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有两个相距4m的波源S1S2 , 两波源的连线上有相距0.5m的A、B两点,其中B点位于两波源连线的中点处。t=0时两波源同时开始上下振动,其中S2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到B点振动始终减弱,A点振动始终加强,两者振幅之差为16cm , 且A、B之间没有其他的振动加强点和减弱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S1的起振方向向下 B、S1的波速为10m/s C、整个圆周上(S1S2除外)有5个振动减弱点 D、00.45s内,A点通过的路程为96cm
  • 2、如图所示,我国首次使用核电池随“嫦娥三号”软着陆月球,该核电池是将放射性同位素衰变过程中释放出来的核能转变为电能。“嫦娥三号”采用放射性同位素钚核94239Pu , 静止的94239Pu衰变为铀核92235Uα粒子,并放出γ光子。已知94239Pu92235Uα粒子的质量分别为mPumUmα94239Pu92235U的比结合能分别为E1E2 ,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γ光子是由钚原子的内层电子跃迁产生的 B、94239Pu的衰变方程为94239Pu92235U+24He C、衰变产生的92235U24He的动能之比为235:4 D、α粒子的结合能为mPumUmαc2+239E1235E2
  • 3、下列四幅图涉及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氢原子跃迁时发出波长分别为λ1λ2λ3三条谱线,满足λ1+λ2=λ3 B、图乙: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电场变化的周期和电场能变化的周期相等 C、图丙:从图中可以得到该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为115.1d D、图丁:康普顿效应中光子散射后的波长变大,该现象是光具有粒子性的重要例证
  • 4、如图甲为利用电磁驱动原理制作的交流感应电动机。三个线圈连接到三相电源上,电流形成的磁场可等效为以角速度ω0转动的辐向磁场。边长为l、总电阻为R的单匝正方形线框ABCD可绕其中心轴OO'旋转,图乙为这种驱动装置的俯视图,线框的两条边ABCD所处位置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当线框由静止开始转动时,ABCD两条边受到的阻力均为Ff=kv , 其中比例系数k=2B2l2RvABCD两条边的线速度大小。不计其他阻力。则当线框达到稳定转动时(  )

    A、线框的转动方向与辐向磁场的转动方向相反 B、线框的角速度大小为ω03 C、线框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Bl2ω02 D、线框AB边所受安培力大小为B2l3ω0R
  • 5、如图是某城市广场喷泉喷出水柱的场景,每个喷管的直径约为2cm,喷出的水柱高度约为5m。则空中一个水柱的质量和电动机给单个喷管提供的输出功率分别约为(  )

    A、3.1kg,80W B、3.1kg,160W C、6.3kg,80W D、6.3kg,160W
  • 6、某同学想利用小孔成像实验估测太阳的平均密度。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不透明的圆桶上底密封,但中央有一小孔O , 下底为半透明纸。将圆桶轴线正对太阳,可在半透明纸上观察到太阳的像的直径d=1cm。已知圆桶长L=1m , 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根据以上信息可得到太阳的平均密度的数量级为(  )

    A、101kg/m3 B、103kg/m3 C、105kg/m3 D、106kg/m3
  • 7、将一根黄色筷子竖直插入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杯中心轴的右侧,观察到筷子在水中的像向右发生了侧移,如图所示。若保持观察位置不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将筷子竖直插入玻璃杯的中心轴,也能看到筷子的像向右侧移 B、将筷子竖直插入玻璃杯中心轴的左侧,也能看到筷子的像向右侧移 C、若换成红色筷子,仍在原位置竖直插入,筷子在水中的像会向玻璃杯中心靠近一点 D、若将水换成折射率更大的液体,仍在原位置竖直插入,筷子在水中的像会向玻璃杯中心靠近一点
  • 8、如图为一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为CAB两极板的正对面积为S , 上半部分正对面积为S2且内部为空气,下半部分充满相对介电常数为εr的均匀介质,上、下两半部分可分别看成两个电容器,其电容分别为C1C2。现给电容器充电,使A、B两极板带上等量异种电荷+QQ。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下两个电容器的电容C1C2一定相等 B、上、下两个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1U2一定相等 C、上、下两个电容器两极板所带的电荷量Q1Q2一定相等 D、若电容器AB两极板间均为空气,其电容C一定变大
  • 9、如图所示,在带电体C附近,把与地面绝缘的导体A、B相碰一下后分开,然后分别接触一个小电动机的两个接线柱,小电动机便开始转动(假设小电动机非常灵敏)。关于以上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相碰后,A的电势高于B的电势 B、A、B相碰后分开,A、B均不带电 C、把A、B分开的过程要克服A、B之间的静电力做功 D、A、B分别接触小电动机的两个接线柱时,电流从A经电动机流向B
  • 10、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发生正碰,碰撞时间极短,两物体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m1=1kg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2=1kg B、图线①为碰撞后m1的图线 C、碰撞后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D、两物体的碰撞为弹性碰撞
  • 11、如图所示是2025年春晚的《笔走龙蛇》节目。演员甲的一只脚踩在转盘边缘,另一只脚悬空,身体重心在转盘外。演员乙站在转盘上,与演员甲手拉手沿转盘半径方向摆出造型并随转盘一起转动。已知转盘以角速度ω做匀速圆周运动,演员甲、乙与转盘间均不发生相对滑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演员甲受到重力、支持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B、演员甲对乙的拉力与乙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转盘对演员甲和乙的静摩擦力的合力提供他们所需的向心力 D、ω逐渐增大到某一值时,演员甲和乙将沿转盘的切线方向飞出
  • 12、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提到“嫦娥六号首次月背采样,梦想号探秘大洋,深中通道踏浪海天,南极秦岭站崛起冰原,展现了中国人追梦星辰大海的豪情壮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嫦娥六号在月背起飞上升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B、研究“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在海底的钻探轨迹时,钻头可以看作质点 C、港珠澳大桥全长约55km , 一汽车过桥用时45min , 则全程平均速度约为73km/h D、南极秦岭站充分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其中太阳能是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
  • 13、如图所示,一轨道由半径R=2m的四分之一竖直圆弧轨道AB和水平直轨道BC在B点平滑连接而成.现有一质量为m=1kg 的小球M从A点正上方R2处的O'点由静止释放,小球M经过圆弧上的B点时,轨道对小球M的支持力大小FN=18N。若在B处静止的放完全相同的小球N,两者发生弹性碰撞.碰后从C点水平飞离轨道,落到水平地面上的P点。已知B点与地面间的高度h=3.2m , 小球与BC段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 , 小球运动过程中可视为质点. (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求:

    (1)、小球M运动至B点时的速度大小vB
    (2)、小球M在圆弧轨道AB上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3)、水平轨道BC的长度L=3m,小球从B点到落地过程重力的冲量?
  • 14、一质量m=1 kg的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一倾角为θ=37°的足够长的斜面,某同学利用计算机系统测出了滑块冲上斜面过程中多个时刻的瞬时速度,通过计算机绘制出的滑块上滑过程中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sin37°=0.6cos37°=0.8 , g取10 m/s2 , 求:

    (1)、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滑块重新回到斜面底端的动能。
  • 15、在某星球表面上,一根长为L的细线一端固定,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的砝码,使它在水平面内绕圆心O做角速度为ω的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已知此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1)、求该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的大小;
    (2)、若该星球的半径为R,某卫星在距该星球表面h高处做匀速圆周运动,则该卫星的线速度为多大?(忽略该星球的自转)
  • 16、在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
    A、打点计时器应接到直流电源上 B、先释放重物,后接通电源 C、释放重物前,重物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
    (2)、如下图所示,为实验中所得到的甲、乙两条纸带,应选(选填“甲”或“乙”)纸带好。

    (3)、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理想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A、B、C,测得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hA、hB、hC。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重物的质量为m。从打O点到打B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少量ΔEp=(用已知字母表示),动能变化量ΔEk=(用已知字母表示)。

    (4)、大多数学生的实验结果显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主要的原因是_____。
    A、利用公式v=gt计算重物速度 B、利用公式v=2gh计算重物速度 C、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 D、没有采用多次实验取平均值的方法
  • 17、两个同学根据不同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的实验:

    (1)、甲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用小锤击打弹性金属片,金属片把A球沿水平方向弹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地,改变小锤打击的力度,即改变A球被弹出时的速度,两球仍然同时落地,这说明
    (2)、乙同学采用频闪摄影的方法拍摄到如图乙所示的小球做平抛运动的照片,小球在平抛运动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图中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L=2.5cm,则该小球由a点运动到b点的时间t=s;平抛的初速度大小v0=m/s。(g取10m/s2
  • 18、如图所示,轻质弹簧和一质量为2m的带孔小球套在一光滑竖直固定杆上,弹簧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与小球在A处相连(小球此时被锁定),此时弹簧处于原长。小球通过水平细绳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与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相连。解除锁定后,小球到达C处速度为零,此时弹簧压缩了h。弹簧一直在弹性限度内,轻绳一直伸直,重力加速度为g,定滑轮与竖直杆间的距离为h,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小球下滑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始终大于物块的速度 B、从A→C的过程中,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一直增大 C、小球下滑到C处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32)mgh D、从A→C的过程中,小球和物块的重力势能和弹簧的弹性势能之和先减后增
  • 19、如图所示,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速率v匀速运动,某时刻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以大小也是v、方向与传送带的运动方向相反的初速度冲上传送带,最后小物块的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在小物块与传送带间有相对运动的过程中,滑动摩擦力对小物块做的功为W,小物块与传送带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Q,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W=12mv2 B、W=0 C、Q=mv2 D、Q=2mv2
  • 20、一滑块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滑行,t=0时速率为1m/s。从此刻开始在与速度平行的方向上施加一水平作用力F,力F和滑块的速度v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别如图甲和乙所示,两图中Fv取同一正方向。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滑块的质量为1kg B、滑块与水平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1N C、第1s内合外力对滑块做功为1J D、第2s内力F的平均功率为3W
上一页 68 69 70 71 7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