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为进一步提高“高铁”载客效率。当列车通过车站时,质量为m=100t、长为L=75m的胶囊舱(转移车厢)就会锁住列车的车顶,乘客通过胶囊舱实现转移后,胶囊舱与列车自动分离进入到自己的轨道,而列车继续向前行驶,乘客就可以由胶囊舱慢慢地下车。一复兴号列车以速度v1=360km/h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过站时需先匀减速至v2=108km/h , 让胶囊舱锁住列车的车顶与其共速行驶3分钟实现乘客转移,之后复兴号列车与胶囊舱脱离,重新匀加速至v1的继续向前行驶。若采用停车上下客,则列车需从v1匀减速至0,停留3分钟,之后列车重新匀加速至v1。已知匀加速和匀减速的加速度大小均为a=1.0m/s2。求:

    (1)采用停车上下客,列车从v1匀减速至0,停留3分钟,之后再到恢复v1 , 其所需的时间及通过的路程;

    (2)采用不停车上下客,列车从开始匀减速至v2 , 乘客用3分钟转移到胶囊舱,再恢复到v1 , 其运行的时间比停车上下客节省的时间;

    (3)采用不停车上下客,在列车开始减速时,胶囊舱即从静止开始加速,其所受合力为F=F04Lv , 其中F0=4.8×104N , L为胶囊舱长度,要让胶囊舱在高铁车速降到v2=108km/h时即与之锁住,则此过程胶囊舱需运动的距离。

  • 2、如图,一中心开孔的质量为M的圆柱体套在一固定的水平杆上,圆柱体下端连接原长为L0、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弹簧另一端连接一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在一大小未知的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53°。设圆柱体与杆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sin53°=0.8,cos 53°=0.6。求:

    (1)水平力F的大小及弹簧的长度;

    (2)圆柱体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需满足的条件。

  • 3、某物理活动小组利用光电计时器探究滑块在斜面上速度变化的规律,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光电计时器固定在斜面底端,把宽度为d的遮光片固定在滑块上。让滑块从距离光电计时器x处由静止释放,遮光片经过光电计时器的遮光时间为t。改变滑块释放位置,记录不同位置释放时,遮光片距离光电计时器的距离x及经过光电计时器的遮光时间t。

    (1)遮光片经过光电计时器的速度v=(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2)用游标卡尺测出遮光片的宽度如图(b)所示,遮光片的宽度d=mm;

    (3)图(b)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的x1t2图线,它近似为一条直线,则可知滑块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由图中数据及已测数据可得,滑块加速度a=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 4、如图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带动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选出的部分计数点分别记为O、A、B、C、D、E、F,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频率为50Hz的220V交流电。则:

       

    (1)从打O点到打A点所经历时间为s;

    (2)计数点“A”处的速度为vA=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5、如图所示,质量为2m的物块A静置于水平台面上,质量为M、半径为R的半球体C静置于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光滑小球B(可视为质点)放在半球体C上,P为三根轻绳PA、PB、PO的结点。系统在图示位置处于静止状态,P点位于C正上方距离其球心高h处(h=2R),OP竖直,PA水平,PB长为32R , 已知A与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正确的是(  )

    A、绳OP的拉力大小为mg B、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μmg C、B对C的压力大小为12mg D、绳PB对B的拉力大小为34mg
  • 6、甲、乙两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两车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乙车图线满足二次函数方程,且图线与t轴相切于6s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1m/s B、两车运动方向相同,3s时相遇 C、乙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t=0时速度的大小203m/s D、乙车加速度逐渐减小,6s来加速度恰减为0
  • 7、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斜面上叠放着A、B两木块,木块A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水平力F作用于木块A,使木块A、B保持静止,且F≠0。如图所示,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木块A一定受4个力作用 B、木块B可能受4个力作用 C、增大F后,A、B仍静止,则木块B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一定变大 D、增大F后,A、B仍静止,则斜面对木块B的摩擦力大小一定变大
  • 8、春节挂灯笼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如图所示,一盏质量为m的灯笼在水平风力的作用下静止于空中,悬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 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悬绳拉力大小为mgcosθ B、水平风力大小为mgtanθ C、水平风力缓慢增大时,悬绳的拉力也缓慢增大 D、水平风力大小不变时,所挂灯笼质量越大,静止时悬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越大
  • 9、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 , 则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6s内和运动的最后2s内汽车的位移之比为(  )
    A、1︰1 B、2︰1 C、3︰1 D、4︰1
  • 10、如图是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在0~8s过程中(  )

    A、第1个2s内的位移和第4个2s内的位移相同 B、第4s末与第6s末的位置相同 C、第5s内的加速度与第6s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D、前4s的平均速度与后4s的平均速度相同
  • 11、在纸面内建立xOy坐标系,在第一象限内,x=2dd>0左侧有一关于y=d对称的曲线,O(0,0)A(0,2d)P(2d,d)曲线上的三个点,如图所示。曲线和y轴所围的区域范围内存在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x=2d右侧存在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电场与磁场边界相切于P点。在O点有一粒子源,可以向第一象限的各个方向发射速率为v0的带电粒子,其中沿y轴正方向进入电场的粒子恰好到达A点,沿x轴正方向发射的粒子经磁场偏转后也能经过A点,离开电场的粒子均能垂直边界x=2d进入磁场。已知粒子带电量为+q , 质量为m,粒子重力及粒子间作用力忽略不计,求:

    (1)电场强度E的大小;

    (2)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3)粒子到达y轴的最大纵坐标,及从O点到达此位置所需时间;

    (4)写出电场的边界方程。

  • 12、某游乐场引进了电磁弹射儿童车项目,其原理简化图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固定间距为L的两轨道,其中BE、CH两段轨道由绝缘材料制成,其余部分均为导体,ABCD和EFGH两矩形区域内均存在方向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为B(B未知)的匀强磁场,轨道左端接有电容为C的电容器,右端接有阻值为2R的定值电阻。儿童车简化为一根质量m,电阻为R的导体棒。开始时,导体棒静止于AD处,电容器两端电压为U0。闭合开关S,导体棒向右加速运动。已知两磁场区域的轨道足够长,导体棒向右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定值电阻2R产生的总热量为Q,导体棒始终与轨道保持垂直且接触良好,与轨道间摩擦不计,其余电阻均不计。求:

    (1)开始时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0

    (2)导体棒离开ABCD区域时的速度大小v;

    (3)题(2)中v与B的关系式。

  • 13、如图所示为某兴趣小组设计的游戏轨道模型。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四分之一圆弧轨道AB、水平轨道BE和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EF平滑连接。已知圆弧半径R=3m、水平轨道BE上的CD段粗糙且长L=2m , 传送带始终以v0=2m/s的速度逆时针转动,圆弧轨道上质量m=0.1kg的墨块(可视为质点),从距水平轨道h高处由静止开始下滑,墨块与CD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 , 与传送带之间动摩擦因数μ2=0.4 , 其它阻力均不计。求:

    (1)h=1.2m时,墨块刚到达B处时对圆轨道的压力大小;

    (2)h=1.2m时,墨块离E点的最远距离,以及传送带上留下的墨迹长度;

    (3)若墨块停在CD的中点P左右各0.5m范围内为游戏成功,求释放点的高度范围。

  • 14、深度为H、汽缸口有固定卡销的圆柱形汽缸,可以通过底部安装的电热丝加热来改变缸内的温度。将温度为T0、压强为p0的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用活塞封闭在汽缸内,汽缸水平放置时活塞刚好在汽缸口,如图甲所示。现将汽缸缓慢翻转至竖直放置,整个过程缸内气体温度恒为T0 , 活塞保持静止时,活塞距汽缸底部的距离为h(h未知),如图乙所示。已知活塞质量m=2p0Sg、横截面积为S,大气压强恒为p0 , 重力加速度为g。活塞及卡销厚度不计,电热丝体积可忽略,活塞可沿汽缸壁无摩擦滑动且不漏气。

    (1)从甲到乙的过程中,气体对外界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2)求h的大小;

    (3)图乙状态下,接通汽缸底部的电热丝给气体加热,活塞缓慢上升,当汽缸内气体的温度为4T0时,缸内气体压强大小为多少?

  • 15、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实验中,为减小误差,该实验并未直接测量相邻亮条纹间的距离Δx , 而是先测量n个条纹的间距再求出Δx。下列实验采用了类似方法的有(  )
    A、“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中合力的测量 B、“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实验中弹簧的形变量的测量 C、“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单摆的周期的测量 D、“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体积的测量
  • 16、某实验小组“研究光敏电阻的阻值特性”。
    (1)、小组成员先利用多用电表欧姆挡粗测不同光照条件下光敏电阻的阻值。

    ①测量遮光条件下的阻值,选择“×1k”挡,指针在表盘的位置如图Ⅱ-(1)所示,此时的阻值为Ω;

    ②测量光照条件下的阻值,选择“×1k”挡,指针在表盘的位置如图Ⅱ-(2)所示,为确定该条件下的阻值,后续操作最合理的是

    A.直接读数

    B.将选择开关旋至“×100”挡,测量、读数

    C.将选择开关旋至“×100”挡,重新欧姆调零后,测量、读数

    D.将选择开关旋至“×10k”挡,重新欧姆调零后,测量、读数

    (2)、为了更精确地测量该光敏电阻在光照条件下的阻值,学习小组进一步采用伏安法进行测量研究。实验所用器材和部分电路连线如图Ⅱ-(3)所示。其中:电源电动势E=3V(电源内阻忽略不计)、电压表量程0~3V、滑动变阻器阻值0~5Ω。

    ①为了有较大的电压测量范围,导线Q端应

    A.接a       B.接b       C.不接

    ②为减小实验误差,电流表最合理的选择是

    A.多用电表“0.5mA”挡       B.多用电表“5mA”挡       C.多用电表“50mA”挡

    ③因电表内阻均未知,使用试触法判断P点接法。P点接b时两表盘示数如图Ⅱ-(4)a所示,接c时示数Ⅱ-(4)b所示。为减小实验误差,P点应选择(选填“接b”或“接c”),此时的测量值相比真实值(选填“偏小”、“偏大”或“无偏差”)。

  • 17、“研究斜槽末端小球碰撞时的动量守恒”实验装置如图Ⅰ-(1)所示。

    (1)、除图中所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_;
    A、天平 B、秒表 C、刻度尺 D、复写纸
    (2)、有关下列实验操作和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两球的质量必须相等 B、铅垂线的主要作用是确保斜槽末端水平 C、小球B可以放在斜槽水平段的任意位置 D、小球A每次必须从轨道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
    (3)、某学习小组采用如图Ⅰ-(2)所示实验方案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轨道上的小车A右端连接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轻推小车A运动,小车A与小车B碰撞后粘在一起运动。

    ①完成该实验(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垫高轨道一端,以补偿阻力;

    ②图Ⅰ-(3)是正确操作后得到的一条纸带,计算小车A碰前的速度应选用段纸带(选填“AB”、“BC”、“CD”或“DE”)。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小车A、B一起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m/s(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 18、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会产生四种频率的可见光,其光谱如图甲所示。氢原子从能级6跃迁到能级2产生可见光Ⅰ,从能级3跃迁到能级2产生可见光Ⅱ,用同一单缝研究这两种光的衍射现象,得到如图乙和图丙所示的衍射条纹,用这两种光分别照射如图丁所示的实验装置,都能产生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的Hα对应的是Ⅱ B、图乙中的衍射条纹对应的是Ⅰ C、Ⅰ的光子动量小于Ⅱ的光子动量 D、调节P,微安表示数为零时Ⅰ对应的电压表示数比Ⅱ的大
  •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曲线①对应的温度比曲线②低 B、图乙中,方解石的双折射现象说明方解石是非晶体 C、图丙中,戳破棉线左侧的肥皂膜,棉线会向右弯曲 D、图丁中,若用红色滤光片观察肥皂膜干涉条纹,会看到一片红色
  • 20、如图甲所示是某款圆柱形玻璃茶壶,茶壶中央有一圆柱形茶叶滤网。当茶壶中盛有茶水时,正对茶壶观察,可以看到滤网的水下部分比水上部分粗一些,其简化图如图乙所示。若测得水面上方滤网的直径d1=4.60cm , 水中“滤网”左右边界之间的距离d2=6.10cm , 茶壶直径d3=10.00cm , 忽略茶壶壁和滤网的厚度,不考虑茶壶壁对光线的影响,则茶水的折射率约为(  )

    A、0.75 B、1.33 C、1.64 D、2.17
上一页 825 826 827 828 829 下一页 跳转