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假设一团沙尘暴中所含物质种类及每种物质质量均不变,关于这团沙尘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沙尘暴的内能是其中所有空气的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其他物质颗粒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B、沙尘暴中沙尘颗粒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C、该沙尘暴从温度较低的内蒙古高原吹到温度较高的黄淮地区,温度逐渐升高、风势逐渐减弱,则其内能逐渐减小 D、沙尘暴中的所有沙尘颗粒所做的无规则运动是布朗运动
-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证明原子核里有质子 B、汤姆孙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 C、普朗克提出组成黑体的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个最小能量的整数倍 D、玻尔认为氢原子中的电子能量是量子化的,但轨道是连续的
-
3、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有一等边三角形ABC,边长为60cm,电场方向和△ABC所在平面平行,现将电荷量 q=-4×10-6C的点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动到B点,静电力做功-2.4×10-5J的功,该电荷从C点移到A点,电场力做功4.8×10-5J的功。
(1)如果规定B点的电势为零,则A 点和C点电势φA、φC分别是多少?
(2)电场强度E的大小和方向。

-
4、某兴趣小组利用电流传感器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设计电路如图甲所示。
(1)、将开关S与2连接时电源短时间内对电容器完成充电,充电后电容器右极板带(选填“正”或“负”)电;(2)、然后把开关S接1,电容器放电,计算机记录下电流传感器中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图乙中所围的面积约为38个方格,根据I-t图像估算电容器在充电结束时储存的电荷量为C;已知直流电源的电压为6V,则电容器的电容为F;(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如果不改变电路其他参数,调大滑动变阻器的阻值,重复上述实验,则充电时I-t曲线与横轴所围成的面积将(填“变大”“不变”或“变小”);(4)、在“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实验中,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A、在ef之间串联一个微型直流小风扇,可以展示电容器是储能元件 B、更换电容C值更小的电容器,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电容器放电时释放的电荷量仍不变 C、将电源电压增大,但不超过电容器的耐压,可以增大电容器放电时释放的电荷量 D、将变阻器阻值增大,可以减少电容器的放电时间 -
5、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物体a、b与两个轻弹簧p、q相连,p、q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 , q弹簧下端与地相连,a、b之间用轻绳连接,其中a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开始时p弹簧处于原长,物块都处于静止,现用水平力缓慢地向左拉p弹簧的左端,使b缓慢上移(桌子够高),滑轮处摩擦不计,当q弹簧的弹力为原来的时,p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

-
6、从北京飞往杭州的波音737航班,到达萧山机场后,以60m/s的速度着陆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m/s2 , 则:
(1)客机在第5s末的速度是多少;
(2)客机在前6s的位移是多少。
-
7、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现有木板、白纸、图钉、橡皮条、细绳套和弹簧测力计。


(1)下列是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的想法,其中正确的是;
A.拉橡皮条的细线稍微长一些,以便更准确的测量拉力方向
B.拉橡皮条时,弹簧秤、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C.当把结点拉到达某一设定位置O点时,拉力F1和F2的夹角越大越好
D.在每组实验中O点位置可以改变
(2)某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C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其示数为N。
(3)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填“F”或“F'”)。
(4)图丙是某次实验记录的部分信息,其中合力F=8N,分力F2方向确定、与合力F夹角为θ=30°,则另一分力F1的最小值是N。
-
8、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电源用的是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他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标出来。(本题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1)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再(填“释放纸带”或“接通电源”);
(2)根据纸带上的数据可以得到vB=m/s,vF=m/s;
(3)如果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求物体的加速度a=m/s2。
-
9、一名同学利用如图1装置做“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的实验。

(1)下列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为(填实验步骤前的序号)。
A.以弹簧长度l为横坐标,以钩码质量m为纵坐标,标出各组数据(l,m)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B.记下弹簧下端不挂钩码时,其下端指针在刻度尺上指示的刻度l0;
C.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把刻度尺;
D.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2个、3个……钩码,待钩码静止后,读出弹簧下端指针指示的刻度并记录,然后取下钩码;
E.由图像找出m与l间的函数关系,进一步写出弹力与弹簧长度之间的关系式(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

(2)图2中已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描点,请作出钩码质量m与弹簧长度l之间的关系图线。此实验得到弹簧的劲度系数k= N/m(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10、如图甲、乙所示,物体A、B在力F作用下一起以相同的速度沿F方向匀速运动,关于物体A、B所受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物体A受摩擦力,且方向与F相同 B、图甲中物体A不受摩擦力 C、图乙中物体A受摩擦力,且方向与F相同 D、图乙中物体B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且方向和F相反 -
11、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用了4s时间经过A、B两根电线杆,已知A、B间的距离为40m,车经过B时的速度为15m/s,则( )A、车从出发到A杆所用时间为2s B、车的加速度为2.5m/s2 C、车经过A、B两根电线杆中点时的速度为10m/s D、从出发点到B杆的距离是45m
-
12、如图所示,空中有A、B两个小球的初始高度差为h1。先将小球A由静止释放,当A下落高度为h2时,再将小球B由静止释放,结果两小球同时落到地面上,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A距离地面的高度为( )
A、 B、 C、 D、 -
13、如图为港珠澳大桥上四段110m的等跨钢箱连续梁桥,若汽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ab段的时间为t。则( )
A、通过cd段的时间为3t B、通过ce段的时间为 C、ae段的平均速度小于ce段的平均速度 D、ae段的平均速度等于c点的瞬时速度 -
14、甲、乙两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甲的图线为直线,乙的图线为抛物线,时刻乙图线达最低点,0、时刻两图线相交。关于两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间内,甲、乙两物体速度方向相同 B、时间内,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同 C、时间内,甲物体一直做减速运动 D、时间内,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率相同 -
15、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t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它表示A、物体在任意时刻的运动速度均为3m/s B、物体在时刻的运动速度为3m/s C、物体的位移为全程一半时的速度为3m/s D、物体在t秒内发生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为3m/s
-
16、有下列几种情景:①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②在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③磁悬浮列车在轨道上高速匀速行驶。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正确分析和判断( )A、情景①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 B、情景②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 C、情景②轿车紧急刹车,虽然速度变化很大,但加速度还是很小 D、情景③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很大
-
17、2020年11月16日23时54分,万州区发生3.2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震中位于北纬30.69度,东经108.38度的新田镇。某同学利用手机地图查看了自己居住地离新田镇的距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59分钟”是指的时刻 B、“25公里”是指的位移 C、若选用其他备选路线,位移是相同的 D、若要研究汽车按路线开往新田镇的平均速率,不能将汽车看为质点
-
18、下列关于重力和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上 B、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C、地球表面所有物体受到的重力方向都相同 D、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
19、如图为我国歼击机在大型航展上编队飞行时的情形,若飞机做曲线运动,则( )
A、飞机受到的合力沿轨迹的切线方向 B、飞机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 C、飞机的速度一定发生变化 D、飞机受到的合力对飞机做的功一定不为零 -
20、如图,圆环形导体线圈a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a的正上方固定一竖直螺线管b,二者轴线重合,螺线管与电源和滑动变阻器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下滑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线圈a中将产生俯视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B、穿过线圈a的磁通量变小 C、线圈a有扩张的趋势 D、线圈a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N将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