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一颗子弹以大小为v的速度射进一墙壁但未穿出,射入深度为x,如果子弹在墙内穿行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子弹在墙内运动的时间为(  )
    A、xv B、2xv C、2xv D、x2v
  • 2、某中学2024年田径运动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百米赛跑中,一名运动员发现自己在“后退”,他是以大地为参考系 B、广播通知径赛检录于9∶30开始,此处9∶30指的是时间间隔 C、运动员跑完1000m比赛,这个1000m指的是路程 D、百米赛跑运动员以9.5m/s的速度冲过终点线,这里的速度是指平均速度
  • 3、某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悬停的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地面125m时开始打开降落伞,到达地面时速度减为5m/s。如果认为开始打开降落伞直至落地前运动员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12m/s2g10m/s2。求:

    (1)运动员开始打开降落伞时的速度;

    (2)运动员自离开飞机到刚下落至地面的时间(保留3位有效数字)。

  • 4、某同学借来学校实验室的弹簧、刻度尺、木块(一端固定有拉环),用来探究弹力和摩擦力,弹簧质量可不计。(1)他先用刻度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0=8.00cm , 然后将质量为2kg木块挂在弹簧下并处于静止,用刻度尺测得此时弹簧长度L1=18.00cm。(2)他又将木块放在实验桌面上,用弹簧勾住木块的拉环,然后用手水平向右拉弹簧的右端(如图),逐渐增大拉力,当弹簧的长度为L2=11.00cm时,木块刚开始运动;当弹簧拉着木块匀速前进时,弹簧的长度稳定为L3=10.50cm , 取g=10m/s2 , 根据以上测得的数据,(设题中整个过程弹簧均未超出弹性限度)求:

    (1)、弹簧的劲度系数;
    (2)、木块与实验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当弹簧拉着木块匀速前进时,突然撤去拉力,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方向又如何?
  • 5、某飞机着陆时的速度是216km/h,随后减速滑行,如果飞机的平均加速度大小是3m/s2。求:

    (1)、为了使飞机能够安全地停下来,滑道的最短长度;
    (2)、飞机在着陆过程中前2s内的平均速度;
    (3)、飞机在最后1s内的位移。
  • 6、按要求填空:
    (1)、本装置中要用到打点计时器,如图乙所示是实验室常用的两种计时器。

    其中B装置用的电源是______(在以下选项中选择合适的一项)

    A、 B、 C、 D、
    (2)、如图为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F、G为计时器打出的连续的计时点。根据有关数据可知,AE间的距离为cm。打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m/s,(此空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小车的加速度为m/s2(此空保留二位小数)。

  • 7、如图(甲)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已知质量且质量相等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关系的实验。

    (1)实验中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A.弹簧测力计          B.电磁打点计时器          C.毫米刻度尺

    (2)如图(乙)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图,纵轴是钩码的重力F=mg , 横轴是弹簧形变量x。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N/m , 图线不通过原点的原因是

  • 8、用打点计时器、平板、小车等器材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

    (1)、穿入打点计时器限位孔的纸带,正确的是(填“甲”或“乙”)
    (2)、如图是学生即将释放小车之前的装置图及操作,以下存在错误的是(  )
    A、细线与木板不平行 B、打点计时器接的是直流电源 C、小车释放的位置离计时器较远 D、无论什么计时器,使用时均要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 9、某同学在实验室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铁质小球被电磁铁吸附,断开电磁铁的电源,小球自由下落,已知小球的直径为0.5 cm,该同学从计时器上读出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1.00×103 s,则小球开始下落的位置距光电门的距离为(  )

    A、1 m B、1.25 m C、0.4 m D、1.5 m
  • 10、下列关于物理思想、物理方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亚里士多德通过斜面实验加逻辑推理的方法研究了自由落体运动 B、引入重心的概念,采用了等效思想,而瞬时速度是极限思想 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个小段的位移相加,这应用了“微元法” D、质点是理想化模型实际不存在。只要物体的形状与大小,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物体就可以看着质点
  • 11、某同学在上体育课时不小心受伤,需要紧急送往就近医院,导航显示从我校中学到中心医院驾车时间最短约28min,里程约12km,预计到达时间为16:17,并且提示全程限速60km/h。根据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时间16:17指的是时间间隔 B、根据信息“28min、12km”可以算出平均速度 C、给受伤的同学选择个合适的座位,汽车不可以视为质点 D、研究汽车在地图上的实时位置时,汽车不可视为质点
  • 12、大疆无人机在一次军演中,以5m/s的速度,竖直向下匀速飞行,此时释放炸弹,经过3秒,看到地面火光。则无人机释放炸弹时距离地面高度约为(  )
    A、15m B、45m C、60m D、30m
  • 13、我校运会上,运动员跑步的两个瞬间,甲图中后脚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F1 , 乙图前脚受到的摩擦力为F2。则关于这两个摩擦力F1F2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F1,F2都是阻力,都与运动方向相反 B、F1,F2都是滑动摩擦力 C、F1向前,F2向后 D、F1向后,F2向前
  • 14、人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行动经过的时间叫反应时间。我们可以采用下面的实验测出自己的反应时间。请一位同学用两个手指捏住木尺顶端,你用一只手在木尺下部做握住木尺的准备,但手的任何部位在开始时都不要碰到木尺,当看到那位同学放开手时,你立即握住木尺,根据木尺下降的高度,可以算出你的反应时间。若某次测量中木尺下降了约20cm , 其中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由此可知此次你的反应时间约为(  )

    A、0.05s B、0.1s C、0.15s D、0.2s
  • 15、甲、乙两车在同一地点同时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甲如图所示,则(  )

    A、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 B、计时开始甲的加速度为0 C、t1时刻,甲与乙在同一位置 D、t1时刻,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 16、在某段公路上,分别有图示的甲、乙两块告示牌,告示牌上面数字的意思是(  )

    A、甲是指位移,乙是指平均速度 B、甲是指路程,乙是指平均速度 C、甲是指位移,乙是指瞬时速度 D、甲是指路程,乙是指瞬时速度
  • 17、在风驰电掣的高铁车厢中,乘客把水杯放在座位前的小桌板上,欣赏着窗外春意盎然的田野。乘客认为“水杯是静止的”“高楼大厦是运动的”。他所选择的参考系分别是(  )
    A、车厢,大地 B、大地,车厢 C、车厢,车厢 D、大地,大地
  • 18、小李同学去超市买日用品,先向东走了400m,拐弯向南行走300m,他共行走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
    A、700m 500m B、500m 700m C、700m 700m D、500m 500m
  • 19、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  )
    A、位移 B、 C、速度变化量 D、质量
  • 20、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由粒子源、加速电场、静电分析器、偏转电场四部分组成。S处的粒子源“飘”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经A、B间的加速电场加速后,粒子可以进入辐向电场(电场强度方向指向O),沿着半径为r的圆弧运动。从辐向电场射出后,粒子沿平行金属板M、N中的M板左端边缘以速度v0水平射入电场,并以此刻开始计时。平行金属板M、N间加有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UMN , 电压的大小为U0 , 周期为T,不计粒子重力。

    (1)、求A、B间加速电场的电压U和C、D处的电场强度E的大小;
    (2)、若粒子经过一段时间后从N板右侧边缘水平射出,求板长L和两板间距d分别满足的条件;
    (3)、若金属板足够长,要求该粒子打到N板时动能最大,则两板间距d应当满足什么条件?
上一页 38 39 40 41 4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