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如图为一款游戏装置的简化示意图,由粗糙的水平轨道AB和半径R=0.2m的光滑竖直四分之一圆轨道BC组成,弹簧水平放置且左端固定,原长时右端恰处于圆轨道的最低点B点处。某次游戏时用质量m=0.4kg的滑块将弹簧压缩至E点,滑块静止弹出后恰能沿圆轨道到达最高点C点。已知滑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 , E、B两点间的距离为l=0.2mg10m/s2 , 忽略空气阻力,求:

    (1)滑块经过圆轨道B点的速度v大小;

    (2)滑块经过圆轨道B点时对圆轨道的压力FN

    (3)滑块弹出前弹簧的弹性势能EP多大。

  • 2、倾角37的传送带以速度v=1.0m/s顺时针转动,位于其底部的煤斗向其输送m=4.0kg的煤屑,煤屑刚落到传送带上的速度为零,煤屑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8 , 且煤屑在到达最高点前已经和传送带的速度相等。g10m/s2sin37=0.6cos37=0.8 , 求:

    (1)煤屑落到传送带时的加速度和运动到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所用的时间多大;

    (2)煤屑与传送带之间的相对位移多大。

  • 3、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水平放置的气垫导轨上有AB两个滑块,开始时两个滑块静止,它们之间有一根被压缩的轻质弹簧,滑块间用绳子连接,如图甲所示。气垫导轨正常工作后,将绳子烧断,两个滑块向相反方向运动,同时开始频闪拍摄,得到一幅多次曝光的数码照片,如图乙所示。已知频闪的频率为10Hz , 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200g300g

    (1)、由图可知,A、B离开弹簧后,应该做运动,根据照片记录的信息,从图中可以看出闪光照片有明显与事实不相符合的地方是
    (2)、若不计此失误,分开后,A的动量大小为kgm/sB的动量的大小为kgm/s
    (3)、本实验中得出“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两滑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 4、如图所示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小圆柱由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拴住,轻绳另一端固定在悬点O,在最低点附近放置一组光电门,将轻绳拉至水平后静止释放。已知小圆柱的质量为m、直径为d , 重力加速度为g

    (1)、测得小圆柱运动到最低点的挡光时间为Δt , 则小圆柱运动到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 小圆柱动能的增加量为
    (2)、测出悬点O到小圆柱重心的距离为l , 写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
    (3)、多次实验中往往出现小圆柱的重力势能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其主要原因是;(以上填空均用文字和字母表示)。
  • 5、如图所示,通过一根长度为l的轻绳悬挂着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B(可视为质点),物块B恰好与光滑的水平面接触。质量也为m的物块C(可视为质点)沿水平面以速度2gl冲向物块B , 物块C与物块B碰后粘在一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C与物块B在碰撞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 B、物块C与物块B粘在一起时的速度为gl C、物块C与物块B在碰撞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2mgl D、物块C与物块B碰后粘在一起时轻绳的拉力为4mg
  • 6、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体在几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现突然将与速度反方向的恒力F水平旋转90 ,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C、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 D、恒力F的功率越来越大
  • 7、一辆质量为2000kg的汽车正在以26m/s的速度行驶,突然汽车撞到坚固的墙上在0.20s内停下,选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汽车动量的变化量为5.2×104kgm/s B、汽车动量的变化量为5.2×104kgm/s C、汽车撞到坚固的墙上受到的平均作用力为2.6×104N D、汽车撞到坚固的墙上受到的平均作用力为1.3×104N
  • 8、某同学让篮球在指尖上匀速转动,指尖刚好在篮球球心的正下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篮球上各点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B、篮球上各点做圆周运动的圆心均在篮球的球心处 C、篮球上各点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D、篮球上离转轴越远的点,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越大
  • 9、一辆质量为m的汽车在水平路面上以速度v匀速行驶,此时发动机功率为P,汽车运动中所受阻力恒定不变。当汽车功率突然变为34P的瞬间,此时加速度大小为(  )
    A、0 B、P4mv C、3P4mv D、Pmv
  • 10、《流浪地球2》影片中,太空电梯高耸入云,在地表与太空间高速穿梭。太空电梯上升到某高度时的重力加速度为14gg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已知地球半径为R , 不考虑地球自转,则此时电梯距离地面的高度为(  )

    A、2R B、R C、2R D、21R
  • 11、2023年9月“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如图所示,实验中水球变身“乒乓球”,水球以一定速率沿某方向垂直撞击球拍,然后以原速率返回,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宇航员与水球均处于超重状态 B、水球返回后的运动轨迹为抛物线 C、水球与球拍作用前后的速度变化量为0 D、撞击过程球拍对水球做的功为0
  • 12、春节晚会上杂技《绽放》表演了花样飞天,如图是下方演员用双脚举起上方演员的一个场景,两位杂技演员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平地面对下方演员可能存在水平方向的摩擦力 B、下方演员对上方演员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 C、水平地面对下方演员的支持力和下方演员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下方演员对上方演员的支持力是上方演员的手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
  • 13、在某次铅球训练时,运动员将铅球抛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球被抛出后仍能在空中运动一段距离是因为惯性 B、研究铅球在空中运动过程时不能将铅球视为质点 C、研究运动员扔球姿势时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 D、铅球被抛出后仍能在空中运动一段距离是因为仍受推力的作用
  • 14、如图所示,三个质点ABC沿不同的路径,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三个质点的路程都相同 B、三个质点的位移不相同 C、三个质点的平均速度相同 D、三个质点在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
  • 15、“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富含哲理,如图表示“龟兔赛跑”中的乌龟和兔子的位移s时间t图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兔子比乌龟早出发 B、t1时刻乌龟和兔子具有共同速度 C、t2时刻二者相遇 D、图像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物体的速度
  • 16、关于物理学史和物理学研究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探究向心力表达式的实验中用了控制变量法 B、在探究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用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当Δt非常非常小时,ΔsΔt就可以表示线速度,应用了极限的思想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 17、如图所示,给光滑圆管道内的小球(可看作质点)一个初速度,使小球在竖直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则关于小球在最高点时的速度v,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v的最小值为gR B、v=gR时,小球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C、v=2gR时,管道对小球的弹力方向竖直向下 D、当v由gR逐渐减小时,在最高点管道对小球的弹力逐渐增大
  • 18、如图所示,轻弹簧L1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连着小球A,小球A的下面用另一根相同的轻弹簧L2连着小球B,一根轻质细绳一端连接小球A,另一端固定在墙上,平衡时细绳水平,弹簧L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 , 弹簧L1的形变量为弹簧L2形变量的3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将细绳剪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A的加速度大小为33g2 B、小球A的加速度大小为33g C、小球B的加速度大小为g3 D、小球B的加速度大小为g
  • 19、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滑块以v0=16m/s的初速度沿倾角为θ(未知)的足够长斜面上滑,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未知)。滑块向上滑行位移x=16m后到达最高点,随即下滑,返回到出发点时的速度为v=8m/s , 不计空气阻力。求:

    (1)滑块上滑过程的加速度a1

    (2)滑块下滑过程所用的时间t;

    (3)斜面的倾角θ以及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 20、小明利用手机传感器,测得电梯从静止开始运行的加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手机传感器中加速度向上时为正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6s~0.8s电梯处于匀加速下降阶段 B、0.9s~1.2s电梯处于匀速上升阶段 C、0.9s~1.2s电梯处于匀加速上升阶段 D、1.7s~2.3s电梯处于静止阶段
上一页 1300 1301 1302 1303 130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