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在人行立交天桥上,偶尔有建筑材料脱落现象,给正在天桥下方行驶车辆带来安全隐患。如图,地面上O点正上方的天桥P点处有一软胶脱落,当软胶以a = 9 m/s2加速度自由下落时,与O点水平距离s = 0.5 m处,刚好有一长L = 2.5 m的平板汽车朝O点向左行驶。软胶与小车上表面的竖直高度为h = 4.5 m。

    (1)、求软胶下落到与小车上表面等高的A处的时间;
    (2)、若汽车以v1 = 0.5 m/s的速度,加速度大小a1 = 2 m/s2向左匀加速运动,试判断软胶是否能落到小车上?如果能,求落点到小车左端的距离;如果不能,求软胶落到A处时小车左端到A点的水平距离;
    (3)、若从图中位置开始,让平板车以v2 = 1 m/s初速度,分别以不同的加速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为使软胶不落到小车上,求小车的加速度应满足的条件。
  • 2、小飞和小敏在一起玩遥控小车,小敏操纵遥控器使小车从水平面上O点静止起动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1=0.03m/s2 , 到达坡底A点的速度为0.3m/s , 立即关闭小车电源,此时小飞以恒定的速率从O点出发跑去追小车,刚好在小车停下时追到小车,小车沿着粗糙的斜坡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0.15m/s2。不计小车在A点处的速度损失,求:

    (1)、小车从O点出发到停在斜坡上B点过程中运动的时间和路程:
    (2)、小飞追小车的平均速率。
  • 3、如图所示,一重为40N的木块原来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某瞬间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两个相反方向的力F1F2的作用,其中F1=13NF2=6N , 已知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木块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若撤去力F2 , 求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 4、在“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的分组实验中:

    (1)、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通过处理数据得到了如图(a)所示的Fl图像,其中F为弹簧弹力,l为弹簧长度。请通过图(a),分析并计算该弹簧的原长l0=cm , 弹簧的劲度系数k=N/m。该同学将该弹簧制成一把弹簧测力计,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b)所示时,该弹簧的长度l=cm。
    (2)、探究实验中某小组作出弹簧弹力与形变量之间的关系如图c所示,出现这样的原因应该是(     )
    A、误将弹簧的长度当作形变量 B、悬挂钩码数量过多,导致弹簧的形变量超出了其弹性限度 C、悬挂的钩码没有成倍增加
  • 5、频闪摄影是研究变速运动常用的实验手段。在暗室中,照相机的快门处于常开状态,频闪仪每隔一定时间发出一次短暂的强烈闪光,照亮运动的物体,于是胶片上记录了物体在几个闪光时刻的位置。如图是小球自由下落时频闪照片示意图,以A位置为刻度起点,单位是频闪仪每隔0.02s闪光一次。

    (1)、若要从拍得的照片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在此实验中还必须使用的器材______。(填正确答案前面的标号)
    A、毫米刻度尺 B、秒表 C、光电门 D、天平
    (2)、小球下落过程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于操作员的疏忽忘了记录D位置的刻度,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补充D位置对应的刻度是mm,小球下落到B位置的速度为m/s,通过这幅照片得到小球自由下落的加速度是m/s2。(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 6、如图甲所示,一人用由0逐渐增大的水平力F推静止于水平地面上质量为20kg的木箱,木箱所受的摩擦力Ff与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m/s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人的推力为20N时,木箱受的摩擦力为20N B、当人的推力为25N时,木箱受的摩擦力为20N C、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05 D、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
  • 7、中国跳水队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的表现堪称完美,包揽了全部8枚金牌,创造了历史。这支队伍被誉为“梦之队”,他们的出色表现与平时的刻苦训练密不可分。如图所示为运动员训练时从离开跳板开始计时,跳水过程中运动员重心的vt图像,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 , 运动员的运动轨迹视为直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0.2s时运动员开始进入水中 B、运动员起跳速度大小为2m/s C、t=2s时运动员刚好浮出水面 D、跳板离水面的高度是3m
  • 8、某同学在墙前连续拍照时,恰好有一小重物从墙前的某高处由静止落下,拍摄到重物下落过程中的一张照片如图所示.由于重物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已知每层砖的平均厚度为6.0cm,这个照相机的曝光时间为1.0×102s , 则(     )

    A、石子下落到A位置时的速度约为12m/s B、石子下落到A位置时的速度约为6m/s C、石子下落点到A位置的高度约为7.2m D、石子下落点到A位置的高度约为14.4m
  • 9、如图所示,打印机进纸槽里叠放有一叠白纸,进纸时滚轮以竖直向下的力F压在第一张白纸上,并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滚轮与第一张纸不打滑,但第一张纸与第二张纸间发生相对滑动。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滚轮与白纸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 , 白纸之间、白纸与纸槽底座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2 , 每张白纸的质量为m,不考虑静电力的影响,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滚轮与第一张白纸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μ1F B、第一、二张白纸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μ2(F + mg) C、第二、三张白纸间的摩擦力为μ2(F + 2mg) D、最下方的纸受到纸槽底座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 10、下图是质点甲和乙在同一条直线上同方向运动的vt图像。已知在t=20s时甲、乙相遇,则(     )

    A、t=0时,乙在甲的前面 B、甲的加速度a=1m/s2 C、t=8s时,甲、乙速度相同 D、在甲、乙速度相等时,甲、乙相距48m
  • 11、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文明礼仪的意识,兴宁一中每个年级都成立了礼仪队,由每个班级轮流进行,佩戴礼仪带,站在教学楼楼梯入口处的水平地面上,看见老师要弯腰行礼。如图所示,弯腰时人上身前倾一定角度,全身保持平衡,脚相对地面静止不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脖子对头的作用力沿脖子斜向上 B、脖子对头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 C、脚受到向前的静摩擦力 D、脚受到向后的静摩擦力
  • 12、小王上完体育课后去学校的超市买了一瓶矿泉水,马上就要上课了,小王就手握着矿泉水瓶跑回教室,现将小王的运动简化为小王手握矿泉水瓶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且瓶身处于竖直方向,与手没有相对滑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瓶子受到弹力是因为瓶子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B、瓶子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滑动摩擦力 C、小王的手握得越紧,矿泉水瓶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D、瓶子受到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
  •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鸡蛋碰石头,鸡蛋破的原因是鸡蛋受到的力大于石头受到的力 B、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物体的重心有可能在物体之外 C、“风吹草动”草受到了力,但没有施力物体,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也是存在的 D、物体受到的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
  • 14、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绚丽瑰宝,其中不少蕴含着朴素的物理规律,比如关于诗仙李白的千古名篇“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轻舟”在江中航行的时间不能看作质点 B、以“轻舟”为参考系时,“万重山”是运动的 C、“朝辞”中的“朝”指的是时间,“千里”指的是位移 D、可通过“千里江陵一日还”中的“千里”和“一日”估算李白运动的平均速度
  • 15、在升国旗过程中,国歌从响起到结束的时间是46s。国旗上升过程的运动可简化为当国歌响起的同时国旗由静止开始向上以加速度a=0.1m/s2做匀加速运动4s,然后匀速运动,最后匀减速运动2s到达旗杆顶端,速度恰好为零,此时国歌结束。求:
    (1)、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v;
    (2)、国旗匀速上升的高度h2
    (3)、国旗上升的总高度h。
  • 16、如图所示,某幼儿园要在空地上安装一个滑梯,由于空地大小限制,设计时,滑梯的水平跨度确定为x=4m , 考虑到儿童裤料与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0.3μ0.5 , 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为使所有儿童在滑梯上都能滑下,求滑梯的最小高度;
    (2)、若安装的滑梯高度为3m,求一名质量m=20kg的幼儿从滑梯上端匀速向下滑行时,幼儿对滑梯的压力大小。
  • 17、“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利用智能手机中自带的定位传感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手机软件中的“定位”功能可以测量手机竖直方向的位移。

    钩码数目n

    1

    2

    3

    4

    5

    6

    手机位移x/cm

    0.49

    1.01

    1.51

    1.99

    2.39

    2.51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答题纸图中描点作出钩码数量与手机位移nx图像

    (2)、根据图像可得出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是
    (3)、已知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重力加速度g=10m/s2 , 由图像可以求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实验中未考虑弹簧自身受到的重力,这对弹簧劲度系数的测量结果(选填“有”或“无”)影响;
    (5)、某同学查阅相关资料得知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为9.78m/s2 , 若考虑此因素的影响,实验测得的劲度系数结果(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
  • 18、猎豹追捕猎物时运动的最大加速度可达9m/s2 , 最大速度可达30m/s。羚羊被追捕时运动的最大加速度可达12.5m/s2 , 最大速度可达25m/s。猎豹某次觅食中,距羚羊20m时被羚羊发现,此时两者同时由静止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尽力奔跑,以最大加速度运动至各自的最大速度后开始匀速。则(  )

    A、猎豹和羚羊加速运动的时间相等 B、在猎豹达到最大速度之前,猎豹和羚羊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C、在羚羊达到最大速度之前,猎豹和羚羊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D、在羚羊恰好达到最大速度时,猎豹和羚羊相距最远
  • 19、如图所示,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中,某同学在坐标纸上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拉力F1F2的图示,图中每小格的边长表示1.0N,则F1F2合力大小为(  )

    A、3.0N B、4.0N C、5.0N D、6.0N
  • 20、物体只受共点力4N、6N两个力的作用,则物体的合力范围为(       )
    A、2N~6N B、2N~10N C、4N~6N D、0N~10N
上一页 85 86 87 88 8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