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密绕在轴上的一卷地膜用轻绳一端拴在轴上,另一端悬挂在墙壁上A点,如图所示,当逆时针缓慢向下用力抽出地膜时,整卷地膜受的各个力要发生变化,不计地膜离开整卷时对地膜卷的粘扯拉力和地膜卷绕轴转动时的摩擦力,但在D点地膜与墙壁间有摩擦力,随着地膜的不断抽出,下述分析正确的是( )A、地膜卷受墙的支持力与轻绳的拉力的合力变小 B、悬挂地膜的轻绳上的拉力在增大 C、拉动地膜的力在减小 D、地膜对墙的压力在增大
-
2、如图甲所示,长木板A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2kg的另一物体B(可看成质点)以水平速度v0=2m/s滑上原来静止的长木板A的上表面。由于A、B间存在摩擦力,之后A、B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m/s2)( )A、木板A最终获得的动能为2J B、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4J C、木板A的最小长度为2m D、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
3、如图(a),我国某些农村地区人们用手抛撒谷粒进行水稻播种。某次抛出的谷粒中有两颗的运动轨迹如图(b)所示,其轨迹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抛出点均为O,且轨迹交于P点,抛出时谷粒1和谷粒2的初速度分别为和 , 其中方向水平,方向斜向上。忽略空气阻力,两谷粒质量相同,关于两谷粒在空中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谷粒1的加速度小于谷粒2的加速度 B、谷粒2在最高点的速度等于零 C、两谷粒从O到P的运动时间相等 D、两谷粒从O到P过程重力做功相等
-
4、直升机应急救援能更快速到达作业现场,实施搜索救援工作。如图所示,救援人员利用绳索吊起伤员之后,和伤员保持相对静止,他们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vy、水平方向上的位移x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忽略空气阻力,则在此过程中( )A、伤员的重力势能不断减少 B、伤员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 C、绳子的拉力始终做正功 D、从地面上观察,伤员的运动轨迹为一条倾斜的直线
-
5、疫情期间,中欧班列在欧亚大陆开辟了“生命之路”,为国际抗疫贡献了中国力量。某运送防疫物资的班列由40节相同的车厢组成,每节车厢的质量均为m,在车头牵引下,列车沿平直轨道以加速度a匀加速行驶,每节车厢所受阻力均为f,则第30节车厢对第31节车厢的牵引力大小为( )A、10 (ma+f) B、11(ma+f) C、10ma D、9ma
-
6、如图所示,寒风萧瑟的冬天已经来临,手握一杯热腾腾的奶茶是一件很温暖的举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奶茶杯对手的摩擦力竖直向上 B、此时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 C、当我们增大手握杯子的力,摩擦力增大 D、当杯中的奶茶越来越少时,摩擦力不变
-
7、马步是练习武术最基本的桩步。马步桩须双脚分开略宽于肩,采取半蹲姿态,因姿势有如骑马一般,而且如桩柱般稳固,因而得名。如图所示,某人站在水平地面上保持马步姿势不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受到3个力的作用 B、人对地面的压力就是重力 C、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由地面的形变产生的 D、地面对人有水平向后的摩擦力
-
8、如图是一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物体可能做曲线运动 B、时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 C、段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D、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
-
9、一儿童玩耍时不慎从45 m高的阳台上无初速度掉下,在他刚掉下时恰被楼下一社区管理人员发现,该人员迅速由静止冲向儿童下落处的正下方楼底,准备接住儿童。已知管理人员到楼底的距离为18 m,为确保能稳妥安全地接住儿童,管理人员将尽力节约时间,但又必须保证接住儿童时没有水平方向的冲击。不计空气阻力,将儿童和管理人员都看作质点,设管理人员奔跑过程中只做匀速或匀变速运动,g取10 m/s2。
(1)管理人员至少用多大的平均速度跑到楼底?
(2)若管理人员在奔跑过程中做匀加速或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且最大速度不超过9 m/s,求管理人员奔跑时加速度的大小需满足什么条件?
-
10、如图所示,以8 m/s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绿灯还有2 s将熄灭,此时汽车距离停车线18 m,该车加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 m/s2 , 减速时最大加速度大小为5 m/s2.此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2.5 m/s.则:
(1)试分析判断,若汽车加速前进,能否在绿灯熄灭之前确保不超速通过停车线(此过程中汽车可看成质点);
(2)若汽车减速刹车,能否在到达停车线之前停车。
-
11、如图,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上,从O点开始记录几个计数点,依次编为1、2、3、4、5、6,这些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Hz,测得 , , , , , …试根据纸带求解以下问题:(1)、接通电火花计时器所使用的电源是、电压是V(2)、接通电源与释放纸带,这两个操作的先后顺序应当是(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 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 D、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3)、与小车相连的是纸带的端(选填“左”或“右”)(4)、两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s;(5)、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6)、利用逐差法求小车运动加速度的表达式为:(请用、、…、和T来表示)(7)、求出的加速度的大小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12、列车出站时能在150s 内匀加速到180km/h,然后正常行驶,某次因意外列车以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将车速减至108km/h。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列车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B、列车减速时,若运用计算瞬时速度,其中 C、若用图像描述列车的运动,减速时的图线在时间轴t轴的下方 D、列车由静止加速,1min内速度可达20m/s
-
13、做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为保持不变,对于任意1s来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某1s末的速度比该1s初的速度总是大3m/s B、某1s末的速度比该1s初的速度总是大3倍 C、某1s初的速度与前1s末的速度相等 D、某1s末的速度比前1s初的速度总是大6m/s
-
14、如图所示,一小球在光滑的V形槽中由A点释放,经B点到达与A点等高的C点,设A点的高度为1m,则全过程中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 )A、 , B、 , C、 , D、 ,
-
15、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科学家们创造了许多研究方法,下列说法错误是( )A、根据 , 当非常小时,可以用表示物体在时刻的瞬时速度,此处采用了极限法 B、用定义加速度时,采用了比值定义法,因此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成正比 C、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时,先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再将各小段的位移相加得到总位移,这里采用了微元法 D、伽利略采用推理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
16、如图所示为接地金属球壳,O点为球心,电荷量为2q和-q(q>0)的两个点电荷分别位于M、N两点,其延长线过球心,P为MN连线上球壳外一点,取无穷处电势为零,T为金属球壳外附近一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点电场强度方向背离O点 B、若移去M点的电荷,则P点的电势降低 C、将正试探电荷q0从T点移到P点,静电力做正功 D、若移去接地金属球壳,MN附近还存在两个电场强度为零的点
-
17、如图所示,绝缘部分P、Q将左右两侧的光滑导轨平滑连接起来,在导轨的左侧接有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源和电容为C的电容器,质量为m、电阻为R的金属棒ab与导轨垂直的放在导轨左端靠近电源的位置,金属棒ab在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质量为2m、电阻为0.5R的金属棒cd与导轨垂直的静止在PQ右侧适当位置,整个装置处于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中(图中未画出)。现在释放金属棒ab,金属棒ab在运动PQ之前已经达到最大速度,它滑过PQ后刚好未与金属棒cd碰撞。已 , , 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导轨间的距离为L,金属棒cd右侧的导轨足够长,不计导轨电阻。(、、B、L、m、C为已知量)(1)、判断磁场的方向,并求被释放瞬间金属棒ab的加速度;(2)、当金属棒ab的速度为最大速度的一半时,求金属棒ab的热功率和此过程中电容器极板所带电荷量的变化量(忽略电容器极板电荷量变化对电流的影响);(3)、金属cd棒距离PQ的距离以及整个过程中cd棒产生的焦耳热。
-
18、如图所示,长L=1.0m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拴小球A,锁定在水平面上的木板C左端静置一滑块B,右端N固定一水平放置的自由轻弹簧,弹簧左端位于M点。木板上表面M点左侧粗糙,与滑块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M点右侧光滑,M点与木板左端的距离d=1.0m,将轻绳伸直,在与O点等高处给小球A一个竖直向下且大小为的初速度,小球A在最低点与滑块B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过程中没有机械能损失,碰后小球A即被取走,滑块B恰好未脱离木板C.已知小球A的质量 , 滑块B的质量 , 木板C的质量 , 滑块B可视为质点,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g取10 , 忽略空气阻力。(1)、求A球与滑块B碰撞前瞬间轻绳的拉力大小;(2)、求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3)、若将长木板C解锁,且不计木板C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求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和滑块B最终与木板C左端的距离。
-
19、如图所示为某透明介质材料制成的直角三角形柱体的截面,其中∠B=90°,∠BAC=60°,一细光束由AB的中点O斜射入介质,与AB边成30°角,该细光束在O点的折射光线与AC边平行。已知AB的边长为L,真空中的光速为c.求:(1)、透明介质对该细光束的折射率;(2)、细光束在柱体内的传播时间(不考虑细光束在AC边上的反射)。
-
20、某实验小组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他们在实验室找到了如下器材:
A.电压表(0~3V,内阻约为3kΩ)
B.灵敏电流计(0~50mA,内阻为33.0Ω)
C.滑动变阻器(0~30Ω)
D.电阻箱(0~99.9Ω)
E.开关和导线若干
(1)、他们首先将灵敏电流计改装成量程为0~0.6A的电流表,他们需要将电阻箱调为Ω后与灵敏电流计(填“串联”或“并联”),改装后电流表的电阻Ω。(2)、他们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电路,为了减小误差实验时应该选择(填“甲”或“乙”)。(3)、他们正确的电路完成实验,记录了6组数据,并画出了U-I图线如图丙所示,根据此图可得出于电池的电动势E=V,内阻r=Ω(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