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水平桌面上安装光电门和气垫导轨,总质量为M的滑块两端各有一个挡光宽度为d的遮光板1、2,两遮光板中心的距离为L , 如图乙所示。实验步骤如下:

    (1)实验前,接通气源,将滑块置于气垫导轨上(不挂钩码),轻推滑块,滑块向右运动通过光电门。若数字计时器显示遮光板1、2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1<t2 , 则要将气垫导轨右侧适当(选填“调低”或“调高”),直至两遮光时间相等。

    (2)挂上质量为m的钩码,将滑块由光电门左侧某处释放,记录遮光板1、2的遮光时间t1t2

    (3)逐渐增加钩码的个数,重复步骤(2),多次记录遮光板1、2的遮光时间。

    (4)将钩码的总重力计为滑块受到的合力F , 作出滑块的合力F1t221t12的图像,若该图像在一定区间内为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如图丙所示,可知加速度与F成正比,此时该图像的斜率为(用MLd表示)。随着F增大,图丙部分区间内图线不是直线的原因是

    (5)由于实验中钩码的总重力并不等于滑块的合力F , 要想本实验合力的相对误差δ=F F F ×100%不大于5%,则实验中所挂钩码总质量的最大值为

    A. 0.15M       B. 0.1M       C. 0.06M       D. 0.05M

  • 2、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练习多用电表的使用。
    (1)、关于多用电表的使用,下列接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图甲是用直流电压挡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B、图乙是用直流电流挡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C、图丙是用欧姆挡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D、图丁是用欧姆挡测量二极管的反向电阻
    (2)、某同学用多用电表的电流挡,测得电流如下图指针b所示,此时电流为8.3mA , 则该同学所选电流表量程为
    (3)、若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正确测量了一个15.0Ω的电阻后,需要继续测量一个大约为3的电阻,请选出正确且需要的选项并按操作顺序排列___________。

    A、用螺丝刀调节表盘下中间部位的定位螺丝,使表针指向“0” B、将红表笔与黑表笔接触 C、把选择开关旋转到“×1k D、把选择开关旋转到“×100 E、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表针指向欧姆零点
  • 3、桂北全州县大西江镇,在红七军走过的湘桂古道上有一座古炮台。如图所示,炮筒与水平面夹角为α , 炮筒口离地面的距离为h。已知炮弹从炮筒口发射的速率为v0 , 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α角确定,炮弹离地面的最大高度为y=v0sinα22g B、α角确定,炮弹从炮筒口运动到最高点所用时间为t=v0sinαg C、α角不确定,炮弹水平射程的最大值为x=v0v02+2ghg D、α角不确定,炮弹水平射程的最大值为x=v02+v0v02+4gh2g
  • 4、空间存在着一个不沿x轴方向的静电场,该静电场中x轴上各点电势φx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将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负点电荷在x=x0处由静止释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若仅受电场力作用,释放的一瞬间,点电荷的加速度大小为qφ1mx1 B、若仅受电场力作用,释放后点电荷一定先沿x轴正方向运动 C、若将点电荷从x=x0处移到x=x1处,电场力对点电荷做功为1x0x1qφ1 D、若将点电荷从x=x0处移到x=x2处,点电荷的电势能增加了x0x1qφ1
  • 5、进入2025年以来,全国多地发生地震,其中在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的6.8级地震,造成95人遇难、130人受伤,国家地震局建议在手机中设置“地震预警”。“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以后,抢在地震波传播到受灾地区前,向受灾地区提前几秒至数十秒发出警报,通知目标区域从而实现预警。科研机构为此对波的特性展开研究。如图甲所示为所研究的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x=3m处的质点M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B、06s波传播的距离为18m C、06s质点M通过的路程为10cm D、质点M的振动方程是y=1.7sin0.5πtcm
  • 6、如图,空间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未画出),ABCDE为磁场中的五个点,BAD的中点,CBD中垂线上的一点,且DE=2AB=2BCBC平行于DE。一束带正电的同种粒子(不计重力)垂直ADA点沿纸面向上射入磁场,各粒子速度大小不同,用tBtCtDtE分别表示第一次到达BCDE四点的粒子所经历的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B=tD>tC>tE B、tc>tB=tD>tE C、tB=tD>tC=tE D、tE>tB=tD>tC
  • 7、自行车小型摩擦发电机结构如图所示,绕有线圈的二形铁芯开口处装有磁铁,车轮转动时带动与其接触的摩擦轮转动,摩擦轮又通过传动轴带动磁铁一起转动,从而使铁芯中磁通量发生变化,当车轮匀速转动时,发电机输出电压近似为正弦交流电。已知线圈电阻忽略不计,电阻恒定的灯泡与线圈相连,摩擦轮与轮胎间不打滑。当自行车匀速骑行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生的交流电周期变为原来的2倍 B、灯泡两端电压的最大值变为原来的4倍 C、灯泡的功率变为原来的2倍 D、通过灯泡电流的有效值变为原来的2倍
  • 8、空间中有四根平行长直导线,四根导线恰好在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其截面图如图所示。若导线a、c中通有垂直纸面向里的电流Ⅰ,导线b中通有垂直纸面向外的电流Ⅰ,导线d中未通电,导线a中电流在d处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已知通有电流Ⅰ的长直导线周围某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kIr , 式中k为常量,r为该点离直导线的距离,则d处实际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

    A、22B0 B、2B0 C、322B0 D、21B0
  • 9、北京时间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之后飞船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载人飞船的发射过程要经过多次变轨方可到达预定轨道,载人飞船首先从圆轨道IA点变轨到椭圆轨道II,然后在椭圆轨道II的B点再变轨进入预定轨道II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船从轨道II变轨到轨道III需要在B点减速 B、若飞船在轨道III、III上运行的周期分别为T1T2T3 , 则T1<T2<T3 C、飞船分别在轨道I和轨道III上运行时,经过相同时间,飞船与地心连线扫过的面积相等 D、飞船在轨道II上运行时经过B点的速度大于7.9km/s
  • 10、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质量为m的光滑弧形槽静止在足够大的光滑水平面上,底部与水平面平滑相切,一个质量也为m的小球从槽顶部由静止下滑,假设小球与弹簧组成的系统在相互作用的全过程无机械能损失,则(  )

    A、在下滑过程中,小球对槽的作用力做正功 B、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小球和槽的动量始终守恒 C、被弹簧反弹前后,小球动量大小和方向均发生改变 D、被弹簧反弹后,小球一定能返回到槽上
  • 11、如图所示健身球是一种内部充满气体的健身辅助器材,已知球内的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当人体缓慢离开健身球时球内气体体积缓慢增大。当球内气体缓慢变化时可认为球内气体温度不变且能发生充分的热交换。则人体缓慢离开健身球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内气体对外做功 B、球内气体压强变大 C、球内气体对外放热 D、球内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
  • 12、声光控开关中,光敏电阻的工作原理是电阻内的光电效应。某此类光敏电阻,当用不同强度的红光照射时,其阻值不发生变化;当用不同强度的黄光照射时,其阻值发生变化。关于该光敏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红光照射时光敏电阻发生了光电效应 B、用不同强度的紫光照射,其阻值一定发生变化 C、用不同强度的蓝光照射,其阻值一定不发生变化 D、用不同强度的白光照射,其阻值一定不发生变化
  • 13、某游戏装置的竖直截面如图所示,质量为m=0.3kg的滑块自A点以v0=2m/s的初速度从倾角为53°的粗糙斜面滑下,冲入水平面上的半径为R=1.2m的圆轨道CDC' , 滑块经过轨道最高点D时的速度为v=4m/s , 圆轨道在最低点CC'稍微错开,滑块在圆弧轨道上滑行一周后冲出,而后冲上倾角为37°的传送带,传送带以v=4m/s的速度匀速向上传送,从传送带上端F离开后恰好水平滑上距离F高为h的平台,在平台上滑块被缓冲锁定视为成功。已知水平轨道和倾斜轨道与传送带分别在B、E点平滑连接,AB长度为l=5m , EF长度为s=3m , 滑块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μ1=13 , 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μ2=14 , 其余阻力不计,滑块可视为质点,求:

    (1)、滑块经过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2)、滑块冲上传送带时的速度vE
    (3)、平台高度h;
    (4)、若传送带的传送速度v和平台离F的高度h可调,仍要滑块水平滑上平台锁定,写出h随v变化的关系。
  • 14、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于竖直墙壁上,右端连接有竖直挡板,挡板与地面的摩擦不计。还有一木块紧靠着挡板(两者不粘连)置于水平地面上,木块与地面的摩擦因数μ=0.1 , 假设木块所受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给木块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推力F,将木块缓慢推至某点静止,弹簧被压缩了1.5cm。已知弹簧劲度系数k=1N/cm , 求:

    (1)、若木块质量M=0.6kg , 不计挡板质量,突然撤去推力F的瞬间,木块的加速度有多大?
    (2)、若木块质量M=0.5kg , 挡板质量m=0.1kg

    a.突然撤去推力F的瞬间,挡板对木块的支持力有多大?

    b.撤去推力F后,木块向右运动直至与挡板分离,求此过程中木块向右运动的距离有多远?

  • 15、在很多游乐场中,都有一种叫“跳楼机”的大型游戏机,如图所示。跳楼机把乘客带到60m高度后,从静止开始下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3s达到最大运行速度后匀速运动0.5s,而后在减速装置作用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地面速度刚好减为零,已知减速时加速度大小为加速时加速度大小的3倍,求:

    (1)、减速运动的时间;
    (2)、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3)、加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
  • 16、小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与传感器结合,探究向心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实验时用手拨动旋臂产生匀速圆周运动,力传感器和光电门固定在实验器上,测量角速度和向心力。

    (1)、下列实验与小李的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一致的是______
    A、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B、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C、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2)、电脑通过光电门测量挡光杆通过光电门的时间Δt , 并由挡光杆的宽度d、挡光杆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自动计算出砝码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则计算其角速度的表达式为
    (3)、图乙中①②两条曲线为相同半径、不同质量下向心力与角速度的关系图线,由图可知,曲线②对应的砝码质量(选填“大于”或“小于”)曲线①对应的砝码质量。
  • 17、小王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平抛运动,通过描点画出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小球运动的轨道可以不光滑,但斜槽轨道末端必须保持水平 B、每次小球可以从不同位置释放 C、实验中最好选用密度大,体积小的小球 D、为了得到小球的运动轨迹,需要用平滑的曲线把所有的点都连起来
  • 18、小明做“验证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时,在方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纸上画好若干同心圆环,标记序号为1,2,3……,相邻圆环间距与1号圆环半径相同,将三根相同的橡皮筋一端系在一起形成结点O,让O处于圆心位置,随后将三根橡皮筋分别挂在图钉ABC上,皮筋处于原长时,三枚图钉恰好位于5号圆环。现将三根皮筋拉长,结点O仍处于圆心,三枚图钉的位置飞别在第7、8、9号圆环上,如图所示。皮筋的弹力符合胡克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根橡皮绳的弹力之比为7:8:9 B、实验时橡皮绳结点应保持在圆心 C、本实验不需要测出弹力大小也可以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D、若某根皮筋承受拉力过大,可再并一根完全相同的皮筋进行测量
  • 19、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小车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用打点计时器测量质量不同的小车在合外力相等时的加速度,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

    (1)、如图乙是学生即将释放小车之前的情景图,该学生使用的打点计时器是(选填“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计时器”),指出两处明显错误
    (2)、下列有关本实验的要求和做法,正确的是______。
    A、小车质量要远小于托盘及重物的质量 B、测量前,需要平衡摩擦阻力 C、每次改变小车质量后都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3)、某次正确操作后选出的一条纸带,用刻度尺测量时如图丙所示,图中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m/s2(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 20、如图,一质量m=1kg的小滑块以4m/s的初速度从P点进入一水平轨道。水平轨道由一长L=1.5m的直轨道AB和两个半径为R的半圆轨道组成,半圆轨道的外侧均有光滑的圆弧挡板(图中未画出)。除轨道CD外,所有轨道均光滑且平滑连接。CD之间的地面光滑,靠近C处放置一与水平轨道等高、长度为L0=1m、质量为M=1kg的长木板。现调节半圆轨道R的大小,使小滑块最终能停在长木板上。已知滑块与长木板上表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 , 长木板与C和D处碰撞后原速率反弹。则(       )

    A、R=4m , 滑块在半圆轨道运动时对挡板的弹力大小为2N B、滑块第一次运动到D点速度为22m/s C、滑块最终停止的位置与D点之间的距离为0.5m D、半圆轨道半径R需要满足的条件R=12πm
上一页 366 367 368 369 37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