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去年,李世石的人机对决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解说围棋的棋盘如图所示。棋盘竖直放置。棋盘和棋子都是磁性材料制成,能吸在棋盘上,不计棋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棋子共受三个力作用 B、棋子对棋盘的压力大小等于其所受重力的大小 C、磁性越强的棋子,所受的摩擦力越大 D、减小棋子的质量,棋子所受到的摩擦力减小
  • 2、如图所示,在一张大桌子上放两个平面镜,让一束激光依次被两面镜子反射,最后射到墙上,形成一个光点P,用力压桌面,可以观察到墙上光点会向下移动,这个实验用到的科学方法是(  )

    A、微小形变放大法 B、抽象模型法 C、等效替代法 D、控制变量法
  • 3、屹立在四中操场中的大树,是同学们每天都能看到的一道风景,有一片离地约5m的树叶,在无风状态下,从枝头直接落到操场地面,请问大概需要多久(  )

    A、0.5s B、0.8 C、1s D、3s
  • 4、如图,画出了书和桌面之间的两个弹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F1F2是一对平衡力 B、F1是桌面形变产生的,F2是书形变产生的 C、F1是书形变产生的,F2是桌面形变产生的 D、F1F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 5、如图所示,一只蚂蚁沿着半径R=0.2m的圆周,以大小恒定的速度从A点运动到B点经历的时间是t=1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段时间内蚂蚁的位移为0.2πm B、这段时间内蚂蚁的位移为0.4m C、这段时间内蚂蚁的平均速度为0.2πm/s D、这段时间内蚂蚁的平均速度为0.4πm/s
  • 6、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
    A、“钱塘江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以“潮水”为参考系的 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为参考系的 C、研究一列火车通过一座铁路桥所用的时间时,可以把火车看作质点 D、研究一名体操运动员的平衡木动作时,运动员身体各部分的速度可视为相同
  • 7、一个汽车正在马路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以下物理量不变的是(  )
    A、瞬时速度 B、平均速度 C、位移 D、加速度
  • 8、以下各组中的物理量都是矢量的是(  )
    A、质量、速度、力 B、力、速度、时间 C、力、加速度、位移 D、速度、路程、加速度
  • 9、如图所示,质量为m1=2kg的物体甲通过三段轻绳悬挂,三段轻绳的结点为O,轻绳OB水平且B端与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2=10kg的物体乙相连,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物体甲、乙均处于静止状态。乙物体与接触面间动摩擦因数μ=0.3,(已知sin37°=0.6,cos37°=0.8,tan37°=0.75,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求:

    (1)轻绳OA受到的拉力是多大;

    (2)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方向如何;

    (3)要使乙物体保持静止,那么甲物体的质量最大不能超过多少。

  • 10、在2024年的巴黎奥运会上,中国10米跳台选手全红婵凭借“水花消失术”再次勇夺桂冠。图甲所示,假设全红婵(可视为质点)起跳离开跳板后在一条直线上运动,某次从最高点到入水后匀减速到最低点的过程示意图如图乙所示,最高点至水面高度h1=11.25m,水面至最低点高度h2=4.5m。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10m/s2 , 求:

    (1)、全红婵下落至水面瞬间速度大小;
    (2)、全红婵入水后匀减速到最低点的过程中的加速度;
    (3)、全红婵从最高点到入水后匀减速到最低点全过程的总时间?
  • 11、某同学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为了使实验能够顺利进行,且尽量减小误差,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两细绳必须等长 B、测量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测力计应贴近并平行于木板 C、用弹簧测力计拉两个细绳套时,两拉力夹角越大越好 D、两次拉伸橡皮筋,只要使橡皮筋伸长到相同长度即可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小量放大法
    (3)、按照正常实验操作,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 12、学校物理兴趣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所用交变电源的频率为50Hz。

    (1)、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或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放在桌面上,长木板不需要调成水平 B、打点计时器应固定在长木板上的右端 C、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D、小车要从靠近滑轮处由静止释放
    (2)、若小车由静止开始运动,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A、B、C、D、E为在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则实验时纸带的(填“左”或“右”)端与小车相连;打点计时器打下D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m/s2。(计算结果均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字)

    (3)、若实验时交变电压的频率不是50Hz,而是49Hz,但仍按50Hz计算,其他操作均无误,则打点计时器打下D点时小车速度大小的测量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实际值。
  • 13、夏天雨后的早晨,一只蜗牛沿着一片倾斜的树叶缓慢向下爬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蜗牛对树叶的压力大小等于蜗牛的重力大小 B、树叶对蜗牛的摩擦力沿树叶斜向下 C、树叶对蜗牛的作用力大小等于蜗牛的重力大小 D、树叶受到的压力与蜗牛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14、在平直路面上以24 m/s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4s末的速度为12m/s,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刹车后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B、刹车后汽车6s末的速度为6m/s C、刹车后汽车10s内的位移大小为90m D、刹车后汽车9s末速度大小为3m/s
  • 15、如图所示,一个两端封闭的玻璃管,其中一端有一个开关,玻璃管可以与外界相通,把质量不相同的铁片和羽毛放到玻璃管中。第一次实验:打开开关使管内空气与大气连通,玻璃管竖直放置,让铁片和羽毛从玻璃管上方同时开始下落,观察物体下落的情况。第二次实验:把玻璃管里的空气抽出去,再次观察物体下落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次实验中,铁片和羽毛下落时间相同,加速度相同 B、第二次实验中,铁片和羽毛下落时间相同,加速度相同 C、这两次实验,羽毛下落均可近似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D、采用第二次实验的方法,在北京和赤道分别做该实验,铁片下落的时间相同
  • 16、中国组合全红婵、陈芋汐在巴黎奥运会女子双人10m台跳水决赛中,再现“水花消失术”,携手夺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0m指的是运动员在空中运动的路程 B、跳水过程中可以将运动员看成质点 C、全红婵和陈芋汐在最高点时的加速度相同 D、以全红婵为参考系,陈芋汐做自由落体运动
  • 17、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小组使用的是如图甲所示的打点计时器,图中,接线正确的是(选填“乙”或“丙”)。

    (2)图丁为小红同学在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把打点计时器接50Hz交流电,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A、B、C、D、E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记数点,相邻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各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则在打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m/s,并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m/s2.(计算结果都保留2位小数)

    (3)小明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A和B两个物体的运动,分别得到2条纸带。对每条纸带,均选择合适的点作为第一个计数点,每5点取一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四个点未画出),从每一个计数点处将纸带剪开分成五段(分别为a、b、c、d、e段),将这五段纸带由短到长紧靠但不重叠地粘在xOy坐标系中,最后将纸条上端中心连起来,其中,A物体的纸带对应图己,B物体则对应图戊,由图可判断A的加速度B的加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如戊图所示,若小明同学测得B物体对应的a段纸带的长度为2.00cm,e段纸带的长度为7.80cm,通过适当的数据处理后,可以利用图像求出B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为m/s2。(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 18、最近,某中学有个别班级里的同学感染了水痘,为了防止水痘的传播学校提出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期中包括号召大家带口罩,高一年级某位同学学了弹力知识后就想测定一下口罩两侧弹性绳的劲度系数。他的操作测量如下:

    ①先将两条弹性绳A、B端拆离口罩,并如图(a)在水平面自然平展,测得总长度为54cm;

    ②然后按图(b)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缓慢拉A、B端,当两个弹簧测力计示数均为2.4N时,测得总长度为78cm。不计一切阻力,弹性绳在弹性范围内。根据以上数据可知(       )

    A、图(b)中,口罩两侧均受到4.8N的弹力 B、图(b)中,每条弹性绳的伸长量为12cm C、每条弹性绳的劲度系数为40N/m D、每条弹性绳的劲度系数为20N/m
  • 19、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有(  )
    A、力、位移、加速度 B、重力、位移、速度 C、时间、弹力、速度 D、质量、位移、加速度
  • 20、打印机是现代办公不可或缺的设备,正常情况下,进纸系统能做到“每次只进一张纸”,进纸系统的结构如图所示.设图中刚好有10张相同的纸,每张纸的质量均为m,搓纸轮按图示方向转动时带动最上面的第1张纸匀速向右运动,搓纸轮与纸张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 , 纸张与纸张之间、纸张与底部摩擦片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2 , 工作时搓纸轮给第1张纸压力大小为F。重力加速度为g,打印机正常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1张纸受到搓纸轮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B、第2张与第3张纸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2μ2mg C、第10张纸与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为μ2(mg+F) D、要做到“每次只进一张纸”,应要求μ1<μ2
上一页 360 361 362 363 36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