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簧弹力和形变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b来做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的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关系图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B、挂同样重的物体,a的伸长量比b的伸长量小 C、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 D、无法比较两个弹簧的原长大小
  • 2、如图所示,某时刻船桨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 , 水对船桨的作用力大小为F , 方向垂直于船桨,则(       )

    A、船桨对水的作用力大于F B、水对船桨的力是由于桨的形变而产生的 C、F在水平方向的分力大小为Fsinα D、水对船桨的力与船桨对水的力合力为0
  • 3、如图所示,游乐场里有一仿制我国古代欹器的U形水桶,水管口持续有水流出,过一段时间桶会绕水平轴翻转一次。决定桶能否翻转的主要因素是(       )

    A、水桶与水整体的重心位置 B、水管每秒出水量的大小 C、水平轴对桶的作用力大小 D、水桶自身重力的大小
  • 4、如图为港珠澳大桥上四段110m的等跨钢箱连续梁桥,若汽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ab段的时间为t。则(       )

    A、通过cd段的时间为33t B、通过ce段的时间为22t C、ab段和ad段所用时间比为1:2 D、ae段的平均速度等于c点的瞬时速度
  • 5、如图是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封面上的沙漏照片。若近似认为砂粒下落的初速度为0,短时间内出砂口到落点的距离为20cm,忽略空气阻力,不计砂粒间的相互影响,且砂粒均匀漏下,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

    A、落点处砂粒的速度约为1m/s B、砂粒从出口到落点的时间约为2s C、出口下方5cm处砂粒的速度是20cm处砂粒速度的一半 D、出口下方02cm范围内的砂粒数与8cm10cm范围内的砂粒数一样多
  • 6、如图为A、B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位移一时间图像,则在0t0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速度总是大于B的速度 B、A的路程大于B的路程 C、某一时刻,A、B速度可能相等 D、A的平均速度大于B的平均速度
  • 7、某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其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第1s内和第2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 B、第2s内和第3s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第2s末物体的加速度为零 D、第4s内物体做减速运动
  • 8、电动水上滑板深受年轻人喜爱。某同学驾驶水上滑板沿半径为60m的圆滑行,经过10min刚好第一次回到出发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0min指的是时间间隔 B、此过程中,该同学的平均速度为π5m/s C、研究该同学在滑板上的运动轨迹时,可以把他看成质点 D、此过程中,该同学的路程为120πm
  • 9、某一个在空中处于上升过程的羽毛球的运动轨迹如图虚线所示,则图示位置羽毛球所受合外力示意图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 10、关于多用电表的使用,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测电压时,应按图甲连接方式测量 B、测电流时,应按图乙连接方式测量 C、测电阻时,应按图丙连接方式测量 D、测二极管的反向电阻时,应按图丁连接方式测量
  • 11、
    (1)、如图甲所示,是光由真空射入某种介质时的折射情况,试由图中所给出的数据求出这种介质的折射率为(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已知sin35°0.57sin40°0.64sin45°0.71sin50°0.76
    (2)、某实验小组使用图乙的装置测量某红色激光的波长λ , 用光具座固定激光笔和刻有双缝的黑色纸板,双缝中心的距离d=0.2mm。激光经过双缝后投射到光屏中的条纹如图丙所示,由刻度尺读出A、B两亮纹间的距离x=mm。通过激光测距仪测量出双缝到投影屏间的距离L=2.0m , 已知Δx=LdλΔx为相邻两条亮纹间的距离)由此则可以计算该激光的波长λ=nm(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 12、如图所示,两块相同平板P1、P2置于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均为0.5 kg,板长均为0.4 m,P2的右端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的自由端恰好停在P2中点A点处。物体P置于P1的最右端,质量为1 kg且可看作质点。P1与P以共同速度v0 = 4 m/s向右运动,与静止的P2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P1与P2粘连在一起。P压缩弹簧后被弹回并停在A点(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P与P1、P2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0.2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在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0.1 m B、若P与P1、P2之间接触面光滑,当弹簧恢复原长时P的速度大小为1 m/s C、若将弹簧换成另一劲度系数较小的弹簧,系统稳定时P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D、若将弹簧换成另一劲度系数较小的弹簧,系统稳定时损失的机械能减小
  • 13、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长为l的轻质细线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拴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由最低点A以速度v0=2gl开始运动,其所能到达的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高度差为h,小球摆动过程空气阻力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h<53l B、l<h<2l C、h=2l D、小球先做圆周运动,随后做自由落体运动
  • 14、如图1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及数字化信息系统,获得了小车加速度a与钩码的质量及小车和砝码的质量对应关系图。钩码的质量为m1 , 小车和砝码的质量为m2 , 重力加速度为g。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每次在小车上加减砝码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B、实验时若用打点计时器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C、本实验m2应远小于m1 D、在用图像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应作a1m2图像
    (2)、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测得F=m1g , 作出aF图像,他可能作出图2中(选填“甲”、“乙”、 “丙”)图线。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A. 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 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 钩码质量太大       D. 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3)、实验时,某同学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若轨道水平,他测量得到的1m2a图像,如图3。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则小车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钩码的质量m1=
  • 15、一较大的雨滴从高空形成并下落,它运动过程的v-t图像如图所示。只考虑雨滴的重力和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t0时间内,雨滴的速度变化率逐渐减小 B、0~t0时间内,雨滴的惯性越来越大 C、0~t0时间内,雨滴受到的空气阻力逐渐减小 D、t0时刻以后,雨滴的重力和所受的空气阻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 16、一根细线系着一个小球,细线上端固定在横梁上,给小球施加力F,小球平衡后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如图所示,保持夹角θ不变,将F的方向逆时针缓慢转至竖直位置,上述过程中(  )

    A、力F一直减小 B、力F先减小后增大 C、细线弹力一直增大 D、细线弹力先增大后减小
  • 17、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学物理的实验手段也在不断进步。如图所示是用运动传感器测小车速度的示意图,这个系统由A、B两个小盒组成,A盒装有红外线发射器和超声波发射器,B盒装有红外线接收器和超声波接收器,A盒被固定在向右匀速运动的小车上,测量时A向B同时发射一个红外线脉冲和一个超声波脉冲,B盒接收到红外线脉冲时开始计时,接收到超声波脉冲时停止计时,两者的时间差为t1。经过Δt0 , A再次同时发射一个红外线脉冲和一个超声波脉冲,此次B接收的时间差t2。空气中的声速为v 0(红外线的传播时间可以忽略)(  )

    A、第一次测量时A与B之间的距离为v0t1 B、A两次发射过程中,小车运动的距离Δxv0t1t2 C、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v0t2t1Δt0 D、B接收到第二次超声波脉冲时,A与B的距离为v0t0
  • 18、关于图片中的物理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图,水波由深水区传播至浅水区,波速方向改变,属于波的反射现象 B、乙图,水波穿过障碍物的小孔后,能传播至两侧区域,属于波的衍射现象 C、丙图,两列同频率的水波在空间叠加,部分区域振动加强,属于波的干涉现象 D、丁图,竹竿举起蜂鸣器快速转动,听到蜂鸣器频率发生变化,属于波的多普勒效应
  • 1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恒定拉力F作用下始终保持静止,已知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则时间t内(  )

    A、物体所受拉力F的冲量大小为Ftcosθ B、物体所受重力的冲量大小为mgt C、物体所受支持力的冲量大小为0 D、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冲量大小μmgt
  • 20、在空中沿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飞机,沿途连续漏出沙子。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图中能反映沙子在空中排列的几何图形是(  )
    A、 B、 C、 D、
上一页 569 570 571 572 57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