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现有如图所示装置,固定光滑水平硬杆距地面的高度为L,A为穿在固定光滑硬杆上的质量为m的滑块,质量为m的硬质小球B通过长也为L的细绳与A相连,初始时刻A、B均静止,细绳恰好绷直并保持水平。水平光滑地面上有D、E两辆上表面粗糙、质量均为2m的小车,D的最右端放置一质量为m的物块C。现释放小球B,小球B摆到最低点时,绳子恰好断裂,并且在断裂之后,B立刻与C发生弹性碰撞,C最终恰好没有滑离小车D。A从固定杆右端飞出后最终落在小车E上,A与E发生碰撞瞬间可认为A立刻损失所有的竖直方向速度,但水平方向速度没有损失,最终,A也没有从小车E上滑离。已知D、E两小车上表面高度相同,不计小车上表面距地面的距离,小车上表面与物体A、C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A、B、C均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到达最低点且还未与C碰撞的瞬间,其速度大小为2gL B、小车D的长度为L3μ C、两小车最终的相对速度大小为gL3 D、整个系统最终的机械能减少量为53mgL
  • 2、川青铁路镇江关至黄胜关段有望于2024年内通车。假设某动车由静止启动后沿平直轨道行驶,发动机的功率恒为P,且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恒定。已知动车的质量为m,最高行驶速度为v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车启动后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B、行驶过程中动车受到的阻力大小为Pvm C、当动车的速度大小为vm4时,动车的加速度大小为3Pmvm D、从启动到速度大小为vm的过程中,动车的牵引力所做的功为12mvm2
  • 3、2023年5月30日,我国自主研发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舟十六号飞船先进入圆形的停泊轨道(I),后经椭圆形的转移轨道(II),到达圆形的中国空间站轨道(III),并与中国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如图为其变轨过程简化图,已知停泊轨道半径近似为地球半径R,中国空间站轨道距地面的平均高度为h。则(       )

    A、将神舟十六号发射到停泊轨道(I)上所需的发射速度小于7.9km/s B、转移轨道的半长轴长度为a=12(2R+h) C、进入转移轨道后,从P点运动到Q点的过程中,神舟十六号的速度减小 D、中国空间站内的宇航员可以漂浮,说明此时他们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 4、如图甲,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从倾角为α=37°的固定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运动,上升的最大高度为3m。选地面为零势能面,上升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E随高度h的变化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大小取g=10m/s2 , sin37°=0.6,cos37°=0.8。则(       )

    A、物体的质量为m=0.8kg B、物体上升到最大高度后静止 C、物体上升过程中斜面对其支持力的冲量为零 D、物体上升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相等的位置离地高度为1.875m
  • 5、为测试一种弹簧缓冲装置的性能,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将质量均为m的两物块A、B轻轻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给B一个大小为v0、方向正对A的初速度,B和A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用高速摄像机拍摄得到A、B之间的相互作用时间为t。现给A的右侧安装上弹簧(图中未画出),再次将B以相同的初速度滑向A,发生碰撞,用高速摄像机拍摄得到弹簧从开始压缩到恢复原长所用时间为5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前后,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装上弹簧后,弹簧在碰撞过程中的最大弹性势能为14mv02 C、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后,A、B的总动能减小至初始时的14 D、装上弹簧后,A在碰撞过程中所受的平均冲击力大小减小至未安装时的15
  • 6、如图,不可伸长细线的一端固定于天花板上的O点,细线长度为L,细线下端系有一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小钢球A。现用手拿住小钢球A,使细线恰好绷直,且与竖直方向成60°夹角。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无初速度自由释放小钢球,则小钢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 B、若无初速度自由释放小钢球,则小钢球到达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gL C、若使小钢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运动过程中绳上拉力不变 D、若使小钢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小钢球的动能恒为Ek=mgL
  • 7、跳台滑雪是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如图为简化的跳台滑雪的雪道示意图,A点下方足够长的倾斜雪道可近似看作直线,假设运动员从助滑道上滑下后从跳台A点沿水平方向飞出,初速度大小为v0 , 在斜面B点着陆。飞行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已知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0°,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运动员从A点水平飞出到在斜面B点着陆的过程中(       )

    A、运动员所受重力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B、运动员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为t=v0g C、运动员在B点的瞬时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为30° D、若初速度增大,运动员落地时瞬时速度方向与斜面的夹角将不变
  • 8、如图甲,以O点为平衡位置,弹簧振子在A、B两点间做简谐运动,图乙为该弹簧振子的振动图像,其中,取O点为原点,水平向右为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0.2s时,小球的加速度为正向最大 B、t=0.1s与t=0.3s两个时刻,小球的速度相同 C、t=0到t=0.2s内,小球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 D、t=0.4s时,弹簧振子有最大的弹性势能
  • 9、如图是一种新型的横卧自行车,前、后轮的半径分别为r、R(R>r)。A、B分别是前、后轮上的气门芯,不计车轮厚度。当它在平直路面上匀速直线行驶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的线速度一定相等 B、A、B的角速度之比为ωAωB=Rr C、A、B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aAaB=rR D、A、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相等
  • 10、如图甲,一辆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转弯,沿曲线由N点经P点向M点行驶,已知汽车经过P点时所受合外力为F,方向如图甲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在N点的瞬时速度方向由N点指向M点 B、汽车在P点的瞬时速度方向与图乙中标记的v方向相同,v沿P点切线方向 C、汽车经过P点时所受合外力方向与瞬时速度方向的夹角大于90°,因此汽车经过P点时正在减速 D、汽车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提出的经典力学体系只适用于宏观、低速、弱引力场的情形 B、所有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圆,太阳处在圆心上 C、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出了引力常量 D、惠更斯通过摆球的碰撞实验发现,两小球相碰前后的“运动量”在同一方向的总和保持不变,这里的“运动量”是指物体的动能
  • 1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为R=4Ω , 电源的电动势E=1.5V , 电源内阻为r=1.0Ω , 闭合开关。求:

    (1)闭合开关后,通过电阻箱的电流;

    (2)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示数;

    (3)闭合开关后,电阻箱R产生的热功率P。

  • 13、如图所示,某人站在水平地面上身子前倾保持姿势不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对地面的压力方向斜向下 B、地面对人有水平向前的摩擦力 C、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和人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和人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 14、如图甲所示,“打弹珠”是一种常见的民间游戏,该游戏的规则为:将手中一弹珠以一定的初速度瞬间弹出,并与另一静止的弹珠发生碰撞,被碰弹珠若能进入小坑中即为胜出。现将此游戏进行简化,如图乙示,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弹珠A和弹珠B与坑在同一直线上,两弹珠间距x1=1.6m , 弹珠B与坑的间距x2=0.4m。某同学将弹珠A以v0=5m/s的初速度水平向右瞬间弹出,经过时间t1=0.4s与弹珠B正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瞬间弹珠A的速度大小为v'A=1m/s , 方向向右,且不再与弹珠B发生碰撞。已知两弹珠的质量均为10g,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将弹珠的运动视为滑动,且弹珠A、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

    (1)求碰撞前瞬间弹珠A的速度大小vA和弹珠在地面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a;

    (2)求两弹珠构成的系统碰撞过程中的机械能损失;

    (3)通过计算判断该同学能否胜出。

  • 15、成语“簸扬糠秕”源于如图的劳动情景,在恒定水平风力作用下,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的米粒和糠落到地面不同位置,糠落点更远。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米粒和糠都做平抛运动 B、米粒的质量小于糠的质量 C、落地时,米粒竖直方向的速度大于糠竖直方向的速度 D、下落过程,米粒重力的冲量大于糠重力的冲量
  • 16、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xOy坐标系的y>0的空间中存在沿y轴负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在y<0的空间中存在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一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带正电的粒子从y轴上的P点由静止开始释放,一段时间后从原点O进入磁场,经磁场偏转一次后从x轴上的C点返回电场。已知OP=OC=L , 不计粒子受到的重力。求:

    (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E;

    (2)粒子从P点到第一次经过C点所用的时间t。

  • 17、质量m=2kg的物块在倾角为θ=37°的斜面上,受一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17.2N的作用,如图从静止开始运动,已知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µ=0.25,sin37=0.6cos37=0.8 , 求:

    (1)物块运动的加速度;

    (2)5s内物块的位移多大?(g取10m/s2

    (3)外力F在作用10s后立即被撤去,撤去外力后物块还能沿斜面上滑多大距离?(设斜面足够长)

  • 18、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木板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小物块A放在木板的中间,现在对A施加一与水平方向成53°的恒定拉力F,F的大小为5N,3s以后撤去拉力F的同时,另一小物块B以vB=6.5m/s对地速度(向右)冲上木板的左端。已知长木板的质量为M=1kg , A与B的质量均为m=1kg , A和B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1=0.25 , 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0 ,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10m/s2 , 运动过程中A,B不会相撞。求:

    (1)撤去拉力F时,小物块A的速度(拉力F作用时木板不会滑动);

    (2)撤去拉力F后,小物块A与长木板达到共速的时间;

    (3)长木板运动的总时间。

  • 19、电子车票,也称“无纸化”车票,乘客网上购票后,直接通过“刷身份证”或“扫手机”即可顺利进站。如图所示是乘客通过“刷身份证”进站时的情景,将身份证靠近检验口,机器感应电路中就会产生电流,从而识别乘客身份。图中能说明这一原理的是(  )

       

    A、    B、    C、    D、   
  • 20、体育课上,小壮将铅球水平推出。不计空气阻力。对铅球被水平推出后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下列关于铅球在空中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a与速度大小v随运动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上一页 1270 1271 1272 1273 127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