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在研究大气现象时可把温度、压强相同的一部分气体作为研究对象,叫做气团。气团直径可达几千米,边缘部分与外界的热交换对整个气团没有明显影响,可以忽略。可以用气团理论解释高空气温很低的原因,是因为地面的气团上升到高空的过程中(  )
    A、剧烈收缩,外界对气团做功,导致气团温度降低 B、剧烈收缩,同时从周围吸收大量热量,导致气团温度降低 C、剧烈膨胀,同时大量对外放热,导致气团温度降低 D、剧烈膨胀,气团对外做功,内能大量减少,导致气团温度降低
  • 2、如图所示,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U形管竖直放置,管中有两段水银柱封闭着a、b两部分气体,若保持a部分气体温度不变,使b部分气体温度升高,则(  )

    A、a的体积和压强不变;b的体积变大,压强不变 B、a的体积变小,压强变大;b的体积变大,压强变小 C、a的体积变小,压强变大;b的体积变大,压强不变 D、a和b的体积都变大,压强都变小
  • 3、如图所示,一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是图中实线,在t1=0.2s时的波形是图中虚线,P为介质中x="4" m处的质点,则

       

    A、该波一定沿x轴正方向传播 B、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5 m/s C、从t=0开始,质点P经过0.2 s沿x轴正方向运动1 m D、t="0.4" s时,质点P的位置y="4" cm
  • 4、2023年艺术体操亚锦赛,中国选手赵雅婷以31.450分摘得带操金牌。带操选手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完成了各项专业动作,产生各种优美的波形。如图为带操某一时刻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带上质点的速度就是波传播的速度 B、带上质点运动的方向就是波传播的方向 C、图示时刻,质点P的速度大于质点Q的速度 D、图示时刻,质点P的加速度大于质点Q的加速度
  • 5、如图为跳水运动员从起跳到落水过程的示意图,运动员从最高点到入水前的运动过程记为Ⅰ,运动员入水后到最低点的运动过程记为Ⅱ,忽略空气阻力,则运动员(  )

    A、过程Ⅰ的动量变化量等于零 B、过程Ⅱ的动量变化量等于零 C、过程Ⅰ的动量变化量等于重力的冲量 D、过程Ⅱ的动量变化量等于重力的冲量
  • 6、关于下列几幅图,描述正确的是(  )

    A、由图甲共振曲线可知,驱动力频率越大,能量越大,振动幅度越大 B、图乙是双缝干涉示意图,若将单色光由红色光改为蓝色光,相邻亮条纹间距离Δx变大 C、图丙是检测工件表面平整程度时得到的干涉图样,若将薄片向左移动,条纹间距将变大 D、图丁中仅使N从图示位置绕水平轴转动90°的过程中,P上的光亮度保持不变
  • 7、如图所示,两平行的粗糙金属导轨水平固定在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 , 导轨宽度为L , 一端与电源连接.一质量为m的金属棒ab垂直于平行导轨放置并与导轨接触良好,金属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33 , 在安培力的作用下,金属棒以速度v0向右匀速运动,通过改变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可使流过金属棒的电流最小,此时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

    A、30° B、37° C、45° D、60°
  • 8、利用霍尔效应制作的霍尔元件,广泛应用于测量和自动控制等领域。如图1所示是霍尔元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当通入图1所示方向的电流I , 在CD两侧面就会出现电势差,称为霍尔电压。自行车的速度计的工作原理主要依靠的就是安装在自行车前轮上的一块磁铁,如图2所示,当磁铁靠霍尔传感器(装有霍尔元件)最近时,通过传感器的磁场可视为匀强磁场。车轮每转一圈,磁铁就靠近霍尔传感器一次,传感器就会输出一个脉冲电压。霍尔传感器的供电电源使其保持恒定电流。若自行车前轮的半径为R、磁铁到轴的距离为r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车速越大,则霍尔电压越大 B、当磁铁逐渐靠近霍尔传感器时,霍尔电压逐渐变小 C、若前轮顺时针转动时φC>φD , 则前轮逆时针转动时φC<φD D、若自行车骑行过程中单位时间测得的脉冲数为N , 此时的骑行速度为2πNR
  • 9、2023年7月,由中国科学院研制的电磁弹射实验装置启动试运行,该装置在地面构建微重力实验环境,把“太空”搬到地面。实验装置像一个“大电梯”,原理如图所示,在电磁弹射阶段,电磁弹射系统推动实验舱竖直向上加速运动至A位置,撤除电磁作用。此后,实验舱做竖直上抛运动,到达最高点后返回A位置,再经历一段减速运动后静止。某同学查阅资料了解到:在上述过程中的某个阶段,忽略阻力,实验舱处于完全失重状态,这一阶段持续的时间为4s,实验舱的质量为500kg。他根据上述信息,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 做出以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实验舱向上运动的过程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B、实验舱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40m/s C、向上弹射阶段,电磁弹射系统对实验舱做功大于1×105J D、向上弹射阶段,电磁弹射系统对实验舱的冲量等于1×104Ns
  • 10、某同学用如图a所示装置探究向心力与角速度和运动半径的关系。装置中竖直转轴固定在电动机的转轴上(未画出),光滑的水平直杆固定在竖直转轴上,能随竖直转轴一起转动。水平直杆的左端套上滑块P , 用细线将滑块P与固定在竖直转轴上的力传感器连接,细线处于水平伸直状态,当滑块随水平直杆一起匀速转动时,细线拉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力传感器测得。水平直杆的右端最边缘安装了宽度为d的挡光条,挡光条到竖直转轴的距离为D , 光电门可以测出挡光条经过光电门所用的时间(挡光时间)。滑块P与竖直转轴间的距离可调。

    (1)若某次实验中测得挡光条的挡光时间为t0 , 则电动机的角速度为

    (2)若保持滑块P到竖直转轴中心的距离为L不变,仅多次改变竖直转轴转动的快慢,测得多组力传感器的示数F和挡光时间Δt。画出F1Δt2图像,如图b所示。实验中,测得图线的斜率为k , 则滑块的质量为

    (3)若保持竖直转轴转速不变,调节滑块P到竖直转轴中心的距离r,测得多组力F和r的数据,以F为纵轴,以(填“r”“1r”或“1r2”)为横轴,将所测量的数据描绘在坐标系中,可以更直观地反映向心力大小与圆周运动半径r之间的关系。现测得挡光条的挡光时间为t1 , 则图线的斜率应为

  • 1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图(甲)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选取其中连续的计时点标为A、B、C……G、H、I,对BH段进行研究,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

       

    (1)用刻度尺测量距离时如图(乙),读出A、C两点间距为cm,B点对应的速度vB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若H点对应的速度为vH , 重物下落的高度为hBH , 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 为完成实验,要比较12vB2大小(用字母表示)。

  • 12、如图所示,人用轻绳通过定滑轮拉穿在光滑竖直杆上的物块A,人以速度v0向左匀速拉绳,某一时刻,绳与竖直杆的夹角为θ,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此时物块A的速度v1为(  )

    A、v1=v0sinαcosθ B、v1v0sinαsinθ C、v1=v0cosαcosθ D、v1v0cosαcosθ
  • 13、一质点自原点开始在x轴上运动,初速度v0>0,加速度a>0,当a值不断减小直至为零时,质点的(  )
    A、速度不断减小,位移不断减小 B、速度不断减小,位移继续增大 C、速度不断增大,当a=0时,速度达到最大,位移不断增大 D、速度不断减小,当a=0时,位移达到最大值
  • 14、滑雪是冬季很受欢迎的娱乐活动。如图所示,AB为长度x1=60m倾角为θ的雪面,BC为水平雪面,某一游客从A点由静止开始加速直线下滑,通过滑板与雪杖可以改变加速度的大小,滑到BC水平雪面之后以加速度大小4m/s2匀减速直线滑行,最终滑到C点停止,为了安全,整个赛道限速12m/s。设游客经过B点时,没有机械能损失,游客可看做质点,已知g=10m/s2 , 求:

    (1)若游客以最大安全速度通过B点,BC段滑行距离x2多大;

    (2)若游客从静止开始以a1=2m/s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16m之后,游客担心会超过安全速度,立即采取措施改变加速度,接着以加速度a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游客通过B点刚好不超速,求a2的大小;

    (3)若游客在AB雪面上运动最大加速度a3=6m/s2 , 求游客从A到B的最短时间。

  • 15、如图所示,一质量不计的弹簧原长为9cm,一端固定于质量m=4kg的物体上,另一端施一水平拉力F,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弹簧的劲度系数300N/m(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g=10m/s2

    (1)弹簧拉长至12cm时,物体受哪种摩擦力,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2)若将弹簧拉长15cm时,物体受哪种摩擦力,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3)如图用一水平力F拉着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从t=0时刻起水平力F的大小随时间均匀减小,到t1时刻F减小为零。请画出0-t1内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f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所有的可能图像。

  • 16、严冬屋檐下有冰凌,冰凌可看成质点(如图)。人在楼下行走要防止冰凌砸到头部,因此一定要有安全防范意识。假设冰凌做自由落体运动,冰凌最后1s内下落的高度为35m,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 , 求:

    (1)冰凌开始下落第1秒内的位移;

    (2)冰凌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3)冰凌自由下落的时间和高度。

  • 17、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弹簧弹力F和弹簧长度L的关系。将一根轻质弹簧下端固定于铁架台,在上端的托盘中依次增加砝码,测量相应的弹簧长度,部分数据如下表。(g取9.80m/s2

    托盘及砝码质量(g)

    50

    100

    150

    200

    250

    弹簧长度(cm)

    8.61

    7.79

    6.98

    6.15

    5.32

    (1)试根据这些实验数据,在图乙的坐标纸上作出弹簧弹力大小F跟弹簧总长度L之间的函数关系图像即F-L图像(在坐标图中画图像),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N/m。(保留3位有效数字)

    (2)若某共享电动车的减震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00N/m,相比于实验小组的弹簧,则共享电动车的减震弹簧是弹簧。(选填“软”或“硬”)

  • 18、某小组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乙是某次实验获取的一段纸带。请回答以下问题:

    (1)除了图甲中标出的器材外,还需要

    A.                              B.                       

    C.                                    D.   

    (2)本次实验选择的打点计时器是图(选填“A”或“B”)中的计时器,该计时器的工作电源是(选填“直流电”或“交流电”)

    (3)实验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图上各点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标出,打点计时器所接电源的频率为50Hz。已求得vB=0.40m/s,vC=0.48m/s,vD=0.56m/s,vF=0.72m/s,则小车在E点时的速度vE=m/s(保留2位有效数字);以打A点的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将B、C、D、E、F对应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图线(在坐标图中画图像) , 并求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 19、如图,拧开水龙头,在水龙头出水口处水的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任一横截面的水的体积)稳定时,从水龙头中连续流出的水会形成一水柱,可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直径为2cm的水龙头,安装在离地面72.8cm高处。若水龙头开口处的流速为1.2m/s,取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0m/s2 ,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柱是上细下粗 B、该水龙头的流量约为480πcm3/s C、水落到地面时水柱的直径约为1.1cm D、水落到地面时水柱的直径约为0.6cm
  • 20、如图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B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B向匀速直线运动的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超声波速度为v0 , 脉冲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小盒子B接收,从小盒子B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Δt0时间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像。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脉冲第一次被运动的物体反射时,物体距离B的距离x1=v0t12 B、脉冲第二次被运动的物体反射时,物体距离B的距离x2=v0t22 C、x1<x2 , 可以分析出物体在远离超声波发射器 D、物体的平均速度为v¯=2x2x1t2t1+Δt0
上一页 1093 1094 1095 1096 109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