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电鳐是一种能够放电的生物,如图所示,生物学家在研究电鳐放电的过程中,利用一带电体模拟电鳐其中一个极板放电的过程,其中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线,PQ点位置关于带电体对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Q两点电场强度相同 B、O点的电势可能等于P点的电势 C、负点电荷在O点比在P点受到的电场力大 D、负点电荷在O点比在P点具有的电势能大
  • 2、关于物理学家与他们的发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奥斯特通过实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B、赫兹通过实验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C、麦克斯韦通过实验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D、法拉第通过实验提出了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
  • 3、如图所示电路中,定值电阻阻值为R0 , 平行板电容器两板水平放置,板间距离为d,板长为2d , 极板间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至合适位置,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带电小球以大小为v0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从电容器下板左侧边缘进入电容器,恰好做匀速圆周运动并从上极板右侧边缘O点离开磁场。沿着MO在水平方向建立x轴,O点右侧、x轴上方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场强E1=mgq , 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电容器间的电压大小U和流过R0的电流I;
    (2)、两极板间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
    (3)、小球返回x轴时到O点的距离x。
  • 4、如图所示,水平绝缘轨道AC , 其AB段光滑,BC段粗糙且长L=0.75mCDF为半径R=0.4m的光滑半圆轨道,竖直线BG右侧存在水平向右,场强为E=15N/C的匀强电场质量m=0.5kg、电量q=+0.2C可视为质点的带电滑块P与固定于墙边的轻弹簧接触但不连接。从原长B点向左压缩弹簧,当弹性势能Ep=0.25J时,由静止释放滑块。已知滑块与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 , 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1)、滑块在B点的速度大小;
    (2)、滑块在BC段运动的时间;
    (3)、滑块在半圆轨道最右端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 5、如图(a)所示,轻质绝缘细线吊着质量m=2.0kg , 边长L=0.52m , 电阻R=0.5Ω的单匝正方形闭合金属线框abcd , 对角线bd的下方区域分布着垂直纸面向里的磁场,其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图(b)所示。不考虑线框的形变,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 当线框处于静止状态,求:

    (1)、线框中感应电流大小;
    (2)、02.0s内线框中产生的焦耳热;
    (3)、当t=2.0s时,线框受到细绳的拉力大小。
  • 6、某同学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电路,既可以测量未知电阻Rx , 又可以测量电源电动势E和内阻r。提供的器材如下:待测电源、待测电阻Rx、滑动变阻器一个、电流表一只(内阻RA已知)、电压表一只(内阻未知)、开关两个、导线若干。

    (1)、为实现上述目的,请完善图(b)中的实物图连接
    (2)、为保证电路安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应滑至(选填“最左端”或“最右端”)
    (3)、该同学实验的主要步骤有:

    ①闭合S1S2 , 多次调节滑动变阻器,记录对应的电压表示数U和电流表示数I;

    ②闭合S1 , 断开S2 , 多次调节滑动变阻器,记录对应的电压表示数U和电流表示数I;

    ③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两条UI图象如图(c)所示,由图象可得,电动势E= , 内阻r= , 待测电阻Rx=(均用b、a1a2RA表示)。

  • 7、一根均匀的细长空心金属圆管,其横截面如图(a)所示,圆管长度为L,电阻R约为5Ω , 这种金属的电阻率为ρ , 因内空部分的横截面积S无法直接测量,某同学采用下列实验方案较精确地测量了横截面积S。

    (1)、用游标卡尺测量金属圆管的外径D,示数如图(b)所示,则外径D=mm
    (2)、为测量金属圆管的电阻R,取两节干电池(内阻不计)、开关、若干导线及下列器材:

    A.电流表00.6A , 内阻约0.05Ω

    B.电流表03A , 内阻约0.01Ω

    C.电压表03V , 内阻约10

    D.电压表015V , 内阻约50kΩ

    E.滑动变阻器,010Ω(额定电流为0.6A

    为更精确地测量出金属圆管的阻值,电流表应选 , 电压表应选(填字母序号)。

    (3)、测量电路图如图(c)所示,根据已知的物理量(长度L、电阻率ρ)和实验中测量的物理量(电压表读数U、电流表读数I、金属圆管外径D),则金属圆管内空部分的横截面积S=
    (4)、因图(c)的测量电路采用了电流表(选填“内接法”或“外接法”),使得横截面积S的测量值(选填“偏大”或“偏小”)。
  • 8、某化工厂的排污管末端安装了如图所示的流量计,该装置的管道由绝缘材料制成,其长、宽、高分别为a、b、c,流量计左右两端开口。方向向下的匀强磁场垂直于上下底面,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在前后两个面分别有金属板M、N作为电极。含有正、负离子的污水从左向右匀速流过流量计时,显示仪器显示流量为Q(单位时间内流过的液体体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侧的电势比M侧的电势高 B、液体流过测量管的速度大小为Qac C、M、N两极之间产生的电动势为QBc D、污水中离子浓度越高,流量Q越大
  • 9、如图所示,坐标轴把圆形分成四等份,每等份中都有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方向如图。扇形铜框恰好可与其中一份重合,从图示位置开始绕转轴O在同一水平面内以角速度ω逆时针匀速转动,其中虚线为匀强磁场的理想边界,圆形边界的半径为r,则(  )

    A、铜框转动一周过程中,感应电流方向始终不变 B、铜框转动一周过程中,感应电动势大小始终不变 C、铜框从图示位置转过60°时,感应电流方向为逆时针 D、铜框从图示位置转过60°时,感应电动势大小为Bωr22
  • 10、下列四幅图关于各物理量方向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 11、如图,同心圆为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的内外边界,装置布置在云雾室中(可显现粒子踪迹),内圆半径为R,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以某一初速度从圆心向右边出发时,其轨迹连线恰好形成美丽的“三叶草”形状,不计粒子重力,则(  )

    A、粒子带正电 B、粒子的初速度为mqBR C、外边界圆的半径至少为3R D、粒子“绘制”一片叶子的圆弧部分用时为πmqB
  • 12、如图为x轴上各点电势随位置变化的图像。一质量为m、带负电的粒子,仅受电场力作用下,以初速度v0从O点开始沿x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粒子在O点的速度大于在x4处的速度 B、粒子从O向右运动到x1过程中做减速运动 C、粒子从O向右运动到x1过程中加速度逐渐减小 D、粒子从x1运动到x3过程中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 13、研究微型电动机性能时,可采用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当调节电阻箱R的阻值为2Ω时,电动机正常运转,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2A14V。已知电源内阻为1Ω , 电动机内阻为1.2Ω , 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当电动机正常运转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的电动势为18V B、电源的输出功率为40W C、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28W D、电动机的发热功率为4.8W
  • 14、如图所示,导体棒a水平放置在倾角为45°的光滑斜面上的P处,导体棒b固定在右侧,与a在同一水平面内,且相互平行。当两棒中均通以电流强度为I的同向电流时,导体棒a恰能在斜面上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棒b受到的安培力方向水平向右 B、导体棒a和b连线中点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 C、导体棒b中的电流在P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方向向下 D、仅将导体棒b中电流减小,导体棒a仍可能在斜面保持静止
  • 15、如图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水平正对,上极板M固定,下极板N放在一个绝缘的温度敏感材料上,温度敏感材料会因为温度的变化而出现明显的热胀冷缩。给电容器充电后,N板带有负电,一带电微粒恰好静止在两极板间的P点。现使极板与电源断开,当温度升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带电微粒带正电 B、带电微粒仍然静止 C、电容器的电容减小 D、两极板间电压增大
  • 16、图(a)是雷击广州塔的图片,由于有避雷针广州塔安然无恙。图(b)是避雷针放电时空间电场线的分布图,虚线是一带电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带电粒子带负电 B、粒子一定沿等势面运动 C、A点的场强大于B点的场强 D、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B点的电势能
  • 17、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法拉第通过实验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卡文迪许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的数值 C、安培首次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D、楞次引入“电场线”来形象地描述电场
  • 18、图(a)为自动感应门,门框上沿中央安装有传感器,当人或物体与传感器的水平距离小于或等于某个设定值(可称为水平感应距离)时,中间两扇门分别向左右平移,当人或物体与传感器的距离大于设定值时,门将自动关闭,图(b)为感应门的俯视图,A为传感器位置,虚线圆是传感器的感应范围,已知每扇门的宽度为d=1.2m , 最大移动速度为vm=1.2m/s , 若门开启时先匀加速运动到最大速度后立即以大小相等的加速度匀减速运动,每扇门完全开启时的速度刚好为零,移动的最大距离为d=1.2m(不计门及门框的厚度)。求:

    (1)、门开启时做加速和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若人以v1=1.5m/s的速度匀速沿图中虚线s走向感应门,要求人到达门框时左右门同时各自移动0.6m的距离,那么设定的传感器水平感应距离L应为多少?
    (3)、若以(2)的感应距离设计感应门,欲搬运宽为D=2.1m的物体(厚度不计),并使物体中间沿虚线s垂直地匀速通过该门(如图c),物体的移动速度v2不能超过多少?
  • 19、2024年11月14日,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在中国空间站完成相关工作后搭乘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顺利返回。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返回舱在距地面某一高度时速度为v0 , 此时启动减速降落伞装置开始做减速运动。当返回舱减速至某一速度后,继续匀速下降。启动减速伞后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返回舱和减速伞的总质量为m,两者的运动可以看做竖直方向的直线运动,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f与其下落速度v的平方成正比,即f=kv2 , k为已知常数,重力加速度为g;

    (1)、求启动减速伞的瞬间,返回舱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从力和运动的关系分析,启动减速伞后返回舱下落过程中加速度大小的变化;并求出返回舱匀速下降过程的速度大小v
  • 20、2024年11月3日,杭州马拉松赛场上首次引入了四足机器人作为官方配速员(这就是马拉松比赛中俗称的“兔子”),为赛事增添了科技感和趣味性。工作人员对“兔子”的短程“试训”可视为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到停止的三个过程。其中在匀加速过程中运动了x1=7.5m , 用时t1=5s;匀速运动的时间t2=11s;匀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a3=0.5m/s2;求:

    (1)、“兔子”在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a1和最大速度v1
    (2)、“兔子”运动的总时间t和全程的平均速度v¯
上一页 232 233 234 235 23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