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时刻波传播到处的质点C,此时处的质点A在负方向最大位移处,在时刻质点A自计时开始后第一次运动到正方向最大位移处,则( )
A、该简谐横波的波速等于5m/s B、质点C开始振动时的运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 C、在时间内,处的质点B通过的路程为4.0cm D、在时刻,位于处的质点D处于平衡位置且开始沿y轴正方向运动 -
2、如图为落水车辆救援过程的照片,救援吊机先将车辆从水里竖直向上匀速吊离水面,到达一定高度后,汽车沿圆弧轨迹匀速率被吊至河边公路,此过程中不断有水从车上滴下,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离开水面后的匀速上升阶段,固定汽车的每根吊绳的拉力等于吊臂上的钢绳拉力的大小 B、汽车离开水面后的匀速上升阶段,吊绳对汽车做的功大于汽车增加的机械能 C、汽车离开水面后的匀速上升阶段,吊绳的拉力大小保持不变 D、汽车沿圆弧轨迹运动的阶段,汽车所受合力的冲量可能为零 -
3、如图,质量均为m的两个小球A、B,由两根长均为L的轻绳系住悬挂在天花板上。现A、B随车一起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 某时刻车突然刹停,刹车前一瞬间小车的速度为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刹车前悬挂B球的轻绳对车厢的拉力大小为 B、刹车前A球对车厢壁的压力为 C、刹车瞬间A、B两球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 D、刹车瞬间A、B两球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 -
4、如图所示,一台空调外机用两个三角形支架固定在外墙上,重力大小为 , 重心恰好在支架横梁和斜梁的连接点O的上方。横梁AO水平,斜梁BO跟横梁的夹角为30°,其中横梁对O点的拉力沿OA方向,忽略支架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根斜梁对O点的支持力大小为2G B、一根横梁对O点的拉力大小为 C、保持O点的位置不变,若把斜梁加长一点,则横梁对O点的拉力将减小 D、保持O点的位置不变,若把斜梁加长一点,则斜梁和横梁对O点的作用力将增大 -
5、如图所示为五人制足球的赛场,该赛场长40m,宽20m。在比赛中,攻方队员在中线附近突破防守队员,将足球沿边线向前踢出,足球的运动可视为初速度v1=6m/s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a1=1m/s2。该队员将足球踢出后立即由静止开始追赶足球,他在加速阶段的运动可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a2=1m/s2 , 达到最大速度v2=4m/s后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求:
(1)该队员和足球的最远距离;
(2)请通过计算判断,足球停下时,该队员是否已经追上足球?若追不上,请求出该队员从将球踢出后经过多长时间能追上足球。

-
6、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1)、下列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用字母填写)
A.关闭电源,取下纸带
B.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
C.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
D.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2)、实验所使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每隔在纸带上打一点,现获得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依次取O、A、B、C、D、E、F共7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纸带旁并排放着带有最小分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零刻度线跟“O”计数点对齐。可以读出各计数点A、B、C、D、E、F跟O点的距离依次为、、、、cm、。请根据刻度尺,读出E到O点的距离,并填入划线处。
(3)、计算打下计数点“E”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若打下计数点“O”时开始计时,以v为纵坐标,t为横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在坐标纸上描点,在图丁中已标出计数点A、B、D、F对应的坐标点,请在该图中标出计数点E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的v-t图像。
(5)、观察v-t图像,可以判断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依据是 , 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6)、若采用逐差法求小车加速度,则其加速度的计算公式为a=(可选用、、、、、和T字母表示),代入数据结算结果为a=。(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7)、若实验时交流电的频率大于50Hz,则加速度的测量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 -
7、学校伽利略学习社制作了一个弹射器,弹射器从地面先后以同样的速度竖直向上射出甲、乙两小球,射出的时间相隔2s,它们运动的图像分别如图中的直线a、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球处于上升阶段时,两球间的距离变大 B、第6s末,甲球落回地面 C、第2s末,两球间的距离为20m D、第4s末,两球在同一高度处 -
8、我国神舟飞船返回舱每次返回到达离地面高为h时,返回舱的缓冲发动机开始向下喷气,舱体减速,此过程可视为竖直方向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它的加速度大小为a。若发动机刚开始向下喷气时舱体速度大小为v,舱体到达地面时速度恰好为零,则此过程舱体运动的时间可表示为( )A、 B、 C、 D、
-
9、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汽车在第1s、第2s、第3s内前进的距离分别是5.4m、7.2m、9.0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的加速度为 B、汽车在这3s内的平均速度是12.5m/s C、汽车在1.5s末的瞬时速度是7.2m/s D、汽车在3s末的瞬时速度是9.9m/s -
10、一辆遥控汽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运动,为了测试其刹车性能,从时刻起开始刹车,刹车过程中遥控汽车的位移与速度平方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遥控汽车刹车时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 B、遥控汽车从刹车到停止运动所需时间为3s C、遥控汽车在第1s内的位移大小为7.5m D、遥控汽车刹车后1s末的速度大小为 -
11、在地质、地震、勘探、气象和地球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中,需要精确的重力加速度g值,g值可由实验精确测得,近年来测g值的一种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它是将测g转变为测长度和时间,具体做法是: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O点上抛的小球又落回原处的时间为T2 , 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点高H的P点,小球离开P点到又回到P点所用的时间为T1 , 测得T1、T2和H,可求得g等于( )A、 B、 C、 D、
-
12、如图所示,A同学用手捏住直尺的上端,B同学在直尺0刻度位置做捏住直尺的准备,手不碰直尺。A同学放手让直尺下落时,B同学立即捏住直尺。若把该直尺上的刻度转换为时间刻度,直尺就变为“反应时间测量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测量的是A同学的反应时间 B、实验中A、B两同学捏住尺的位置相距越远,测得的反应时间越准确 C、“反应时间测量尺”标注的时间刻度值自上而下逐渐增大 D、“反应时间测量尺”每隔相等距离刻度所标注的时间刻度差不相等 -
13、地铁刹车后匀减速进站,晓燕同学利用照相机拍下了地铁停下前最后2 s初和最后2 s末的照片,如图所示。已知地铁相邻两车门之间的距离为4.5 m,地铁刹车前的速度为15 m/s,则地铁刹车后行驶的路程为( )
A、45 m B、50 m C、60 m D、70 m -
14、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当它的速度由v增至2v时,发生的位移为 , 它的速度由2v增至3v时,发生的位移为 , 则等于( )A、1:2 B、2:3 C、3:5 D、1:5
-
15、在沿直线匀变速向前行驶的汽车中,某同学观察到速度表指针某时刻的位置如图(a),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b)。规定汽车行驶的方向为正,则汽车的加速度约为( )
A、 B、 C、 D、 -
16、某同学计划从石门中学出发到中山大学参观,手机导航如图所示,导航显示有多条线路可到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4分钟”指的是时间间隔,“20公里”指的是位移大小 B、研究从石门中学出发到中山大学不能将车辆视为质点 C、图中显示的两条线路的位移相同 D、根据图中数据,可以推算出此次行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
17、如图所示,一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θ的固定光滑斜面的底部,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小物块a相连,另一质量为的小物块b紧靠a静止在斜面上,此时弹簧的压缩量为 , 从时刻开始,对物块b施加沿斜面向上的外力F(图中未画出),使其始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物块a、b分离;再经过同样长的时间,b距其出发点的距离恰好也为 , 弹簧的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势能 , 其中x为弹簧的形变量),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物块a、b均视为质点。求:
(1)物块b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从时刻至物块a、b分离的过程中外力F所做的功。

-
18、我国早在3000年前就发明了辘轳,其简化模型如图所示,辘轳的卷筒可绕水平轻轴转动,卷筒质量为M、厚度不计。某人转动卷筒通过细绳从井里吊起装满水的薄壁柱状水桶,水桶的高为d,空桶质量为m0 , 桶中水的质量为m。井中水面与井口的高度差为H,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辐条的质量和转动轴处的摩擦。
(1)若人以恒定功率P0转动卷筒,装满水的水桶到达井口前已做匀速运动,求水桶上升过程的最大速度vm;
(2)空桶从桶口位于井口处由静止释放并带动卷筒自由转动,求水桶落到水面时的速度大小v;
(3)水桶从图示位置缓慢上升高度H,忽略提水过程中水面高度的变化,求此过程中人做的功W。

-
19、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农民住进了楼房,大家在喜迁新居的时候遇到了搬运大件家具的困难。如图所示,一农户正在用自己设计的方案搬运家具到二楼,他用一悬挂于房檐A点的小电机通过轻绳1拉动家具缓慢上升,为避免家具与墙壁碰撞,需要一人站在地面上用轻绳2向外侧拖拽,绳1与绳2始终在同一竖直面内。某时刻绳1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0°,绳2与竖直方向夹角为60°,已知家具质量为50kg,人的质量为80kg(g取10m/s2),求此时:
(1)绳1与绳2的拉力大小;
(2)地面对人支持力大小和地面受到的摩擦力。

-
20、2021年8月6日晚,在东京奥运会田径项目男子4×100米接力决赛中,由汤星强、谢震业、苏炳添、吴智强组成的中国男队获得该项目第四名,追平历史最好成绩。某中学在某次接力训练中,甲、乙两同学在直跑道上进行4×100m接力,他们在奔跑时有相同的最大速度,甲和乙从静止开始全力奔跑都需跑出20m才能达到最大速度,这一过程可看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现在甲持棒以最大速度向乙奔来,乙在接力区域ABCD中的位置AD处(如图)伺机全力奔出图中箭头代表运动员的奔跑方向。为获得最好成绩,要求乙接棒时奔跑的速度达到最大速度的90%,则( )
A、乙离开AD18m处接棒 B、从乙开始起跑至接到棒的过程中甲乙的平均速度之比是10:9 C、乙起跑时,甲离AD19.8m D、设最大速度为8m/s,如果乙站在AD处接棒,到棒后才开始全力奔跑,这样会浪费2.47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