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用金属做成一个不带电的圆环,放在干燥的绝缘桌面上。小明同学用绝缘材料做的笔套与头发摩擦后,将笔套自上向下慢慢靠近圆环,当距离约为0.5cm时圆环被吸引到笔套上,如图所示。对上述现象的判断与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摩擦使笔套带电 B、笔套靠近圆环时,圆环上、下感应出的电荷是异种的 C、圆环被吸引到笔套的过程中,圆环所受静电力的合力大于圆环的重力 D、笔套碰到圆环后,笔套所带的电荷立刻被全部中和
  • 2、冰箱门软磁条的外部磁感线正面图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磁感线越密的地方磁场越弱 B、软磁条内部a位置应为N极 C、磁感线与电场线一样真实存在于空间之中 D、软磁条内部ab之间的磁感线方向应为a指向b
  • 3、如图所示的平面内,有静止的等量异号点电荷,M、N两点关于两电荷连线对称,M、P两点关于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对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点的场强比P点的场强大 B、M点的电势比N点的电势高 C、N点的场强与P点的场强相同 D、电子在M点的电势能比在P点的电势能大
  • 4、2021年5月,“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在火星软着陆,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首次探测火星就实现“绕、落、巡”三项任务的国家。“天问一号”在火星停泊轨道运行时,近火点距离火星表面2.8×102 km、远火点距离火星表面5.9×105 km,则“天问一号” (  )
    A、在近火点的加速度比远火点的小 B、在近火点的运行速度比远火点的小 C、在近火点的机械能比远火点的小 D、在近火点通过减速可实现绕火星做圆周运动
  • 5、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已知周期T=0.2st=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波上有P、Q两质点,其纵坐标分别为yP=2cmyQ=2cm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P点振动比Q点滞后半个周期 B、P、Q在振动的过程中,位移的大小总相等 C、0.25s内,P点通过的路程为20cm D、该波波速为10m/s
  • 6、如图为我国传统豆腐制作流程中用到的过滤器,正方形纱布的四角用细绳系在两根等长的、相互垂直的水平木杆两端,再通过木杆中心转轴静止悬挂在空中。豆浆过滤完,纱布与豆渣的总质量为m,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始终为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每根细绳受到的拉力为mg4cosθ B、此时每根细绳受到的拉力为mg4 C、豆浆从纱布流出过程中,忽略纱布的拉伸形变,细绳受到的拉力变大 D、豆浆从纱布流出过程中,纱布中豆浆和豆渣整体的重心不变
  • 7、“春耕”学习小组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学习小组的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时读数如图乙所示,则摆球的直径D=cm。

       

    (2)学习小组的同学组装好实验装置后,将摆球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小角度(小于5°),然后释放摆球,摆球某次通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并从1开始计数,然后摆球每完成一次全振动计数加1 , 当该同学计数到40时停止计时,测得的时间记为t , 测得的单摆的摆长记为L , 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g=(用Lt表示)。

    (3)学习小组的同学改变摆线的长度继续做实验,在绘制单摆的周期的平方—摆长(T2L)图线时,一位同学误将摆线长和小球直径的和记为摆长L , 则他画出的图线可能为图丙中的(填“a”、“b”或“c”)。

       

  • 8、如图(甲)所示,小球在内壁光滑的固定半圆形轨道最低点附近做小角度振动,其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刻小球速度为零,轨道对它的支持力最小 B、t2时刻小球速度最大,小球的回复力最大 C、t3时刻小球速度为零,小球的合力为零 D、t3时刻到t4时刻的过程中,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变大
  • 9、如图所示,把茶杯压在一张白纸上,第一次用水平力迅速将白纸从茶杯下抽出;第二次以较慢的速度将白纸从茶杯下抽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二次拉动白纸过程中,纸对茶杯的摩擦力大一些 B、第一次拉动白纸过程中,纸对茶杯的摩擦力大一些 C、第二次拉出白纸过程中,茶杯增加的动量大一些 D、第一次拉出白纸过程中,纸给茶杯的冲量大一些
  • 10、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个光滑的、半径R=0.45m的1/4圆弧轨道,A、B分别是圆弧的端点,圆弧B点右侧是光滑的水平地面,地面上放着一块足够长的木板,木板的上表面与圆弧轨道的最低点B等高,可视为质点的小滑块P1和P2的质量均为m=0.20kg,木板的质量M=4m,P1和P2与木板上表面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0.20和μ2=0.50,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开始时木板的左端紧靠着B,P2静止在木板的左端,P1以v0=4.0m/s的初速度从A点沿圆弧轨道自由滑下,与P2发生弹性碰撞后,P1处在木板的左端,取g=10m/s2 . 求:

    (1)P1通过圆弧轨道的最低点B时对轨道的压力;

    (2)P2在木板上滑动时,木板的加速度为多大?

    (3)已知木板长L=2m,请通过计算说明P2会从木板上掉下吗?如能掉下,求时间?如不能,求共速?

  • 11、小明利用光具盘等仪器探究光的传播规律时,让一束红光沿着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射到它的平直的边上,光路如图所示,P、Q、M是光线在光具盘边缘上的三点,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夹角为105°。半圆形玻璃砖和圆形光具盘圆心重合,半圆形玻璃砖的半径为r,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c。求:

    (1)玻璃砖对红光的折射率n;

    (2)红光在玻璃砖中的传播速度v。

  • 12、图(a)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2s时的波形图,图(b)为介质中平衡位置在x=0.5m处质点的振动图像,P是平衡位置为x=2m的质点。求:

    (1)波的传播方向及波速;

    (2)当t=5s时,质点P的位移大小以及速度的方向;

    (3)在0~5s期间,质点P运动的路程。

  • 13、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选择好器材,将符合实验要求的摆球用细线悬挂在铁架台横梁上,应采用图2(选填“甲”或者“乙”)所示的固定方式。
    (2)、将单摆正确组装后进行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测出摆线长作为单摆的摆长 B、把摆球从平衡位置拉开一个很小的角度释放,使之做简谐运动 C、在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 D、用秒表测量单摆完成1次全振动所用时间并作为单摆的周期
    (3)、甲同学用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的直径为d , 用秒表测得摆球完成N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为t , 用米尺测得摆线长为l0 , 根据以上数据,可得到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4)、乙同学多次改变单摆的摆长l并测得相应的周期T , 他根据测量数据画出了如图3所示的图像。你认为横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应为(选填“l2”、“ l”“l”)。
  • 14、用双缝干涉测量某种单色光的波长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光屏上某点P到双缝S1S2的路程差为9×107m , 如图乙所示,已知真空中的光速为3×108m/s , 如果用频率为5×1014Hz的橙色光照射双缝:

    (1)该橙光的波长是m。

    (2)P点出现(填“亮”或“暗”)条纹。

    (3)仅将橙光换成红光,则光屏上相邻两亮条纹的中心间距(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5、图中实线和虚线分别是x轴上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t=0.03s时刻的波形图,x=1.2m处的质点在t=0.03s时刻向y轴正方向运动,则(  )

    A、该波的频率可能是125Hz B、该波的波速可能是30m/s C、t=0x=1.4m处质点的加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 D、各质点在0.03s内随波迁移0.9m
  • 16、如图所示,弹簧振子在光滑水平杆上的MN之间做往复振动,振幅为A , 周期为TO为平衡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振子由N运动至O经过T4的时间 B、弹簧振子每经过T4时间,通过的距离均为A C、振子由NO运动过程中,回复力和位移逐渐减小 D、弹簧振子受重力、支持力、弹簧弹力和回复力的作用
  • 17、对如图所示的图片、示意图或实验装置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图是小孔衍射的图样,也被称为“泊松亮斑” B、乙图是利用薄膜干涉来检测玻璃板的平整程度,它是由于光在被检测玻璃板的上下表面反射后叠加的结果 C、丙图是双缝干涉原理图,若P到S1、S2的路程差是半波长的偶数倍,则P处是亮纹 D、丁图是薄膜干涉现象的实验装置图,在附有肥皂膜的铁丝圈上,出现竖直干涉条纹
  • 18、一束单色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的频率不会变化 B、光的传播速度变大 C、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D、有可能发生全反射
  • 19、在水槽里放两块挡板,中间留一个狭缝,水波通过狭缝的传播情况如图所示。若在挡板后的M点放置一乒乓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乒乓球会随水波的传播向远处运动 B、若仅将右侧挡板向左平移一小段距离,乒乓球的振动会变得比原来明显 C、若仅增大水波波源的振动频率,乒乓球的振动会变得比原来明显 D、此实验研究的是水波的干涉
  • 20、关于机械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械波的频率与波源振动的频率无关 B、机械波的传播过程也是传递能量的过程 C、机械波不能产生干涉、衍射现象 D、只有声波才可以产生多普勒效应
上一页 1230 1231 1232 1233 123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