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进入四月后广东地区频繁下雨,某同学在学习完电磁感应原理后,发明了一种利用旋转雨伞产生电流的方法,其原理可以简化为如下模型:沿雨伞边缘绕一绝缘圆环A并使其均匀带电,在雨伞面上再固定一导体环B。(A、B可看作在同一平面内,且伞面绝缘)。若伞以顺时针方向变速转动时,B环中产生如图所示方向的感应电流,则( )
A、A环可能带正电且转速不变 B、A环可能带正电且转速增大 C、A环可能带负电且转速增大 D、A环可能带负电且转速减小 -
2、如图甲所示为某品牌漏电保护器,其内部结构及原理如图乙所示,虚线框内为漏电检测装置,可视为理想变压器,其中原线圈由入户的火线、零线在铁芯上双线并行绕制而成,副线圈与控制器相连。当电路发生漏电时,零线中的电流小于火线,从而使副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通过控制器使线路上的脱扣开关断开,起到自动保护的作用。若入户端接入的交变电流,则( )
A、入户端接入的交变电流方向每秒变化50次 B、没有发生漏电时,通过副线圈的电流恒定不变且不为0 C、没有发生漏电时,通过副线圈的磁通量始终为0 D、没有发生漏电时,通过副线圈的磁通量随原线圈中电流的增加而增加 -
3、如图所示,在阴极射线管两端加上高电压,管中将产生电子流,方向由左向右,形成阴极射线。如果在该阴极射线管的正上方放置一根通有自左向右方向电流的通电直导线,导线与阴极射线管平行,则阴极射线偏转形成的轨迹图为( )
A、
B、
C、
D、
-
4、如图所示,甲是回旋加速器,乙是磁流体发电机,丙是速度选择器,丁是洛伦兹力演示仪,其中丙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电场强度大小为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要增大粒子的最大动能,可增大电压 B、乙图可判断出B极板是发电机的负极 C、丙图中粒子沿直线通过速度选择器的条件是 D、丁图中仅增大励磁线圈中电流,电子束径迹半径变小 -
5、某同学在本校科技节上展示了一种圆环变速下落的装置。其原理可简化如图,通有恒定电流的螺线管竖直放置,铜环A沿螺线管轴线加速下落,在下落过程中,环面保持水平,铜环先后经过轴线上1、2、3位置时的加速度分别为 , , , 位置2处于螺线管中心,位置1,3与位置2等距离,则( )
A、电流越大,2位置处加速度越小 B、改变电流方向,不改变电流大小,可以改变1位置处加速度 C、3位置处加速度与2位置处加速度相等 D、三个位置中,加速度最大的是位置2 -
6、霍尔效应传感器应用很广泛,可以用来测量磁场、位移、电流、转速等。如图所示,霍尔传感器上面有一小磁体,霍尔元件材料为长方体,产生的霍尔电压为后表面电势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变阻器滑动触头向左滑动,霍尔电压将增大 B、霍尔电势差高低与霍尔元件的长宽高都有关系 C、霍尔元件中电流I的载流子一定是正电荷定向运动形成的 D、若传感器上面磁体向下移动,霍尔电压将减小 -
7、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A、楞次找到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 B、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C、爱因斯坦预言并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D、无线电发射过程中,把低频的电信号“加载”在高频的振荡电路上的过程称为调谐
-
8、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滑块B上,另一端与滑块C接触但未连接,该整体静止放在离地面高为H=5m的光滑水平桌面上,现有一滑块A从光滑曲面上离桌面h=l.8m高处由静止开始滑下,与滑块B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压缩弹簧推动滑块C向前运动,经一段时间,滑块C脱离弹簧,继续在水平桌面上匀速运动一段后从桌面边缘飞出。已知mA=1kg,mB=2kg,mC=3kg,g=10m/s2 , 求:
(1)滑块A与滑块B碰撞结束瞬间的速度;
(2)被压缩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3)滑块C落地点与桌面边缘的水平距离

-
9、某打桩机在重锤与桩碰撞的过程中,使桩向下运动,锤向上运动。现把打桩机和打桩过程简化如下:如图所示,打桩机重锤的质量为 , 由牵引机械把重锤牵引到距钢桩顶上高处自由下落,打在质量为的钢桩上,已知重锤与钢桩的碰撞可视为弹性碰撞,重锤反弹后再多次与钢桩发生碰撞,且每次碰撞时间极短。已知钢桩在下陷过程中泥土对木桩的阻力恒为 , 式中为重力加速度,不计空气阻力。求:
(1)重锤第1次与钢桩碰撞以后钢桩的深度变化;
(2)重锤第2次与钢桩碰撞以后钢桩的深度变化;
(3)重锤很多次与钢桩碰撞以后钢桩深入泥土的总深度。

-
10、一个半圆柱形透明玻璃砖,其横截面是半径为R的半圆,AB为半圆的直径,O为圆心,如图所示,玻璃的折射率为n=
(1)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向玻璃砖的下表面,若光线到达上表面后,都能从该表面射出,则入射光束在AB上的最大宽度为多少?
(2)一细束光线在O点左侧与O相距处垂直于AB从下方入射,求此光线从玻璃砖射出点的位置?

-
11、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活塞封闭在内壁光滑的气缸中,汽缸和活塞绝热性能良好,活塞与汽缸底部之间用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的轻质弹簧连接。初始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密闭气体的温度为。现接通电热丝加热气体,使活塞缓慢向上移动l的距离(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已知活塞的质量为m,横截面积为S,外界大气压为 , 重力加速度为g,弹簧和电热丝的体积很小可忽略不计。求:
(1)初始时封闭气体的压强;
(2)最终封闭气体的温度。

-
12、如图所示为测一块半球形玻璃砖的折射率的实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将半球形玻璃砖放在白纸上,用铅笔画出它的直径 , 移走玻璃砖,并用刻度尺找出中点O,记下此点(即圆心);
②在圆弧侧的白纸上,作过O点且垂直直径的直线 , 放上玻璃砖,在上插两颗大头针和(距离适当远些);
③使玻璃砖以O为轴在白纸上缓慢地转动,同时眼睛向着透过玻璃砖观察和的像,当恰好看不到和的像时停止转动玻璃砖,记下此时的直径的位置;
④量出和的夹角。若量得 , 。则
(1)实验是用现象进行的。
(2)计算公式:。
(3)计算得:。
-
13、如图所示是“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装置,气垫导轨上安装了1、2两个光电门,两滑块上均固定一相同的竖直遮光条。

(1) 用游标卡尺测量滑块上的遮光条的宽度,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读数为d=mm。
(2) 用天平测得滑块A、B的质量(均包括遮光条和弹性碰撞架) 分别为两个滑块的碰撞端面装有弹性碰撞架(图中未画出);调整好气垫导轨后,将滑块A向左推出,与静止的滑块B发生碰撞,碰后两滑块没有粘连,与光电门1相连的计时器显示的先后挡光时间为和 , 与光电门 2 相连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为。从实验结果可知两滑块的质量满足mA(填“>”“<”或“=”) mB;滑块A、B碰撞过程中满足表达式(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则说明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
-
14、如图甲所示,物块A、B的质量分别是mA=4.0kg和mB=3.0kg。用轻弹簧拴接,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物块B右侧与竖直墙相接触。另有一物块C从t=0时以一定速度向右运动,在t=4s时与物块A相碰,并立即与A粘在一起不再分开,物块C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求:C与A碰前,C的速度为m/s;碰后速度为m/s;物块C的质量mC=kg;B离开墙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J。

-
15、使用储气钢瓶时,应尽量避免阳光直射。在某次安全警示实验中,实验员取来一只容积为40L的氧气瓶,瓶内气体压强为2.0MPa。经暴晒后,连同瓶内气体,温度从27℃上升至57℃。认为瓶中气体为理想气体,忽略钢瓶体积变化且导热性能良好,则暴晒后瓶内气体的压强MPa(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为避免压强过大,储气钢瓶上装有安全阀。重复上述实验时,打开安全阀卸压,待瓶内压强降至1.1MPa时安全阀关闭,此时瓶内剩余气体与升温前原有气体质量之比是。
-
16、在双缝干涉实验中,钠灯发出波长为588nm的黄光,在距双缝1m的屏上形成干涉条纹。已知双缝间距为1.68×10-4m,则相邻两明条纹中心间距为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若改用氦氖激光器作光源,其发出的红光波长比黄光的(选填“长”或“短”),其它条件不变,则相邻两明条纹中心间距比黄光的(选填“大”或“小”)。
-
17、光纤通信有传输容量大、传输衰减小、抗干扰性及保密性强等多方面的优点。如图甲是光纤的示意图,图乙是光纤简化示意图(内芯简化为长直玻璃丝,外套简化为真空),玻璃丝长为 , 折射率为n,AB、CD代表端面,光从AB端面以某一入射角进入玻璃丝,在玻璃丝内部恰好发生全反射,已知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c,下列选项正确的( )
A、内芯相对于外套是光疏介质 B、 C、光在玻璃丝中传播的速度为 D、光在玻璃丝中从AB端面传播到CD端面所用的时间为 -
18、关于近代物理学,下列对图所描述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紫外线照射锌板时,锌板向外发射光电子的现象揭示了光具有粒子性 B、如图乙所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的图像中,该直线的斜率为h C、如图丙所示,金属的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的频率的图像中,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D、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由图像可知这三束光的频率关系是甲最大,丙最小 -
19、下列有关热学问题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是理想气体分子速率的分布规律,气体在①状态下的分子平均动能小于②状态下的分子平均动能 B、图乙是分子势能EP与分子间距r的关系示意图,在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C、图丙为压力锅示意图,在关火后打开压力阀开始放气的瞬间,锅内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 D、图丁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分别在、温度下发生的等温变化,由图可知 -
20、有一列沿水平绳传播的简谐横波,频率为10Hz,介质质点沿竖直方向振动。当绳上的质点P到达其平衡位置且向下振动时,在其右方相距0.6m处的质点Q刚好到达最高点。由此可知波速和传播方向可能是( )A、8 m/s,向右传播 B、8 m/s,向左传播 C、24 m/s,向右传播 D、24 m/s,向左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