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关于下列对配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1中过山车从轨道高处冲下来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B、图2中橡皮条弹力对模型飞机做功,飞机机械能守恒 C、图3中握力器在手的压力下弹性势能增加了 D、图4中撑杆跳高运动员在上升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 2、某物理兴趣小组设计了探测湖底未知属性的矿石密度的装置,其部分结构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为6VR0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随弹簧的拉力变化关系如图乙。T为容器的阀门,某次探测时,水下机器人潜入100m深的湖底取出矿石样品M。返回实验室后,将矿石样品M悬挂于P点放入容器中,保持静止状态。打开阀门T,随着水缓慢注入容器,电压表示数U随容器中水的深度h变化关系如图丙中的实线所示。在电压表示数从2V变为4V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变化值为0.2A(弹簧电阻忽略不计),矿石M不吸水,湖水密度与水相同,假设容器足够高,ρ=1.0×103kg/m3 , 取g=10N/kg。求:

    (1)定值电阻R0的阻值是多少?

    (2)打开阀门T后,定值电阻R0的电功率变化值是多少?

    (3)矿石M的密度是多少?

  • 3、某学习小组在参观某玻璃厂生产的过程中,对正在工作的天车产生了兴趣。车间工作人员告诉他们,天车上的卷扬机(其内部有电动机提供动力)通过滑轮组和吸盘提升玻璃,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为220V , 额定电流为3.0A , 如图甲所示。设卷扬机额定状态下滑动滑轮组和吸盘提升质量为80kg的玻璃时,玻璃匀速上升的速度为v,卷扬机对滑轮组绳端的拉力为F,拉力的功率为P,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已知拉力F所做功随时间变化如图乙所示,滑轮A、B的质量均为4kg , 绳的质量及滑轮与轴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g=10N/kg。求:

    (1)P的大小;

    (2)v的大小;

    (3)整个系统在本次工作过程中的效率(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 4、飞鸟在天空中自由翱翔,人类模拟飞鸟的翅膀制造了飞机的机翼,从而遨游天空。
    (1)、飞鸟展开翅膀飞行时获得向上的升力,其升力是由于飞鸟翅膀上表面附近的空气流速(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翅膀下表面附近的空气流速而产生的。
    (2)、飞鸟飞行时产生的升力,可表示为F=kSv2 , 式中S为翅膀的面积,v为飞鸟的飞行速度,k为比例常量,已知一只质量为m0、翅膀面积为S0的飞鸟,其飞行速度为v0 , 假设某飞机飞行时获得的升力与该飞鸟飞行时获得的升力满足同样的规律,且k值相同k为未知量),则已知一架质量为m、起飞速度为v的飞机,其机翼设计面积S应为
  • 5、如图所示,将粗细均匀、直径相同的均匀圆柱棒A和B粘合在一起,并在粘合处用绳悬挂起来,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A的密度是B的n倍,那么A的长度是B的倍,A的重力是B的倍。

  • 6、某车的发动机是单缸、四冲程的柴油机,汽缸的直径为100mm,活塞冲程为120mm,做功冲程中气体作用在活塞上的平均压强是200N/cm2 , 飞轮的转速为1200r/min,则这台发动机在做功冲程中燃气对活塞的平均推力为N,这台发动机的功率约为kW(计算时取π=3).
  • 7、有如图所示的电阻分布。

    (1)、a、b两点间的电阻Rab=Ω
    (2)、如果流过A、B间4Ω电阻的电流为1A , 则a、b两点间的电压Uab=V。
  • 8、图甲为热敏电阻的Rt图像,图乙为用此热敏电阻R和电磁继电器组成的一个简单恒温箱温控电路(U为恒压电源),继电器线圈的电阻为150Ω , 图中的“电源”是恒温箱加热器的电源,当线圈中的电流大于或等于20mA时,衔铁被吸合,加热器停止工作,实现温控。

    (1)、恒温箱内的加热器应接在(选填“A、B”或“C、D”)端;
    (2)、要实现对50~100之间任一温度的控制,该装置恒压电源U至少为V,若恒压电源U为6V , 则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至少为Ω
  • 9、在光滑水平面上,一小木块向右撞击竖直墙壁后被弹回(碰撞时间不计,碰撞过程中有能量损失)。如图记录了小木块运动过程中的部分数据,其中t所对应的数据是物体在该位置时相对于初始位置O所经历的时间,s所对应的数据是物体相对于初始位置O的距离。根据情景,可知墙壁与初始位置O的水平距离为m。

  • 10、如图所示,A、B间电压一定,当滑片P向左移动到另一位置时,通过R1R2的电流变化量的大小分别为ΔI1ΔI2 , 电压变化量的大小分别为ΔU1ΔU2 , 则(  )

    A、ΔI1>ΔI2,ΔU1>ΔU2 B、ΔI1<ΔI2,ΔU1<ΔU2 C、ΔI1<ΔI2,ΔU1=ΔU2 D、ΔI1=ΔI2,ΔU1=ΔU2
  • 11、如图所示,重力G=700N的水平木板在滑轮组的作用下保持静止,三个滑轮等大、光滑,质量均忽略不计,所有细绳的重力均不计,与天花板间的固定点分别为A、B、C,与木板间的固定点分别为D、E;各条细绳中不与滑轮接触的部分均竖直,则B点处的细绳对天花板的拉力大小为(  )

    A、100N B、140N C、300N D、350N
  • 12、2020年初新冠状病毒疫情形势严峻,冲在最前线的医务人员需要同时佩戴N95口罩及护目镜等防护用品,但由于护目镜镜片经常起“雾汽”导致了医疗护理过程中的诸多不便,对此,正确的解释是(  )
    A、眼镜上“雾汽”就是水蒸气 B、“雾汽”形成过程需要吸热 C、“雾汽”形成是水蒸气液化现象 D、“雾汽”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 13、如图所示,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匀质长方形木块,长为l,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桌面上,端面都与桌边平行。A放在B上,右端有38l伸出B外,为保证两木块都不翻倒,木块B伸出桌边的长度不能超过(  )

    A、12l B、516l C、14l D、18l
  • 14、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a、b、c三种固态物质加热(热源温度始终高于a、b、c的温度),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其中a、c质量相同。下列对图像的分析正确的是(  )

    t1~t2时间内,物质a的温度不变,内能增加;

    ②若a、b是同种物质,b的质量大于a的质量;

    ③温度从T1升高到T2时,a物质吸收的热量比b少;

    ④b的比热容一定小于c的比热容。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15、如图所示,将一根弹簧和一只质量为1kg的金属球(球上有一直小孔)套在铁架台的金属杆AB上面。现将小球提到B端后松手,小球的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甲                                                       乙

    ①弹簧原来的长度为40cm;

    ②小球在0~t3过程中t1时刻机械能最大;

    ③在0~t1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④在t1t2t3三个时刻,小球的动能在t1时刻最大。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 16、如图所示,平面镜M正以120°/s的速度绕垂直于纸面的轴O匀速转动,AB为一段圆心在O点的圆弧形屏幕,其所对圆心角AOB=60° , 有一束来自频闪光源的平行光束通过狭缝S射向平面镜M上的O点,已知光源每秒闪动12次,则屏幕AB1s内最多可能出现的光斑次数为(  )

    A、1次 B、3次 C、4次 D、12次
  • 17、用大小为F的两个力将100块重为G的砖头夹住,如图所示。设所有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第27号和28号砖块之间的摩擦力为(  )

    A、23G B、27G C、28G D、2μF
  • 18、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试点安装了探鸟雷达,能预防飞鸟对起落的飞机构成威胁。鸟防实验场地如图所示。如果发现小鸟有可能对航班造成威胁,机场立刻开启声波驱鸟设备,利用提前录制好的本地猛禽的叫声驱赶飞鸟。有时为了使驱鸟效果更好,工作人员会调大播放的音量。下列关于声波驱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波驱鸟设备模拟猛禽叫声的音调;改变播放音量是指改变声音的响度 B、声波驱鸟设备模拟猛禽叫声的音色;改变播放音量是指改变声音的响度 C、声波驱鸟设备模拟猛禽叫声的音色;改变播放音量是指改变声音的音调 D、声波驱鸟设备模拟猛禽叫声的频率;改变播放音量是指改变声音的音调
  • 19、在一堂物理活动课上,同学们正以“假如没有了……”为主题展开讨论。以下是几位同学提出的五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①假如没有了地球引力,物体的质量仍然存在;

    ②假如没有了摩擦力,一阵微风也可以吹动停在平直轨道上的火车;

    ③假如没有了磁体周围的磁场,世界上就再也不会有电流的产生;

    ④假如没有了导体的电阻,导线将无法导电;

    ⑤假如没有了电磁波,我们将无法进行信息交流。

    其中合理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 20、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在测量单摆的周期时,测得摆球经过n次全振动的总时间为t,在测量单摆的摆长时,先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摆线长度为l,再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为D。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用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的直径如图甲所示,则摆球的直径为cm;

    (2)、根据题目中给的物理量,计算本地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g=
    (3)、如果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A、实验时,摆球振幅太小 B、摆线上端悬点未固定,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开始计时时,停表过迟按下 D、实验时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
    (4)、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几组对应的L和T的数值,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作出T2L图线,但同学们不小心每次都把小球直径当作半径来计算摆长,由此得到的T2L图像是图乙中的(选填“①”“②”或“③”)。

上一页 1046 1047 1048 1049 105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