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假设地面上有一火车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运行,其内站立着一个中等身材的人,站在路旁的人观察车里的人,观察的结果是这个人(  )
    A、是一个矮胖子 B、矮但不胖 C、是一个瘦高个子 D、瘦但不高
  • 2、如图所示,电风扇的叶片匀速旋转时将空气以速度v向前排开,叶片旋转形成的圆的面积为S,空气密度为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时间内通过叶片的空气质量为ρSv B、空气对叶片的推力为ρSv2 C、若仅将叶片面积增大为2S,则空气对叶片的压强变为原来的一半 D、单位时间内流过叶片的空气的动能为12ρSv2
  • 3、如图所示,一同学使用网球训练器练习打网球,质量为m的网球与底座之间有一弹性绳连接,练习过程中底座保持不动。该同学将网球抛至最高点a处用球拍击打,b是轨迹上的最高点,c处弹性绳仍然处于松弛状态,速率为vc , 网球到达d处前弹性绳已经绷紧,在d处撞在竖直墙壁上,不计空气阻力。则(       )

    A、a处网球拍给网球的冲量沿水平方向 B、击打后由a到c过程中网球受到的合力冲量竖直向下 C、c到d过程中网球受到的合力的冲量方向竖直向下 D、c处重力的瞬时功率为mgvc
  • 4、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车上固定一个竖直支架,轻绳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另一端固定一质量为m的小球,轻绳长为l , 将小球向右拉至轻绳水平后,从静止释放,忽略各摩擦阻力,则(  )

       

    A、系统的动量守恒 B、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小车速度为零 C、小球不能向左摆到原高度 D、小车向右移动的最大距离为2mlM+m
  • 5、如图所示,水平桌面光滑,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栓接木块B,开始时B静止,弹簧处于原长。某时刻子弹A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B并留在其中,将弹簧压缩到最短。对子弹、木块和弹簧构成的系统,从子弹开始射入木块到弹簧被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       )

    A、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 B、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C、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D、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 6、如图,为某款新型配送机器人,它可以自动规避道路障碍与往来车辆行人,实现自动化安全配送。该机器人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额定功率为P,自身质量为M,最大承载质量为m,阻力为其总重力的k倍。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机器人空载行驶时,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PkMg B、若该机器人满载以额定功率匀速行驶途中,不慎掉落一货物,之后机器人将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变加速运动 C、该机器人可以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直至达到全程的最大速度 D、若该机器人满载时以加速度a匀加速启动,则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PM+ma
  • 7、如图所示,一条带有圆轨道的长轨道水平固定,圆轨道竖直,底端分别与两侧的直轨道相切,半径R=0.5m,物块A以v0=6m/s的速度滑入圆轨道,滑过最高点Q,再沿圆轨道滑出后,与直轨道上P处静止的物块B碰撞,碰后粘在一起运动,P点左侧轨道光滑,右侧轨道呈粗糙段、光滑段交替排列,每段长度都为L=0.1m,物块与各粗糙段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0.1,A、B的质量均为m=1kg(重力加速度g取10m/s2;A、B视为质点,碰撞时间极短)。

    (1)求A滑过Q点时的速度大小v和受到的弹力大小F;

    (2)若碰后AB最终停止在第k个粗糙段上,求k的数值;

    (3)求碰后AB滑至第n个(n<k)光滑段上的速度vn与n的关系式。

  • 8、如图,刚性容器内壁光滑、盛有一定量的气体,被隔板分成A、B两部分,隔板与容器右侧用一根轻质弹簧相连(忽略隔板厚度和弹簧体积)。容器横截面积为S、长为2l。开始时系统处于平衡态,A、B体积均为Sl,压强均为p0 , 弹簧为原长。现将B中气体抽出一半,B的体积变为原来的34。整个过程系统温度保持不变,气体视为理想气体。求:

    (1)抽气之后A、B的压强pApB

    (2)弹簧的劲度系数k。

  • 9、冰壶是在冰上进行的一种投掷性竞赛项目。某次训练中,冰壶(可视为质点)被运动员掷出后,在水平冰面上沿直线依次经过A、B、C三点后停在O点。已知A、B间的距离x=26m,B、C间的距离x2=5.5m,冰壶通过AB段的时间t1=10s,通过BC段的时间t2=5s,假设冰壶和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等,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求:

    (1)C、O两点之间的距离x3

    (2)冰壶和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10、某实验小组利用铁架台、弹簧、钩码、打点计时器、刻度尺等器材验证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原长为L0 , 钩码的质量为m。已知弹簧的弹性势能表达式为E=12kx2 , 其中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簧的形变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1)、在弹性限度内将钩码缓慢下拉至某一位置,测得此时弹簧的长度为L。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从静止释放钩码,弹簧收缩,得到了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钩码加速上升阶段的部分纸带如图2所示,纸带上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均为T(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认为释放钩码的同时打出A点)。从打出A点到打出F点时间内,钩码的动能增加量为 , 钩码的重力势能增加量为

    (2)、利用计算机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弹簧弹性势能减少量、钩码的机械能增加量分别与钩码上升高度h的关系,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随着h增加,两条曲线在纵向的间隔逐渐变大,主要原因是

  • 11、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向心力大小的因素。已知小球在槽中A、B、C位置做圆周运动的轨迹半径之比为1∶2∶1,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与标尺露出的格数成正比,变速塔轮自上而下按如图乙所示三种方式进行组合,每层半径之比由上至下分别为1∶1、2∶1和3∶1

    (1)、本实验所采用的实验探究方法与下列哪些实验是相同的                 
    A、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B、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C、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
    (2)、在探究向心力大小与半径的关系时,为了控制角速度相同需要将传动皮带调至第(填“一”、“二”或“三”)层塔轮,然后将两个质量相等的钢球分别放在(填“A和B”、“A和C”或“B和C”)位置,匀速转动手柄,如图丙所示,左侧标尺露出2格,右侧标尺露出1格,则左右两球所受向心力大小之比为

    (3)、在记录两个标尺露出的格数时,同学们发现要同时记录两边的格数且格数又不是很稳定,不便于读取。于是有同学提出用手机拍照后再通过照片读出两边标尺露出的格数。下列对该同学建议的评价,你认为正确的是                 
    A、该方法可行,但仍需要匀速转动手柄 B、该方法可行,且不需要匀速转动手柄 C、该方法不可行,因不能确定拍照时露出的格数是否已稳定
  • 12、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光电效应实验。用波长为λ的光照射阴极K,保持滑动变阻器的下滑片不动,调节滑动变阻器的上滑片P、测得流过灵敏电流计的电流I与AK之间的电势差UAK满足如图乙所示的规律,已知电子的电荷量大小为e。阴极材料的逸出功为W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最左端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电流I逐渐增大 B、若用波长为0.5λ的光照射阴极K,则遏止电压将变为2Uc+W0e C、只增加入射光的光照强度,Uc的绝对值会变大 D、只增加入射光的光照强度,电流I的最大值会变大
  • 13、某实验小组测得在竖直方向飞行的无人机飞行高度y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E、F、M、N为曲线上的点,EF、MN段可视为两段直线,其方程分别为y=4t26y=2t+140。无人机及其载物的总质量为2kg,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  )

       

    A、EF段无人机的速度大小为4m/s B、FM段无人机的货物处于失重状态 C、FN段无人机和装载物总动量变化量大小为4kg∙m/s D、MN段无人机机械能守恒
  • 14、2019年12月16日,中国篮球公开赛南区大区赛在醴陵举行。若某次投篮直接入网(如图所示),已知篮球出手时距地面高度为h1 , 出手过程中对篮球做功为W,篮筐距地面高度为h2 , 篮球的质量为m,不计空气阻力,篮球可看作质点,则篮球(  )

       

    A、出手时的速率为22Wm B、进筐时的动能为W+mgh1-mgh2 C、从静止到进筐的过程中,机械能的增量为W+mgh2-mgh1 D、从出手到进筐的过程中,运动总时间为2(h2h1)g
  • 15、人字梯是生活中常用的工具,如图所示,人字梯置于水平地面上,重为G的人静止在其顶部水平横杆中点处,限位轻绳松弛,水平横杆与四根相同的斜杆垂直,左右斜杆夹角θ=60° , 不计人字梯的重力。则每根斜杆受到地面的(       )

       

    A、支持力大小为33G B、作用力大小为36G C、摩擦力大小为34G D、摩擦力大小为38G
  • 16、如图所示,A、B两声源相距3.0m , 它们同相位地发出频率为660Hz的声音,取声速v=330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连线上(不包含A、B点)有10个干涉极小点 B、A、B连线上(不包含A、B点)有13个干涉极大点 C、C、D连线上有5个干涉极大点 D、A、D连线上(不包含A点)有7个干涉极大点
  • 17、1885年,瑞士科学家巴尔末对当时已知的氢原子在可见光区的4条谱线(记作HαHβHγHδ)作了分析,发现这些谱线的波长满足一个简单的公式,称为巴尔末公式。这4条特征谱线是玻尔理论的实验基础。如图所示,这4条特征谱线分别对应氢原子从n=3456能级向n=2能级的跃迁,下面4幅是跃迁时辐射光子的能量,合理的是(  )

    A、 B、 C、 D、
  • 18、如图所示,一个原子核X经图中所示的一系列αβ衰变后,生成稳定的原子核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过程发生了6次α衰变 B、此过程发生了8次β衰变 C、原子核X发生α衰变的半衰期与温度有关 D、原子核X的比结合能比原子核Y的比结合能小
  • 19、如图所示,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物块P、Q用细线和轻弹簧连接在一起并处于静止状态,轻弹簧处于压缩状态。细线质量不计,关于物块P、Q及细线、轻弹簧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烧断细线后,系统总动量始终为零 B、烧断细线后,系统机械能始终为零 C、若在P的左侧放一挡板后再烧断细线,此后系统总动量仍然为零 D、若在Q的右侧放一挡板后再烧断细线,此后系统总动量向左
  • 20、如图所示,在区域Ⅰ、Ⅱ中分别有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垂直纸面但方向相反、宽度均为a的匀强磁场区域。高为a的正三角形线框efg从图示位置沿x轴正方向匀速穿过两磁场区域,以逆时针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下列图像中能正确描述线框efg中感应电流I与线框移动距离x关系的是(  )

    A、 B、 C、 D、
上一页 1303 1304 1305 1306 130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