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现有八个描述质点机械运动的物理量:①位移;②路程;③瞬时速度;④平均速度;⑤时间;⑥速率;⑦速度变化量;⑧加速度。请把不是矢量的物理量全部选出来,你认为正确的是( )A、②⑤ B、②④⑤⑥ C、②⑤⑥ D、②⑤⑥⑦
-
2、杭州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成功举行。如图所示,400m比赛中运动员从错列的起跑线起跑的瞬间以及体育场标准跑道400m起点和终点线的示意图,下列关于各类径赛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100m决赛中谢震业的起跑姿势时,不能将其视为质点 B、4×100m决赛中陈佳鹏逆转夺冠时,终点计时员可以将其视为质点 C、400m比赛每位运动员的位移大小均为400m D、400m比赛冠军运动员的平均速度有可能大于200m比赛季军运动员的平均速度 -
3、如图所示,从A点以某一水平速度v0抛出一质量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当物块运动至B点时,恰好沿切线方向进入的固定光滑圆弧轨道BC,经圆弧轨道后滑上与C点等高、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长木板上,圆弧轨道C端的切线水平。已知长木板的质量 , A、B两点距C点的高度分别为、 , 圆弧半径 , 物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 , , 。求:
(1)小物块在A点的初速度v0;
(2)小物块滑动至C点时,对圆弧轨道C点的压力;
(3)长木板至少为多长,才能保证小物块不滑出长木板?
-
4、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条足够长直轨道,只有AB段粗糙,AB段长为 , 其余部分均光滑,以B点为分界线,B点左侧存在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有若干个相同的小方块(每个小方块视为质点)沿水平地面靠在一起,总长为L,总质量为M,但不粘接,每个小方块质量都相等,都带有等量的正电荷(各小方块在运动过程中电荷量保持不变),每个小方块所受的电场力为自身重力的0.25。开始时用外力控制,所有小方块均处于静止状态,最前端(最右端)距A点为2L。在某一时刻将它们由静止释放,当最前端运动到A点右侧距A为时小方块运动的速度达到最大。(重力加速度为g)
(1)小方块与粗糙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少?
(2)已知所有小方块最终均静止于AB之间,求小方块静止时的位置?
(3)要使所有小方块都能通过B点,由静止释放时小方块的前端(最右端)距A点的距离至少为多少?
(4)如果所有的小方块都已经通过B点,这些小方块从B点射出时的动能会各不相同,试求所有小方块动能之和的最小值为多少?

-
5、如图所示, 光滑水平面 AB与竖直面上的半圆形固定轨道在B点平滑连接, 轨道半径为R,BC为直径,一可看成质点、质量为m的物块在A点处压缩一轻质弹簧 (物块与弹簧不拴接), 刚开始时被压缩弹簧的弹性势能为4.5mgR。释放物块,物块被弹簧弹出后, 经AB进入半圆形轨道向上运动, 恰能通过半圆轨道的最高点C,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不计空气阻力, 求:
(1)物块离开弹簧时的速度大小;
(2)物块从 B点到C点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
6、三个同学根据不同的实验装置,验证“平抛运动的规律”:

(1)甲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用小锤击打弹性金属片,金属片把A球沿水平方向弹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地,改变小锤打击的力度,即改变A球被弹出时的速度,两球仍然同时落地,这说明;
(2)乙同学采用频闪摄影的方法拍摄到如图乙所示的小球做平抛运动的照片,小球在平抛运动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所示,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 , 则该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g取)
(3)丙同学采用如图丙所示的装置,安装设备和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斜槽末端必须调节为水平
B.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建立在斜槽的末端
C.每次释放小球时挡板在斜槽上的位置可任意调节
D.小球上沾上墨水,让小球和纸面接触直接画出抛物线
-
7、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水平向右、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在匀强电场中有一根长L的绝缘细线,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它静止时悬线与竖直方向成37°角,若小球获得初速度恰能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取小球静止时的位置为电势能零点和重力势能零点,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 )
A、小球的带电荷量 B、小球动能的最小值为 C、小球在运动至圆周轨迹的最高点时机械能最小 D、小球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的电势能和机械能之和保持不变 -
8、如图所示,A、B是一对平行的金属板,在两板间加上一周期为T的交变电压U,A板的电势 , B板的电势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现有一电子从A板上的小孔进入两板间的电场区域内,设电子的初速度和重力的影响可忽略。则( )
A、若电子是在时刻进入的,它将一直向B板运动 B、若电子是在时刻进入的,它可能时而向B板运动,时而向A板运动,最后打在B板上 C、若电子是在时刻进入的,它可能时而向B板运动,时而向A板运动,最后打在B板上 D、若电子是在刻进入的,它可能时而向B板运动,时而向A板运动 -
9、两个较大的平行金属板A、B相距为d,分别接在电压为U的电源正、负极上,这时质量为m的带电油滴恰好静止在两极之间,如图所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那么在下列的过程中( )
A、如果保持连接电源,两极距离不变,非常缓慢地错开一些,电流计中电流从b流向a B、如果保持连接电源,将A板上移,油滴将向上加速运动 C、如果断开电源,A板上移,B板接地,油滴静止不动,油滴处电势不变 D、如果断开电源,两板间接静电计,A板上移,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 -
10、如图所示,在府南河一段平直的河道中,一游客划船由M点出发沿直线到达对岸N点,直线MN与河岸成60°夹角。已知MN两点间距离为30m,河中水流的速度大小为v=3m/s,游客划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为3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
A、过河的时间为5s B、过河的时间为10s C、若划船过程中保持划船速度大小方向不变,水流速度增大,则航程会减小 D、若划船过程中保持划船速度大小方向不变,水流速度减小,则渡河时间减小 -
11、质量相同的两物体处于同一高度,A沿固定在地面上的光滑斜面下滑,B自由下落,最后到达同一水平面,则( )
A、重力对A物体做的功大于重力对B物体做的功 B、重力的平均功率相同 C、到达水平面时重力的瞬时功率PA<PB D、到达水平面时两物体的动能相同,速度相同 -
12、如图所示,正方体A、C两点分别固定等量异种点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点与D点的电场强度相等 B、A'点与C点的电势相同 C、将试探电荷+q由A'点移动到D点,静电力做功为0 D、将试探电荷-q由A'点移动到B'点,其电势能减小 -
13、关于下列四幅图中物体的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通过拱形桥最高点的汽车,对桥的压力大于汽车自身重力 B、图乙中,做圆锥摆运动的物体,受重力、绳的拉力和向心力作用 C、图丙中,火车以任意速度转弯时,铁轨对火车轮缘均不会产生侧向的作用力 D、图丁中,洗衣机脱水时,利用离心运动把附着在物体上的水甩掉 -
14、如图所示,一电荷仅受电场力作用沿虚线从A点运动到B点,则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电荷带正电 B、该电荷做加速运动 C、该电荷电势能增加 D、该电荷的加速度在减小 -
15、如图,圆形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质量为m、电荷量为的带电粒子从圆周上的M点沿直径方向射入磁场。若粒子射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为 , 离开磁场时速度方向偏转;若射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为 , 离开磁场时速度方向偏转 , 不计重力,则为( )
A、 B、 C、 D、 -
16、某工厂利用如图所示的传送带将水平地面上的货物运送到高处,传送带与地面的夹角θ= 37°,传送带两端A、B的距离L=20m,传送带以大小v=4m/s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匀速 转动。在传送带底端A轻放一质量m=2kg的货物(视为质点),货物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8。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 , sin37°=0.6,cos37°=0.8,则下列说法正确( )
A、货物加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B、货物向上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12.8 N C、货物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为10 s D、若传送带以2m/s 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则货物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为17.5s -
17、共享电动车为市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有效地解决了市民“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需求。 某市民骑共享电动车(视为质点),在距离十字路口停车线24m处看到信号灯变红,此时电动车的速度大小为6m/s, 该市民立即撤去电动车动力。已知该共享电动车在此路面撤去动力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0.5m/s2 , 采取刹车措施时该共享电动车的加速度大小恒为2 m/s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该市民撤去电动车动力后不采取刹车措施,则电动车能停在停车线前 B、若该市民撤去电动车动力后立即采取刹车措施,则电动车会恰好停在停车线处 C、若该市民在撤去电动车动力4s时采取刹车措施,则电动车会恰好停在停车线处 D、若该市民在撤去电动车动力5s时采取刹车措施,则电动车能停在停车线前
-
18、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火箭由静止发射竖直升空时最初以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第末从火箭表面掉下一可视为质点的碎片,忽略空气阻力,取 , 求:
(1)碎片最高可上升到的高度;
(2)碎片从运载火箭上掉出之后到落回地面的时间及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
19、某汽车刹车过程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开始刹车时初速度大小为 , 第2s内的位移为 , 则该车( )A、第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B、刹车时加速度大小为 C、刹车后内的位移大小为 D、第内与第内通过的位移大小之比为
-
20、某实验小组为测量小球从某一高度释放,与某种橡胶材料碰撞导致的机械能损失,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装置,实验过程如下:

(1)让小球从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与水平放置的橡胶材料碰撞后竖直反弹。调节光电门位置,使小球从光电门正上方释放后,在下落和反弹过程中均可通过光电门。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小球的直径,示数如图(b)所示,小球直径。
(3)测量时,应(选填“A”或“B”,其中A为“先释放小球,后接通数字计时器”,B为“先接通数字计时器,后释放小球”)。记录小球第一次和第二次通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和。
(4)计算小球通过光电门的速度,已知小球的质量为m,可得小球与橡胶材料碰撞导致的机械能损失(用字母m、d、和表示)。
(5)若适当调高光电门的高度,将会(选填“增大”或“减小”)因空气阻力引起的测量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