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图,物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4m和m,开始A、B均静止,细绳拉直,在竖直向上拉力F=6mg作用下,动滑轮竖直向上加速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动滑轮的质量、半径忽略不计,不考虑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且细绳足够长,则在滑轮向上运动过程中,物块A和B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
A、 , B、 C、 , D、 , -
2、“奇迹石”是挪威最负盛名的旅游景点,有一块5m3大的石头卡在两个绝壁间,如图甲所示。将该景观简化成如图乙所示的模型,右壁竖直,左壁稍微倾斜。设左壁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石头的质量为m,忽略一切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石头对右壁的压力与右壁对石头的压力相互平衡 B、石头对左壁的压力大小小于石头的重力大小 C、石头对左壁的压力大小为 D、若随着风化程度的增加,导致夹角θ减小,则石头对左壁的压力增大 -
3、据报道世界篮球球民已经超过15亿,中国篮球球民已达1.25亿,篮筐的统一标准距地面高度为。在标准篮球场地的某次比赛中,某同学在距离篮筐中心某位置跳起投篮,该同学将球出手的瞬时速度大小 , 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60°,篮球到达篮筐中心时,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为45°,如图所示。将篮球看成质点,忽略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求:
(1)、篮球从出手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2)、篮球抛出点与篮筐中心的水平距离x;(3)、篮球抛出点离地面的高度h。 -
4、一列简谐横波在时的波形图如图(a)所示,P、Q是介质中的两个质点。图(b)是质点Q的振动图象。求:
(1)波速及波的传播方向;
(2)质点Q的平衡位置的x坐标。

-
5、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图示装置来探究影响电荷间静电力的因素。图甲中,A是一个带正电的小球,系在绝缘丝线上带正电的小球B会在静电力的作用下发生偏离,静电力的大小可以通过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显示出来。
(1)、他们分别进行了以下操作。①把系在丝线上的带电小球B先后挂在如图甲中横杆上的等位置,小球B平衡后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依次减小,由此可得,两小球所带电量不变时,距离增大,两小球间静电力。(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使小球B处于同一位置,增大小球A所带的电荷量,小球B平衡时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增大,由此可得,两小球距离不变时,电荷量增大,两小球间静电力。(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以上实验采用的方法是______(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等效替代法 B、理想实验法 C、控制变量法 D、微小量放大法 -
6、如图所示,在直角三角形ABC内存在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AB边长度为d;∠C= , 现垂直于AB边射入一群质量均为m,电荷量均为q,速度相同的带正电粒子(不计重力),已知垂直于AC边射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0 , 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长的粒子经历的时间为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4t0 B、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C、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为 D、粒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为 -
7、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1)、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2)、实验获得一条纸带,截取点迹清晰的一段并测得数据如图所示,已知打点的频率为 50Hz,则打点“13”时,重锤下落的速度大小为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某同学用纸带的数据求出重力加速度g=9.77m/s2 , 并用此g值计算得出打点“1”到“13”过程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小值为5.09m,另计算得动能增加值为5.08m(m为重锤质量)则该结果(选填“能”或“不能”)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
8、如图所示,在细绳的拉动下,半径为r的卷轴可绕其固定的中心点O在水平面内转动。卷轴上沿半径方向固定着长度为l的细管,管底在O点。细管内有一根原长为、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弹簧底端固定在管底,顶端连接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插销。当以速度v匀速拉动细绳时,插销做匀速圆周运动。若v过大,插销会卡进固定的端盖。使卷轴转动停止。忽略摩擦力,弹簧在弹性限度内。要使卷轴转动不停止,v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
9、利用砚台将墨条研磨成墨汁时讲究“圆、缓、匀”,如图,在研磨过程中,砚台始终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当墨条的速度方向水平向左时,( )
A、砚台对墨条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B、桌面对砚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C、桌面和墨条对砚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桌面对砚台的支持力与墨条对砚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
10、如图所示,物体自O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C、D为其运动轨迹上的四点,测得AB=2 m,BC=3 m.且物体通过AB、BC、CD所用的时间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求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 B、可以求得CD=4 m C、可以求得OA之间的距离为1.125 m D、可以求得OB之间的距离为12.5 m -
11、图像能够直观描述物理过程,能形象表述物理规律,能有效处理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为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A、B、C三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则时间内,三物体的平均速度不相等 B、乙图中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C、丙图中,阴影面积表示时间内物体的末速度 D、丁图中所描述的物体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该物体的加速度 -
12、假设某运载火箭点火后以加速度大小由静止开始从地面竖直上升,点火后时从运载火箭掉出一小重物,忽略空气阻力,取 , 。求:(1)、小重物从运载火箭掉出时的速度大小v;(2)、小重物距离地面的最大高度H;(3)、小重物从运载火箭上掉出到落回地面的时间。
-
13、为竖直转轴,细绳和的结点C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两绳能承担的最大拉力均为 , 当和均拉直时。能绕竖直轴匀速转动,因而C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g取)求:
(1)小球的线速度增大为何值时,绳才刚好被拉直?
(2)若小球的速率继续增加,哪条绳先断,此时小球的速率多大?

-
14、中国于2023年5月30号成功发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如图,“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后先在近地圆形轨道Ⅰ上运动,到达轨道a点时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到达b点时再次点火进入圆轨道Ⅲ。载人飞船离地球表面的距离为h。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忽略地球自转。求:
(1)地球的质量M;
(2)中国空间站绕地球运动的线速度v大小。
-
15、“北斗系统”的卫星由若干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如图中A)、倾斜轨道卫星(如图中B)和极地轨道卫星(如图中C)三种轨道卫星组成,若它们都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关系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三种卫星的线速度大小关系为 B、三种卫星的角速度大小关系为 C、三种卫星的周期大小关系为 D、三种卫星的加速度大小关系为 -
16、为避免野外高压输电线遭受雷击,在三条输电线上方往往架设有两条与大地相连的导线。下列选项中,与该措施原理相同的是( )
A、静电除尘设备 B、建筑物顶部安装避雷针 C、音、视频等信号线包裹金属网 D、电子点火器的钉尖形放电极 -
1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光滑的平台上,系在物体上的水平绳子跨过光滑的定滑轮,由地面上的人以速度水平向右匀速拉动,在人从地面上平台边缘、绳子竖直状态开始,向右行至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物体的末速度为 B、物体动能的增量为 C、绳的拉力对人所做的功为 D、绳的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
18、如图所示,实线为电场的等势线,虚线是一带电粒子仅在此电场作用下的运动轨迹,M、N分别是运动轨迹与等势面b、d的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粒子带正电荷 B、粒子在M点的电势能小于在N点的电势能 C、若粒子从M点运动到N点,则动能增大 D、M点的电场强度比N点的小 -
19、对研究对象或研究过程建立理想化模型,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对实际问题进行理想化处理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是物理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各组均属于理想化模型的是( )A、元电荷、点电荷 B、自由落体运动、重心 C、元电荷、重心 D、质点、匀强电场
-
20、一列长的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轨道正前方有一长的隧道。列车员在火车车头距离隧道口处第一次鸣笛,经听到第一次鸣笛的回声。一段时间后列车员第二次鸣笛,经听到第二次鸣笛的回声。已知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 , 隧道口上方为比较陡峭的高山,只考虑声音在隧道口上方产生的回声。求:(1)、火车行驶的速度大小;(2)、火车完全通过隧道所用的时间t;(3)、火车第一、二次鸣笛的时间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