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水平轻绳AC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连接小球A;另一根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后分别连接小球A和水平地面上的物体B.已知物体B的质量mB=3kg,小球A的质量mA=3kg。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两侧与竖直方向夹角均为30 , 小球A和物体B均处于静止状态,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 , 求:

    (1)轻绳AC的张力大小T;

    (2)物体B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f和支持力大小FN

  • 2、某个实验小组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方案如图甲所示,步骤如下:

    ①用两个弹簧消力计互成角度的拉细绳套, 使橡皮筋伸长,结点达到纸面上某一位置, 记为 O1

    ②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

    ③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仍将结点拉到位置 O1 , 记录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的大小和方向:

    ④按照力的图示要求、作出拉力F1、F2F'

    ⑤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作出F1和F2的合力F;

    ⑥比较 F和F'的一致程度。

    (1)、本次实验需要用到带细绳套的橡皮条, 图乙中最合适的是
    (2)、步骤②中某个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如图丙所示, 其读数为 N:
    (3)、如图丁所示, 步骤⑥中, 方向一定沿AO1方向的是(选填“F”或“F'”)。
  • 3、如图所示,工地上的沙丁自然堆积成圆锥体, 若已知沙粒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沙堆高h, 沙粒所受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可求出圆锥体的体积为(  )(已知圆锥体体积公式为V=13πR2h , 其中R 为底面圆的半径, h为圆锥体的高)

    A、πh33μ2 B、2πh33μ2 C、πh32μ2 D、πh36μ2
  • 4、一倾角为30°的斜劈放在水平地面上,一物体沿斜劈匀速下滑。现给物体施加如图所示力F,F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0°,斜劈仍静止,物体加速下滑,则此时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为(   )

    A、大小为零 B、方向水平向右 C、方向水平向左 D、无法判断大小和方向
  • 5、如图所示,竖直墙面上固定两相同支架作为锅盖架,材质均匀、边缘光滑的锅盖置于其上,锅盖仅与两支架接触,两接触点分别是A点和B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锅盖受到的弹力是由锅盖形变产生的 B、若两支架等高,则锅盖对两支架的弹力相同 C、两等高支架间距越大,则两支架对锅盖的弹力越大 D、若两支架不等高,则锅盖对较高处支架的弹力更大
  • 6、在空易拉罐中注入适量的水后,将易拉罐倾斜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结果易拉罐“倾而不倒”,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注水后,易拉罐的重心位置升高了 B、易拉罐的重心位置在过易拉罐与桌面接触点的竖直线上 C、若将注水后的易拉罐水平放置,则其重心位置不变 D、若将空易拉罐压瘪,则其重心位置不变
  • 7、如图所示,一辆汽车(视为质点)在一水平直路面ABC运动,AB的长度为x1=25mBC的长度为x2=97m。汽车从A点由静止启动,在AB段做加速度大小为a1=2.0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BC段,先做加速度大小为a2=1.0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当运动到离C点适当距离处再以大小为a3=2.0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汽车恰好停在C点。求:

    (1)汽车达到的最大速度vm

    (2)开始减速时离C点的距离d;

    (3)汽车从A点运动到C点所用的时间t。

  • 8、如图所示,在离地面高H处有一小球,地面上有一长L=5m的小车,其前端M距离抛出点的正下方s=3m。当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同时,小车以初速度v0=1m/sa=2m/s2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小球落地前最后 1s 内下落的高度为 15m,忽略小车的高度,(g=10m/s2)求

    (1)小球离地面的高度H;

    (2)试分析小车能否接住小球?如能接住,则小球的落点据N端的距离为多少?

       

  • 9、如图所示,一根细线两端各拴一小球A、B,小球A被某人用手拿着并将两球提起。此人让小球A从h=3.2m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两球落地的时间差Δt=0.2s。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细线的长度L

    (2)A、B两球落地时的速度差Δv

  • 10、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

    (1)利用图中提供器材进行实验,若同时有甲、乙两个打点计时器,考虑到减小实验误差,优先选用(填“甲”或“乙”)。

    (2)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有

    A.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

    B.打点计时器放在长木板的有滑轮一端

    C.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D.跨过滑轮所吊重物越重越好,可以减小阻力的影响

    (3)小兰同学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丙所示,0、1、2、3、4为在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打点计时器打下点2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m/s;由纸带所示数据可算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小明同学在实验中也得到了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并用与小兰同学相同的方式标出了0、1,2、3、4五个计数点。由于不小心,纸带被撕断了,如图丁所示。请根据给出的A、B、C、D四段纸带回答:在B、C、D三段纸带中选出从纸带A。上撕下的那段应该是

  • 11、如图所示,一栋高为9m的三层楼房,每层楼高相等,且每层楼正中间有一个高为1m的窗户.现将一石块从楼顶边沿自由释放,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石块依次到达三个窗户上沿的速度大小之比为1:2:7 B、石块依次通过三个窗户的平均速度之比为2+1:5+2:22+7 C、石块依次到达三个窗户下沿的时间之比为2: 5: 8 D、石块依次通过三个窗户的时间之比为21:52:226
  • 12、一个物体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1匀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加速度突然反向,且大小变为a2 , 经过相同时间恰好回到出发点。则a1a2为(  )
    A、13 B、23 C、14 D、34
  • 13、2023 年 10 月4日,杭州亚运会女子3米跳板决赛在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进行,我国选手陈艺文夺得金牌。从运动员离开跳板开始计时,跳水过程中运动员重心的v-t图像如图所示, 不计空气阻力, 重力加速度 g取 10m/s2 , 运动员的运动轨迹视为直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在入水前做的是自由落体运动 B、运动员在入水时速度大小为60m/s C、运动员在t=2s时已浮出水面 D、运动员双脚离开跳板到刚入水时(重心)经过的路程为3.4m
  • 14、某质点做直线运动, 运动速率的倒数1v与位移x的关系如图所示, 关于质点的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1v-x图线斜率等于质点运动加速度 C、四边形 AA'B'B的面积可表示质点从O到C所用的运动时间 D、四边形 BB'C'C的面积可表示质点从C到 C'所用的运动时间
  • 15、汽车由静止开始以 a=4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6s后关闭发动机,关闭发动机后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第12s末速度是12m/s,则汽车在第12s内的平均速度是(  )
    A、14m/s B、13m/s C、12m/s D、11m/s
  • 16、北京时间7月24日14时22分,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约495秒后,问天实验舱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在火箭直线向上飞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为参考系,问天实验舱是运动的 B、火箭加速飞行的过程中,速度和加速度方向均向上 C、火箭加速飞行的过程中,速度变化率一定增大 D、火箭点火起飞瞬间,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
  • 17、根据我国道路交通管理的相关规定,同一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后车必须根据行驶速度、天气和路面情况,与前车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如图所示的安全距离示意图,标出了一般情况下汽车在不同行驶速度下所对应的大致安全的刹车距离。在通常情况下,驾驶者的反应时间平均为0.4~1.5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车速越大驾驶员的反应时间越长 B、反应时间是指刹车后的0.4s至 1.5s一段时间 C、由图像看出,当行驶速度为 60km/h,停车距离与反应距离的比值为 4:3 D、由图像看出,随着行驶速度的增大,反应距离与刹车距离的比值逐渐减小
  • 18、《物理世界》杂志曾评出十大最美物理实验,其中包括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伽利略首先在斜面实验中发现物体运动的位移正比于所用时间的平方,改变斜面倾角时此规律仍然成立,于是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运动也遵循同样的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的做法是根据已有的论据凭直觉进行推论,缺乏严密的逻辑论证 B、伽利略最终得出结论: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其速度变化对于位移是均匀的 C、伽利略开创了以严密的数学演算为核心的近代科学 D、伽利略在此过程中应用了合理外推这一科学推理方法
  • 19、天王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属于冰巨星。天王星的自转周期为17小时14分24秒,公转周期约为84年,平均公转速度为24607km/h,赤道半径约为25559km。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7小时14分24秒”指的是时间间隔 B、天王星绕太阳公转一圈,其位移和路程均为零 C、天王星很大,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将其视为质点 D、“24607km/h”指的是瞬时速度大小
  • 20、如图所示,t=0时,一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点。每隔2s物体的瞬时速度记录在下表中。

    t/s

    0

    2

    4

    6

    v/ms

    0

    12

    18

    12

    求:

    (1)物体做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为多少?

    (2)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多少?

    (3)物体运动过程中总路程为多少?

上一页 437 438 439 440 44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