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绝缘天花板上悬挂有质量分布均匀的绳,若在两虚线之间有水平向右的均匀的水平风(两虚线之外可认为无任何风力)。则当绳静止时其形状应为(       )
    A、 B、 C、 D、
  • 2、如图所示,一足够大的空间内有一无限长的均匀带正电的导体棒水平放置,导体棒所在的竖直平面内放有三个质量相同、电荷量分别为q、2q、3q(q>0)的微粒,通过多次摆放发现,当三个微粒均静止时,它们距导体棒的距离之比总是1∶2∶3,不考虑微粒间的相互作用。现撤去这三个微粒,则由此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导体棒周围的电场为匀强电场 B、该导体棒周围某点电场强度的大小与该点到导体棒的距离成正比 C、该导体棒周围某点电场强度的大小与该点到导体棒的距离平方成反比 D、该导体棒周围某点电场强度的大小与该点到导体棒的距离成反比
  • 3、某国产手机新品上市,持有该手机者即使在没有地面信号的情况下,也可以拨打、接听卫星电话。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等卫星通信服务的“幕后功臣”正是中国自主研制的“天通一号”卫星系统,该系统由“天通一号”01星、02星、03星三颗地球同步卫星组成。已知地球的自转周期为T,地球的半径为R,该系统中的卫星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求出地球的质量为4π2R3GT2 B、“天通一号”01星的向心加速度小于静止在赤道上的物体的向心加速度 C、“天通一号”01星若受到稀薄空气阻力的影响,运行轨道会逐渐降低,运行速度会逐渐变小 D、该手机向此卫星系统发射信号后,至少需要经过时间2hc , 手机才能接收到信号
  • 4、为了训练飞行员将舰载机降落在航空母舰上的能力,在陆地上建设了模拟平台进行常规训练。如图所示,阻拦索绕过定滑轮与阻尼器连接,阻拦系统通讨阻拦索对飞机施加一作用力,使飞机在模拟甲板上短距离滑行后停止。飞机挂钩与阻拦索间不滑动。若某一时刻两端阻拦索夹角是θ,飞机沿中线运动速度为v,则阻尼器中的阻拦索绳移动速度大小是(       )

    A、v=v2cosθ2 B、v=v2cosθ C、v=vcosθ2 D、v=vcosθ
  • 5、深圳大疆公司是全球知名的无人机生产商,其生产的无人机在各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某同学应用大疆无人机搭载的加速度传感器进行飞行测试。图a为在测试软件中设定的x、y、z轴的正方向,其中z轴沿竖直方向,无人机开始时沿y轴正方向匀速飞行,0时刻起该同学进行变速操作,软件生成了图b的三个维度的a-t(加速度-时间)图像,可以推断0s~4s的时间内无人机(       )

    A、沿向x方向一直加速 B、沿y方向的飞行速度有可能先减小再增大 C、加速下降 D、处于超重状态
  • 6、“百公里刹车距离”是指汽车以100km/h的速度行驶时,刹车踩到底,达到最大制动力时的刹车距离。某汽车做百公里刹车距离测试时,先后经过平直公路上A、B两点,已知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L,汽车经过A、B两点的时刻相差t0 , 汽车经过A点时的速度大小为经过B点时速度大小的4倍,刹车过程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则此过程中该汽车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
    A、Lt0 B、L2t0 C、2L3t0 D、2L5t0
  • 7、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向前匀速行驶,速度均为=72km/h,发现前方L=23.2m处有一人骑自行车,司机经Δt=0.5s反应时间后刹车减速.已知刹车时加速度大小为a=8m/s2 , 若自行车一直保持v=4m/s的速度与汽车同向行驶,试通过计算分析:

    (1)汽车是否会撞上自行车.

    (2)依据(1)中,若不会撞上,求汽车和自行车相距最近为多远.若会撞上,求自行车需在汽车开始刹车的同时至少以多大加速度匀加速前进,才不至于被撞到.

  • 8、ETC是高速公路上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的简称。如图,汽车以15m/s的速度行驶,如果过人工收费通道,需要在收费站中心线处减速至0,经过30s缴费后,再加速至15m/s行驶;如果过ETC通道,需要在中心线前方10m处减速至5m/s,匀速到达中心线后,再加速至15m/s行驶。设汽车加速和减速的加速度大小均为1m/s2

    (1)汽车过人工收费通道,从收费前减速开始,到收费后加速结束,总共通过的路程和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2)如果过ETC通道,汽车通过第(1)问路程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汽车通过ETC通道比人工收费通道节约多长时间?

  • 9、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

    (1)、乙图的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为(填“交流”或“直流”)V。若提供的实验器材中同时有甲乙两图所示的打点计时器,优先选用图((填“甲”或“乙”);
    (2)、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有______;
    A、打点计时器应安装在长木板的有滑轮一端 B、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 C、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D、两相邻测量点间的时间间隔必须是0.1s E、vt图线处理数据时,必须用平滑的曲线连接所有的点
    (3)、小明同学在实验中得到了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已在每条纸带上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依打点先后编为01234。由于不小心,纸带被撕断了,如图所示。请根据给出的ABCD四段纸带回答:在BCD三段纸带中选出从纸带A上撕下的那段应该是(       )
    A、 B、 C、 D、
    (4)、小兰同学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ABCDE为在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则实验时纸带的端是和小车相连的。(选填“左”或“右”);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m/s。(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 10、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在当时直接测定瞬时速度很难,所以他设计“斜面实验”冲淡重力,在他留下的羊皮纸草稿中发现的斜面实验数据如下表,人们推测表格中的第2、3列数据可能分别为时间及长度,伽利略时代的1个长度单位相当于现在的2930mm,假设1个时间单位相当于现在的0.5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1

    32

    4

    2

    130

    9

    3

    298

    16

    4

    526

    25

    5

    824

    36

    6

    1192

    49

    7

    1600

    A、由表中数据可得位移跟时间成正比 B、由表中数据可得位移跟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C、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的加速度约为0.66m/s2 D、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的加速度约为0.25m/s2
  • 11、实验小组利用图甲所示装置研究摩擦力的变化情况。实验台上固定一个力传感器,传感器用棉线拉住木块,木块放置在粗糙的长木板小车上(长木板粗糙程度相同)。用电动机水平向左拉木板,传感器记录的F-t图像如图乙所示。木块质量m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题中信息和图乙中数据可求出木块与长木板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 B、图乙中曲线就是摩擦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C、实验中必须让长木板小车保持匀速运动 D、滑动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力之比约为7:10
  • 12、A、B两物体沿同一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的x-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4s时A物体运动方向不变 C、0~6s内B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大 D、0~5s内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
  • 13、A、B两物体沿同一直线同向运动,0时刻开始计时,A、B两物体的st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在t=10s时A、B在同一位置,根据图像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A、B在t=0时刻相距40m C、A、B在t=6s时刻相距45m D、在0~10s内A、B之间的最大距离为49m
  • 14、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E被分成四个长度相等的部分,即AB=BC=CD=DE , 一物体从A点由静止释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到达各点经历的时间tE=2tB=2tC=23tD B、物体到达B、C、D、E点的速度之比为1:2:3:4 C、物体从A运动到E全过程的平均速度等于vC D、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vBvA=vCvB=vDvC=vEvD
  • 15、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力一定与接触面上的压力成正比 B、静摩擦力可以是动力,而滑动摩擦力只能是阻力 C、有摩擦力就一定有弹力,摩擦力总是与接触面上的弹力垂直 D、受到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运动的
  • 16、如图所示,A、B两个物块的重力分别是GA=3NGB=4N , 弹簧的重力不计,整个装置沿竖直方向处于静止状态,这时弹簧的弹力F=2N , 则天花板受到的拉力和地板受到的压力有可能是(  )

    A、3N4N B、5N6N C、1N2N D、5N2N
  • 17、如图甲所示,火箭发射时,速度能在10s内由0增加到100m/s;如图乙所示,汽车以108km/h的速度行驶,急刹车时能在2.5s内停下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5s内汽车的速度改变量为-30m/s B、10s内火箭的速度改变量为10m/s C、火箭的速度变化比汽车的快 D、火箭的速度变化率比汽车的速度变化率大
  • 18、2018年12月8日凌晨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嫦娥四号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最终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测及巡视探测,并通过已在使命轨道运行的“鹊桥”中继星,实现月球背面与地球之间的中继通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凌晨2时23分”指的是时刻,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前的瞬间,加速度为0 B、“嫦娥四号”探测器环月飞行一圈,它的位移为0,但路程不为0 C、“嫦娥四号”探测器环月飞行一圈,它的平均速度为0,瞬时速度也为0 D、地面控制中心在对“嫦娥四号”探测器进行飞行姿态调整时可将飞船看作质点
  • 19、如图所示为一种测量石墨晶体层数的装置。图中O1 , O2分别为EF,GH的中点,右侧为一含有n层sp2杂化的碳原子平面的石墨晶体,装置中所有的磁场及电场的方向及大小规律分布已在图中标出,不过多说明。装置的作用原理如下:一粒子源S发出一个带电粒子,该带电粒子无初速度地从AB极板中点的小孔进入加速电场,经加速后从O1进入板间,最终从O2点水平射出,之后粒子从P点垂直进入石墨层,并与有且仅有一个碳原子结合形成一个新整体,该过程整体视为质量与动量守恒。此后整体每经过一个石墨层都会再结合一个碳原子。当加速电压U=100V时,粒子恰好无法穿过该石墨晶体。已知粒子与碳原子的质量均为m=2×1026kg , 粒子的带电量q=+1×1016C , EF、GH间电场强度E0=600V/m,板长均为L=1.5πm,板间距d=1m,石墨各层间距均为D=1.2×1010m。图中E=1π2V/mB=13×105T但B0未知。不计粒子间相互作用力,仅考虑图中电场与磁场对粒子的作用,电场与磁场均视为匀强场,不考虑边缘效应、相对论效应。求:

    (1)粒子从加速电场中出来的速度v0

    (2)极板EF、GH间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0

    (3)n的值以及粒子打在第n层时垂直纸面的位移大小s。

  • 20、如图所示为某游戏装置,装置分为四分之一圆弧轨道AB与竖直挡板BC,水平轨道CD与四分之一圆形轨道DE。在轨道的D点处放着一个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乙,其左端连接着一个原长为L并锁定的轻质弹簧,锁定时长度也为L。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半圆形轨道半径分别为R1、R2。现有一物块甲从离A点的正上方h处由静止下落,在物块甲与轨道CD碰撞时,竖直方向上速度直接变为0,水平方向速度保持不变。物块甲与弹簧碰撞后,甲、乙、弹簧立即成为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忽略一切阻力,甲与挡板的碰撞可视为弹性碰撞。已知物块甲的质量为4m,m=1kgR1=1mR2=1.6mL=7.5mh=4m , 弹簧的弹性劲度k=5120N/m , 弹簧的弹性势能公式为Ep=12kΔx2Δx为弹簧的形变量)。回答下列问题:

    (1)求物块甲在B点受到的支持力;

    (2)求物块乙运动至E点时的速度大小;

    (3)在E点水平放置一弹性板EF,乙与其发生弹性碰撞后甲、乙均以原速率返回。在甲与BC碰前,弹簧解除锁定:

    ①求甲与板BC碰后弹簧的最大压缩量;

    ②甲与板BC碰后至弹簧压缩量达到最大所用时间约为0.05s,求这段时间内物块甲与物块乙各自的位移大小。

上一页 231 232 233 234 23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