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某天文爱好者在观测某行星时,测得绕该行星的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的三次方与运动的平方满足如图所示的关系,图中a、b、R已知,且R为该行星的半径,万有引力常量为G。
(1)求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
(2)该行星的密度。
-
2、如图所示,人们有时用“打夯”的方式把松散的地面夯实。设某次打夯符合以下模型:两人通过绳子将重物从地面提升,当重物重心上升20cm时,两人同时释放绳子,让重物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最终重物落地将地面夯实。已知重物的质量为50kg,重物与地面接触0.02s后停止运动,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试求:
(1)重物在空中自由下落过程中重力的冲量大小;
(2)地面对重物的平均作用力的大小。
-
3、如图所示,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牛顿设想:把物体从高山上水平抛出,速度一次比一次大,落地点也就一次比一次远;抛出速度足够大时,物体就不会落回地面,成为人造地球卫星。关于该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当水平抛出的物体速度较小时,物体沿直线运动至地面 B、如果在高山顶向上抛出物体,速度足够大时,物体将不会回到地球 C、不断增大物体的初速度,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引力将不能视为恒力 D、不断增大物体的初速度,直至使物体成为人造地球卫星,在此之前每次抛出物体的运动轨迹都是抛物线 -
4、在水平地面上一滑板运动员以一定速度向前滑行,在横竿前起跳,人与滑板分离后,分别从竿的上、下通过,运动员越过竿后仍落在滑板上,忽略人和滑板运动中受到的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员起跳后做斜抛运动,滑板做匀速运动 B、运动员与滑板分离后,在水平方向的分速度与滑板的速度总相同 C、运动员起跳时脚对滑板的作用力应斜向后下方 D、运动员起跳时脚对滑板的作用力应竖直向下
-
5、如图所示,关于下列各图受力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原木P在M、N两点各受一个弹力,方向均竖直向上 B、乙图中BC杆对滑轮的弹力不一定由B指向C C、丙图中静止的铁块只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 D、丁图中弹簧一定处于压缩状态 -
6、如图甲所示,在升降机的顶部安装了一个能够显示拉力大小的传感器,传感器下方挂上一轻质弹簧,弹簧下端挂一质量为m的小球,若升降机在匀速运行过程中突然停止,并以此时为零时刻,在后面一段时间内传感器显示弹簧弹力的大小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g为重力加速度,则( )
A、升降机停止前在向下运动 B、0 ~ t1时间内小球处于失重状态,t1 ~ t2时间内小球处于超重状态 C、t1 ~ t3时间内小球向下运动,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t3 ~ t4时间内小球向下运动,速度一直增大 -
7、如图,用水平力F将重力等于G的木块压在竖直墙面上,使木块静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由于木块静止,所以 F=G B、若撤去F,木块沿墙壁下滑时,木块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mg C、减小压力F,墙和木块间的静摩擦一定减小 D、增大压力F,墙和木块间的静摩擦力不变 -
8、如图,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在斜面底端A点正上方高度为10m处的O点,以5m/s的速度水平抛出一个小球,飞行一段时间后撞在斜面上,这段飞行所用的时间为( )(g=10m/s2)
A、2s B、 C、1s D、0.5s -
9、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搭载费俊龙、邓清明、张陆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入轨后,于北京时间2022年11月30日05时42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测量空间站质量的方法,原理如图所示。若已知神舟十五载人飞船质量为 , 其推进器的平均推力为1800N,在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后,推进器工作5s内,测出飞船和空间站速度变化是0.05m/s。则空间站的质量约为( )
A、 B、 C、 D、 -
10、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拉力F的作用,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4s末物体的速度为零 B、0~4s内物体的位移为零 C、0~4s内拉力对物体做功为零 D、0~4s内物体的动量变化量为零 -
11、在空中相同高度处以相同的速率分别抛出质量相同的三个小球。一个竖直上抛,一个竖直下抛,一个平抛。若不计空气阻力,三个小球从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中( )A、三个小球落地时的动量相同 B、三个小球动量的变化量相同 C、上抛球动量的变化量最大 D、下抛球动量的变化量最大
-
12、对下列几个物理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有( )A、击钉时,不用橡皮锤仅仅是因为橡皮锤太轻 B、跳高时,在沙坑里填沙,是为了减小人落地时地面对人的冲量 C、在车内推车推不动,是因为外力冲量为零 D、初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受相同制动力作用,质量小的先停下来
-
13、如图所示的四种明暗相间的条纹分别是红光、蓝光各自通过同一个双缝干涉仪器形成的干涉图样以及黄光、紫光各自通过同一个单缝形成的衍射图样(黑色部分表示亮纹).在下面的四幅图中从左往右排列,亮条纹的颜色依次是( )
A、红黄蓝紫 B、红紫蓝黄 C、蓝紫红黄 D、蓝黄红紫 -
14、如图所示,圆环形导体线圈a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a的正上方固定一竖直螺线管b,二者轴线重合,螺线管b与电源、滑动变阻器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下滑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线圈a中将产生沿顺时针方向(俯视)的感应电流 B、穿过线圈a的磁通量减小 C、线圈a有扩张的趋势 D、线圈a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N将增大 -
15、某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装置验证动滑轮下方悬挂的物块A与定滑轮下方悬挂的物块B(带有遮光条)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图中光电门安装在铁架台上且位置可调,滑轮质量不计且滑轮凹槽中涂有润滑油,以保证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可以忽略不计,细线始终伸直。A、B质量相等,遮光条质量不计,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看作滑块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实验时将物块B由静止释放。
(1)、用螺旋测微器测出遮光条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d=mm。(2)、某次实验中,测得t=11.60ms,则此时A的速度为m/s(保留2位有效数字)。(3)、改变光电门与物块B之间的高度h,重复实验,测得各次遮光条的挡光时间t,以h为横轴、为纵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坐标系中作出图像,如图丙所示,该图像的斜率为k,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若k=(用含g、d字母的表达式表示),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
16、关于教科书中出现的以下四张图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所示疾驰而过的急救车使人感觉音调变化,是由于共振引起的 B、图2所示竖直的肥皂膜看起来常常是水平彩色横纹,是由于光的衍射产生的 C、图3所示泊松亮斑现象是由于光的衍射产生的 D、图4所示水中的气泡看上去特别明亮,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 -
17、利用磁场实现离子偏转是科学仪器中广泛应用的技术。如图所示,Oxy平面(纸面)的第一象限内有足够长边界均平行轴的区域Ⅰ和Ⅱ,其中区域Ⅰ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区域Ⅱ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区域Ⅱ的下边界与轴重合。位于处的离子源能释放出电荷量 , 质量、速度方向与轴夹角为的正离子束,沿纸面射向磁场区域。不计离子的重力及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并忽略磁场的边界效应。
(1)、若 , 初速度①离子在磁场区域Ⅰ和Ⅱ中的运动半径分别为多少?
②求离子离开磁场区域Ⅰ的横坐标;
③若在磁场区域Ⅱ中存在一个与运动方向始终相同的推力 , 离子恰能沿方向离开磁场,并进入第四象限,求离子离开磁场区域Ⅱ的坐标;
(2)、若 , 离子恰能沿方向离开磁场,并进入第四象限,请问离子的初速度是多少?(类比正弦式交流电) -
18、某中学兴趣小组研究了电机系统的工作原理,认识到电机系统可实现驱动和阻尼,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电阻不计的“L型”金属导轨由足够长竖直部分和水平部分连接构成,竖直导轨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导体棒与竖直导轨始终良好接触并通过轻质滑轮连接重物 , 初始被锁定不动。已知导体棒的质量为 , 重物质量为0.3kg,竖直导轨间距为。电源电动势 , 内阻为 , 定值电阻阻值 , 电容器的电容 , 其余电阻均不计,摩擦不计。
(1)、把开关k接1,解除导体棒锁定,导体棒经时间恰好开始匀速上升,求①导体棒匀速上升时的速度;
②此过程导体棒上升的高度;
(2)、把开关k接2,解除导体棒锁定,导体棒经时间 , 求此时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3)、把开关k接3,解除导体棒锁定,导体棒经时间恰好开始匀速下落,求此过程中回路产生的总焦耳热。 -
19、如图所示,一端开口的绝热试管竖直放置,开口朝上,试管总长 , 横截面积 , 试管内用水银封闭一段理想气体,气柱高度与水银柱高度均为总长 , 试管下侧内部有一电阻丝,电阻丝的体积可忽略。该理想气体初始处于状态A,现通过电阻丝对封闭的气体缓慢加热,使水银上液面恰好到达玻璃管开口处,气体处于状态。继续对封闭气体缓慢加热,直至水银恰好即将全部流出,气体达到状态。已知大气压强(约为),重力加速度大小。求:
(1)、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对外所做的功;(2)、气体从状态到状态 , 其分子平均动能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试管内壁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已知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 , 内能增加 , 求整个过程电阻丝放出的热量。 -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双缝干涉实验可以用光强弱一些,不会损坏眼睛的激光进行实验,这时不需要单缝 B、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大小的实验中,用注射器向水面滴1滴纯油酸即可 C、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中,未记录小球的半径,利用实验数据作出图像,利用斜率计算重力加速度,其结果不影响 D、要研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为了避免漏气,应在活塞与注射器壁间涂有润滑油,压缩气体时操作越快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