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图所示是一个大型益智儿童玩具。该装置由速度可调的固定水平传送带、光滑圆弧轨道BCD和光滑细圆管EFG组成,其中水平传送带长L1=3mB点在传送带右端转轴的正上方,轨道BCD和细圆管EFG的圆心分别为O1O2、圆心角均为θ=120° , 半径均为R=0.4m , 且B点和G点分别为两轨道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在细圆管EFG的右侧足够长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紧挨着一块与管口下端等高、长L2=2.2m、质量M=0.4kg木板(与轨道不粘连)。现将一块质量m=0.2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轻放在传送带的最左端A点,由传送带自左向右传动,在B处的开口和ED处的开口正好可容物块通过。已知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 , 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5 , 重力加速度g=10m/s2

    (1)若物块恰好不脱轨,求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

    (2)若传送带的速度为3m/s , 求物块经过圆弧轨道EFG最低点G时,轨道对物块的作用力大小;

    (3)若传送带的速度为3m/s , 求滑块在木板上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Q

  • 2、现代科学研究中,经常用磁场约束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有一棱长为L的正方体电磁区域abcdefgh , 以棱ef中点为坐标原点建立三维坐标系Oxyz , 正方体区域内充满沿z轴负方向的匀强磁场,在O点有一粒子源,沿x轴正方向发射不同速率的带电粒子,粒子质量均为m , 电荷量均为+q。已知速度大小为v0的粒子,恰从坐标(33LL , 0)点飞出(图中未标出),不计粒子的重力。求

    (1)磁感应强度大小B

    (2)从正方体上表面abcd飞出的速率范围;

    (3)若从O点射入的粒子初速度与x轴正方向、z轴负方向均成45° , 大小为v=92v010π , 求粒子射出区域时的坐标。

  • 3、我国某科技公司研发了一种新型无人潜艇,该潜艇既可以深入北极低温领域,也可以抵达海底火山口等高温领域。潜艇外置一可形变气囊,该气囊的容积与气囊内气体的压强成正比,已知该气囊内气体的压强为1×106Pa , 容积100LT1=200K

    (1)现保持温度不变,向气囊内充入压强为1×106Pa的气体200L , 气囊的压强变为多少?

    (2)然后在(1)基础上潜艇缓慢移动至水温400K的水域,此时气囊的体积是多大?

  • 4、某同学利用灵敏电流计设计了一个电路来测量某定值电阻Rx的阻值(约为20Ω)。所用实验器材如下:

    A.电压表V13V , 内阻约为12);

    B.电压表V29V , 内阻约为30);

    C.电流表A1150mA , 内阻约为10Ω);

    D.电流表A20.6A , 内阻约为1Ω);

    E.电流计G100μA , 内阻约为120Ω);

    F.电阻箱R09999.9Ω);

    G.电源E3V , 内阻很小)

    (1)、为了较准确地测量电阻Rx , 电压表应选(选填“A”或“B”),电流表应选(选填“C”或“D”);
    (2)、为方便实验调节,闭合开关S前电阻箱应调整至kΩ
    (3)、闭合开关S后,调节电阻箱的阻值,当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分别读取并记录电阻箱阻值R、电压表读数U和电流表读数I , 则待测电阻Rx的测量值为;(用题目给出的物理量表示)
    (4)、考虑电表内阻影响,待测电阻Rx的测量值真实值(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5、某实验小组采用传感器等设备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同学们将完全相同的挡光片依次固定在圆弧轨道上,摆锤上内置了光电传感器,挡光片的宽度为Δs , 摆锤通过挡光片时传感器显示遮光时间为Δt , 则摆锤通过挡光片的平均速度为v=ΔsΔt。测出部分数据如表,表中高度h为0的位置为重力势能的零势能点:

    高度h/m

    0.10

    0.08

    0.06

    0.04

    0.02

    0

    势能Ep/J

    0.0295

    0.0236

    0.0177

    0.0118

    0.0059

    0.0000

    动能Ek/J

    0.0217

    A

    0.0328

    0.0395

    0.0444

    0.0501

    机械能E/J

    0.0512

    0.0504

    0.0505

    0.0503

    0.0503

    0.0501

    (1)、关于这个平均速度,有如下讨论:这些讨论中,正确的是       
    A、这个平均速度不能作为实验中摆锤通过挡光片时的瞬时速度 B、理论上,挡光片宽度越窄,摆锤通过挡光片的平均速度越接近瞬时速度 C、实验中所选挡光片并非越窄越好,还应考虑测量时间的精确度,挡光片太窄,时间测量精度就会降低,所测瞬时速度反而不准确 D、实验中,所选挡光片越宽越好,这样时间的测量较准,得到的瞬时速度将比较准确
    (2)、表中A处数据应为J(写具体数值)。
    (3)、某同学记录了每个挡光板所在的高度h及其相应的挡光时间Δt后,绘制了四幅图像。其中可以说明机械能守恒的图像最合适的是       
    A、 B、 C、 D、
  • 6、如图所示,等腰ΔABC为一棱镜的横截面,AB=AC;一平行于BC边的细光束从AB边射入棱镜,在BC边经过一次反射后从AC边射出,出射光分成了不同颜色的甲、乙两束光。ab是这两束光分别通过相同的双缝装置后形成的图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光的波长比乙光的长 B、甲光在棱镜中的传播速度比乙光的小 C、a是甲光的干涉图样 D、a是乙光的干涉图样
  • 7、2019年2月15日,一群中国学生拍摄的地月同框照,被外媒评价为迄今为止最好的地月合影之一。如图所示,把地球和月球看做绕同一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双星系统,质量分别为Mm , 相距为L , 周期为T , 仅考虑双星间的万有引力,引力常量为G。则(  )

    A、地、月运动的轨道半径之比为mM B、地、月运动的加速度之比为Mm C、地球质量为M=4π2L3GT2 D、若经过长时间的演化,地球和月球的总质量变为原来的n倍,距离变为原来的k倍,则周期变为原来的k3n
  • 8、如图所示,在边长为a的正六边形的三个顶点ACE分别固定电荷量为+q+qq的点电荷,O点为正六边形的中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2kqa2 B、O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kq2a2 C、电子在O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大 D、电子在O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小
  • 9、如图所示,一小球从空中某处以大小为v , 方向与竖直方向成60°斜向上抛出,小球受到水平向右、大小为F=3mg3的水平风力,若小球落地时速率为2v , 重力加速度为g , 则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  )

    A、v2g B、vg C、3v2g D、2vg
  • 10、绽放激情和力量,升腾希望与梦想,2023年11月5日,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开幕式在南宁市举行,众多文体节目精彩上演。如图甲,“龙狮舞”表演中绸带宛如水波荡漾,舞动的绸带可简化为沿x轴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如图乙为t=1s时的波形图,此时质点P在平衡位置,质点Q在波谷位置,如图丙为质点P的振动图像,则(  )

    A、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B、该波传播速度6m/s C、若改变波源的振动频率,则机械波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也将发生改变 D、t=2.3s时,质点Q的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
  • 11、“打水漂”是一种常见的娱乐活动,在地面将石子以某一初速度斜向上抛出,假设石子和水面相撞后,在水平方向速度没有损失,如此上升、下落及反弹数次。若规定竖直向下为正方向,不计碰撞时间和空气阻力,下列vt图像中能正确描述石子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的是(  )
    A、 B、 C、 D、
  • 12、阿秒(as)光脉冲是一种发光持续时间极短的光脉冲,如同高速快门相机,可用以研究原子内部电子高速运动的过程。已知电子所带电荷量为1.6×1019C1as=1018s , 氢原子核外电子绕原子核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大约是150as。根据以上信息估算氢原子核外电子绕核运动的等效电流大约为(  )
    A、1×101A B、1×102A C、1×103A D、1×105A
  • 13、如图,在虎年春节晚会上,舞蹈《只此青绿》凭借优美舞姿使我国山水画传世佳作《千里江山图》重回大众视野。如甲图中舞蹈演员正在做一个后仰身体的舞蹈动作,静止时的简化模型如图乙所示,肌肉对头部的拉力与水平方向成45°角,脖颈弯曲与水平方向夹角为60°,据此可估算脖颈受到的压力与直立时脖颈受到压力之比为(  )

    A、3+1 B、31 C、3+2 D、32
  • 14、来自外太空的宇宙射线在进入地球大气层后,可能会与大气中的氮原子作用而产生质子,其核反应方程为:714N+X614C+11H。产生的614C不够稳定,能自发的进行β衰变,其半衰期为5730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α粒子 B、β衰变的本质是由强相互作用引起的中子转变为质子并释放出电子 C、1mg614C经11460年后,614C还剩0.25mg D、由于地球的温室效应,地球温度升高,则614C的半衰期发生变化
  • 15、将扁平的小石片在手上呈水平放置后用力抛出,石片遇到水面后并不会直接沉入水中,而是擦着水面滑行一小段距离后再弹起飞行,跳跃数次后沉入水中,即称为“打水漂”。如图所示,小明在岸边离水面高度h0=1.25m处,将质量m=20g的小石片以初速度v0=6m/s水平抛出,小石片在水面上滑行时受到的水平阻力恒为f=0.4N , 且小石片每次接触水面时间Δt=0.05s后弹起,弹起时竖直方向的速度与当时沿水面滑行的速度之比为常数k=0.8 , 小石片在水面上弹跳数次后沿水面的速度减为零。重力加速度g10m/s2 , 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石片第一次与水面接触前瞬间水平方向的位移大小;
    (2)、小石片第一次与水面接触的过程中,水对小石片做的功;
    (3)、从抛出到水平速度减为0,小石片在水平方向运动的总位移大小。
  • 16、如图所示,长为L2 = 1.5 m的水平传送带左右两端与水平轨道平滑连接,传送带以v0 = 4.0 m/s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左侧粗糙轨道RQ的长为L1 = 3.25 m,左端R点固定有弹性挡板;右侧光滑轨道PN的长为L3 = 3.5 m,其右端与半径大于100 m的光滑圆弧轨道的一小段相切(N点为圆弧轨道的最低点)。现将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从圆弧轨道上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物块向左运动至挡板处与挡板发生弹性碰撞后向右刚好能运动到P点。已知小物块与传送带以及左侧轨道的滑动摩擦因数均为μ = 0.1,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 π2 = 10,不计物块与挡板的碰撞时间。

    (1)、求物块第一次到达Q点时的速度大小;
    (2)、为满足上述运动,求物块从圆弧轨道上释放高度的范围;
    (3)、当物块从圆弧轨道上高度为0.8 m的位置由静止释放后,发现该物块在圆弧轨道上运动的时间与从N点运动至第二次到达P点的时间相等,求圆弧轨道的半径。
  • 17、如图,倾角为37°的斜面与水平地面平滑连接,在水平地面上方存在着与地面成53°角斜向上的匀强电场。质量为0.4kg、带电量为+1×102C的绝缘物块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进入水平地面后仍能匀速滑行。已知物块与斜面及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 , 运动过程中物块所带电量保持不变。

    (1)、求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
    (2)、若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方向可以变化,为使该带电物块仍能在水平地面上匀速滑行,求电场强度的最小值。
  • 18、某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质量为M的滑块两端各有一个挡光宽度为d的遮光板1、2,两遮光板中心的距离为L,如图乙所示。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1)实验前,接通气源,将滑块(不挂钩码)置于气垫导轨上,轻推滑块,遮光板1、2经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分别为t0t0' , 由此可知,遮光板1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为(用题中已知字母表示),当满足t0t0'(选填“>”、“=”、“<”)时,说明气垫导轨已经水平。

    (2)挂上质量为m的钩码,将滑块由光电门左侧某处释放,记录遮光板1、2的挡光时间t1t2

    (3)更换不同数量的钩码,多次记录遮光板1、2的挡光时间。

    (4)将钩码的总重力记为滑块受到的合力F , 作出滑块的合力F1t221t12的图像,该图像为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如图丙所示。若该图像的斜率为(用题中已知字母表示),即可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成立。

    (5)由于实验中钩码的总重力并不等于滑块的合力F , 要想本实验合力的相对误差()×100%不大于6% , 实验中所挂钩码总质量的最大值为

    A.0.12M       B.0.06M       C.0.03M       D.0.02M

  • 19、某小组做“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实验。

    (1)、该小组首先自制了一个电容器,如图甲所示,他们用两片锡箔纸做电极,用两层电容纸(某种绝缘介质)将锡箔纸隔开,一起卷成圆柱形,然后接出引线,再密封在塑料瓶当中,电容器便制成了。为了增加该电容器的电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锡箔纸面积尽可能小些 B、锡箔纸卷绕得尽可能紧,以减小锡箔纸间的距离 C、增大电容器的充电电压 D、减小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
    (2)、该小组将自制电容器C1接入如图乙所示的电路中,将开关接“1”一段时间后,再将开关接“2”。在下列四个图像中,能表示以上过程中通过传感器的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为(选填“A”或“B”)、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为(选填“C”或“D”)。

    A.     B.

    C.     D.

    (3)、该小组还自制了另一电容器C2 , 电容器C2的电容大于电容器C1的电容。将两电容器C1C2分别接入图乙所示电路中进行充电实验时,通过传感器的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其中对应电容器C2充电过程的是(选填“①”或“②”)。

    (4)、若将图乙中的电阻R换成阻值更大的电阻,则电容器C1开始放电的电流(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所得的it图像与横轴所围的面积(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0、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另一端连接质量为0.1kg的物块P,质量也为0.1kg的物块Q从距物块P正上方0.8m处由静止释放,两物块碰撞后粘在一起与弹簧组成一个竖直方向的弹簧振子,已知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N/m , 重力加速度g10m/s2 , 两物块碰撞时间极短,两物块上下做简谐运动的过程中,弹簧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物块P、Q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块碰撞前瞬间,物块Q的速度大小为4m/s B、两物块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0.6J C、两物块碰撞后,物块P下降的最大距离为0.4m D、两物块碰撞后,两物块做简谐运动的振幅为0.3m
上一页 784 785 786 787 78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