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图甲为热敏电阻的Rt图像,图乙为用此热敏电阻R和电磁继电器组成的一个简单恒温箱温控电路(U为恒压电源),继电器线圈的电阻为150Ω , 图中的“电源”是恒温箱加热器的电源,当线圈中的电流大于或等于20mA时,衔铁被吸合,加热器停止工作,实现温控。

    (1)、恒温箱内的加热器应接在(选填“A、B”或“C、D”)端;
    (2)、要实现对50~100之间任一温度的控制,该装置恒压电源U至少为V,若恒压电源U为6V , 则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至少为Ω
  • 2、在光滑水平面上,一小木块向右撞击竖直墙壁后被弹回(碰撞时间不计,碰撞过程中有能量损失)。如图记录了小木块运动过程中的部分数据,其中t所对应的数据是物体在该位置时相对于初始位置O所经历的时间,s所对应的数据是物体相对于初始位置O的距离。根据情景,可知墙壁与初始位置O的水平距离为m。

  • 3、如图所示,A、B间电压一定,当滑片P向左移动到另一位置时,通过R1R2的电流变化量的大小分别为ΔI1ΔI2 , 电压变化量的大小分别为ΔU1ΔU2 , 则(  )

    A、ΔI1>ΔI2,ΔU1>ΔU2 B、ΔI1<ΔI2,ΔU1<ΔU2 C、ΔI1<ΔI2,ΔU1=ΔU2 D、ΔI1=ΔI2,ΔU1=ΔU2
  • 4、如图所示,重力G=700N的水平木板在滑轮组的作用下保持静止,三个滑轮等大、光滑,质量均忽略不计,所有细绳的重力均不计,与天花板间的固定点分别为A、B、C,与木板间的固定点分别为D、E;各条细绳中不与滑轮接触的部分均竖直,则B点处的细绳对天花板的拉力大小为(  )

    A、100N B、140N C、300N D、350N
  • 5、2020年初新冠状病毒疫情形势严峻,冲在最前线的医务人员需要同时佩戴N95口罩及护目镜等防护用品,但由于护目镜镜片经常起“雾汽”导致了医疗护理过程中的诸多不便,对此,正确的解释是(  )
    A、眼镜上“雾汽”就是水蒸气 B、“雾汽”形成过程需要吸热 C、“雾汽”形成是水蒸气液化现象 D、“雾汽”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 6、如图所示,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匀质长方形木块,长为l,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桌面上,端面都与桌边平行。A放在B上,右端有38l伸出B外,为保证两木块都不翻倒,木块B伸出桌边的长度不能超过(  )

    A、12l B、516l C、14l D、18l
  • 7、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a、b、c三种固态物质加热(热源温度始终高于a、b、c的温度),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其中a、c质量相同。下列对图像的分析正确的是(  )

    t1~t2时间内,物质a的温度不变,内能增加;

    ②若a、b是同种物质,b的质量大于a的质量;

    ③温度从T1升高到T2时,a物质吸收的热量比b少;

    ④b的比热容一定小于c的比热容。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8、如图所示,将一根弹簧和一只质量为1kg的金属球(球上有一直小孔)套在铁架台的金属杆AB上面。现将小球提到B端后松手,小球的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甲                                                       乙

    ①弹簧原来的长度为40cm;

    ②小球在0~t3过程中t1时刻机械能最大;

    ③在0~t1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④在t1t2t3三个时刻,小球的动能在t1时刻最大。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 9、如图所示,平面镜M正以120°/s的速度绕垂直于纸面的轴O匀速转动,AB为一段圆心在O点的圆弧形屏幕,其所对圆心角AOB=60° , 有一束来自频闪光源的平行光束通过狭缝S射向平面镜M上的O点,已知光源每秒闪动12次,则屏幕AB1s内最多可能出现的光斑次数为(  )

    A、1次 B、3次 C、4次 D、12次
  • 10、用大小为F的两个力将100块重为G的砖头夹住,如图所示。设所有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则第27号和28号砖块之间的摩擦力为(  )

    A、23G B、27G C、28G D、2μF
  • 11、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试点安装了探鸟雷达,能预防飞鸟对起落的飞机构成威胁。鸟防实验场地如图所示。如果发现小鸟有可能对航班造成威胁,机场立刻开启声波驱鸟设备,利用提前录制好的本地猛禽的叫声驱赶飞鸟。有时为了使驱鸟效果更好,工作人员会调大播放的音量。下列关于声波驱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波驱鸟设备模拟猛禽叫声的音调;改变播放音量是指改变声音的响度 B、声波驱鸟设备模拟猛禽叫声的音色;改变播放音量是指改变声音的响度 C、声波驱鸟设备模拟猛禽叫声的音色;改变播放音量是指改变声音的音调 D、声波驱鸟设备模拟猛禽叫声的频率;改变播放音量是指改变声音的音调
  • 12、在一堂物理活动课上,同学们正以“假如没有了……”为主题展开讨论。以下是几位同学提出的五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①假如没有了地球引力,物体的质量仍然存在;

    ②假如没有了摩擦力,一阵微风也可以吹动停在平直轨道上的火车;

    ③假如没有了磁体周围的磁场,世界上就再也不会有电流的产生;

    ④假如没有了导体的电阻,导线将无法导电;

    ⑤假如没有了电磁波,我们将无法进行信息交流。

    其中合理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 13、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在测量单摆的周期时,测得摆球经过n次全振动的总时间为t,在测量单摆的摆长时,先用毫米刻度尺测得摆线长度为l,再用游标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为D。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用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的直径如图甲所示,则摆球的直径为cm;

    (2)、根据题目中给的物理量,计算本地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g=
    (3)、如果测得的g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A、实验时,摆球振幅太小 B、摆线上端悬点未固定,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C、开始计时时,停表过迟按下 D、实验时误将49次全振动记为50次
    (4)、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并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几组对应的L和T的数值,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作出T2L图线,但同学们不小心每次都把小球直径当作半径来计算摆长,由此得到的T2L图像是图乙中的(选填“①”“②”或“③”)。

  • 14、如图所示的轨道由半径为R的14圆轨道AB、竖直台阶BC、足够长的光滑水平直轨道CD组成。一质量为M的小车紧靠台阶BC且上水平表面与B点等高,小车的上表面的右侧固定一根轻弹簧,弹簧的自由端在Q点,小车的上表面左端点P与Q点之间是粗糙的,滑块与PQ之间表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Q点右侧表面是光滑的。一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滑块自圆弧顶端A点由静止下滑,滑块滑过圆弧的最低点B之后滑到小车上,且最终未滑离小车若通过安装在B点压力传感器(图中未画出)测出滑块经过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刚好为重力的2倍。已知M=3m,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1)最终滑块与小车的共同速度大小v;

    (2)滑块在圆弧轨道上滑动时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3)要使滑块既能挤压弹簧,又最终没有滑离小车,则小车上PQ之间的距离应在什么范围内?(滑块与弹簧的相互作用始终在弹簧的弹性范围内)

  • 15、如图所示,实线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1=0时刻的波形,虚线是这列波在t2=1.5s时刻的波形,这列波的周期T符合:2.5T<t2t1<3.5T , 求:

    (1)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多大;

    (2)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为多大。

  • 16、在利用图所示装置进行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时,用波长λ=7.7×107m的红光照射双缝S1S2 , 若屏上P点距双缝的路程差为1.155×106m , 则P点将出现(选填“亮条纹”或“暗条纹”);现改用紫光进行上述实验,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则屏上的条纹间距将(选填“变宽”“变窄”或“不变”)。

  • 17、某同学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按图1装置进行实验,以下测量工具中必需的是______。
    A、刻度尺 B、弹簧测力计 C、天平 D、秒表
    (2)、为正确完成本实验,必须要求的条件是______。
    A、两小球碰撞时,球心必须在同一高度上 B、在一次实验中,入射球可以从不同的位置由静止滚下 C、入射球和被碰球的质量必须相等,且大小相同 D、斜槽轨道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
    (3)、某次实验中得出的落点情况如图2所示,忽略本次实验的误差,则入射小球质量m1和被碰小球质量m2之比为
  • 18、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n1:n2=10:1 , 原线圈输入正弦式交流电压如图乙所示,副线圈电路中定值电阻R0=10Ω , 所有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s内电流方向改变50次 B、副线圈电压的有效值为222V C、滑片P向上移动过程中,电流表A2的示数减小,电流表A1的示数减小 D、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R=10Ω时,滑动变阻器的功率最大且为12.1W
  • 19、杜甫在《曲江》中写到:“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平静水面上的S处,“蜻蜓点水”时形成一列水波向四周传播(可视为简谐波),A、B、C三点与S在同一条直线上。某时刻A在波谷且与水平面的高度差为H,B、C在不同的波峰上,其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已知波速为v,A、B在水平方向的距离为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波通过尺寸为1.5a的障碍物能发生明显衍射 B、到达第一个波峰的时刻,C比A滞后3av C、经过2av的时间,质点B、C之间的距离为14a D、从图示时刻开始计时,A点的振动方程是y=Hsinπvat+3π2
  • 20、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若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则一定发生全反射 B、做双缝干涉实验时,若只将双缝间距变小,相邻明条纹间距会随之变大 C、在白光下观察肥皂泡,其表面的相邻明条纹间距是相等的 D、光的衍射现象表明光是横波
上一页 900 901 902 903 90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