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属于副黏病毒科的肺病毒属,主要引起支气管炎、肺炎、鼻炎等呼吸道感染。该病毒对热敏感,60℃时10分钟就可以灭活。如图所示,绝热汽缸被轻质绝热活塞分隔为A、B两部分,A内封闭有一定质量的混有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空气(可看作理想气体),其温度为 , 阀门K处于打开状态,活塞恰好处于汽缸中部,。已知活塞和汽缸间无摩擦且不漏气,求:
(1)若对A内气体缓慢加热,当活塞与底部的距离为时,保持10分钟能否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灭活?
(2)若关闭阀门K,电热丝通电一段时间使A内气体吸收了的热量,稳定后A内气体的内能增加了 , 则此过程B内气体的内能增加量是多少?

-
2、莱顿瓶是一种早期的电容器,主要部分是一个玻璃瓶,瓶里瓶外分别贴有锡箔,瓶里的锡箔通过金属链跟金属棒连接,金属棒的上端是一个金属球,通过静电起电机连接莱顿瓶的内外两侧可以给莱顿瓶充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充电电压一定时,玻璃瓶瓶壁越厚,莱顿瓶容纳的电荷越多 B、瓶内外锡箔的正对面积越大,莱顿瓶容纳电荷的本领越强 C、充电电压越大,莱顿瓶容纳电荷的本领越强 D、莱顿瓶的电容大小与玻璃瓶瓶壁的厚度无关 -
3、某同学站在装有力传感器的轻板上做下蹲的动作,记录的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可能是( )A、
B、
C、
D、
-
4、如图甲所示,“回回炮”是一种大型拋石机。将石块放在长臂一端的石袋中,在短臂端挂上重物M。发射前将长臂端往下拉至地面,然后突然松开,石袋中的石块过最高点时就被抛出。现将其简化为图乙所示的模型、将一质量、可视为质点的石块装在长臂末端的石袋中,初始时长臂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 松开后长臂转至竖直位置时,石块被水平拋出,落在与O点的水平距离为地面水平地面上。测得长臂 , 短臂 , 不计臂杆质量、空气阻力及轴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求
(1)石块被水平抛出时的速度大小;
(2)重物M的质量;
(3)石块被水平抛出前瞬间轴承О对臂的作用力。

-
5、如图甲所示,真空中相距的两块平行金属板A、B与电源连接(图中未画出),其中B板接地(电势为零),A板电势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将一个质量、带电荷量的粒子从紧临B板处无初速度释放,在时刻释放的带电粒子,粒子恰好不能到达A板,不计重力,求
(1)在时刻释放的带电粒子释放瞬间粒子加速度的大小;
(2)在时刻释放的带电粒子到达A板时动能;
(3)A板电势变化的周期。

-
6、由于路况不好,小轿车不慎陷入泥滩无法行驶,请来救援车帮忙,如图甲所示,救援车固定不动,利用绞盘、轻质绳子、轻质滑轮将车拉出沙滩。若路面水平,小轿车的质量为 , 整个拉动过程中小轿车移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其中小轿车被匀速拉动时绞盘的拉力F恒为。(设拉动过程中小轿车受到的阻力恒定,忽略滑轮轮轴处摩擦,)求:
(1)小轿车被匀速拉动过程中小轿车受到的拉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2)小轿车被拉动过程中绞盘的拉力的最大功率是多少?

-
7、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
(1)、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交流电源、铁架台、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器材中,必须使用的还有__________。(选填器材前的字母)A、大小合适的铁质重锤 B、体积较大的木质重锤 C、刻度尺 D、天平(2)、安装好实验装置,从打出的纸带中选出符合要求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A、B、C,测得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设重锤质量为m,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计时器打点周期为T。为了验证此实验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应满足下面的哪个等式____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A、 B、 C、(3)、经过计算发现增加的动能大于减少的重力势能,则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是:。 -
8、在“探究向心力的大小与质量、角速度和半径之间的关系”的实验中。
(1)、在研究向心力的大小F与质量m、角速度和半径r之间的关系时主要用到的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 D、演绎法(2)、如图所示,A、B都为质量相同的钢球,图中所示是在研究向心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的关系。A、质量m B、角速度 C、半径r(3)、如图所示,若图中标尺上黑白相间的等分格显示出两个小球所受向心力的比值为1∶4,由圆周运动知识可以判断与皮带连接的变速轮塔相对应的半径之比为。 -
9、国家航天局消息,我国科研团队根据“祝融号”火星车发回遥测信号确认,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火星绕太阳公转周期约为地球公转周期的2倍,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质量仅是地球的0.1倍。由以上信息可知( )A、发射火星探测器需要的速度不能小于 B、探测器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比在火星表面的引力大 C、火星绕太阳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绕太阳的轨道半径的4倍 D、在火星表面发射近地卫星的速度小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
10、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静电特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入,静电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但有时也要防止静电产生的危害。下列措施属于防止静电危害的是( )
A、油罐车尾的铁链 B、静电喷涂机 C、避雷针 D、飞机上的“放电刷” -
11、部队为了训练士兵的体能,会进行一种拖轮胎跑的训练。如图所示,某次训练中,士兵在腰间系绳拖动轮胎在水平地面前进,已知连接轮胎的拖绳与地面夹角为37°,绳子拉力大小为100N,若士兵拖着轮胎以6m/s的速度匀速直线前进3s,则(sin37°=0.6,cos37°=0.8,g取10m/s2)( )
A、3s内,绳子拉力对轮胎做功为1440J B、3s内,轮胎克服地面摩擦力做功为-1440J C、3s内,轮胎所受合力做功为1800J D、3s末,绳子拉力功率为480W -
12、某运动员进行投篮训练,两次在同一位置用相同速率将球投出后从同一位置进入篮筐,两次篮球的轨迹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沿轨迹①飞行时加速度更大 B、两次运动到轨迹最高点时速度相等 C、沿轨迹①飞行的时间更长 D、两次进入篮筐时的速度一定不等 -
13、如图所示,为带正电的金属板,其所带电荷量为 , 在金属板的垂直平分线上,距板处放一质量为、电荷量为的小球,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于点,小球受水平向右的静电力偏转角保持静止,静电力常量为 , 重力加速度为 , 则小球所在处的场强大小为( )
A、 B、 C、 D、 -
14、如图为监测水位变化的电容式传感器的原理简图,两块平行金属板的表面已进行绝缘处理。当水位发生变化时,可通过信号输出端进行监测。若观测到输出端a的电势低于b的电势,即电容器在放电,则可判断( )
A、电容器电容变大 B、水位正在下降 C、电容器电压变大 D、两金属板间的电场强度变大 -
15、如图所示,一个小球分别沿三条轨道由静止从同一点出发到达相同的终点,发现小球从B轨道滑下用时最短,C轨道其次,A轨道最长,B轨道轨迹称为最速降线,设计师在设计过山车时大多采用B轨道。若忽略各种阻力,比较沿三条轨道下滑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下滑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功率一样大 B、沿C轨道滑下,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做功最多 C、到达终点前瞬间,沿A轨道下滑的小球速度最大 D、到达终点前瞬间,沿A轨道下滑的小球重力功率最大 -
16、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实例分析,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铁路转弯处外轨比内轨高是为了利用轮缘与外轨的侧压力助火车转弯 B、“水流星”表演中,通过最高点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不受重力作用 C、汽车通过凹形桥的最低点时,汽车受到的重力大于支持力 D、脱水桶的脱水原理是水滴受到衣物的“附着力”小于其所需的向心力,从而沿切线方向甩出 -
17、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正逐步被推广使用。如图所示是位于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的风力发电场内的一台发电机,在风力推动下,风叶带动发电机发电,M、N为同一个叶片上的两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点的线速度等于N点的线速度 B、M点的角速度小于N点的角速度 C、M点的周期大于N点的周期 D、M点的向心加速度小于N点的向心加速度 -
18、第谷、开普勒等人对行星运动的研究漫长而曲折,牛顿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定律之一——万有引力定律。下列有关万有引力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开普勒通过研究观测记录发现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椭圆 B、太阳与行星之间引力的规律并不适用于行星与它的卫星 C、库仑利用实验较为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 D、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没有利用牛顿第三定律的知识
-
19、日常生活中飞车表演深受观众的喜爱,其简化模型如图所示,一质量物块从平台上A点以速度水平飞出,恰好从B点无碰撞地进入光滑圆弧轨道 , 之后进入等间距的粗糙与光滑交替的水平轨道上减速,圆弧轨道的圆心O与平台等高,水平轨道与圆弧轨道平滑连接。已知圆弧轨道圆心角 , 粗糙段长度均为 , 水平轨道从左往右第n个粗糙段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 , , 不考虑空气阻力。(提示:自然数的求和公式:)求:
(1)A点的高度;
(2)物块刚运动到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3)若物块最终停止在第n个粗糙段,则n值为多大。

-
20、如图,竖直放置的A、B与水平放置的C、D为两对正对的平行金属板,A、B两板间电势差为 , C、D两板分别带正电和负电,两板间电势差为 , 两板间距离为d,C、D两极板长均为L。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由静止从A板开始经A、B间电压加速后穿过C、D并发生偏转(右侧没有电场),最后打在荧光屏上。求:
(1)粒子离开B板时速度大小v;
(2)粒子刚穿过C、D时的竖直偏转位移y;
(3)粒子打在荧光屏上时的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