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图所示,“核反应堆”通过可控的链式反应实现核能的释放,核燃料是铀棒,在铀棒周围放“慢化剂”,快中子与慢化剂中的原子核碰撞后,中子速度减小变为慢中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慢化剂”使快中子变慢中子,慢中子更难被铀核俘获 B、当核反应过于缓慢时,可以适当的插入镉棒,达到加快核反应速度的目的 C、铀块体积越小,越容易发生链式反应,能发生链式反应的铀块最大体积叫作它的临界体积 D、链式反应是指让一个原子核的裂变引发其他原子核发生裂变,让核裂变过程自己持续下去的反应
  • 2、有关下列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U1:U2=n1:n2 B、图2中,匀速转动的线圈电动势正在增大 C、图3中,增大电容C,调谐频率减小 D、图4中,卢瑟福根据这个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内部的结构模型
  • 3、如图所示,间距为L=1.0m的两条平行光滑竖直金属导轨PQMN足够长,底部Q、N之间连有一阻值为R1=3Ω的电阻,磁感应强度为B1=0.5T的匀强磁场与导轨平面垂直,导轨的上端点P、M分别与横截面积为5×103m2的10匝线圈的两端连接,线圈的轴线与大小均匀变化的匀强磁场B2平行,开关K闭合后,质量为m=1×102kg、电阻值为R2=2Ω的金属棒ab恰能保持静止。金属棒始终与导轨接触良好,其余部分电阻不计,g取10m/s2。求:

    (1)金属棒ab恰能保持静止时,匀强磁场B2的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

    (2)开关K断开后,金属棒ab下落时能达到的最大速度v;

    (3)开关K断开后,金属棒ab下落x=2m时恰好运动至最大速度,在此过程中金属棒产生的焦耳热Q.

  • 4、
    (1)、用游标卡尺测某金属管的内径,示数如图1所示。则该金属管的内径为mm。

    (2)、打点计时器在随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纸带上打点,其中一部分如图2所示,B、C、D为纸带上标出的连续3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计时点没有标出。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则打C点时,纸带运动的速度vC=m/s(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3)、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有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其中对提高测量结果精确度有利的是______。
    A、适当加长摆线 B、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应选用体积较大的 C、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 D、当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经过一次全振动后停止计时,用此时间间隔作为单摆振动的周期
  • 5、如图甲所示,一右端固定有竖直挡板的质量M=2kg的木板静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另一质量m=1kg的物块以v0=6m/s的水平初速度从木板的最左端冲上木板,最终物块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物块和木板的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物块可视为质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乙中v2的数值为4 B、物块与木板的碰撞为弹性碰撞 C、整个过程物块与木板之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10J D、最终物块距木板左端的距离为3m
  • 6、光导纤维在现代通信网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图所示,长为L的直光导纤维由内芯和外套两层介质组成,一束激光从端面AB以某一入射角α射向内芯,在内芯的内侧面入射角为θ , 此时恰好发生全反射。设内芯的折射率为n,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则(  )

    A、sinα=ncosθ B、激光在内芯中的传播路程为Lsinθ C、α=0 , 则激光在内芯中传播的时间为nLc D、若增大α , 激光在内芯中仍能发生全反射
  • 7、如图所示,已知匀强电场方向向下,边界为矩形ABGH,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边界为矩形BCDG,GD长为L,磁感应强度为B。电量为q,质量为m的粒子,从AH中点以垂直电场的速度v0(未知量)进入电场,然后从边界BG进入磁场,轨迹恰好和磁场另外三个边界相切,运动23个圆周后返回电场。不计粒子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粒子一定带正电 B、AB长为2L C、v0=BqL3m D、若电场强度减弱,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将变长
  • 8、图甲为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磁场可视为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线圈绕垂直于磁场的水平轴OO'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电阻R=10Ω , 其余电阻均忽略不计。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电阻R两端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电机工作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 B、t=0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为1A C、电阻R中的电流方向每秒钟变化50次 D、线圈中产生的电动势瞬时值表达式为e=102cos100πtV
  • 9、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距地表约400 km的空间站顺利完成径向对接,这种对接比前向和后向对接更难。径向对接时飞船在空间站正下方200 m的“停泊点”处调整为垂直姿态,并保持相对静止。准备好后,再逐步上升到“对接点”,最终与空间站完成对接。飞船和空间站对接后,组合体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静止卫星位于地面上方高度约36000 km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船维持在200 m“停泊点”的状态时,其运动速度大于空间站运动速度 B、飞船维持在200 m“停泊点”的状态时,仅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C、组合体的运动周期比地球静止卫星的运动周期小 D、对接稳定后空间站速度减小
  • 10、如图所示,光滑圆弧轨道ABC固定在竖直面内,与光滑水平面CD相切于C点。水平面CD右侧为顺时针转动的水平传送带,与传送带相邻的光滑水平面MN足够长,MN上静置一物块Q,N处固定一竖直挡板,物块撞上挡板后以原速率反弹。物块P从A点出发,初速度vA沿切线方向向上,恰好能通过圆弧最高点B,并沿着圆弧轨道运动到C点,此时速度大小vC=10m/s。已知AO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53° , P、Q均可视为质点,质量分别为m1=2kgm2=8kg , P、Q间的碰撞为弹性碰撞且碰撞始终发生在MN上,传送带长L=10m , 物块P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 , 重力加速度g=10m/s2sin53°=0.8cos53°=0.6。结果可用根式表示。

    (1)、求物块P在A点时初速度vA的大小;
    (2)、调整传送带的速度大小,求物块P第一次到达M点时速度大小的范围;
    (3)、若传送带速度大小为10m/s,求从P、Q第1次碰撞结束到第2025次碰撞结束,物块P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总时间t。
  • 11、图甲为早期的电视机是像管工作原理示意图,阴极K发射的电子束(初速度不计)经电压为U的加速电场后,进入一半径为R的圆形磁场区,磁场方向垂直四面。荧光屏AN到磁场区中心O的距离为L,当不加磁场时,电子束打到荧光屏的中心P点,当磁感应强度随时间按图乙所示的规律变化时,在荧光屏上得到一条长为23L的亮线。因电子穿过磁场区域时间很短,电子通过磁场区的过程中磁感应强度可看做不变,已知电子的电荷量为e,质量为m,不计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所受的重力。求:

    (1)电子离开加速电场时速度大小v

    (2)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大小;

    (3)当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0时,电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t。

  • 12、某同学在实验室先后完成下面二个实验:

    ①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②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1)用①实验测量得到的数据作出U-I图线如图中a线,实验所测干电池的电动势为V,内电阻为Ω。

    A.                    B.

    C.                    D.

    (2)在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为减小实验误差,方便调节,请在给定的四个电路图和三个滑动变阻器中选取适当的电路或器材,并将它们的编号填在横线上。应选取的电路是 , 滑动变阻器应选取

    E.总阻值15Ω,最大允许电流2A的滑动变阻器

    F.总阻值200Ω,最大允许电流2A的滑动变阻器

    G.总阻值1000Ω,最大允许电流1A的滑动变阻器

    (3)将实验②中得到的数据在实验①中同一U-I坐标系内描点作图,得到如图所示的图线b,如果将实验①中的电池与实验②中的小灯泡组成闭合回路,此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W,若将两节与实验①中相同的干电池串联后与该小灯泡组成闭合回路,则此时小灯泡实际功率为W。

  • 13、现有一特殊的电池,其电动势E约为9V,内阻r在35Ω55Ω范围内,最大允许电流为50mA,为测定这个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图中电压表的内电阻很大,对电路的影响可以不计,R为电阻箱,阻值范围为09999ΩR0是定值电阻,起保护作用。

    (1)实验室备有的保护电阻R0有以下几种规格,本实验应选用

    A.10Ω,2.5W       B.50Ω,1.0W     C.150Ω,1.0W     D.1500Ω,5.0W

    (2)该同学接入符合要求的R0后,闭合开关S,调整电阻箱的阻值,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再改变电阻箱阻值,取得多组数据,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图线,根据乙图所作出的图像求得该电池的电动势E为V,内电阻r为Ω。

  • 14、如图所示,一物体放置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固定于加速上升的电梯中,加速度为a,在物体始终相对于斜面静止的条件下,当(  )

    A、θ一定时,a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越小 B、θ一定时,a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正压力越小 C、a一定时,θ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越小 D、a一定时,θ越大,斜面对物体的正压力越小
  • 1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从半径为R的半球形碗口下滑到碗的最低点的过程中,如果由于摩擦力的作用使木块的速率不变,那么(     )

    A、加速度为零 B、加速度恒定 C、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但不一定指向圆心 D、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指向圆心
  • 16、现有一台落地电风扇放在水平地面上,该电风扇运行时,调节它的“摇头”旋钮可改变风向,但风向一直水平.若电风扇在地面上不发生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风扇受到5个力的作用 B、地面对电风扇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C、空气对风扇的作用力与地面对风扇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D、风扇对空气的作用力与地面对风扇的摩擦力互相平衡
  • 17、2025年1月20日,我国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首次完成1亿摄氏度1000秒“高质量燃烧”。实验装置内发生的核反应方程之一为12H+13H→24He+X , 已知该反应过程中质量亏损为Δm , 则(  )
    A、X为电子 B、该反应为α衰变 C、该反应放出能量12Δmc2 D、24He的平均结合能大于12H的平均结合能
  • 18、引力常量G的单位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可表示为(  )
    A、Nm/kg2 B、Nm2/kg2 C、m3/kgs2 D、m3/kgs3
  • 19、在竖直平面内建立一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x轴沿水平方向,如图甲所示。第二象限内有一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场强为E1。坐标系的第一、四象限内有一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交变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场强E2=E13 , 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现一个比荷为qm=102C/kg的带正电微粒(可视为质点)以v0=4m/s的速度从x轴上A点竖直向上射入第二象限,并以v1=12m/s的速度从y轴正方向上的C点沿水平方向进入第一象限。取微粒刚进入第一象限的时刻为0时刻,磁感应强度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以垂直纸面向外的磁场方向为正方向),重力加速度g=10m/s2。则:

    (1)、求微粒在x方向的加速度大小和电场强度E1的大小;
    (2)、在x轴正方向上有一点D,OD=OC,若带电微粒在通过C点后的运动过程中不再越过y轴,要使其恰能沿x轴正方向通过D点,求磁感应强度B0及磁场的变化周期T0各为多少?
    (3)、要使带电微粒通过C点后的运动过程中不再越过y轴,求交变磁场磁感应强度B0和变化周期T0的乘积B0T0应满足的关系?
  • 20、下列是《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列出的两个必做实验的部分步骤,请完成实验操作和计算。
    (1)、如图所示,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中,使光源、透镜、滤光片、单缝、双缝中心均在遮光筒的中心轴线上,使单缝与双缝 , 二者间距约2~5cm。若实验中观察到单色光的干涉条纹后,撤掉滤光片,则会在毛玻璃屏上观察到。若测量单色光波长时发现条纹太密,难以测量,可以采用的改善办法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A.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     

    B.增大单缝到双缝的距离     

    C.增大双缝间距

    (2)、右图为“探究向心力大小与半径、角速度、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在小球质量和转动半径相同,塔轮皮带套在左、右两个塔轮的半径之比为2∶1的情况下,逐渐加速转动手柄到一定速度后保持匀速转动,此时左、右两侧露出的标尺格数之比为。其他条件不变,若增大手柄的转速,则左、右两标尺的格数(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两标尺格数的比值。(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上一页 45 46 47 48 4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