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图所示,某同学利用气垫导轨和光电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将气垫导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导轨的左端有缓冲装置,右端固定有弹簧。将滑块b静止放于两光电门之一间,用弹簧将滑块a弹出。滑块a被弹出后与b发生碰撞,b与缓冲装置相碰后立即停下,测得滑块a、b质量分别为ma、mb , 两个滑块上安装的挡光片的宽度均为d。

    (1)实验中记录下滑块b经过光电门时挡光片的挡光时间为t0 , 滑块a第一次、第二次经过光电门A时,挡光片的挡光时间分别为t1、t2 , 则通过表达式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物块a、b的质量大小关系为mamb(填“>”“<”或“=”);

    (2)将滑块b上的挡光片取下,在两滑块a端面粘上轻质尼龙拉扣,使两滑块碰撞能粘在一起运动,记录下滑块a上挡光片经过光电门A的挡光时间为ta , 滑块a、b粘在一起后挡光片经过光电门B的挡光时间为tb , 若两滑块的质量仍为ma、mb , 则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是

  • 2、如图所示,空间有一垂直纸面向外的磁感应强度为0.5T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0.2kg , 且足够长的绝缘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在木板的左端无初速放置一质量为0.1kg , 电荷量q的滑块,滑块与绝缘木板之间动摩擦因数为0.5 , 滑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现对木板施加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0.6N的恒力,g10m/s2。则(  )

    A、q=0.2C , 木板和滑块一起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最后做v=10m/s匀速运动 B、q=+0.2C , 滑块先匀加速到v=6m/s , 再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最后做v=10m/s匀速运动 C、q=0.2C , 木板和滑块一直以2m/s2做匀加速运动 D、q=+0.2C , 木板先以2m/s2做匀加速运动,再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最后做a=3m/s2匀加速运动
  • 3、如图所示,两根等高光滑的14圆弧导轨,导轨电阻不计。在导轨顶端右侧连有一阻值为R的电阻,整个装置处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现有一根长度稍长于导轨间距的金属棒从导轨最低位置cd开始,在外力作用下以初速度v0沿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由cd运动至最高位置ab,则该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R的电流方向由里向外 B、通过R的电流大小在变小 C、金属棒所受安培力一直减小 D、外力做的功等于整个回路产生的焦耳热
  • 4、(多选)某电磁弹射装置的简化模型如图所示,线圈固定在水平放置的光滑绝缘杆上,将金属环放在线圈左侧。闭合开关时金属环被弹射出去,若(  )

    A、从右向左看,金属环中感应电流沿逆时针方向 B、将电源正负极调换,闭合开关时金属环将向右运动 C、将金属环放置在线圈右侧,闭合开关时金属环将向右运动 D、金属环不闭合,则闭合开关时不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 5、如图,小明做自感现象实验时,连接电路如图所示,其中L是自感系数较大、直流电阻不计的线圈,L1、L2是规格相同的灯泡,D是理想二极管。则(  )

    A、闭合开关S,L1都逐渐变亮,L2一直不亮 B、闭合开关S,L2逐渐变亮,然后亮度不变 C、断开开关S,L1逐渐变暗至熄灭,L2变亮后再与L1同时熄灭 D、断开开关S,L1逐渐变暗至熄灭,L2一直不亮
  • 6、如图所示,空间内存在四分之一圆形磁场区域,半径为R , 磁感应强度为B , 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比荷为em的电子从圆心O沿OC方向射入磁场。要使电子能从弧AD之间射出,弧AD对应的圆心角为53° , 则电子的入射速度可能为(  )(不计电子的重力)

    A、eBR3m B、2eBR3m C、eBRm D、4eBR3m
  • 7、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正六边形线框abcdef由相同材质的导体棒连接而成,顶点a、b用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接,正六边形abcdef处在垂直于框面的匀强磁场中,若ab直棒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6N,则整个六边形线框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  )

    A、7N B、7.2N C、9N D、30N
  • 8、某同学表演魔术时,将一小型条形磁铁藏在自己的袖子里,然后对着一悬挂的金属小球指手画脚,结果小球在他神奇的功力下飘动起来。假设当隐藏的小磁铁位于小球的左上方某一位置C(QCS=37°)时,金属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θ也是37°,如图所示。已知小球的质量为m,该同学(含磁铁)的质量为M,求此时:

    (1)悬挂小球的细线的拉力大小为多少?

    (2)该同学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大小各为多少?

  • 9、一根轻质细绳上端固定,串联着三个质量不同的小球,从上到下小球的质量分别为2kg、3kg、1kg,三个小球均受到水平向左且大小恒定相等的风力。当三个小球稳定静止时,其实际形态最接近的是(  )
    A、 B、 C、 D、
  • 10、图甲中,一只小鸟站在树枝上与树枝一起上下振动,小鸟振动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速度向下为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3时刻小鸟处在最低点 B、t2时刻小鸟的加速度最大 C、t1时刻树枝对小鸟弹力最大 D、t=0时刻小鸟的速度方向向上
  • 11、北京时间2024年8月5日,巴黎奥运会游泳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决赛中,我国最后一棒运动员在落后法国队运动员0.75s出发的情况下奋起直追最后反超获胜,帮助中国队夺得金牌,打破了美国队在该项目长达40年的垄断。根据电视直播数据绘了两位运动员在比赛最后阶段的运动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虚线表示我国运动员的运动图像 B、图像反映了两位运动员全程都在减速 C、两位运动员从30s32s间齐头并进 D、两位运动员全程的平均速率可能相等
  • 12、某长跑选手正在以3m/s的速度向南奔跑,感受到4m/s的东风,此时实际的风速是(       )
    A、大小为5m/s       方向为西偏南37° B、大小为5m/s       方向为东偏北37° C、大小为7m/s       方向为西偏南37° D、大小为7m/s       方向为东偏南37°
  • 13、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如图便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则经典故事∶曹冲称象,下列哪个选项的学习也用到了相同的方法(  )

    A、瞬时加速度的定义 B、力的合成与分解中,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C、v—t图像与t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 D、自由落体运动模型的建立
  • 14、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量角器、一段均匀电阻丝、电阻箱及灵敏电流计设计了一个测量电阻Rx的方案,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①将电阻丝紧贴量角器弧边弯曲成型,并依量角器直径两端点裁剪好;

    ②按甲图所示的电路原理图连接好各元件;

    ③将电阻箱的阻值调至R1 , 并使金属夹K从A端沿弧形电阻丝向B移动,当灵敏电流计的示数为零时,停止移动金属夹,此时从量角器上读出OA与OK间的夹角θ1(单位为弧度);

    ④改变电阻箱的阻值,重复步骤③,测得多组(θ , R)值;

    ⑤整理数据并在坐标纸上描点绘图,所得图像如图乙所示。

    根据分析,试回答下列问题:

    (1)某次调节电阻箱的示数如丙图所示,则此时电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为Ω

    (2)已知乙图中图像与纵轴的截距为b , 由此可求得Rx= , 若考虑电流计的内阻,Rx的测量值(填“有”或“无”)系统误差;

    (3)实验时,当金属夹K调至某位置时,该小组的同学因为观察不仔细,认为灵敏电流计的读数已经为零,实际上,灵敏电流计还有从K到P的电流,那么此时测出Rx的值与真实值相比(填“偏小”、“相等”或“偏大”)。

  • 15、如图所示,A、B是两个用等长细线悬挂起来的大小可忽略不计的小球,mB=5mA。B球静止,拉起A球,使细线与竖直方向偏角为30°,由静止释放,在最低点A与B发生弹性碰撞。不计空气阻力,则关于碰后两小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静止,B向右,且偏角小于30° B、A向左,B向右,且偏角等于30° C、A向左,B向右,A球偏角大于B球偏角,且都小于30° D、A向左,B向右,A球偏角等于B球偏角,且都小于30°
  • 16、如图所示,质量为M=1.5kg的木板A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在木板A的中点处放置质量为m=0.5kg的物体B,物体B视为质点,物体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 , 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现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拉木板A,且拉力F保持为7.0N不变,问:

    (1)、若木板A的长度为L1=4.0m , 经过多长时间A板从B板下抽出?
    (2)、若木板A的长度为L2=2.24m , 为了使B从木板A左端滑落,拉力F至少作用多长时间?
  • 17、谷神星一号海射型遥二运载火箭于2024年5月29日16时12分在山东日照成功发射,该过程可用如图所示的火箭模型发射来模拟。发动机点火后,火箭模型获得了大小恒为F=40N方向竖直向上的推力,2秒后发动机熄火,之后由于惯性达到最大高度。已知火箭模型质量为m=2kg , 在升空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恒为f=5N , 不考虑发射过程中喷出气体对火箭模型质量的影响, g取10m/s2。求:

    (1)、火箭模型在发动机熄火前的加速度a1的大小及在升空过程中的最大速率vm
    (2)、火箭模型上升的总时间。
  • 18、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阔步走过30年,降落伞作为佑护航天员平安返回的“生命之伞”为我国载人航天任务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某次任务中神舟飞船正在竖直匀速返回地面,假设返回舱质量为m1=3×103kg(不计它受到的空气阻力),降落伞(包括拉线)质量为m2=90kg , 有50根相同的拉线与返回舱相连,另一端均匀分布在伞的边缘,每根拉线和竖直方向都成37角,如图所示。已知sin37=0.6cos37=0.8 , g取10m/s2 , 求:

    (1)、降落伞受到的阻力多大?
    (2)、每根拉线上的张力大小为多少?
  • 19、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用滴水法测量小车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装置如图甲。实验过程如下:把滴水计时器固定在小车的末端,调节滴水计时器的滴水速度为每0.05s滴一滴,在斜面顶端释放小车,于是水滴在斜面和水平桌面上留下标志小车运动规律的点迹。某次实验结束后,发现小车在水平桌面上运动时留下了多个计时点。用刻度尺测量出x1=1.40cmx2=1.90cmx3=2.38cmx4=2.88cm四段长度,如图乙所示,g取10m/s2

    (1)、滴水计时器的原理和课本上介绍的原理类似;
    (2)、小车在运动到计时点3的速度为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小车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加速度a=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小车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20、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贴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三根足够长的细线的一头打一个结,结点为O,另一头分别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细线的拉力F1F2F3

    (1)、下列钩码个数,能使实验完成的是          
    A、钩码的个数N1=3N2=4N3=8 B、钩码的个数N1=N2=1N3=2 C、钩码的个数N1=N2=N3=4 D、钩码的个数N1=N2=2N3=5
    (2)、在拆下钩码和细线前,需要做的步骤是          
    A、标记C点的位置 B、记录OA、OB、OC三根细线的方向 C、量出OA、OB、OC三段细线的长度 D、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
    (3)、在作图时,你认为图          存在明显错误

    A、 B、
上一页 289 290 291 292 29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