能相同 C、t2时刻,甲、乙两同学相遇 D、t3时刻,乙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
上一页 1104 1105 1106 1107 110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