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一小木块漂浮在足够宽水面上且处于静止状态,对木块施加向下的力使其偏离平衡位置处于静止状态,在t=0时由静止释放,释放后木块的运动可视为简谐运动,周期为1s。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小球在t=5.5s时刻(  )

    A、位移最大,方向为正 B、速度最大,方向为正 C、加速度最大,方向为负 D、受到的浮力最大
  • 2、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与恒压直流电源连接,板间距离为d , 一带电粒子恰好静止于电容器极板正中央。若保持下极板不动,用绝缘工具在极短时间内将上极板向上平移d4 , 粒子打在极板上的动能为E1;若保持上极板不动,用绝缘工具在极短时间内将下极板向上平移d4 , 粒子打在极板上的动能为E2。不计空气阻力和电容器充放电的时间,则E2E1等于(  )

    A、35 B、53 C、34 D、54
  • 3、石墩路障在生活中很常见,对于保障行车安全和管制交通秩序发挥重要作用。如图甲所示,工人用叉车将一球形石墩路障运送至目的地,拉动装置的结构简易图如图乙所示,BAC=90 , 两叉车臂相互平行且间距等于石墩半径。在水平匀速拉动叉车的过程中,叉车臂AC与水平方向夹角维持为30。不计球形石墩表面摩擦,则单个叉车臂受到石墩的压力大小为(石墩重力为mg)(  )

    A、32mg B、12mg C、34mg D、14mg
  • 4、如图甲所示,两颗人造地球卫星1、2在同一平面内沿同一方向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周期分别为T1 T2 , 轨道半径分别为r1 r2。某时刻开始计时,两卫星间距Δr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t0=17T1 , 则r1r2等于(  )

    A、2 B、4 C、6 D、8
  • 5、如图所示为一理想变压器示意图,其原线圈与一个理想电流表串联后接在电压有效值恒定的交流电源两端,两副线圈分别接上定值电阻R1R2。若仅闭合开关S1 , 电流表读数为2I;若仅闭合开关S2 , 电流表读数为I。若同时闭合开关S1S2 , 则电流表读数为(  )

    A、2I B、2.5I C、3I D、3.5I
  • 6、小车内固定有垂直于运动方向的水平横杆,物块M套在横杆上,一个小铁球用轻质细线吊在物块底部。当小车以恒定速率v通过某一水平弯道时(可视为圆周运动),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 如图所示。若小车以更大的恒定速率通过该弯道,设小车在通过弯道的过程中,小球、物块与小车均保持相对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变大 B、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变大 C、横杆对物块的摩擦力变大 D、横杆对物块的支持力变大
  • 7、如图所示,等腰三角形ABC是一玻璃砖的横截面,其中AB=BC。在该横截面内,由a b两种单色光组成的细光束以平行于底面AC的方向从侧面AB上的O点射入玻璃砖,在底面AC上发生全反射后分别从侧面BC上的M N两点射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是黄光,则b可能是蓝光 B、在该玻璃砖中,b光的传播速度小于a光的传播速度 C、ab为光源分别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a光相邻干涉亮条纹间距比b光大 D、b光照射到某金属上能发生光电效应,则a光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
  • 8、近年来,人们不断追求清洁、高效能源,其中最有效的是核聚变。“第三代”核聚变又称氦3反应,其核反应方程为23He+23He24He+2X。已知23He  24HeX的质量分别为m1m2m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核反应方程中的X是正电子 B、该反应过程中满足关系2m1=m2+2m3 C、23He的比结合能小于24He的比结合能 D、目前我国的秦山、大亚湾等核电站广泛使用氦3为原料进行核反应发电
  • 9、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中的实线所示,t=0.5s时刻的波形图如图中的虚线所示,0~0.5s时间内,平衡位置位于x=4m处的质点加速度方向未发生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源振动的周期为1.5s B、该简谐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C、该简谐横波传播的速度大小为4m/s D、平衡位置位于x=1.5m处的质点在t=0时的速度方向为y轴正方向
  • 10、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的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如下:

    (1)测量木块的质量m=50g;

    (2)按照如图方式组装实验器材,将木块一端通过轻绳连接弹簧测力计,平板小车一端通过轻绳连接电动机,由电动机带动平板小车运动;

    (3)打开电动机开关,待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读数,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可知此时木块与平板小车间的摩擦力大小为N;

    (4)在木块上方的凹槽中逐个加入质量为m0=50g的砝码,重复上一步骤,记录数据;

    (5)将实验所得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n

    1

    2

    3

    4

    压力FN

    0.49

    0.98

    1.47

    1.96

    弹簧测力计示数f

    (3)的读数

    0.68

    1.00

    1.35

    (6)将以上4组数据绘制在f-FN图像中,请在f-FN图像中补充第1组数据点并作图。通过图像分析可得,平板小车与木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保留2位有效数字)。

  • 11、某同学利用无人机玩“投弹”游戏。无人机以v0=15m/s的速度水平向右匀速飞行,在某时刻释放了一个小球。此时无人机到水平地面的距离h=20m , 空气阻力忽略。(g=10m/s2)求:

    (1)小球下落的时间;

    (2)小球落地时的水平位移;

    (3)小球落地瞬间的速度大小。

  • 12、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探究共点力合成的规律”.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

    (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的示数为N(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下列的一些做法中,是该实验中必须的实验要求是 . (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实验中必须保证OB水平          B.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

    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AO与OB的夹角不变

    (3)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A的指针稍稍超出量程,你的解决办法是.

  • 13、如图所示,是一直升机通过软绳打捞河中物体,物体质量为m,由于河水的流动将物 体冲离使软绳偏离竖直方向,当直升机相对地面静止时,绳子与竖直方向成θ角度,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绳子的拉力为mgcosθ B、绳子的拉力可能小于mg C、物体受到河水的作用力等于绳子拉力的水平分力 D、物体受到河水的作用力大于绳子拉力的水平分力
  • 14、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重力分别是GA=5NGB=6N。A用细线悬挂在顶板上,B放在水平面上,A、B间轻弹簧的弹力F=2N , 则地面对B的支持力FN的可能值分别是(       )

    A、3N B、8N C、4N D、6N
  • 15、如图所示,在光滑斜面上,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拉着小车一起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力F逐渐减小,则小车在向上继续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加 B、物体的加速度增加,速度减小 C、物体的速度减小,对斜面的压力不变 D、物体的速度增加,对斜面的压力也增加
  • 16、物体做直线运动,以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它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该物体(  )

    A、在前2s内和26s内的加速度相同 B、在前6s内一直向右运动 C、46s内和68s内的位移相同 D、在8s末离出发点的距离最远
  • 17、2023年7月10日,2023CBA夏季联赛揭开大幕。比赛中,段昂君帮助球队以79:69成功拿到“开门红”。如图所示,某轮比赛中段昂君竖直跳起将篮球扣入篮筐中,他在竖直上升过程中前一半位移用来完成技术动作,后一半位移用来姿态调整,到达最高点后刚好手臂举起将球扣入篮筐。已知段昂君站立举手能达到的高度为2.55m,起跳后只受重力,篮球筐距地面高度为3.05m,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篮球可视为质点,则他用于完成技术动作的时间为(  )

    A、1010s B、510s C、1.0s D、10-510s
  • 18、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和路程在大小上总相等 B、位移用来描述直线运动,路程用来描述曲线运动 C、其实,位移和路程是一回事 D、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 19、东方超环(EAST),俗称“人造小太阳”,是中国科学院自主研制的磁约束核聚变实验装置。高速粒子束(包含带电离子和中性粒子)中的带电离子对实验装置有很大的破坏作用,因此需要利用“偏转系统”将带电离子从粒子束剥离出来。“偏转系统”的原理简图如图所示,混合粒子中的中性粒子继续沿原方向运动,被接收器接收;而带电离子一部分打到下极板被吸收(极板边缘不吸收离子),剩下的进入磁场发生偏转被吞噬板吞噬。已知离子带正电,电荷量为q , 质量为m , 两极板间电压为U , 间距为34d , 极板长度为d。均匀分布的高速粒子束宽度为34d , 以平行于极板的初速度v0=43qUm全部进入两极板间,离子和中性粒子的重力可忽略不计,不考虑混合粒子间的相互作用,sin37=0.6cos37=0.8

    (1)、要使离子能直线通过两极板,则需在两极板间施加一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B1 , 求B1的大小;
    (2)、若撤去极板间磁场B1 , 能进入B2磁场的带电离子数为N1 , 打在下极板离子数为N2 , 求N1N2
    (3)、若撤去极板间磁场B1B2边界足够大,取值范围为1dmUqB22dmUq。从两极板正中央O点平行于极板射入的离子经偏转后均落在吞噬板上被吞噬,求落点间的最大距离Δx
  • 20、如图甲所示,两根足够长的平行光滑金属导轨固定在水平面内,导轨间距L=1.0m , 左端连接阻值R=3.0Ω的电阻(导轨电阻不计),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5T , 方向竖直向下。质量m=0.2kg、长度L=1.0m、电阻r=1.0Ω的金属杆获得一速度在导轨上向右运动,并与导轨始终保持垂直且接触良好。某时刻开始对杆施加一水平向右的力F , 此时记为t=0时刻,杆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

    (1)、t=0s时,求电路中的电流I的大小和金属杆PQ两端的电压UPQ
    (2)、0~0.4s内,求金属杆位移的大小和流经电阻R的电荷量;
    (3)、0~0.4s内,若电阻R产生的焦耳热为0.66J , 求拉力F做的功。
上一页 230 231 232 233 23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