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一根质量为m的重绳,悬挂在两根不等高的竖直杆上。左端悬点处切线与杆夹角为 , 右端悬点处切线与杆夹角为 , 重力加速度为g,则重绳最低点(弧底)的张力大小为( )A、 B、 C、 D、
-
2、 法国科学家皮埃尔·德·费马在1662年提出光线传播的路径是所需时间最少的路径,即费马原理,光的折射即遵从这一原理实际生活中的下述现象也可类比折射定律来理解。如图所示,地面上陶陶在距笔直的河岸10m处的A点,发现落水的琪琪位于水面上距河岸50m处的B点。陶陶在地面上奔跑的速度大小为 , 在水中游泳的速度大小为 , 奔跑、游泳均视为匀速直线运动。可知此次营救中,陶陶在陆地的速度与河岸夹角30°,在水中的速度与河岸夹角60°将最省时。由题中信息和所学物理知识可知( )A、陶陶在水中游泳的速度大小为 B、陶陶在水中游泳的速度大小为 C、陶陶到达琪琪处的最短时间为12s D、陶陶到达琪琪处的最短时间约为16s
-
3、 甲乙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刻的部分波形如图,沿x轴正向传播的甲波如实线所示,沿x轴负向传播的乙波如虚线所示,波速均为4c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波的周期为4.8s B、甲波
振幅为 C、时刻,介质中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40cm的相邻质点间的距离为24cm D、两列波可以形成稳定的干涉
-
4、 2025年开年之际,国际上唯一的我国超导托卡马克大科学装置集群正在加快推动聚变能源的开发和应用,其中一种核聚变反应方程式为 , 已知各元素原子核及中子的质量如下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取 , 氘核摩尔质量为 , 1u相当于931.5Me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元素原子核或中子
氘核
氚核
氦核
中子
质量(单位:u)
2.0141
3.0161
4.0026
1.0087
A、该核反应过程释放能量,不满足能量守恒定律 B、氘核的比结合能比氦核的大 C、氘核与氚核间距达到量级即可发生核聚变反应 D、4g氘完全参与聚变释放出能量的量级为 -
5、 波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某一简谐波的振幅为A、圆频率为(在波传播过程中保持不变),用表示波在传播过程中的平均能量密度,即单位体积内具有的能量,则有 , (为介质的密度);用I表示波在传播过程中的能流密度,即单位时间内流过垂直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上的平均能量。若不计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该简谐波沿直线传播的速度为v,则有( )A、 B、 C、 D、
-
6、 歼-35A是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自主研制的新一代中型隐身多用途战斗机。如图所示歼-35A战机先水平向右,再沿曲线ab向上,最后沿陡斜线直入云霄。设飞行路径在同一竖直面内,飞行速率不变。则在沿ab段曲线飞行过程中( )A、战机水平方向的分速度逐渐增大 B、战机在某点加速度方向可能沿轨迹的切线方向 C、战机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逐渐增大 D、战机所受合外力斜向左上方且保持不变
-
7、摩天轮是广大游客喜爱的游乐设施。一质量为50 kg的游客坐在乘坐舱内随转轮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该游客到转轴中心的距离为60m,游客绕转轴中心转动的角速度ω=0.01 rad/s,g取 10 m/s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游客在乘坐摩天轮过程中的加速度不变 B、游客在乘坐摩天轮过程中的线速度不变 C、游客在最低点时的向心力大小为0.3 N D、游客的向心力总是由游客的重力和乘坐舱对其支持力的合力提供
-
8、如图所示,三个质量均为m的弹性小球用两根长均为L的轻绳连成一条直线而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现给中间的小球B一个水平初速度 , 方向与绳垂直。小球相互碰撞时无机械能损失,轻绳不可伸长。求:
(1)当小球A、C第一次相碰时,小球B的速度;
(2)当三个小球再次处在同一直线上时,小球B的速度;
(3)运动过程中小球A的最大动能和此时两根绳的夹角;
(4)当三个小球处在同一直线上时,绳中的拉力F的大小。
-
9、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a状态开始,经历a→b→c→a过程,其图像如图,ab的延长线过坐标原点O,bc与纵轴平行。已知a、c两状态下气体的温度相同,a→b过程中气体向外界放出的热量为Q。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在a状态下单位时间内对单位面积器壁的冲量小于在c状态下的冲量 B、a→b过程中气体内能变化量的绝对值大于Q C、b→c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为 D、a→b→c→a整个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为零
-
10、如图所示,倾角为45°的斜面末端与水平地面相连,在斜面AB上距水平面BC高h=5.0m的P处将小球以不同大小的初速度水平抛出,第一次初速度为v=2m/s,若小球着陆斜面或者地面时不反弹,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可看成质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次小球在空中的运动时间为1s B、若初速度为2v,小球着陆时的速度方向与第一次相同 C、若初速度为2v,小球着陆时的速度大小为2m/s D、若初速度为3v,0.6s时小球距离斜面AB最远
-
11、如图所示的装置由安装在水平台面上的高度H可调的斜轨道KA、水平直轨道AB、圆心为的竖直半圆轨道BCD、圆心为的竖直半圆管道DEF、水平直轨道FG等组成,F、D、B在同一竖直线上,轨道各部分平滑连接。滑块(可视为质点)从K点静止开始下滑,滑块质量m=0.02kg,轨道BCD的半径R=0.45m,管道DEF的半径r=0.1m,滑块与轨道FG间的动摩擦因数 , 其余各部分轨道均光滑且无能量损失,H可调最大的高度是4m,轨道FG的长度L=3m。
(1)若滑块恰能过D点,求高度H的大小;
(2)若滑块在运动过程中不脱离轨道,求滑块经过管道DEF的最高点F时的最小速度和对轨道的最小压力;
(3)若滑块在运动过程中不脱离轨道,写出滑块在轨道FG上滑行距离s与可调高度H的关系式。
-
12、如图,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轻质弹簧,其一端固定在墙上。用质量为m的小球压弹簧的另一端,使弹簧的弹性势能为。释放后,小球在弹簧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在桌面上运动,与弹簧分离后,从桌面水平飞出。小球与水平地面碰撞后瞬间,其平行于地面的速度分量与碰撞前瞬间相等;垂直于地面的速度分量大小变为碰撞前瞬间的。小球与地面碰撞后,弹起的最大高度为h。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忽略空气阻力。求
(1)小球离开桌面时的速度大小;
(2)小球第一次落地点距桌面上其飞出点的水平距离。
-
13、如图所示,在一带负电的导体A附近有一点B,若在B处放置一个q1=-2.0×10-8C的电荷,测出其受到的静电力F1大小为4.0×10-6N,方向如图,则:
(1)B处场强是多少?方向如何?
(2)如果换成一个q2=4.0×10-7C的电荷放在B点,其受力多大?此时B处场强多大?
-
14、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均匀规则定滑轮的转动动能。一根足够长的轻细绳一端缠绕在滑轮边缘,另一端与质量为2m、带有挡光条的小物体A连接,A放光滑的倾斜轨道上,A与滑轮之间的绳与斜轨平行,距顶端L处有一光电门。将A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测得A通过光电门处的速度v。采用半径均为R但质量M不同的定滑轮进行多次试验,测得多组数据如下表所示。L、g、m、R为已知量,不计滑轮转轴处摩擦,绳与滑轮不打滑。
数据记录表
滑轮质量M
m
0.8m
0.6m
0.4m
0.2m
(1)若A上的挡光条宽为d,经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为 , 则A通过光电门处的速度。
(2)根据表格中数据,在图乙坐标系中作出图像。
(3)上述图像的纵截距表示了当滑轮的质量时,A物体通过光电门的速度平方的倒数,由此可求得斜轨倾角为。
(4)利用表中的第1组数据,可以推出质量m的滑轮以角速度转动时其转动的动能。(用m、R、表示)
-
15、如图甲所示,倾角α=45°的斜面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2m的滑块A通过轻绳绕过定滑轮与质量为m的小球B相连(绳与斜面平行),滑块A能恰好静止在粗糙的斜面上。在图乙中,换成让小球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β(β≤45°),两幅图中滑块、斜面都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滑块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为 B、甲图斜面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2mg C、乙图中β越小,滑块受到的摩擦力越小 D、小球转动角速度越小,滑块受到的摩擦力越小
-
16、M和N是两个都不带电的物体。它们互相摩擦后,M带正电荷2.72×10-9 C,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A、在摩擦前M和N的内部没有任何电荷 B、N在摩擦后一定带负电荷2.72×10-9 C C、摩擦过程中电子从M转移到N D、M在摩擦过程中失去1.7×1010个电子
-
17、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恒定速度顺时针匀速运行,左、右两端A、B之间距离。现将一质量可看做质点的物块轻轻放到传送带的A端,同时对物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已知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重力加速度。物块从A端运动到B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先匀加速运动后匀速运动 B、物块从A端运动到B端的时间为2.1s C、物块运动到B端时,恒力F的瞬时功率为30W D、物块与传送带间因克服摩擦产生的热量为12J
-
18、如图所示,质量、初速度大小都相同的A、B、C三个小球,在同一水平面上,A球竖直上抛,B球以倾斜角斜向上抛,空气阻力不计,C球沿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滑,它们上升的最大高度分别为 , 则( )A、 B、 C、 D、 ,
-
19、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三个静止的带电小球a、b和c:分别位于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已知 , a、c带正电,b带负电,三个小球所带电荷量为q,静电力常量为k。下列关于小球c所受库仑力的大小和方向描述正确的是( )A、 , 方向平行于向右 B、 , 方向平行于向右 C、 , 方向平行于向右 D、方向平行于向左
-
20、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盒子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盒子内表面不光滑,盒内放有一块质量为m的物块。从某一时刻起给m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 , 那么在块与盒子前后壁多次往复碰撞后( )A、两者的速度均为零 B、两者的速度总不会相等 C、物块的最终速度为 , 向右 D、物块的最终速度为 , 向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