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运输家用电器、易碎品时,经常用泡沫塑料作填充物,这是为了在运输过程中( )A、减小物品受到的冲量 B、使物体的动量减小 C、使物体的动量变化量减小 D、延长作用时间以减小作用力
-
2、关于单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摆球运动的回复力是它受到的合力 B、摆球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方向始终指向平衡位置 C、摆球在运动过程中经过轨迹上的同一点,加速度是不变的 D、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加速度为零
-
3、某同学水平拉动纸带,使用电源频率为50Hz的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打1000个点需用时1s B、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直流电源 C、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 D、点迹密集的地方表示纸带的运动速度较小
-
4、如图所示,倾角θ=37°的光滑斜面上有一质量M=4kg的足够长的木板A,在A的上端有一质量m=2kg的物块B(可视作质点),物块B与木板A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斜面底端有一挡板P,木板与挡板P碰撞后会等速率反弹。现将木板与物块同时由静止释放,释放时木板前端与挡板相距s=m,求:
(1)、木板A第1次碰挡板P时的速度多大;(2)、求从木板A第1次碰到挡板到木板A第1次减速为零的时间;并求出在此过程中,物块B与木板A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 -
5、如图甲所示,游乐场的过山车可以底朝上在竖直圆轨道上运行,可抽象为图乙的模型。倾角为45°的直轨道AB、半径R=10 m的光滑竖直圆轨道和倾角为37°的直轨道EF,分别通过水平光滑衔接轨道BC、C'E平滑连接,另有水平减速直轨道FG与EF平滑连接,E、G间的水平距离l=40 m。现有质量m=500 kg的过山车,从高h=40 m处的A点静止下滑,经BCDC'EF最终停在G点。过山车与轨道AB、EF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0.2,与减速直轨道FG的动摩擦因数μ2=0.75,过山车可视为质点,运动中不脱离轨道,求:
(1)、过山车运动至圆轨道最低点C时的速度大小;(2)、过山车运动至圆轨道最高点D时对轨道的作用力大小;(3)、减速直轨道FG的长度x。 -
6、质量为的电动车由静止开始沿平直公路行驶,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变加速;达到的最大速度为 , 利用传感器测得此过程中不同时刻电动车的牵引力与对应的速度 , 并描绘出如下图像(图中均为直线),若电动车行驶过程中所受的阻力恒定,求:
(1)、汽车的额定功率P;(2)、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t。 -
7、如图所示,轻质细绳上端固定,下端连接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带电小球,小球静止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已知小球所带电荷量q=1.0×10-6C,匀强电场的场强E=3.0×103N/C,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 sin37°=0.6,cos37°=0.8。求:
(1)小球所受静电力F的大小;
(2)小球的质量m;
(3)剪断细绳后2s末,小球的速度v的大小。

-
8、某组同学设计了“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的关系”实验。如图甲所示为实验装置简图,A为小车,B为电火花计时器,C为装有细沙的小桶,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的拉力F等于细沙和小桶的总重力,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可用纸带上打出的点求得。
(1)、在实验过程中,(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满足“滑块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这一条件。(2)、如图乙所示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已知实验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根据纸带可求出电火花计时器打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m/s2。(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3)、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槽码的质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随合力F变化的图线,如右图所示。该图线不通过原点,其主要原因是。
-
9、某空间存在一电场,电场中的电势φ在x轴上的分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x轴上,从x1到x2电场强度方向向左 B、在x轴上,从x1到x2电场强度先增大后减小 C、把一负电荷沿x轴正向从x1移到x2 , 电场力先减小后增大 D、把一负电荷从x1移到x2 , 电场力做负功 -
10、有a、b、c、d四颗地球卫星,a还未发射,在赤道表面随地球一起转动,b是近地轨道卫星,c是地球同步卫星,d是高空探测卫星,它们均做匀速圆周运动,方向均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各卫星的排列位置如图所示,则( )
A、卫星a的向心加速度近似等于重力加速度g B、在相同时间内卫星d转过的弧长最长 C、卫星c的速度一定比卫星d的速度大 D、卫星d的角速度比卫星c的角速度大 -
11、理论上已经证明质量分别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设地球是一个质量分别均匀的球体,设想沿地球的直径挖一条隧道,将物体从此隧道一端由静止释放刚好运动到另一端,如图所示,不考虑阻力,在此过程中关于物体的运动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可能是( )
A、
B、
C、
D、
-
12、如图所示,餐厅服务员托举菜盘给顾客上菜。若服务员托举菜盘快到餐桌前,使菜盘水平向左减速运动,则( )
A、手对菜盘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B、手对菜盘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C、菜盘对手的作用力方向斜向右上方 D、菜盘对手的作用力方向斜向右下方 -
1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球吸引物体、物体吸引地球,这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B、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加作用力,乙物体受到作用后,才产生反作用力,所以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C、甲、乙两队拔河,甲队取胜,说明甲队的拉力大于乙队的拉力 D、“鸡蛋碰石头”时,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小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
-
14、一个小球从水平地面上方自由下落,经过时间又弹回到原来的位置,不计小球与地面接触的时间和空气阻力,能反映整个过程中小球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的是( )A、
B、
C、
D、
-
15、某物理兴趣小组到户外进行超声测速模拟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B为超声波发射器,B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脉冲被小车反射后又被B接收,从B发射第一列超声波开始计时,到B接收到第二列超声波的过程中,计算机描绘出超声波运动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求:
(1)、图乙中t1和x2;(2)、被测小车接收第一列超声波与接收第二列超声波之间的时间间隔为多少?(3)、被测小车的车速?(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
16、如图所示,图甲是“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图,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在A点的正下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某实验小组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A、理想实验法 B、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2)、实验中,小张同学在坐标纸上画出了如图丙所示的两个已知力和 , 图中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 , F为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合力(请考生在图中画出)。 , 与F的夹角分别为和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 C. D.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下
(3)、为提高实验结论的可靠性,在重复进行实验时,结点O的位置(填“可以”或“不可以”)变动。 -
17、小球A从离地面20 m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小球B从A下方的地面上以20 m/s的初速度做竖直上抛运动.两球同时开始运动,在空中相遇,g取10 m/s2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球相遇时速率都是10 m/s B、两球相遇位置离地面高度为10 m C、开始运动2 s时相遇 D、两球在空中相遇两次
-
18、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和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若撤去力 , 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可能为( )(认为最大静摩擦等于滑动摩擦力)
A、7N,方向向左 B、3N,方向向左 C、7N,方向向右 D、3N,方向向右 -
19、如图,用磁扣将卡纸“吸”在黑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黑板对卡纸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 B、磁扣对卡纸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 C、卡纸对黑板的摩擦力小于卡纸的重力 D、卡纸对黑板的摩擦力大于卡纸的重力 -
20、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 将电荷量为的点电荷从A点移到B点,在此过程中,电场力对该电荷做的功为(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